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着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也就是说,中学语文教育必须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素质,并为其终生学习、终生发展打好基础。高中语文教育的这些指导思想,在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显然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精神素质的塑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语文教学必须拓宽视野拓展空间,但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许多美好且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和设想会在实际运用中大打折扣。最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但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学生即使有浓厚的兴趣也不可能在课外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和科普类读物,随着新课标教材(江苏)而出现的《语文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便成了学生阅读的最佳选择。《读本》与必修教材配套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但在实际运用中,许多教师常常感到不知所措,既没有制订教学计划,也没有实际运用,只能束之高阁。对此笔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具体做法。
一、了解新教材和《读本》的特点
要想充分发挥《读本》的作用,就必须了解、掌握新课标教材(必修)和与之配套使用的《读本》的特点。
新课标教材打破传统文体的编排体系,依据“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课程目标,坚守“整合”的理念,按照“模块”编写。必修部分体系安排,发挥了语文的育人功能,着眼学生的精神发育,以人文话题为统领,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模块。模块的编写以学生发展为本,在用人类优秀文化陶冶学生心灵的同时,重视实际应用,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读本》是高中课本的必要组成部分,编写完全遵循了教材的编写体系,既相对独立,自成格局,又与必修教材参照呼应,是教材内容的延续和必要补充,着重于加强学生的课外个性化阅读,扩大视野,增加积累,以便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内心体验和独特的审美感受,在内容的选择上加大文学作品的比例,力求文质兼美,既重经典性,又具时代性。一方面以流芳百世的传统经典滋养学生精神世界,去体味文学世界的思想之美和语言之美;另一方面又让学生们读到那些充满朝气和活力、散发着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去感受时代律动的脉搏。
《读本》在每个专题前,有简短的导语,这些导语或是编者的心得,或是编者对一些人文命题的思考,或是对作品的印象和概括性的阐释,或是给学生的阅读建议。为了方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读本》又从不同角度链接了相关资料,并设置了“感悟与思考”栏目,给学生的阅读提供路径,拓展空间,这就方便了学生的阅读,既不会使学生在琳琅满目的精品世界前迷失,可以纵情畅怀遨游,又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抓住重点篇目,进行对照阅读
大纲规定,教科书内容要精读精讲,而《读本》内容则要求课外略读,但是对于与教科书衔接紧密的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大胆地提升到课堂内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必修二为例:如在学习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时,可把《读本》中的相关内容引到课堂上进行重点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一个残缺的生命对人生、社会沉重而超越生死的感悟;又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可把《读本》中季羡林的《清塘荷韵》引入课堂,进行对照阅读,引导学生去探讨两位大家笔下“荷”的不同神韵精神;再如学习苏洵的《六国论》时,可把《读本》中苏轼《六国论》和苏辙的《六国论》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去感受“三苏”纵横恣肆、气势磅礴、一气呵成的论辩气势,去学习“三苏”鲜明而严谨的论证风格,去探讨“三苏”迥然不同的论辩角度;再如在引导赏析鲁迅的小说《祝福》后,再让学生阅读和赏析《读本》中鲁迅的另一篇小说《药》,在对照比较中,引导学生去探讨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社会意义,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对于内容丰富的《读本》,我们无法也不能把所有篇目都引入课堂进行对照阅读,但是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具体指导时,可将文体、构思、风格、表现手法、主题思想相同或相似的文章进行相对集中的归类阅读。如第四册《读本》中冯文炳的《桃园》和汪曾祺的《受戒》都是用散文笔法写就的小说,在主题和表达方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将这两篇小说归类阅读,可以引导学生如何从看似平淡的细节和情节中去解读人物的心灵,去体味人性的美丽,去感受那份或浓厚或冲淡、或深沉或平和中所渗透出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我们相信,在教师的细心指导下,学生如能将从教科书的精读中获取的知识、经验、方法运用到《读本》阅读中去,不仅能扩大阅读的数量,而且能提高阅读的质量。
