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针刺诱导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y1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针刺诱导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OLD-fMRI) 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探讨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 纳入20例缺血性卒中后左侧偏瘫患者,应用3.0 T MRI 分别在发病后3~6周和6个月时进行 DTI 以及针刺诱导 BOLD-fMRI.DTI原始数据通过工作站后处理重建锥体束三维图像,观察锥体束的损伤和恢复.应用SPM8等软件对针刺诱导的BOLD-fMRI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比较脑功能激活区分布的差异.结果 发病后6个月时肌力分级和Fugl-Meyer量表评分较发病后3~6周均显著提高.DTI显示发病后3~6周时右侧锥体束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中断、受压和移位,发病后6个月时出现不同程度的修复、重塑.针刺诱导BOLD-fMRI显示,与发病后3~6周时相比,发病后6个月时正激活脑区主要位于双侧额叶皮质运动相关脑区以及左侧小脑,负激活脑区主要位于双侧前扣带回和海马旁回等边缘系统.结论 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可能主要涉及对运动相关脑区的调节、代偿以及通过锥体外系对肌紧张的调节.受损运动通路的修复和重组亦可能是缺血性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
其他文献
离体肾脏保存是肾移植领域中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近来离体肾脏保存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从保存液、保存方式、延长肾脏保存的方法三个方面给以总结.
期刊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 LAA)和小血管闭塞性(small vessel occlusion, SVO)所致小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的风险差异。方法连续纳入南京卒中登记系统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收录的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筛选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目的 探讨多学科康复团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96例经住院治疗症状缓解后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和对照组,各48例.出院后,对照组患者实施自我管理和家庭护理,研究组则接受由医院组建的多学科康复团队的定期康复指导.两组在出院前及出院后6个月分别测定两组患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出院时,两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后6个月研究组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109例肝硬化患者采取计划性教育,随机性教育,示范性教育,以点带面的健康方式进行肝硬化知识、心理健康、日常生活知识、临床药物应用、出院指导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前的患者知识掌握的优良率为23.2%,而实施健康教育后为89.9%(P<0.05),并使患者在住院期间由被动接受治疗护理转变为主动采取预防疾病的措施,积极配
黑素瘤的发病机制与遗传、环境因素如紫外线长期照射有关。研究表明,黑素瘤的发生发展主要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通路和磷酸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改变相关。相关的基因改变有:BRAF基因、NRAS基因、GNAQ基因和GNA11基因、C-kit基因、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等。黑素瘤是皮肤侵袭性肿瘤,对于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针对黑素瘤发病机制的分子靶向治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括免疫治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到院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延误的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接受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和其他临床资料.以
健康教育路径是由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所做的最适当、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教育计划,以加速康复和减少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服务质量[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