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让创造力成为一种新的强大力量注入到人类的生活中。那么现代素质教育的关键就在于点燃这创造智慧的火焰,有效地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此,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谈点粗浅认识。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乐纳曾经说过:“创新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新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有真正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新力的才能。”注重创新教育的美国教育非常强调让学生试一试,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发现、创意、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才能。然而,从我国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注入式”、“满堂灌”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教师用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只重视思想内容的分析,轻视课文的诵读、感悟,忽视了语文学习的特点;为了应考,过分强调统一答案,忽视独特见解,所有这一切都严重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要培养创新人才,我们必须将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转向“探索——转化——创新。”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由“复制型”人才观转向“创新型”人才观
在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中,以传递和继承人类已经创造的文化科学知识作为中心工作。教学生接受已有知识被好多学校当作终极目标,而不是当作促进学生形成新能力的工具。现行学校教育在知识教育上基本上是一种继承性、接受性的教育,十分缺乏对原有知识进行批判和改造的态度;在学生规范养成上,主要是一种规范性、约束性的教育,而不是宽容多样性和与众不同。这种教育虽然形成了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书本知识、发展认知能力和养成顺从守规的行为习惯的优势,但同时也滋生了许多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在我国传统教育所注重培养的还只是“复制型”人才,压抑创造精神的教育现象依然存在,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相当薄弱。我们的学生学习刻苦,基本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动手能力较差,创造精神不足。学生在课堂上正襟危坐,接受、同化、记忆和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即使理解和消化,也不过是为了牢固地记忆知识,若变换一下角度和换个场合,就不知所措了。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本质上只是知识的复制品。学生被期望成为温顺的小绵羊,只能循规蹈矩,按照老师讲授的回答问题,很少有个性发挥的余地。长此下去,学生的创造冲动会逐渐消失,甚至像初进贾府的林黛玉,“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这样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在有些老师看来,创造仅仅局限于重大的发现和发明,创造能力的培养只是专业教育的事而与语文教学无关。实际上,每当学生对某个作文命题做出独特的构思,或用独到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或以独特的想象力绘制了一幅图画,其中便蕴涵着创造的成分,这也许会成为未来重大发明的基础。我们必须消除现行教育中的种种弊端,为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二、大胆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缘于疑。质疑问难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获得发展的前提。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应改变“记诵的学风”。在课堂上,不能只是让学生被动地“静听”教师那种令人生厌的“讲课”,那样只会形成死记硬背的学风。只能让学生的心智像一个“蓄水池”,将知识用管子机械地引进去,考试时用另一个管子把它排出来。这样的教学,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让课业变成一堆“死物”,也谈不上学生的积极发展,更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位成功的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而不是满足于学生能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说过,教育者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孩子发问”。教师不仅要善于引导,还要注意爱护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阐发自己的独见、新见、创见。例如,在阅读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可以要求学生整理自己在阅读实践中的感想,特别是对某些作品包括名家作品的质疑。
三、抓住学生能力培养的契机,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能力
在那种鼓励听话,鼓励无怀疑无批判地接受的气氛中,很难形成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所培养出来的最多只是会踩着别人脚印走路的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的学习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广阔的空间自主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魏书生老师说:“语文学习与语文科学习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后者是语文课堂、教科书的学习,前者则指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可以说,汉语是渗透于孩子们生活的所有空间和时间的,孩子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课文。”这段话阐明了语文教学两个课堂的区别。“广阔的社会环境”就是语文教学的第二课堂。语文作为人们必须掌握的工具,具有思想性、综合性、审美情感性等多种特征。语文教学要体现这些特征,实现与这些特征相关的教学目标,就必须以学生全部的语言生活作为起点和归宿。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把眼光扩展到课外,扩展到一切可以学习语文的社会大环境中,建立一个语文教学的新体系。这个体系“是一个开放的而不是闭锁的,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一个重视第二课堂而不是单纯有第一课堂的完整的教育系统”。因此,我在语文教学时,除了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遵循语文学习必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原则。有计划地配合课内教学去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展开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像课前三分钟演讲,模拟应聘,让他们针对上网利弊,顺境和逆境哪样更有利于人才的成长等热门话题展开辩论,还组织学生收看名校学生辩论的电视录像,看后再让他们谈谈体会和感受。通过展开这些活动后,同学们受益匪浅,能够从更多方面去思考问题、看待事物了。
