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40分钟)
教材:
湖南文艺出版社
课题: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八音和鸣》(四)
教材分析: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是一首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原是一首琵琶曲,名为《夕阳箫鼓》,后取意唐诗名篇《春江花月夜》更名。这首乐曲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奏曲,每个乐段前面都有一个小标题。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的因素层出不穷,但每一段的结尾都采用同一乐句出现,运用民间音乐中“换头合尾”的变奏法,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了音乐表现的内容,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学生能体验作品中所描绘的意境美。
2.能熟唱乐曲的音乐主题。
3.能认知中国传统音乐“鱼咬尾”、“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传统音乐“鱼咬尾”、“换头合尾” 这两种创作手法。
(2)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熟悉乐曲主题及了解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
从音乐要素方面理解作品的音乐内涵与音乐意境。
教学方法:
采用动静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赏析音乐、舞动身体;并通过讨论、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意境。
教学用具:
打击乐器(梆子)、钢琴、多媒体课件、课本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吟诵古诗《春江花月夜》。
【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快融入课堂氛围。】
2.简介与张若虚同名古诗的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
【教学设计:引出新课内容,为新课教学做铺垫。】
二、新课教学
1.赏析《江楼钟鼓》。
(1)思考:①乐曲由哪些民族乐器演奏?②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教学设计:诱导学生围绕问题有目的地进行欣赏。】
(2)出示音乐主题简谱,播放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走向。注意找出结尾两小节旋律。
2.赏析《月上东山》。
思考:①音乐旋律与第一段对比有什么变化?②注意找出结尾两小节旋律。
3.赏析《渔歌唱晚》,注意找出结尾两小节旋律。
(1)思考:○1乐曲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变化?○2音乐主旋律使用了什么乐器?○3旋律中间使用了什么颇具特色的打击乐器?
(2)播放音乐,当梆子出现时,师生一起击掌。
【教学设计:学生利用击掌掌握休止符,并体会乐曲深幽的意景。】
(3)分析乐谱,得出曲式结构特点一——鱼咬尾;曲式结构特点二——换头合尾。
4.赏析《欸乃归舟》,(高潮部分)。
(1)思考:假如你是一位音乐家,根据小标题,你会描写哪些音乐形象?怎样来表现这些音乐形象?
(2)根據音乐情绪的变化,做划船动作。
【教学设计:动静相结合,更好的体现乐曲的意境。】
5.赏析《尾声》。
思考:主要由什么乐器演奏?描绘了怎样一种意境?
三、拓展
学唱歌曲《春江花月夜》。
四、升华
思考:你觉得张若虚的长诗对你欣赏乐曲又有怎样的启发?
五、小结
这节中国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我们通过欣赏、视唱等环节,了解到乐曲通过变奏,不仅描绘了“傍晚”“小舟”“箫鼓”等江上秀丽的晚景,表现微波荡漾、温馨恬静的春江景色,而且借景抒情,激起人们对祖国山河无限赞美的深厚情感。它还使我们领略了中国民族管弦乐曲的神韵,充分展示了我们民族器乐的魅力,使我们了解到中国民族乐器在世界之林中永远是一株光彩夺目的奇葩。
六、作业
熟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音乐。
第一课时 (40分钟)
教材:
湖南文艺出版社
课题: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八音和鸣》(四)
教材分析: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是一首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原是一首琵琶曲,名为《夕阳箫鼓》,后取意唐诗名篇《春江花月夜》更名。这首乐曲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奏曲,每个乐段前面都有一个小标题。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的因素层出不穷,但每一段的结尾都采用同一乐句出现,运用民间音乐中“换头合尾”的变奏法,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了音乐表现的内容,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学生能体验作品中所描绘的意境美。
2.能熟唱乐曲的音乐主题。
3.能认知中国传统音乐“鱼咬尾”、“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传统音乐“鱼咬尾”、“换头合尾” 这两种创作手法。
(2)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熟悉乐曲主题及了解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
从音乐要素方面理解作品的音乐内涵与音乐意境。
教学方法:
采用动静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赏析音乐、舞动身体;并通过讨论、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意境。
教学用具:
打击乐器(梆子)、钢琴、多媒体课件、课本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吟诵古诗《春江花月夜》。
【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快融入课堂氛围。】
2.简介与张若虚同名古诗的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
【教学设计:引出新课内容,为新课教学做铺垫。】
二、新课教学
1.赏析《江楼钟鼓》。
(1)思考:①乐曲由哪些民族乐器演奏?②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教学设计:诱导学生围绕问题有目的地进行欣赏。】
(2)出示音乐主题简谱,播放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走向。注意找出结尾两小节旋律。
2.赏析《月上东山》。
思考:①音乐旋律与第一段对比有什么变化?②注意找出结尾两小节旋律。
3.赏析《渔歌唱晚》,注意找出结尾两小节旋律。
(1)思考:○1乐曲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变化?○2音乐主旋律使用了什么乐器?○3旋律中间使用了什么颇具特色的打击乐器?
(2)播放音乐,当梆子出现时,师生一起击掌。
【教学设计:学生利用击掌掌握休止符,并体会乐曲深幽的意景。】
(3)分析乐谱,得出曲式结构特点一——鱼咬尾;曲式结构特点二——换头合尾。
4.赏析《欸乃归舟》,(高潮部分)。
(1)思考:假如你是一位音乐家,根据小标题,你会描写哪些音乐形象?怎样来表现这些音乐形象?
(2)根據音乐情绪的变化,做划船动作。
【教学设计:动静相结合,更好的体现乐曲的意境。】
5.赏析《尾声》。
思考:主要由什么乐器演奏?描绘了怎样一种意境?
三、拓展
学唱歌曲《春江花月夜》。
四、升华
思考:你觉得张若虚的长诗对你欣赏乐曲又有怎样的启发?
五、小结
这节中国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我们通过欣赏、视唱等环节,了解到乐曲通过变奏,不仅描绘了“傍晚”“小舟”“箫鼓”等江上秀丽的晚景,表现微波荡漾、温馨恬静的春江景色,而且借景抒情,激起人们对祖国山河无限赞美的深厚情感。它还使我们领略了中国民族管弦乐曲的神韵,充分展示了我们民族器乐的魅力,使我们了解到中国民族乐器在世界之林中永远是一株光彩夺目的奇葩。
六、作业
熟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