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以下简称赣南队)成立于1981年,其前身可追塑于1952年成立的江西钨锡公司地质队和1953年组建的赣南粤北地质勘探大队,是新中国最早进入江西赣南找矿的一支地质勘查队伍,曾被誉为“全国地质战线的一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的开路先锋”。68年来,赣南队在赣南先后发现矿产103种,其中探明储量的68种,发现矿产地几百处和矿(化)点数千个。上世纪50—60年代,赣南队探明并提交了国家九大钨矿资源储量,巩固了赣南“世界钨都”的美誉。70年代,在会昌周田发现并探明了超大型岩盐矿,受到毛主席的批示褒奖;在赣县赖坑钨矿发现的“赣南矿”(又称“氟铋矿”),成为世界上首个以地名命名的矿种。80年代,在龙南足洞发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开启了世界稀土找矿和利用的“离子”时代,赣州又增添了“稀土王国”的美名,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进入新世纪后,赣南队主动对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资料优势、行业优势,加大地质勘查投入和科技找矿力度,发现提交了一大批新的矿产资源。实施的“赣州市稀土资源远景评价”项目,首次完成了赣州稀土资源摸家底任务。在石城楂山里找到了江西最大的萤石矿;在于都银坑找到了赣南最大的银金多金属矿,崇义淘锡坑钨矿床实现了大型规模的突破等。赣南队围绕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和赣州建设成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加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生态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等工作,先后实施水工环地质、清洁能源矿产勘查等项目300余项,实施的信丰學堂嘴废弃稀土矿山治理项目是稀土废弃矿山环境治理工程的典范,有力推动了赣南生态文明建设。
2011年8月22日,赣南队成立了“江西省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院士工作站”,是江西省地矿局、赣州市首个院士工作站,成为赣南地质勘查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实施了多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地质科研项目。于都银坑矿田施工的3 000 m科学深钻揭露了丰富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化新信息,为赣南“第二空间”找矿,提供了理论支撑。2015年在宁都葛藤嘴首次发现浅变质岩风化壳离子型稀土矿,在项目实施过程结合实践研制的“赣南钻—人力冲击取样钻”,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019年入选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
自1987年原地质矿产部向赣南老区派驻第一批扶贫工作团起,赣南队就是地矿部、地矿局、地质队“三位一体”扶贫组织形式的成员,作为扶贫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之一,全方位参与部赣南定点扶贫工作,全力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据不完全统计,三十多年来,赣南队在矿产勘查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环境治理、遥感技术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助学等领域参与实施了上千个综合扶贫项目。针对贫困地区干旱缺水等重大环境问题, 2019年9月,赣南队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在宁都、于都等县实施找水建井项目近60余个,解决了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促进了当地特种养殖业的发展。目前,赣南队正按照自然资源部针对赣州七县精准脱贫的有关要求,重点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1∶5万土地质量调查、优势与特色资源调查评价、找水建井示范、生态与地质遗迹调查等方面精准发力,呼应民生需求、发挥行业优势,力争早出成效。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赣南队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地质科技找矿力度,拓宽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全面加强水工环地质、农业地质、生态地质、旅游地质、城市地质等工作,为江西省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和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再立新功。
进入新世纪后,赣南队主动对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资料优势、行业优势,加大地质勘查投入和科技找矿力度,发现提交了一大批新的矿产资源。实施的“赣州市稀土资源远景评价”项目,首次完成了赣州稀土资源摸家底任务。在石城楂山里找到了江西最大的萤石矿;在于都银坑找到了赣南最大的银金多金属矿,崇义淘锡坑钨矿床实现了大型规模的突破等。赣南队围绕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和赣州建设成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加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生态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等工作,先后实施水工环地质、清洁能源矿产勘查等项目300余项,实施的信丰學堂嘴废弃稀土矿山治理项目是稀土废弃矿山环境治理工程的典范,有力推动了赣南生态文明建设。
2011年8月22日,赣南队成立了“江西省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院士工作站”,是江西省地矿局、赣州市首个院士工作站,成为赣南地质勘查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实施了多项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地质科研项目。于都银坑矿田施工的3 000 m科学深钻揭露了丰富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化新信息,为赣南“第二空间”找矿,提供了理论支撑。2015年在宁都葛藤嘴首次发现浅变质岩风化壳离子型稀土矿,在项目实施过程结合实践研制的“赣南钻—人力冲击取样钻”,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019年入选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
自1987年原地质矿产部向赣南老区派驻第一批扶贫工作团起,赣南队就是地矿部、地矿局、地质队“三位一体”扶贫组织形式的成员,作为扶贫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之一,全方位参与部赣南定点扶贫工作,全力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据不完全统计,三十多年来,赣南队在矿产勘查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环境治理、遥感技术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助学等领域参与实施了上千个综合扶贫项目。针对贫困地区干旱缺水等重大环境问题, 2019年9月,赣南队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在宁都、于都等县实施找水建井项目近60余个,解决了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促进了当地特种养殖业的发展。目前,赣南队正按照自然资源部针对赣州七县精准脱贫的有关要求,重点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1∶5万土地质量调查、优势与特色资源调查评价、找水建井示范、生态与地质遗迹调查等方面精准发力,呼应民生需求、发挥行业优势,力争早出成效。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赣南队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地质科技找矿力度,拓宽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全面加强水工环地质、农业地质、生态地质、旅游地质、城市地质等工作,为江西省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和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