三、依托《读本》,开展丰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首先可以利用《读本》丰厚的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写活动。《读本》在内容的选择上力求文质兼美,既重经典性,又具时代性。开展丰富多彩的读写活动,既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读本》,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积极思考,锻炼思维品质和激发创作热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
读写结合,要建立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练笔活动:如写读后感,如针对文章的语言、构思、风格、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主题思想进行文学评论,也可以进行模仿创作,还可以让学生针对文章进行题目设计甚至是大胆质疑。
需要强调的是,将读写结合,教师要在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读写兴趣上多下工夫。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可在阅读的目标、方法,各类文体的写作技法上作一些必要的提示,在引导学生如何理解、欣赏、评价上多一些必要的指导,而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情感世界和个体感受,让学生自己去感知、领悟和理解。为了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适当地将这类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交流,教师应多从鼓励的角度进行点评。同时,还可以举行定期的评比活动,如举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览,在板报、校报上开辟专栏选登学生优秀作品等等。但千万不要给学生许多框框和限制,让学生最后钻进自己设计好的“圈套”,这只能让学生感到憋闷和压抑,最终丧失了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其次依托《读本》在内容上“专题”式编写体系,开展丰富的“专题”活动,如:专题演讲活动,专题探究活动等。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研习了第一册“向青春举杯”这一专题后,再让学生去诵读《读本》中的“青春颂”,然后在班级开展以“飞扬的青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同学们踊跃参加,积极准备,查找资料,撰写、修改演讲稿,演讲比赛非常成功。同学们在演讲中,或感性热烈地讴歌,或理性深刻地思考,或宣泄青春的快乐,或表达生命的迷茫,真实地展示当代中学生多彩的生命风采。
再如学生在阅读了第五册《读本》中鲁迅的《阿Q正传》后对阿Q的形象非常感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我让学生走进电子阅览室查找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以《我心中的阿Q》为论题撰写小论文,结果同学们糅进了许多现代元素写出了许多新颖独特的见解,虽然有些见解显得稚嫩,但还是显示了学生认真而可贵的探究精神。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去读鲁迅的小说,引导学生走近鲁迅,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充分利用《读本》中的美育资源,提升学生的精神素质
新课标明确规定,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强化语文教育的审美教育,语文新教材和《读本》中选用了大量经典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无一不沉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丰厚的人文精神,这就让语文教师拥有了丰富的美育资源。但是如果仅凭借教材和课堂,显然是难以奏效的,那就要充分利用《读本》资源来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以达到这一目的。
在具体指导中,教师首先要立足于教材和课堂的示范讲解,告诉学生什么是文学之美,如何去解读各种不同的文学样式中所蕴含的美,然后从《读本》中找出同类的篇目,让学生自己去体悟感受。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着重通过教材范例,指导学生如何去感受诗的音韵节奏之美、意象意境之美、情感之美,然后让学生通过对《读本》中相关诗歌的大量阅读去感受;在散文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如何从看似平淡琐碎的叙述描写中去体悟作者的那一份心灵的坦白和对社会、人生、人性、自然的深刻而独到的感悟。如学习了教材上归有光的散文《项脊轩志》之后,再引导学生去阅读《读本》上林觉民的《与妻书》等亲情类散文,会让学生知道如何去珍爱人世间那份最真、最美、最纯的情感;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会引发学生去思考应如何面对生命中的痛苦和磨难;读“热爱生命”这一专题会让学生感悟出生命的价值和真谛。在小说戏剧阅读中,主要引导学生从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面和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去感受小说戏剧的主题之美。如阅读孙犁的《荷花淀》会让学生在真情和感动中感受人性的真善美、生命的崇高和伟大;读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会让学生在笑声中感受人性的假丑恶、生命的卑微和可憎。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读本》的美育资源,同时适当地向课外延伸(如利用寒暑假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名著名篇),一定会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底蕴,增进文学素养,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精神素质。
