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学生进入社会之前,需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决定未来职业前景。这就需要高校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针对学生设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寻求正确的就业道路,实现满足社会市场需求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共赢。本文对如何实现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校 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体系
课题: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项目《基于网络思政工作室的高校网络育人路径探究》(课题编号:2020FXM11)。
榆林学院思政专项:“沁心园”网路思政工作室(项目编号:2020SZ04)。
引 言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人才市场不断拓展,但是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依然迷茫。通过系统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教育与实践训练,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实现与职业岗位的准确匹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并实现综合发展,然而就职业规划教育现状来看情况并不乐观,且急需改进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
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
對于整个人生而言,大学的学习生涯是十分重要的时期,也是职业准备与发展的关键阶段。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进一步强化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载体,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第一,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促使学生准确定位职业目标与未来发展方向。现阶段多数学生并不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未来就业发展方向,而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让学生对自身形成正确认知,进行全方位客观分析,有助于确定其就业方向。第二,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学生实现精准就业,强化综合竞争力。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言,其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就业率,而成功就业的关键是学生在职业岗位上的综合竞争力,根据学生个体化差异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可有效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第三,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充分调动学生内在潜质。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来讲,其是专门面向学生成长发展开设的课程,在学生确定人生目标和未来发展趋势之后,便会以此为基础规划,具体实施流程进而使得自身潜质得到激发。
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匮乏
尽管现阶段多数高校已逐渐意识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与关键性,但是在具体课程设置与教育计划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专业课程形成体系的意识并未得到广泛普及。这主要是由于受到专业课程排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职能被弱化,课时安排缩减,只能在大一安排一个学期,再加上多数教师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充分认可,并未从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角度开展教学工作,忽略了早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重要作用,最终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并不显著。
2.教育内容与形式不完善
当前高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与形式停留在探索阶段,教师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教育体系与机制不够完善,造成教育内容与形式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就教育内容层面而言,学校通常只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课时安排较少,就业指导内容落后,未紧跟市场动态加以更新。此外,就高校学生职业启蒙而言,自我探索与职业生涯知识内容相对匮乏,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只是为了走形式、拿学分,对未来就业有指导作用的教学内容较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自然对于人生规划的作用也不明显。就教育形式层面而言,尽管部分高校已根据具体需求安排了就业指导课程,并且会定期安排名师专家或导师为学生开展职业培训,以座谈会、演讲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职业就业动态信息,并开展校园招聘会或者证书培训课程,然而不论是就业指导课程还是就业培训讲座,开设都相对较晚,许多学生来不及重新进行职业规划。此外,多数院校座谈会与演讲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对于学生就业的指导缺乏实际意义。
3.师资力量整体有待强化
就部分高校而言,办学经费与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难以顺利有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通常是由辅导员或者就业管理人员构成,其学科专业和背景各不相同,所以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侧重点与所采取的方式,以及对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建议都存在一定差异,使得教育效果参差不齐。此外,辅导员与就业管理人员在授课之前多数都未经过专业培训,只在简单设计课程之后便开展课程教学,难以为学生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指导。总而言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与专业性相对不足,再加上教师本身缺乏对课程的充分重视,势必会影响最终教育效果。
4.教育实践环节相对薄弱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要涵盖理论知识传输,还要涉及实践技能培训。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包含自我评价、职业环境分析、明确职业目标、实施策略、反馈调整五个阶段,而最为关键的是职业环境分析。就高校学生而言,只有明确未来职业环境的实际情况,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正、弥补自身不足,充分发挥自我优势,进而适应社会职场环境,实现职业目标。然而,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多数教师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实践技能培训环节,如此一来,学生便会难以把握对职场环境的认知。另外,缺乏职业体验与社会实践训练,会影响学生对于自身专业与职业的准确定位,削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路径
1.构建功能健全的教育中心
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整个过程都与学校教育指导息息相关。因此,高校应根据实际需求,构建完善、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心,并健全优化其相关功能。此外,还应该把职业生涯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评价考核体系,促使其形成完整且有效的制度并加以保障。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引进职业生涯教育相关的工具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2.构建专业完善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直接关系教育目标、内容、过程的贯彻落实,以及教育活动的最终成效,而确保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在于构建完善且专业的师资队伍。首先,由就业指导机构对承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高校辅导员进行强化培训,以构成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其次,可从心理学与社会学等专业教师中选择综合素质与能力较强的教师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研工作。再次,可面向社会招聘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以优化师资队伍整体配置。最后,可通过与企业合作组织安排职业规划教育指导教师进入企业实习,接触并了解职业岗位及市场动态,帮助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向,进而实现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无缝衔接。
3.构建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
高校需要不断深入探索职业规划指导方式,设计科学可行且符合学生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创新教育模式,优化分层就业教育课程方案,生成多元化职业教育体系。首先,开设关于就业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基于课堂教学向学生传输就业相关知识与技能等,面向学生開展全方位就业教育。其次,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强化教学实效性,加强师生的有机交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可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给予专业辅导,从而全方位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最后,举办就业专题相关座谈会。邀请职业指导专家、政府就业专家等到校开展座谈交流会,为学生解读最新就业政策,分析当前就业形势,针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工作。
