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较于许多优秀生都可以获得高分甚至满分的数学、英语学科,语文高考的150分,常常令人心生“可望而不可即”之感。这是因为,语文学科的学习似乎更为开放,也更具有弹性和张力,它考查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更是语文素养。那么,应对高考,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学习语文?或者,可以换一种提问方式:为了在语文高考中考出好成绩,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我,做“更好的自己”?本文试以《读写月报》近三期连续刊载的2020年全国I卷、全国III卷和新高考I卷(因属山东省使用,以下简称“山东卷”)试题为例,来加以说明。
其一,要做好的阅读者。语文学科考试的根本,就是考查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水平。阅读能力与水平不能凭空获得,全要仰仗平时课内课外阅读的日积月累。所以,许多权威、大师,总是苦口婆心地劝人要多读书。不只是看似陌生的古代诗文,就是现代语体的论述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如果平时很少接触,读起来总觉生涩难懂,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精准度也会大打折扣。以三份真题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山东卷是论述类、实用类文本合二为一)为例,所选阅读材料的作者分别是汤一介(著名哲学史家、代表著作为《中国儒学史》)、周振甫(原中华书局编审、资深编辑家)和葛剑雄(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等,他们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大师。比如,全国III卷选文为周振甫先生的《谈谈〈古文观止〉》,文章深入浅出,历数先秦以来诸多古文名篇,以极精当的语言梳理、概括了《古文观止》这一清代最著名的古文选本的特色,并与其他选本做了比较。即便抛开这道题目阅读考查、训练的功能不论,我们若能以此文为阅读古代散文的入门之文,找来《古文观止》,读读其中脍炙人口的篇章(其中有不少已选入初、高中语文教材),从而引发阅读古文的兴趣,也是功莫大焉、善莫大焉。如果一個人的阅读经历开始得早,在小学、初中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固然是一大幸事;即便以前读得很少,从上高一、高二或高三的现在开始,从读几篇短文、一本小书(最好读经典,如《论语》《老子》,唐诗宋词选本或鲁迅作品选本等等)开始,也绝不算晚,而且将使你终生获益。
其二,要做视野开阔的“社会人”。我们本来就身处现代信息社会,做“社会人”,似乎是一句多余的废话。但不妨想一想,我们有多少人是不仅忙于听课、刷题,而且能做到如先贤所说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而如果闭目塞听、视野不开阔,是绝对学不好也考不好今天的语文的。仍以我们所选定的三份语文试题为例,全国I卷的实用类文本为出自《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的以“新基建”为核心的文段,全国 III卷的材料为报告文学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的作者熊育群与编辑钟红明的对谈(选自2020年5月13日《文汇报》)。也有人说,今年全国Ⅰ卷的作文题以齐桓公、鲍叔和管仲三人的历史故事为素材,是对前几年直接关注、介入现实命题方式的一种改变;其实,这只不过是命题人尝试同时安排了几个彼此相互区别的具体命题方向、选用了几段不同的命题素材而已。关注、介入现实的做法,并没有改变。举例来说,山东卷和全国Ⅱ卷的作文题,都是以抗击、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为题材的,山东卷的作文主题是“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全国Ⅱ卷则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其他诸如三份试题的压缩语段题的语料,主题分别是中国的首次火星探测、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发展和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主题“世界的复兴”。所有这一切,都是从最为贴近现实的地方来取材的。因而很难想象,一个不关注世事、不了解现实的人,如何能顺利地接受一份来自火热生活的语文试题的考查。而且,一说到关注现实,一部分人就会以“没有时间”来推托,还有些人则以为应该去背诵、记忆别人整理好的“作文素材”。其实,生活在今天的多媒体时代,接受资讯的方式很多,只是自己要做一个有心人罢了。可以用最为传统的方式读书看报,也可以借助平板电脑、手机和电视机等电子设备来听和看。自然,除了要有自制力,不沉迷于电子游戏等等,老师和家长也不必将电子设备视为洪水猛兽。毕竟,身为一个现代人,却不能接近、享有最便捷的接受外界信息的方式,应该是甚为荒谬的事情。在我们刚刚迎来开学季的九月,国家就隆重召开了“抗击疫情表彰大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称号,并同时表彰了数以千百计的抗击疫情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先进单位、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组织;在教师节前夕,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又推出了加以表彰的“2020最美教师”,其中有来自上海复旦大学的抗疫功臣张文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院长、著名航天专家戚发轫,抗疫志愿者代表、武汉青山区钢花小学音乐教师华雨辰等,还有来自职教、特教、幼教等不同战线和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名优秀教师代表。这些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分外感人,只要肯用心去了解,必能受到精神的洗礼,同时又能获得珍贵的语文学习的第一手资料。