充分利用《读本》,使其发挥应有价值,这应是广大教师应尽的责任。只要教师能重视《读本》的使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读本》就一定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显然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精神素质的塑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语文教学必须拓宽视野拓展空间,但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许多美好且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和设想会在实际运用中大打折扣。最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但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学生即使有浓厚的兴趣也不可能在课外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和科普类读物,随着新课标教材(江苏)而出现的《语文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便成了学生阅读的最佳选择。《读本》与必修教材配套使用,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但在实际运用中,许多教师常常感到不知所措,既没有制订教学计划,也没有实际运用,只能束之高阁。对此笔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具体做法。
一、了解新教材和《读本》的特点
要想充分发挥《读本》的作用,就必须了解、掌握新课标教材(必修)和与之配套使用的《读本》的特点。
新课标教材打破传统文体的编排体系,依据“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课程目标,坚守“整合”的理念,按照“模块”编写。必修部分体系安排,发挥了语文的育人功能,着眼学生的精神发育,以人文话题为统领,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模块。模块的编写以学生发展为本,在用人类优秀文化陶冶学生心灵的同时,重视实际应用,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读本》是高中课本的必要组成部分,编写完全遵循了教材的编写体系,既相对独立,自成格局,又与必修教材参照呼应,是教材内容的延续和必要补充,着重于加强学生的课外个性化阅读,扩大视野,增加积累,以便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内心体验和独特的审美感受,在内容的选择上加大文学作品的比例,力求文质兼美,既重经典性,又具时代性。一方面以流芳百世的传统经典滋养学生精神世界,去体味文学世界的思想之美和语言之美;另一方面又让学生们读到那些充满朝气和活力、散发着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去感受时代律动的脉搏。
《读本》在每个专题前,有简短的导语,这些导语或是编者的心得,或是编者对一些人文命题的思考,或是对作品的印象和概括性的阐释,或是给学生的阅读建议。为了方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读本》又从不同角度链接了相关资料,并设置了“感悟与思考”栏目,给学生的阅读提供路径,拓展空间,这就方便了学生的阅读,既不会使学生在琳琅满目的精品世界前迷失,可以纵情畅怀遨游,又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二、抓住重点篇目,进行对照阅读
大纲规定,教科书内容要精读精讲,而《读本》内容则要求课外略读,但是对于与教科书衔接紧密的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大胆地提升到课堂内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必修二为例:如在学习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时,可把《读本》中的相关内容引到课堂上进行重点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一个残缺的生命对人生、社会沉重而超越生死的感悟;又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可把《读本》中季羡林的《清塘荷韵》引入课堂,进行对照阅读,引导学生去探讨两位大家笔下“荷”的不同神韵精神;再如学习苏洵的《六国论》时,可把《读本》中苏轼《六国论》和苏辙的《六国论》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去感受“三苏”纵横恣肆、气势磅礴、一气呵成的论辩气势,去学习“三苏”鲜明而严谨的论证风格,去探讨“三苏”迥然不同的论辩角度;再如在引导赏析鲁迅的小说《祝福》后,再让学生阅读和赏析《读本》中鲁迅的另一篇小说《药》,在对照比较中,引导学生去探讨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社会意义,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对于内容丰富的《读本》,我们无法也不能把所有篇目都引入课堂进行对照阅读,但是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具体指导时,可将文体、构思、风格、表现手法、主题思想相同或相似的文章进行相对集中的归类阅读。如第四册《读本》中冯文炳的《桃园》和汪曾祺的《受戒》都是用散文笔法写就的小说,在主题和表达方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将这两篇小说归类阅读,可以引导学生如何从看似平淡的细节和情节中去解读人物的心灵,去体味人性的美丽,去感受那份或浓厚或冲淡、或深沉或平和中所渗透出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我们相信,在教师的细心指导下,学生如能将从教科书的精读中获取的知识、经验、方法运用到《读本》阅读中去,不仅能扩大阅读的数量,而且能提高阅读的质量。