总之,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我们必须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给他们广阔驰骋、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善于从多角度看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思维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跨世纪人才。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的是长时间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积累。更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站在时代的前列,活跃课堂气氛,唤回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有了这种“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才会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会有一个新的发展,教育事业的明天就会更加辉煌。这样,就一定能为21世纪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乐纳曾经说过:“创新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新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有真正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新力的才能。”注重创新教育的美国教育非常强调让学生试一试,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发现、创意、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才能。然而,从我国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注入式”、“满堂灌”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教师用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只重视思想内容的分析,轻视课文的诵读、感悟,忽视了语文学习的特点;为了应考,过分强调统一答案,忽视独特见解,所有这一切都严重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要培养创新人才,我们必须将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转向“探索——转化——创新。”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由“复制型”人才观转向“创新型”人才观
在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中,以传递和继承人类已经创造的文化科学知识作为中心工作。教学生接受已有知识被好多学校当作终极目标,而不是当作促进学生形成新能力的工具。现行学校教育在知识教育上基本上是一种继承性、接受性的教育,十分缺乏对原有知识进行批判和改造的态度;在学生规范养成上,主要是一种规范性、约束性的教育,而不是宽容多样性和与众不同。这种教育虽然形成了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书本知识、发展认知能力和养成顺从守规的行为习惯的优势,但同时也滋生了许多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在我国传统教育所注重培养的还只是“复制型”人才,压抑创造精神的教育现象依然存在,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相当薄弱。我们的学生学习刻苦,基本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动手能力较差,创造精神不足。学生在课堂上正襟危坐,接受、同化、记忆和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即使理解和消化,也不过是为了牢固地记忆知识,若变换一下角度和换个场合,就不知所措了。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本质上只是知识的复制品。学生被期望成为温顺的小绵羊,只能循规蹈矩,按照老师讲授的回答问题,很少有个性发挥的余地。长此下去,学生的创造冲动会逐渐消失,甚至像初进贾府的林黛玉,“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这样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在有些老师看来,创造仅仅局限于重大的发现和发明,创造能力的培养只是专业教育的事而与语文教学无关。实际上,每当学生对某个作文命题做出独特的构思,或用独到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或以独特的想象力绘制了一幅图画,其中便蕴涵着创造的成分,这也许会成为未来重大发明的基础。我们必须消除现行教育中的种种弊端,为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二、大胆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缘于疑。质疑问难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获得发展的前提。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应改变“记诵的学风”。在课堂上,不能只是让学生被动地“静听”教师那种令人生厌的“讲课”,那样只会形成死记硬背的学风。只能让学生的心智像一个“蓄水池”,将知识用管子机械地引进去,考试时用另一个管子把它排出来。这样的教学,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让课业变成一堆“死物”,也谈不上学生的积极发展,更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位成功的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而不是满足于学生能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说过,教育者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孩子发问”。教师不仅要善于引导,还要注意爱护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阐发自己的独见、新见、创见。例如,在阅读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可以要求学生整理自己在阅读实践中的感想,特别是对某些作品包括名家作品的质疑。
三、抓住学生能力培养的契机,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能力
在那种鼓励听话,鼓励无怀疑无批判地接受的气氛中,很难形成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所培养出来的最多只是会踩着别人脚印走路的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的学习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广阔的空间自主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魏书生老师说:“语文学习与语文科学习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后者是语文课堂、教科书的学习,前者则指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可以说,汉语是渗透于孩子们生活的所有空间和时间的,孩子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课文。”这段话阐明了语文教学两个课堂的区别。“广阔的社会环境”就是语文教学的第二课堂。语文作为人们必须掌握的工具,具有思想性、综合性、审美情感性等多种特征。语文教学要体现这些特征,实现与这些特征相关的教学目标,就必须以学生全部的语言生活作为起点和归宿。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把眼光扩展到课外,扩展到一切可以学习语文的社会大环境中,建立一个语文教学的新体系。这个体系“是一个开放的而不是闭锁的,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一个重视第二课堂而不是单纯有第一课堂的完整的教育系统”。因此,我在语文教学时,除了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遵循语文学习必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原则。有计划地配合课内教学去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展开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像课前三分钟演讲,模拟应聘,让他们针对上网利弊,顺境和逆境哪样更有利于人才的成长等热门话题展开辩论,还组织学生收看名校学生辩论的电视录像,看后再让他们谈谈体会和感受。通过展开这些活动后,同学们受益匪浅,能够从更多方面去思考问题、看待事物了。
总之,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我们必须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给他们广阔驰骋、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善于从多角度看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思维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跨世纪人才。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的是长时间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积累。更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站在时代的前列,活跃课堂气氛,唤回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有了这种“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才会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会有一个新的发展,教育事业的明天就会更加辉煌。这样,就一定能为21世纪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