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始终贯穿教学全过程,且针对各年级学生特性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清层次,相互贯穿,有机衔接。在低年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应侧重理论知识、就业理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特长与爱好并了解就业市场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从而根据专业职业定位,初步规划职业发展方向。在高年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则应侧重政策、心理、技能、实践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就业与岗位需求信息,强化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效性。
4.树立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正确认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相关的外语应用水平,还要具备符合企业与岗位所需的团队协调、合作领导等能力。这就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加以指导,以帮助学生确立职业发展方向。高校构建科学可行、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面向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工作,对于学生未来实现自我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与客观环境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不断采集外部有效信息,为了进一步实现职业目标制订行动计划,科学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在今后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占据有利地位。其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能够强化学生职业观念,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稳定人生目标。在选择职业时,能承受就业市场打击,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充分发挥自我潜能,锻炼自身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进而获取事业成功。
5.构建完善的毕业生回访机制
在社会环境与不确定性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高校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设置上会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而在职业领域中,变化与发展是相互作用的,这就要求高校根据实际状况适度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可通过跟踪并回访毕业生,充分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及最新就业动态。同时,根据毕业生反馈的最新市场就业信息,科学调整学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课程体系等,促使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要无缝衔接,基于评估反馈与合理调整,有效解决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市场职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
结 语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面向高校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工作,促使学生顺利快速融入社会与企业,满足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双向需要。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过程中,还应全方位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认知。
参考文献:
[1]周哲熙.构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2):70-71.
[2]王姣.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20(22):165-166.
[3]杨丹.构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4):376.
[4]聂国东,李东海,梁媛.大类招生背景下低年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76-78.
[5]国宏.构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J].现代职业教育,2018(17):300.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 陕西榆林
[关键词]高校 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体系
课题: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项目《基于网络思政工作室的高校网络育人路径探究》(课题编号:2020FXM11)。
榆林学院思政专项:“沁心园”网路思政工作室(项目编号:2020SZ04)。
引 言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人才市场不断拓展,但是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依然迷茫。通过系统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教育与实践训练,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实现与职业岗位的准确匹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并实现综合发展,然而就职业规划教育现状来看情况并不乐观,且急需改进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
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
對于整个人生而言,大学的学习生涯是十分重要的时期,也是职业准备与发展的关键阶段。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进一步强化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载体,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第一,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促使学生准确定位职业目标与未来发展方向。现阶段多数学生并不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未来就业发展方向,而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让学生对自身形成正确认知,进行全方位客观分析,有助于确定其就业方向。第二,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学生实现精准就业,强化综合竞争力。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言,其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就业率,而成功就业的关键是学生在职业岗位上的综合竞争力,根据学生个体化差异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可有效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第三,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充分调动学生内在潜质。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来讲,其是专门面向学生成长发展开设的课程,在学生确定人生目标和未来发展趋势之后,便会以此为基础规划,具体实施流程进而使得自身潜质得到激发。
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匮乏
尽管现阶段多数高校已逐渐意识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与关键性,但是在具体课程设置与教育计划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专业课程形成体系的意识并未得到广泛普及。这主要是由于受到专业课程排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职能被弱化,课时安排缩减,只能在大一安排一个学期,再加上多数教师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充分认可,并未从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角度开展教学工作,忽略了早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重要作用,最终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并不显著。
2.教育内容与形式不完善
当前高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与形式停留在探索阶段,教师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教育体系与机制不够完善,造成教育内容与形式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就教育内容层面而言,学校通常只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课时安排较少,就业指导内容落后,未紧跟市场动态加以更新。此外,就高校学生职业启蒙而言,自我探索与职业生涯知识内容相对匮乏,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只是为了走形式、拿学分,对未来就业有指导作用的教学内容较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自然对于人生规划的作用也不明显。就教育形式层面而言,尽管部分高校已根据具体需求安排了就业指导课程,并且会定期安排名师专家或导师为学生开展职业培训,以座谈会、演讲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职业就业动态信息,并开展校园招聘会或者证书培训课程,然而不论是就业指导课程还是就业培训讲座,开设都相对较晚,许多学生来不及重新进行职业规划。此外,多数院校座谈会与演讲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对于学生就业的指导缺乏实际意义。
