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服装设计创意的美学思考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ei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装行业在我国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同时在发展中结合我国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中国服饰特有的服饰文化和典章制度,进而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审美情趣。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我进入了现代文明社会。在现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下,社会体制的变革直接导致服装样式出现颠覆性的变革,服装设计创意思想观念也随之西化,呈现出以西方文化及其审美观念为主体的审美倾向。社会发展至当代,我国国内文化现状除政治核心文化以外其他文化仍然呈现出以西方文明及其文化为核心主导的文化现象。艺术审美、设计审美及其生活审美同样表现出西化现象。
  自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领域在受国外思潮(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呈现出多元化的审美倾向(西方近现代以来百年间跨度的思潮变革,同一时间进入中国思想领域)。服装领域在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下,服装设计样式随潮流发展呈现多样化表现。如牛仔裤、夹克衫、蝙蝠衫、圆摆衬衣、露脐装、低腰裤 、铅笔裤、堑壕服、透视装、乞丐服等等。诸如此类表现与传统的审美情趣看似格格不入,再加之思想观念不断变革,一度造成国内消费者对服装审美的茫然。同时社会发展西方流行趋势随网络、时尚杂志、电视等媒体进入大众的视线,因此对于服装设计创意的审美评价也呈现出多元化表现。当代服装审美是否符合美学形态便成了问题的根源。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当代服装设计创意审美进行探讨。
  一. 美与当代审美
  1.美的定义
  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所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是人对美的认识、评价与欣赏。美感,是由于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使人产生出的一种快乐感觉。美感,反映的是人的“自我”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需求。人需要客观事物给自己带来某些方面的好感,人又根据某种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判断出了该客观事物具有给自己带来所需要的好感的功利价值,该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就会使人产生美感。这就是说,客观事物对人所表现出的美感,从本质上讲,就是人对客观事物能够给自己带来好感所具有的功利价值,通过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在认识层面上的判断和确认。如,女人对男人表现出的美感,是因为女人在功利价值上能够满足男人的在性行为上的主观需求,这种功利价值通过女人的形态特征被男人所确认。
  在视觉艺术创作方面,传统美的表现形式则以优美、壮美等,带有强烈秩序感和规律感的古典审美形式表现。从古典艺术作品到现代设计作品,在审美方面的表现则是严格以古典审美形式作为标准。
  社会发展到当代,思想领域的意识形态呈多元化发展,审美与价值观也呈多元化发展。当代的审美形态摒弃了以往的古典审美形态,艺术创作和设计的重心由形式转向观念。否定传统的秩序性的审美成了表现的重点。隐喻、模糊不清、戏谑、嘲讽和否定成了主要的表现形式,因此艺术及设计作品成多元化表现。
  二. 当代服装设计创意的美学表现
  当代服装设计创意受国际时尚流向趋势很大的影响,每年国际五大时尚中心:伦敦、米兰、巴黎、纽约、东京的时装发布会成为全球服装设计师、时尚媒体、时装设计院校、影视明星、商业成功人士关注的焦点。而流行趋势的产生又是当代先锋文化观念的表现,受社会思潮的发展而产生。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西方社会思潮活跃、流派众多,社会文化观念呈多元化表现。总的说来表现为现代设计观念和后现代设计观念,这两种设计观念侧重点有较大的区别:现代设计观念侧重形式;而后现代设计观念侧重观念。现代设计观念是由表现主义、构成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国际主义等等构成侧重造型、形式以及形式构成。而后现代设计观念最初的产生是针对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到国际主义的泛化而产生的后现代主义风格设计,后现代主义风格设计以戏谑、嘲讽和否定的态度对现代主义设计发出了思想挑战,进而将其矛头指向社会的诸多方面,表现出新装饰主义、新古典主义、新现实主义、荒诞主义、行为艺术等等流派,侧重于思想观念的表现。形式与观念的表现重点成了两大设计观念的表现重点。在我们国内这两种观念错综复杂相互交织,没有明确的界线。在服装设计创意中两种思想形态都有所表现,古典与现代的审美情趣都有所表现,其美学表现如下:
  1. 秩序化的服装审美表现:
  秩序化的审美表现以古典艺术的审美标准和现代设计及艺术的审美标准为基础,从形式上来看表现为强烈的秩序感和规律性,其形式变化以形式美法则为核心,视觉表现以唯美的和秩序的形式为主。设计的整体形式变化符合自然发展规律,造型优美、比例协调、结构严谨、色彩变化规律而秩序、材质应用视觉效果统一协调。
