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知识正向迁移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583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迁移,即搬移,从一处搬到另一处.心理学认为,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学生对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是影响知识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学生能否顺利将所学知识迁移到解决问题的应用上,是学生能否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个关键.一位名人曾说过“解题意味着把要解的问题转化为已解的问题”,也就是说要能将已学的知识迁移到要解决的新问题中,将新问题运用迁移方式转化为已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下面就我对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题目,如何进行知识正向迁移解决问题的分析过程,来探讨知识正向迁移能力的培养.
  一、对知识本质探索的体验并掌握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前提条件
  例 已知抛物线y = ax2 + bx + c经过A(-4,3),B(2,0)两点,当x = 3和x = -3时,这条抛物线上对应点的纵坐标相等.经过点C(0,-2)的直线l与x轴平行,O为坐标原点.
  (1)求直线AB和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以A为圆心,AO为半径的圆记为⊙A,判断直线l与⊙A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设直线AB上的点D的横坐标为-1,P(m,n)是抛物线y = ax2 + bx + c上的动点,当△PDO的周长最小时,求P点的坐标.
  解析 本题的(1)(2)问较易解答,那么第(3)问学生如何迁移已掌握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第(3)问中要求当△PDO的周长最小时,P点的坐标,因为D,O的位置已确定,本题实际上就是要确定P点位置在何处时,PO + PD最小.本题是个最短路径问题,而这时学生已学习过最短路径的知识:如图1,在直线l上求点P,使PO + PD最短.学生们都知道只要作出O关于l的对称点O′再连接DO′就可得P点的位置,它的本质是将PO转化成跟它相等的线段PO′,从而得PD + PO = PD + PO′. 当P为DO′与l的交点时就是所要求的点.而这道题将直线变成了抛物线,如果直接将最短路径问题知识死搬到这儿很显然问题解决不了,实际上也是这样的,很多同学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在上面的问题中学生只要体验并掌握了最短路径问题本质,教师真正让学生通过对最短路径问题探究体验知识的本源,从而使学生在思维能力上得到了发展,再加上第(2)问的暗示,学生就能顺利将最短路径问题正迁移到这儿,从而解决这个问题.如图1,最短路径问题的本质即将线段PO转化线段PO′,而本题,只要能将这一转化的本质方法迁移到这儿. 如图2,将线段PO转化为跟它相等的线段——P到直线l的垂线段PH,则这时的PO + PD要最短,只要PH + PD最短.过点D作直线l的垂线DH,交抛物线于E. 点垂足为H,则这时的E点即为所要求的P点(如图,显然可证),这样就成功地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这个问题上来,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由于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不注意理解课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要求,教学过程中只是向学生灌输了最短路径问题的知识,只是掌握了画图方法,学生并没有体验并掌握最短路径知识的本质,更谈不上思维的进步和发展,从而也达不到知识迁移的能力提升.
  因此作为教师平时在教学中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体验知识本质的探索,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这也说明了,要使学生能将知识正向迁移,关键是学生能通过探索体验并掌握到知识的本质,而不是仅仅掌握方法.
  二、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思想观察问题与已掌握知识间关系,培养迁移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老师在平时教学中注意不断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不断实践来培养.那么在平时教学中如何通过恰当引导更好地培养迁移能力呢?
  华罗庚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引导.引导要在最恰当的时候,把握好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迁移能力的培养才更有效.例如在学生解完“分解因式7a(a - 2b) - 8(a - 2b)”后,在完成“分解因式7a(a - 2b) - 8(2b - a)”时不能顺利进行下去,这时一位老师没有引导学生如何思考,而是直接给学生讲解了本题的解法,从而学生会解这类的题型,而另一位老师则对学生进行了如下引导:“同学们先观察本题和上题有何不同.”生:“上题中的减号后是8(a - 2b),而本题减号后是8(2b - a).”师:“8(2b - a) 与8(a - 2b)是什么关系?”生:“互为相反数.”师:“能否想办法把本题变形,使得后一部分与上题一样呢?”当教师引导到这儿时同学们豁然开朗:只要本题通过提取负号变形,那么就可以像上题那样提取公因式(a - 2b)了.