3.师资力量整体有待强化
就部分高校而言,办学经费与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难以顺利有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通常是由辅导员或者就业管理人员构成,其学科专业和背景各不相同,所以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侧重点与所采取的方式,以及对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建议都存在一定差异,使得教育效果参差不齐。此外,辅导员与就业管理人员在授课之前多数都未经过专业培训,只在简单设计课程之后便开展课程教学,难以为学生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指导。总而言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与专业性相对不足,再加上教师本身缺乏对课程的充分重视,势必会影响最终教育效果。
4.教育实践环节相对薄弱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要涵盖理论知识传输,还要涉及实践技能培训。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包含自我评价、职业环境分析、明确职业目标、实施策略、反馈调整五个阶段,而最为关键的是职业环境分析。就高校学生而言,只有明确未来职业环境的实际情况,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正、弥补自身不足,充分发挥自我优势,进而适应社会职场环境,实现职业目标。然而,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多数教师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实践技能培训环节,如此一来,学生便会难以把握对职场环境的认知。另外,缺乏职业体验与社会实践训练,会影响学生对于自身专业与职业的准确定位,削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路径
1.构建功能健全的教育中心
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整个过程都与学校教育指导息息相关。因此,高校应根据实际需求,构建完善、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心,并健全优化其相关功能。此外,还应该把职业生涯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评价考核体系,促使其形成完整且有效的制度并加以保障。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引进职业生涯教育相关的工具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2.构建专业完善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直接关系教育目标、内容、过程的贯彻落实,以及教育活动的最终成效,而确保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在于构建完善且专业的师资队伍。首先,由就业指导机构对承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高校辅导员进行强化培训,以构成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其次,可从心理学与社会学等专业教师中选择综合素质与能力较强的教师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研工作。再次,可面向社会招聘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以优化师资队伍整体配置。最后,可通过与企业合作组织安排职业规划教育指导教师进入企业实习,接触并了解职业岗位及市场动态,帮助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向,进而实现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无缝衔接。
3.构建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
高校需要不断深入探索职业规划指导方式,设计科学可行且符合学生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创新教育模式,优化分层就业教育课程方案,生成多元化职业教育体系。首先,开设关于就业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基于课堂教学向学生传输就业相关知识与技能等,面向学生開展全方位就业教育。其次,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强化教学实效性,加强师生的有机交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可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给予专业辅导,从而全方位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最后,举办就业专题相关座谈会。邀请职业指导专家、政府就业专家等到校开展座谈交流会,为学生解读最新就业政策,分析当前就业形势,针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工作。
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始终贯穿教学全过程,且针对各年级学生特性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清层次,相互贯穿,有机衔接。在低年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应侧重理论知识、就业理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特长与爱好并了解就业市场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从而根据专业职业定位,初步规划职业发展方向。在高年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则应侧重政策、心理、技能、实践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就业与岗位需求信息,强化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效性。
4.树立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正确认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相关的外语应用水平,还要具备符合企业与岗位所需的团队协调、合作领导等能力。这就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加以指导,以帮助学生确立职业发展方向。高校构建科学可行、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面向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工作,对于学生未来实现自我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与客观环境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不断采集外部有效信息,为了进一步实现职业目标制订行动计划,科学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意识,在今后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占据有利地位。其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能够强化学生职业观念,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稳定人生目标。在选择职业时,能承受就业市场打击,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充分发挥自我潜能,锻炼自身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进而获取事业成功。
5.构建完善的毕业生回访机制
在社会环境与不确定性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高校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设置上会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而在职业领域中,变化与发展是相互作用的,这就要求高校根据实际状况适度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可通过跟踪并回访毕业生,充分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及最新就业动态。同时,根据毕业生反馈的最新市场就业信息,科学调整学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课程体系等,促使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要无缝衔接,基于评估反馈与合理调整,有效解决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市场职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
结 语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面向高校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工作,促使学生顺利快速融入社会与企业,满足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双向需要。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过程中,还应全方位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认知。
参考文献:
[1]周哲熙.构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2):70-71.
[2]王姣.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20(22):165-166.
[3]杨丹.构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4):376.
[4]聂国东,李东海,梁媛.大类招生背景下低年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4):76-78.
[5]国宏.构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J].现代职业教育,2018(17):300.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 陕西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