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框》教学实践与反思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onegou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数学与手工课中的《我的相框》一课的教学为例,论述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数学学习、关注文化渗透、关注学生成长,才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数学与手工 《我的相框》 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0A-0064-0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如何将这种学习活动经常化、校本化,丰富数学学习内容,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问题。我们于2016年着手开发《数学与手工》校本课程,试图将数学元素与手工艺术结合,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和发展,《我的相框》校本课程是其中一次尝试。
  《我的相框》课题的开发,源于如下考虑:第一,从数学本身考虑。三年级学生已学完周长和面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必要进行一次数学实践活动。第二,从学生成长考虑。三年级学生大多十岁左右,围绕学校开展的“我十岁了”主题活动,数学学科有必要进行一次实践活动。
  一、《我的相框》教学片段及自评
  《我的相框》实践活动共设计三块内容,即活动前做好相关准备、活动中开展实践活动、活动后适度延伸拓展。
  (一)经验准备,情绪酝酿
  活动前,笔者让学生选取一张最有意义的照片,通过日常观察、询问他人等多种方式,了解做相框需要的材料和流程、运用哪些数学知识,为制作相框做好活动经验、数学知识的准备,同时,也逐步酝酿活动情绪,做好活动心理准备。
  (二)讨论制作,展示评价
  《我的相框》数学实践活动分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是制定方案,包括提出任务、讨论策划;第二课时是制作相框,包括动手操作、展示评价。具体活动过程如下。
  1.提出任务
  笔者介绍学校开展三年级“十岁成长仪式”活动,提出一个真实的任务——为自己制作一份生日礼物。
  师:同学们,今年你们十岁,为自己做一个相框作为生日礼物吧!你们带来了什么?
  生1:这是我在哈尔滨拍的,看到许多好看的冰雕。
  生2:这是我们家第一张全家福,上面有一岁的妹妹。
  生3:这张照片是我第一次坐飞机,爸爸给我拍的。
  生4:这是我幼儿园毕业时拍的,照片上的好多同学现在仍然还跟我一个班。
  师:这么有意义的照片,值得我们珍藏。下面我们一起来做相框吧。
  自评:结合“十岁成长”主题,学生说出照片背后的故事,激发珍藏和制作相框的热情。
  2.讨论策划
  学生在认真观察、思考和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份可行的手工创作方案。
  师:想要做好相框,得好好观察生活中的相框。从正面看,你发现了什么?从后面呢?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生1:有的相框是长方形,有的相框是正方形,也有圆形或心形的相框。
  生2:有玻璃的,有木头的,有塑料的,有金属的。
  生3:相框的前面是大长方形挖掉一个小长方形,后面有一个板子和支撑的东西。
  师:前面叫做边框,后面叫做底板,支撑的东西称为支架。
  生4:有的相框是站立的,有的相框是悬挂的。
  生5:有的相框简单,有的相框还有漂亮装饰。
  师:看来可以用不同的材料、装饰品做不同形状、颜色的相框。想要做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纸质相框,怎么办?小组讨论,把你们的想法写下来。
  (学生交流,小组汇报)
  师:结合讨论单,说一说你们的想法。
  生1:我们选择好看的彩色卡纸做边框,瓦楞纸硬,它做底板不易被压坏。
  生2:我们选择竖着的长方形,因为照片是这样的。
  生3:我們会先量出照片的长和宽,在纸上画长方形并剪下来。
  生4:我们做好分工,李畅制作边框,尹礼乐制作底板,我做支架,最后李欣美化装饰。
  自评:学生观察思考,唤醒一些生活经验,即相框有不同的颜色、材质、形状等,随后小组讨论制作相框需要做什么。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了解到不同纸质材料的作用以及相框制作步骤等,同时初步设想出一套操作方案。学生明确任务,初步完成方案,为下面活动做好必要准备。
  3.动手操作
  学生分组合作,按照已定方案制作。
  师:通过讨论,同学们有一些想法,小组动手做一做吧!
  (教师出示合作要求:1.小组四人商量,组长做好分工,使用工具注意安全。2.比一比,哪一组做的相框最实用、最美观。)
  自评: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制作。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按方案操作,发现数学问题和操作问题,当遇到方案不可行时,思考调整的方法并用相应的数学知识解决相应问题。
  4.展示评价
  笔者不仅让学生展示已做成的工艺品,还启发学生介绍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从而让数学与手工有机地结合,真正做到让手工充满“数学味”。
  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
  生1:先量照片的长和宽,做两个一样的大底板,一个挖出小长方形做边框,用瓦楞纸做一个三角形支架,最后用亮片、蝴蝶结做装饰。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问题?
  生2:底板做多大?
  生1:照片长15厘米,宽大约10厘米,但底板做大一点,底板长16厘米,宽11厘米。
  生3:边框有多宽?
  生1:边框宽2厘米,剪出两个长方形,一个做底板,另一个做边框。
  生4:支架为什么做一个三角形?