其三,要做善于思索的“思想者”。在做好前述两方面的前提下,善于思索是提升自身语文素养的最为关键的一环——虽然,成为思想者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提升语文素养。无论是从书本阅读中还是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丰富的学习资源,要使其成为自身思想与文化的养料,关键还在于“大脑加工厂”的加工。考卷提供了从古今中外精选而来的高质量、第一等的阅读材料,本可引发强烈的阅读兴趣与思想共鸣;命题人设计了很好的作文试题,亦能激发强烈的写作欲望。然而,为什么近年来各省市数以十万计的考生中出现的上佳作文总是寥寥,反倒有大量的考生铩羽而归?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思”的功力不够。举例来说,山东卷考的是以防疫为题材的作文题,这可以说是直击时事热点,在考前,不少考生都写过此类文章;但同时,考题又规定了“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的写作主题,泛泛地写抗疫,就未必切合考题规定的任务要求。你必须紧紧扣住“距离”与“联系”的辩证关系来写作:一方面,是封城、封路、封闭小区,即便是面对面的相逢,也还是隔着口罩与防护服,疫情的确“拉开了人们的距离”;但是,这种隔离是为了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高原则,逆行奔往疫区的医务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坚守岗位的社区干部、公安干警和志愿者,乃至每一位居家隔离的居民,大家都怀着同一个目标,那就是击退病魔、赢得胜利。这种共同的目标,使人们团结一心、心心相印、天涯亦若比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真是前所未有的紧密。要准确揭示这种“远”与“近”、分隔与聚合的辩证关系,就必须具有思想的穿透力,能透过现象,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再如全国III卷的作文题,主题为高中学生(因为写信人为高三考生,收信人为高一新生,所关涉的对象范围就很自然地被圈定于此)“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这本来也是人人熟知的话题,并无多少新意可言。但是,考题却在命题材料中引入了诸多带有“对待关系”(亦即辩证统一关系)的事物:看他人、看世界与看自己,眼睛与“镜子”,以及“自画像”的比喻所包含的深层次意义——如何实现准确的自我认知,如何确定人生的目标,如何通过行动成为“更好的自己”等等。这些带有哲学意味的概念与问题的引入,就大大拓展了命题的思想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升高了讨论的标杆,加大了写作的难度。而破解难题、化难为易的秘诀,也只能是提升自己的辩证思维的水平。又如大家公认命题形式比较传统也比较好写的全国I卷作文题,虽然主要是从一个人们所熟知的历史故事出发来展开写作,但由于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之间存在复杂、纠结的敌友情仇关系,要找到恰当的角度来评价和肯定这几个历史人物,也非得高站一步,从“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来议论评说不可(材料中,命题人反复提及这君臣三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终成一代霸业”)。 再来看现代文阅读的例子。全国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了海明威的《越野滑雪》,其中一道考题要求,用海明威自己的“冰山理论”来分析这篇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解答考题,不仅要透彻理解“冰山理论”的含义,更要结合《越野滑雪》,分析小说中何为露在水面的“冰山”的八分之一,并依据文本推测出“冰山”的另外八分之七所指为何,以及说明这样处理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这样的将创作理论与具体文本相结合的考题,就体现了相当高的思维难度。又如全国Ⅱ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用“对谈”(访谈)文本为命题材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对谈的双方是作家与编辑,所讨论的是关于长篇非虚构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的写作这样颇为专业的问题,其中不仅有对创作过程的介绍,更有关于写作动机、写作方式的理性思考,包括文学的现实性、主题的时代性以及文学想象在非虚构作品中的实现空间和意义等等,文本阅读是有相当难度的。而在所设计的考题中,不仅有对命题材料的具体理解分析,而且提出了“钟红明(对谈之一方,身份为编辑)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这样的问题,既涉及这一次“对谈”的整个流程,还要从中归纳出带有普遍性的“对谈”的方法、技巧,难度同样不小。解答这类考题,是对应试者阅读经历、文化文学素养,尤其是理解、概括、鉴赏能力的全方位考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让应试者做了一套具有语文特点的“思维体操”,平时很少接触和思考过同类、同一水平线问题的人,就会难以适应。