  很显然,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后一位老师恰当地引导学生将问题与例题进行比较,引导学生通过类比例题的解法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注意引导学生变式、分类、总结提升问题,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做,而是要引导学生将问题不断变式,且从中探索解决方法,从而培养迁移能力.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规则物体表面两点间的最短路线这一知识时,他先是给出了例题:在一圆柱体表面上取A,B两点,要学生探究这两点间的物体表面最短路线. 又分别在圆锥体、正方体上练习了类似的问题,然后就结束了该知识点的学习.
  而另一位老师不仅如此,还引导学生进行了变式训练. 他将第一个问题中“在一圆柱体表面上取A,B两点”改成了“在一无盖的圆柱形盒子的内外分别取两点A,B,求A,B间的最短路线”.
  通过比较可知,显然第二位老师的变式训练对培养学生物体表面两点间最短路线这一知识点的迁移能力更有利,但是如果通过对本题的探究,能总结出物体表面两点间的最短路线的本质,是化为平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路线问题,从而把两点间的最短路线的知识迁移到这儿,更能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另外,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将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和猜想.
其他文献
《国闻报》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与夏曾佑,王修植于一八九七年十月创办的,馆址设在天津紫竹林海大道。这是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鼓吹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的重要报刊,但目前国内已难于找到一份完整无缺的《国闻报》了。
社会控制功能发挥得如何,取决于其系统模式的选择取向和优化的评价标准。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控制系统模式的选择取向和优化评价标准应着眼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
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反求工程、或称反向工程、逆工程学,是相对引进的技术产品、投入正向使用而言的。所谓正向使用就是把引进的技术产品,按正常顺序仅仅用于中间生产或最终消费,也就是“买鸡吃鸡”、“买蛋吃蛋”,而反求工程则要求“买鸡下蛋”、“买蛋孵鸡”,即以尽可能多的同类技术产品为对象,通过对其进行解体分析或破坏性研究,反向探索产品的结构和性能、产品的设计过程、产品的加工设备、加工工艺、原材料特性、制造方法或成份配方、乃至产品的包装以及使用条件、使用效率等等,从而全面系统地掌握该产品的生产技术。
谭嗣同学术思想的轨迹为:学习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重心在汉学考据,兼习诗文,既而学习西方文化,即西方近代的天文、数学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深受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近几年来,经常翻阅后汉书,每每发现疏漏失误之处。点滴所得,随手摘记,日积月累,居然成篇。为副其实,名之曰“杂记”。本篇是其中的一部份。“杂记”所讨论之范围仅限于后汉书、李贤
《九歌》是美的结晶!优美的诸神形象,使众神留连忘返的秀丽的山川,众神所抒发的美好感情,以及祀神时那回荡于天上人间的旋律,瓢忽迷离的柔美舞姿,使《九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部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这是华罗庚对数学的精辟描述.然而如今我们耳边却响起了很多曾经的佼佼者
作为新文学史料学的开拓者,阿英树立了与时代同步的史料观,并以史家宽广的眼光和标准来观照史料.他较早地认识并阐述了新文学版本的重要性,形成了独辟蹊径、逐渐成熟的选文思
在现代汉语里,各级语言单位内部的及其相互之间的语法关系,语言学界巳多所论著。但是,对类似“开后门”,“马后炮”,“磨洋工”这一类的语言单位,究竟应如何认识,怎样区别?其性质、来源、结构及运用又有何特点,则研究不多。在近年来的一些论文里,对这一类语言单位的看法又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当时,围绕缔约问题,苏俄政府同协约国、同盟国各国政府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在苏俄政府和布尔什维克党内部也展开了尖锐的争论.最后,列宁的路线和策略方针获胜,缔结了和约.而且,缔约后的结局也与列宁的预言相吻合.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仍有教益,这段史实至今还闪耀着列宁的策略思想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