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句话:主打“成长”的素人真人秀不小心丢掉了核心内容。
《王者荣耀》职业联赛新赛季开幕式现场,MK战队登上了KPL的舞台,与职业战队YTG进行了一场表演赛。作为非职业队,登上KPL的舞台其实可以算是MK战队在真人秀节目《终极高手》中获胜的奖励。
2019年初,《终极高手》以职业电竞真人秀的定位,经过几个月的录制后在腾讯视频亮相。节目资料显示,《终极高手》将节目挑选出的选手,通过科学训练体系和现役电竞职业教练的帮助,使他们从普通的电竞爱好者蜕变为合格的职业选手。也就是说,这档真人秀节目的内核在于“养成”。
“养成”的概念来自于娱乐圈的偶像养成。一个具备不错条件的素人,被经纪公司发掘之后签约为练习生并进行相关才艺培养和粉丝培养,最终通过合适的机会正式出道并成为明星,这是一个完整的娱乐圈偶像养成过程。
娱乐圈养成类的真人秀节目即把练习生接受培养的锻炼成长过程记录下来,放到荧幕上。职业电竞的养成类真人秀就是把娱乐圈偶像替换为电竞选手,目标是走上职业道路。
因此,《终极高手》的节目主角应该是所有的选手们,内容除了对抗的呈现之外,还应该包括能够呈现出被选中的爱好者们电竞技巧的练习和成长的过程。
但是从最终的结果来看,MK战队选手的实力和英雄池并未得到明显提升,足够去同职业选手抗衡。人气方面,MK战队上单成员麟羽轩微博粉丝不到6000人,汤汤和笑神两兄弟粉丝数1000余人,其他成员的知名度似乎更低。不管是节目之中还是节目之后,都鲜有人能够记住他们。选手并没有同大量粉丝建立起牢固的情感关联。
显然《终极高手》并没有打造出任何一个游戏水平超凡或者进步明显的、从而通过节目表现收获不管是来自职业赛场还是来自粉丝的关注的“职业选手”。
得到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节目内容并没有呈现出选手的成长过程。从节目细节来看,这个结果并不让人意外。
在腾讯视频《终极高手》第一季的页面上,七期节目的标题中没有出现任何一位参与选手及其所在队伍的名称。比起节目的主角——那些等待培养、想要体验职业的爱好者们,单集节目的标题显然更突出的是四位明星经理人。
如果节目上线初期,用明星作为标题内容来吸引人观看还讲得通的话,那么直到节目完结、优胜者尘埃落定时,这一设定仍然没有发生变化,也许某种程度上就说明了节目对主要人物塑造的不成功。
更主要的问题出在节目内容的呈现上。整个节目看下来,给人的直观感觉是将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对比赛对抗和对明星经理人的呈现上,真正对于选手个人无论是性格还是技巧方面的呈现都偏少。
选手训练、探讨比赛技巧这样关乎个人职业技能成长的画面更是几乎看不到。这使得选手即便获得成长也难以被察觉,更别提通过成长过程收获粉丝了。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第三期前半段FOX战队与WHY战队第二局比赛结束,FOX战队获胜,但游戏画面中水晶炸裂之后,镜头依次给到的却是胡夏、梦泪和魏大勋。
同样在第三局,水晶炸裂的同时分镜头给到的是经理人和教练。选手胜利/失败瞬间的优先程度竟不及经理人和教练,可见其实节目并未把选手当做内容的呈现核心。选手的状态不能被呈现,丢失了养成过程的喜怒哀乐不能感染粉丝也在情理之中。
另外,从播出的内容来看,职业教练同选手们的交流甚少,让人感觉请到顶级赛事冠军教练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不光培养的过程呈现少,甚至是否真的有“培养”在其中都让人有些不确定。
在节目开始初期,不少选手愿意选擇奥运冠军张继科担任经理人的队伍,理由是张继科更了解竞技过程中的心理调节,但张继科并没能带队走到最后。在节目进程中,张继科与队员交流并不多,更别提比赛经验的传授了。既不“养”,又何来的“成”呢?
也许短暂的节目录制时间确实不足以帮助一位素人成长为一名职业选手,但如果最终连让选手通过上节目获得更多知名度这件事都没做到的话,那么节目呈现内容的侧重点是不是真的发生严重偏差了呢?
其实国内娱乐圈养成类的真人秀节目中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造星模板。无论是蔡徐坤通过《偶像练习生》获得大量粉丝,还是杨超越通过《创造101》成为全民锦鲤,这些节目通过养成过程培养起偶像和粉丝间的情感,无论从定位还是呈现都一致地以这些新星偶像为核心。
相比起来,想要养成电竞职业选手的《终极高手》就不知所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