其四,要做语感敏锐的“语文人”。“语文人”,原来只是涉及语文教师和其他语言文字工作者的相对“小众”的称呼;这里,我想将它的外延拓展为所有的语言文字的学习者。因为,语言文字,不仅是语文课要学习运用的工具,更可以说是每个语文学习者的另一副面孔。区别于非语言学科,语文课不仅关注“说的是什么”,更关注“怎么說”和“为什么这样说”。对于所有的阅读材料,语文试题要求能作最为精准、透彻的理解;对于语言阅读客观题的许多选项来说,其正误的差别往往只在是否信、达、雅的毫厘之间;对于阅读与表达的主观题的解答,答案的要求常常不只是要答得对,更要求答得简洁、准确、流畅。举例来说,不光是“但医沈约重瞳健”①(“重瞳”究竟是天赋异形,还是罹犯眼疾?)、“骈头脱襁白玉婴”②(“骈头”何解?“脱襁”何义?“白玉婴”比喻什么?)、“把君诗过日”③(“把”字已注为“握,执”,整句连起来是什么意思?)这样的古诗句子需要逐字揣摩而后连接起来作融会贯通的理解,就连“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为什么“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④,也是颇费思量的。至于“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这句话,用在文章的结尾,为什么比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更好⑤,要说出其中的道理,也同样是需要很强的语感和对句式变化的细致体悟的。而在这些最需要花心思小心辨析的地方,我们的同学却常常过于粗枝大叶。关于写文章为什么要修饰语言,著名作家孙犁先生当年在评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冀中一日”征文时,曾经有过一个妙趣横生的比喻。孙犁说,写文章给别人看,本来应该像嫁闺女一样用花轿的,可是,许多人却是用牛车就把自己的姑娘送出去了。今天,我们已进入2020年代,用轿车娶亲嫁女可以说已经是一种常态;但在写高考作文的时候,有多少人还是在“赶着牛车送姑娘”?大家不妨反躬自省一番。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有不少人注重卷面书写,开始练习硬笔书法,这固然不错;但仅仅这样做还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应该让你的文章思路清晰、内容饱满、语言富有文采,这也许比写好字难得多,但重要得多!
以上所说,可谓卑之无甚高论。但如果做到前述四条,语文肯定是能学好、考好的。语文课上没有精细的计算,也未必需要浩繁的记忆和大运动量的刷题,却最需要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与敬畏,需要持之以恒的积累与揣摩玩味。当年,毛泽东主席就意味深长地说过:“语言这个东西,不是轻易可以学好的。”愿有更多的同学在母语学习上能明方向、辨路径、下功夫,尽早攻占这块学习的高地!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①但医沈约重瞳健: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诗句,见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I卷。
②骈头脱襁白玉婴:陆游《苦笋》诗句,见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III卷。
③把君诗过日: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诗句,见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山东卷。
④、⑤:见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山东卷第19题、第20题。
其一,要做好的阅读者。语文学科考试的根本,就是考查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水平。阅读能力与水平不能凭空获得,全要仰仗平时课内课外阅读的日积月累。所以,许多权威、大师,总是苦口婆心地劝人要多读书。不只是看似陌生的古代诗文,就是现代语体的论述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如果平时很少接触,读起来总觉生涩难懂,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精准度也会大打折扣。以三份真题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山东卷是论述类、实用类文本合二为一)为例,所选阅读材料的作者分别是汤一介(著名哲学史家、代表著作为《中国儒学史》)、周振甫(原中华书局编审、资深编辑家)和葛剑雄(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等,他们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大师。比如,全国III卷选文为周振甫先生的《谈谈〈古文观止〉》,文章深入浅出,历数先秦以来诸多古文名篇,以极精当的语言梳理、概括了《古文观止》这一清代最著名的古文选本的特色,并与其他选本做了比较。即便抛开这道题目阅读考查、训练的功能不论,我们若能以此文为阅读古代散文的入门之文,找来《古文观止》,读读其中脍炙人口的篇章(其中有不少已选入初、高中语文教材),从而引发阅读古文的兴趣,也是功莫大焉、善莫大焉。如果一個人的阅读经历开始得早,在小学、初中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固然是一大幸事;即便以前读得很少,从上高一、高二或高三的现在开始,从读几篇短文、一本小书(最好读经典,如《论语》《老子》,唐诗宋词选本或鲁迅作品选本等等)开始,也绝不算晚,而且将使你终生获益。