  生1:三角形比较稳定,可以支撑住底板。   师:这些作品都很好,但好中还有更好的。你们每人有一颗星星,貼在你认为做得最好的相框上。
  自评:介绍相框制作过程,采用互问互评方式,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制作相框中的数学问题,比如“如何设计合适的底板”“如何让相框‘站’起来”“如何确定边框宽度”等,进一步凸显和凝练数学问题,拉近操作活动与数学问题的关系,增进数学与工艺融合。
  (三)自我回顾,延伸拓展
  活动后,笔者要求学生进行活动回顾、自我小结,可以写小短文,也可以与家人交流感受,以使活动留下痕迹,最大程度释放和扩大活动影响力,让活动得到适度延伸拓展。
  二、活动反思
  通过《我的相框》教学,笔者对如何从儿童学习和成长需要出发,将数学元素与手工艺术有机结合,有了一些思考。
  (一)关注数学学习
  本次活动带给儿童不一样的感受,即数学可以是有用、有趣、有创意的。学生在制作相框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怎样做一个大小合适的相框”,学生发现要测量照片的长和宽,结合已有生活经验,还要把底板做得大一些,从中真切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为了解决“如何让相框‘站’起来”的问题,学生想到在支架处加一个环,创造出悬挂与站立两用相框。
  学生自主发现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尝试分析、讨论、解决问题,体会到每个问题有不同解决方法,从而激发数学思考热情,提高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关注文化渗透
  相框制作要经过繁复严谨的十几道甚至几十道工序。这些相框特有的文化,使学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体会。在相框美化装饰环节,学生不仅体会到相框的实用性、耐用性,更体会到制作更美观的相框的方法,审美意识在不知不觉中被“熏”了一把。
  (三)关注学生成长
  学生充分经历相框制作过程,获得一些数学经验。学生的探究过程伴随着失败与成功,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会主动向其他小组“取经”。想要完成一个工艺品,不仅考验着学生个人综合能力,还考查学生间的合作能力。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数学学习,更是一次重要数学教育活动。整个活动还关注到课外空间,关注数学带给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以及成长方面的引导等。我们之所以在这些方面下足功夫,旨在为学生十岁成长打下牢牢印记,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一课为例论述数学整体性教学设计策略,认为核心内容是整体性设计的主干,模糊界限、重视系统是整体性设计的手段,有价值的問题是整体性教学设计的灵魂。  【关键词】整体性 教学设计 《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0A-0066-03  一堂好的数学课,往往主次分明、结构清晰,知识生长线
期刊
【摘要】本文以南宁市民族东小学“巧手部落”社团的教学实践为例,阐述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探索经验。  【关键词】小学美术 校本课程  开发 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29-02  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改革在我区实施已有十余年,作为最早实施新课改的地区之一,小学美术教育改革在全区开展与普及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进一步丰富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防城港市防城区小学生有效学习的调查现状,分析学生有效学习的目标、环境、主动性、方法、性格等五个因素,及其对学习成效的影响,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 有效学习  调查 防城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14-02  有效学习是指学生运用各种学习资源和方法主动地学习,实现有目的学习的教学目标。新课改
期刊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材二年级下册《坚持才会有收获》第一课时教学为例,论述在课堂上创造性地使用教学资源,提出用创设情境、回望生活、活动体验和分享交流等策略,促使德育教学入脑、入心。  【关键词】教学实录 品德与生活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0A-0068-03  教材是具有弹性和张力的,这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留出了空
期刊
【摘要】《石榴》这篇散文是典型的托物言志类文章。如果按照一般上散文阅读课的方法循序渐进,会令学生产生乏味感。教师从形、色、味等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舌尖上”的文本解读,写景状物的文章也可以讲得满堂生彩。  【关键词】石榴 文本解读  课堂教学 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69-01  郭沫若笔下的《石榴》(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
期刊
【摘要】说明文教学应该注意说明顺序的讲解。“中心句说明法”属总—分说明顺序中的一种形式,即是在全篇或全段开头有一句总领句。在《苏州园林》等说明文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中心句展开突破,帮助学生加深对逻辑顺序概念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说明文  逻辑顺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77-01  说明文是一种客观说明事物、阐
期刊
【摘要】校本研修对于农村教师科研能力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广东省罗定市罗平镇中心小学为例,分析了当前制约农村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认识到校本研修对农村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意义和农村小学教师对校本研修所持的态度,并提出了一些以校本研修促进农村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对策。  【关键词】校本研修 小学 农村教师 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
期刊
【摘要】当前,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追求“教语文”的新理念,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华丽转身。作者在《晏子使楚》“精彩学堂”展示课中探索了确立教学目标、开发语文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  【关键词】教课文 教语文  《晏子使楚》 展示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74-02  语文课程致力于形成和发展学生的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错误解题过程的分析和思考,归纳错误情况,追踪错误原因,总结规避错误的方法,探究潜在的基础知识,最终实现对考查知识点的重新理解和学习。  【关键词】错题分析 强化理解  初中数学 一元一次方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86-01  以错题分析的方法来理解相关知识点的考查目的是一种逆向的学习方式。通过对错误解题过程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实践者。课堂导入也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本文以《春》课堂教学为例,对语文课堂的导入艺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堂 导入艺术 《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76-01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语文课堂导入是一门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