三、依托《读本》,开展丰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首先可以利用《读本》丰厚的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写活动。《读本》在内容的选择上力求文质兼美,既重经典性,又具时代性。开展丰富多彩的读写活动,既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读本》,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积极思考,锻炼思维品质和激发创作热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
读写结合,要建立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练笔活动:如写读后感,如针对文章的语言、构思、风格、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主题思想进行文学评论,也可以进行模仿创作,还可以让学生针对文章进行题目设计甚至是大胆质疑。
需要强调的是,将读写结合,教师要在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读写兴趣上多下工夫。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可在阅读的目标、方法,各类文体的写作技法上作一些必要的提示,在引导学生如何理解、欣赏、评价上多一些必要的指导,而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情感世界和个体感受,让学生自己去感知、领悟和理解。为了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适当地将这类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交流,教师应多从鼓励的角度进行点评。同时,还可以举行定期的评比活动,如举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览,在板报、校报上开辟专栏选登学生优秀作品等等。但千万不要给学生许多框框和限制,让学生最后钻进自己设计好的“圈套”,这只能让学生感到憋闷和压抑,最终丧失了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其次依托《读本》在内容上“专题”式编写体系,开展丰富的“专题”活动,如:专题演讲活动,专题探究活动等。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研习了第一册“向青春举杯”这一专题后,再让学生去诵读《读本》中的“青春颂”,然后在班级开展以“飞扬的青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同学们踊跃参加,积极准备,查找资料,撰写、修改演讲稿,演讲比赛非常成功。同学们在演讲中,或感性热烈地讴歌,或理性深刻地思考,或宣泄青春的快乐,或表达生命的迷茫,真实地展示当代中学生多彩的生命风采。
再如学生在阅读了第五册《读本》中鲁迅的《阿Q正传》后对阿Q的形象非常感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我让学生走进电子阅览室查找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以《我心中的阿Q》为论题撰写小论文,结果同学们糅进了许多现代元素写出了许多新颖独特的见解,虽然有些见解显得稚嫩,但还是显示了学生认真而可贵的探究精神。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去读鲁迅的小说,引导学生走近鲁迅,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充分利用《读本》中的美育资源,提升学生的精神素质
新课标明确规定,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强化语文教育的审美教育,语文新教材和《读本》中选用了大量经典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无一不沉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丰厚的人文精神,这就让语文教师拥有了丰富的美育资源。但是如果仅凭借教材和课堂,显然是难以奏效的,那就要充分利用《读本》资源来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以达到这一目的。
在具体指导中,教师首先要立足于教材和课堂的示范讲解,告诉学生什么是文学之美,如何去解读各种不同的文学样式中所蕴含的美,然后从《读本》中找出同类的篇目,让学生自己去体悟感受。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着重通过教材范例,指导学生如何去感受诗的音韵节奏之美、意象意境之美、情感之美,然后让学生通过对《读本》中相关诗歌的大量阅读去感受;在散文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如何从看似平淡琐碎的叙述描写中去体悟作者的那一份心灵的坦白和对社会、人生、人性、自然的深刻而独到的感悟。如学习了教材上归有光的散文《项脊轩志》之后,再引导学生去阅读《读本》上林觉民的《与妻书》等亲情类散文,会让学生知道如何去珍爱人世间那份最真、最美、最纯的情感;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会引发学生去思考应如何面对生命中的痛苦和磨难;读“热爱生命”这一专题会让学生感悟出生命的价值和真谛。在小说戏剧阅读中,主要引导学生从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面和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去感受小说戏剧的主题之美。如阅读孙犁的《荷花淀》会让学生在真情和感动中感受人性的真善美、生命的崇高和伟大;读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会让学生在笑声中感受人性的假丑恶、生命的卑微和可憎。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读本》的美育资源,同时适当地向课外延伸(如利用寒暑假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名著名篇),一定会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底蕴,增进文学素养,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精神素质。
充分利用《读本》,使其发挥应有价值,这应是广大教师应尽的责任。只要教师能重视《读本》的使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读本》就一定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