其二,要做视野开阔的“社会人”。我们本来就身处现代信息社会,做“社会人”,似乎是一句多余的废话。但不妨想一想,我们有多少人是不仅忙于听课、刷题,而且能做到如先贤所说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而如果闭目塞听、视野不开阔,是绝对学不好也考不好今天的语文的。仍以我们所选定的三份语文试题为例,全国I卷的实用类文本为出自《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的以“新基建”为核心的文段,全国 III卷的材料为报告文学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的作者熊育群与编辑钟红明的对谈(选自2020年5月13日《文汇报》)。也有人说,今年全国Ⅰ卷的作文题以齐桓公、鲍叔和管仲三人的历史故事为素材,是对前几年直接关注、介入现实命题方式的一种改变;其实,这只不过是命题人尝试同时安排了几个彼此相互区别的具体命题方向、选用了几段不同的命题素材而已。关注、介入现实的做法,并没有改变。举例来说,山东卷和全国Ⅱ卷的作文题,都是以抗击、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为题材的,山东卷的作文主题是“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全国Ⅱ卷则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其他诸如三份试题的压缩语段题的语料,主题分别是中国的首次火星探测、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发展和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主题“世界的复兴”。所有这一切,都是从最为贴近现实的地方来取材的。因而很难想象,一个不关注世事、不了解现实的人,如何能顺利地接受一份来自火热生活的语文试题的考查。而且,一说到关注现实,一部分人就会以“没有时间”来推托,还有些人则以为应该去背诵、记忆别人整理好的“作文素材”。其实,生活在今天的多媒体时代,接受资讯的方式很多,只是自己要做一个有心人罢了。可以用最为传统的方式读书看报,也可以借助平板电脑、手机和电视机等电子设备来听和看。自然,除了要有自制力,不沉迷于电子游戏等等,老师和家长也不必将电子设备视为洪水猛兽。毕竟,身为一个现代人,却不能接近、享有最便捷的接受外界信息的方式,应该是甚为荒谬的事情。在我们刚刚迎来开学季的九月,国家就隆重召开了“抗击疫情表彰大会”,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称号,并同时表彰了数以千百计的抗击疫情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先进单位、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组织;在教师节前夕,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又推出了加以表彰的“2020最美教师”,其中有来自上海复旦大学的抗疫功臣张文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院长、著名航天专家戚发轫,抗疫志愿者代表、武汉青山区钢花小学音乐教师华雨辰等,还有来自职教、特教、幼教等不同战线和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名优秀教师代表。这些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分外感人,只要肯用心去了解,必能受到精神的洗礼,同时又能获得珍贵的语文学习的第一手资料。
其三,要做善于思索的“思想者”。在做好前述两方面的前提下,善于思索是提升自身语文素养的最为关键的一环——虽然,成为思想者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提升语文素养。无论是从书本阅读中还是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丰富的学习资源,要使其成为自身思想与文化的养料,关键还在于“大脑加工厂”的加工。考卷提供了从古今中外精选而来的高质量、第一等的阅读材料,本可引发强烈的阅读兴趣与思想共鸣;命题人设计了很好的作文试题,亦能激发强烈的写作欲望。然而,为什么近年来各省市数以十万计的考生中出现的上佳作文总是寥寥,反倒有大量的考生铩羽而归?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思”的功力不够。举例来说,山东卷考的是以防疫为题材的作文题,这可以说是直击时事热点,在考前,不少考生都写过此类文章;但同时,考题又规定了“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的写作主题,泛泛地写抗疫,就未必切合考题规定的任务要求。你必须紧紧扣住“距离”与“联系”的辩证关系来写作:一方面,是封城、封路、封闭小区,即便是面对面的相逢,也还是隔着口罩与防护服,疫情的确“拉开了人们的距离”;但是,这种隔离是为了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高原则,逆行奔往疫区的医务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坚守岗位的社区干部、公安干警和志愿者,乃至每一位居家隔离的居民,大家都怀着同一个目标,那就是击退病魔、赢得胜利。这种共同的目标,使人们团结一心、心心相印、天涯亦若比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真是前所未有的紧密。要准确揭示这种“远”与“近”、分隔与聚合的辩证关系,就必须具有思想的穿透力,能透过现象,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再如全国III卷的作文题,主题为高中学生(因为写信人为高三考生,收信人为高一新生,所关涉的对象范围就很自然地被圈定于此)“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这本来也是人人熟知的话题,并无多少新意可言。但是,考题却在命题材料中引入了诸多带有“对待关系”(亦即辩证统一关系)的事物:看他人、看世界与看自己,眼睛与“镜子”,以及“自画像”的比喻所包含的深层次意义——如何实现准确的自我认知,如何确定人生的目标,如何通过行动成为“更好的自己”等等。这些带有哲学意味的概念与问题的引入,就大大拓展了命题的思想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升高了讨论的标杆,加大了写作的难度。而破解难题、化难为易的秘诀,也只能是提升自己的辩证思维的水平。又如大家公认命题形式比较传统也比较好写的全国I卷作文题,虽然主要是从一个人们所熟知的历史故事出发来展开写作,但由于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之间存在复杂、纠结的敌友情仇关系,要找到恰当的角度来评价和肯定这几个历史人物,也非得高站一步,从“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来议论评说不可(材料中,命题人反复提及这君臣三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终成一代霸业”)。 