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公共事件发生机制分析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8月新浪启动微博测试以来,立刻激起了中国网民的参与热情。微博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公众使用微博发布信息、参与公共事件的行动也日益彰显出理性与成熟。2011年春节期间的“微博打拐”行动更是见证了微博在引发公共议题、激发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热情中的独特优势。本文分析了这次微博事件的发生、发展机制,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式。
其他文献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同时随着近几年公共安全事件等危机事件的高密度出现,意味着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历史上的风险高发时段,实现全民的共建和谐社会的
近几年来,微博传播作为网络新闻传播的中坚力量,因其特有的传播特点对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事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小悦悦事件”在微博上引起的热议为例,通过对新浪微
【摘要】只有国家执法者才有权力颁发通缉令,但在网络上,任何一个人都能颁发通缉令,结合人工搜索与网络搜索,充分动员广大网民力量,颁发“网络通缉令”的搜索行为被称为“人肉搜索引擎”。本文从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分析了“网络通缉令”的传者和受者、传播内容、传播通路及效果。  【关键词】“网络通缉令”;“人肉搜索引擎”;传播  “你愿或不愿,中秋就要到了,人月能否两团圆?此情此景,在外漂泊的你还能hold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