  在服装设计表现中,外轮廓设计以“A型”、“T型”、“O型”、“X型”、“H型”等传统造型为主;结构分割设计比例分配协调、符合人体结构功能变化规律;零部件(领子、袖子、口袋等)设计造型变化符合造型规律、比例协调;工艺设计方面符合传统服装制作手法,视觉效果以突出服装的整体性为主;色彩应用设计方面符合色彩变化规律,以统一、变化为原则,色彩的变化在男装、女装、童装、职业装等方面的表现符合性别、年龄、时间、季节、身份以及穿着场合的需求。面料材质设计注重服装视觉的统一性,面料的功能性和舒适性符合人体的生理变化,其审美性和功能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效果统一协调。
  2. 非秩序化的服装审美表现:
  非秩序化的审美表现主要受非理性哲学观念的影响,表现的更为侧重观念与情感的表达。其形式多变、视觉效果荒诞离奇、情绪变化丰富。常用夸张、解构的设计手法,视觉效果语义含混、荒诞离奇、支离破碎、层叠多变。设计元素在应用时采取背离传统秩序美感的方式,侧重表现不协调美感。
  在服装设计表现中,外轮廓设计摒弃了传统的廓形变化,突出局部夸张造型设计和对服装人体造型解构型变化;结构分割设计方面,采取否定传统的比例分配方式和解构处理方法,视觉效果夸张、离奇;工艺设计方面,采取夸张工艺效果的方式,突出工艺手法的装饰效果;色彩应用设计方面侧重表现色彩搭配的变化性因素以及色彩的情绪化表现;面料材质设计方面注重材质的对比,突出表现面料的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的夸张效果。
  三、总结
  当代的文化现象呈多元化发展表现,大众审美观念受文化思潮影响,在服装审美方面呈现代主义风格的秩序化审美和后现代主义风格非秩序化审美观念共存的现象。(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1]《美学原理》 杨辛、甘霖、 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1
  [2]《服装心理学》苗莉,王文革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0-6-1
  [3]《服装美学》 吴卫刚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05
  [4]《美术鉴赏》 李永强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9-12-1
其他文献
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物理实验在高校培养研究生科学思维和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物理仿真实验平台可提供丰富的实验内容,不受客观教室条件限制,为研究生提供时间自由度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凸显.城市污水成为了城市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对城市污水进行治理才能营造更好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生活质量.城市环境工
目前,有关《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已进入关键阶段。相应地,死刑复核制度的修改也是势在必行,不仅仅是“收权”这么简单的问题。 At present, the revision of the Code of Cri
村委会干部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与方方面面、各个层次的人打交道.处理好与村民、基层党组织、乡镇政府的关系,是村委会干部素质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慈善事业在我国历史渊源颇长,尤其是明清时期,中国江南地区的慈善事业高度繁荣。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和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中国传统慈善事业面临着新的转型,其主要表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的融合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比对《财务会计》在线课程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资料,对师生使用情况及使用效果等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
积极推行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是建设现代化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措施。晋江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彰显其积极的作用,但流转速度缓慢,且面临着诸多问题,研究加快农村土地流
2019年1月13日至19日期间,为了对标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的发展,对这三个城市在2035发展战略研究、重点区域规划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品质优化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
在新媒体环境下,党建工作面对着全新的挑战,因为党建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因此作为党建工作者必须结合实际,顺应新媒体的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