再来看现代文阅读的例子。全国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了海明威的《越野滑雪》,其中一道考题要求,用海明威自己的“冰山理论”来分析这篇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解答考题,不仅要透彻理解“冰山理论”的含义,更要结合《越野滑雪》,分析小说中何为露在水面的“冰山”的八分之一,并依据文本推测出“冰山”的另外八分之七所指为何,以及说明这样处理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这样的将创作理论与具体文本相结合的考题,就体现了相当高的思维难度。又如全国Ⅱ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用“对谈”(访谈)文本为命题材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对谈的双方是作家与编辑,所讨论的是关于长篇非虚构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的写作这样颇为专业的问题,其中不仅有对创作过程的介绍,更有关于写作动机、写作方式的理性思考,包括文学的现实性、主题的时代性以及文学想象在非虚构作品中的实现空间和意义等等,文本阅读是有相当难度的。而在所设计的考题中,不仅有对命题材料的具体理解分析,而且提出了“钟红明(对谈之一方,身份为编辑)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这样的问题,既涉及这一次“对谈”的整个流程,还要从中归纳出带有普遍性的“对谈”的方法、技巧,难度同样不小。解答这类考题,是对应试者阅读经历、文化文学素养,尤其是理解、概括、鉴赏能力的全方位考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让应试者做了一套具有语文特点的“思维体操”,平时很少接触和思考过同类、同一水平线问题的人,就会难以适应。
其四,要做语感敏锐的“语文人”。“语文人”,原来只是涉及语文教师和其他语言文字工作者的相对“小众”的称呼;这里,我想将它的外延拓展为所有的语言文字的学习者。因为,语言文字,不仅是语文课要学习运用的工具,更可以说是每个语文学习者的另一副面孔。区别于非语言学科,语文课不仅关注“说的是什么”,更关注“怎么說”和“为什么这样说”。对于所有的阅读材料,语文试题要求能作最为精准、透彻的理解;对于语言阅读客观题的许多选项来说,其正误的差别往往只在是否信、达、雅的毫厘之间;对于阅读与表达的主观题的解答,答案的要求常常不只是要答得对,更要求答得简洁、准确、流畅。举例来说,不光是“但医沈约重瞳健”①(“重瞳”究竟是天赋异形,还是罹犯眼疾?)、“骈头脱襁白玉婴”②(“骈头”何解?“脱襁”何义?“白玉婴”比喻什么?)、“把君诗过日”③(“把”字已注为“握,执”,整句连起来是什么意思?)这样的古诗句子需要逐字揣摩而后连接起来作融会贯通的理解,就连“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为什么“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④,也是颇费思量的。至于“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这句话,用在文章的结尾,为什么比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更好⑤,要说出其中的道理,也同样是需要很强的语感和对句式变化的细致体悟的。而在这些最需要花心思小心辨析的地方,我们的同学却常常过于粗枝大叶。关于写文章为什么要修饰语言,著名作家孙犁先生当年在评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冀中一日”征文时,曾经有过一个妙趣横生的比喻。孙犁说,写文章给别人看,本来应该像嫁闺女一样用花轿的,可是,许多人却是用牛车就把自己的姑娘送出去了。今天,我们已进入2020年代,用轿车娶亲嫁女可以说已经是一种常态;但在写高考作文的时候,有多少人还是在“赶着牛车送姑娘”?大家不妨反躬自省一番。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有不少人注重卷面书写,开始练习硬笔书法,这固然不错;但仅仅这样做还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应该让你的文章思路清晰、内容饱满、语言富有文采,这也许比写好字难得多,但重要得多!
以上所说,可谓卑之无甚高论。但如果做到前述四条,语文肯定是能学好、考好的。语文课上没有精细的计算,也未必需要浩繁的记忆和大运动量的刷题,却最需要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与敬畏,需要持之以恒的积累与揣摩玩味。当年,毛泽东主席就意味深长地说过:“语言这个东西,不是轻易可以学好的。”愿有更多的同学在母语学习上能明方向、辨路径、下功夫,尽早攻占这块学习的高地!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①但医沈约重瞳健: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诗句,见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I卷。
②骈头脱襁白玉婴:陆游《苦笋》诗句,见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III卷。
③把君诗过日: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诗句,见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山东卷。
④、⑤:见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山东卷第19题、第2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