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质疑、解疑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两个重要步骤,学生从开始的产生疑问到最后的解疑这一过程是学生深入自主探究知识,逐步提高思维能力的过程。长久以来,学生都习惯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这一学习模式,因此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主动质疑并且积极解疑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的不断的启发和引导,使质疑、解疑成为学生学习的一项基本功。
【关键词】质疑;解疑;启发;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质疑、解疑过程,就是学生深入自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动脑,智力得到了开发,思维能力也能随之得到提高。当然,善于发现、提出并积极解决问题,不是很容易做到的,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使之变成一劳永逸的基本功。
一、教师设疑,示范引路
教师设疑是在学生未养成深入思考习惯前的示范性活动。这个活动的出发点是使学生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从而获得基础知识,培养阅读能力。例如,我教散文《囚绿记》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审题,把握重点,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大家看“囚绿记”这个题目是不是太笼统了一些,不够具体呢?改为“常春藤”或“囚禁常春藤”,你们觉得怎么样?说出你们的理由来。学生通过联系课文内容,思考讨论之后明确了采用“常春藤”这个题目只是点明了描写对象,却不能鲜明地揭示文章的重点,因而也不能使读者进一步产生与文章内容有关的联想。改用“囚禁常春藤”,虽然点明了描写重点,但终觉平淡,没有原文题目“囚绿记”那样简洁明快,又赋予读者无限的联想、想象的余地。此时,又有部分学生提出不如干脆把题目改为“绿”,这样就够简洁明快了。此时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再次阅读课文。经过学生的一番自主思考小组讨论之后,学生很自然就明确了,作者写这篇散文的时候正是中国人民深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最黑暗的时期,此时的中国人民正如那棵被囚禁的常春藤,失去了光明与自由。因此,这个“囚”字对文章主旨的表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由教师设疑,师生共同解疑,既让学生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二、启发学生质疑、解疑
运用启发式,废除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早已被广大教师公认为正确的教学方式。并且最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能够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首先,让学生养成主动质疑或提问题的习惯,并不意味着放手让学生毫无目的,漫无边际地胡乱质疑或者提问题,因此要让学生了解质疑的范围,明白从哪些方面质疑。例如,从定题、审题角度考虑题目与文章内容及形式有什么关系?有无题眼?题眼是什么?从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的关系角度,考虑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哪些为主,哪些为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不这样安排会怎么样?从构思、明旨的角度,考虑开头、结尾的形式是怎样的?与上下文有无联系?与全文是什么关系?文章是怎样安排结构,谋篇布局的?文章主旨是怎样表现的?是开宗明义,还是结尾概括?是隐含于文字中,还是直言挑明?从色彩和情感的角度,考虑语言色彩是明是暗,是浓是谈?情感是真是伪,是含是露?等等。以上的问题,都是学生质疑、提问题可考虑的范围。明确了这一点,学生质疑或提问题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其次,是教给学生解疑的方法。解疑常用的方法有:①对比分析法;②古今对照法;③历史分析法;④反向对照法等等。
对比分析法,也叫比较分析法,比较,是人们分析、认识和鉴定事物的重要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比分析法,适用范围也很广泛。比如,我们在学习九年级上《孔乙己》这篇小说,在对主人公形象的分析时就可以结合八年级上《范进中举》这篇小说进行对比分析。这样,通过对比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类型课文中找出相同点,又可以使学生从同类课文中找出不同点,锻炼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古今对照法、历史分析法,常用于对文言文的词义、句法和思想内容分析等方面。如:古代的人称代词古今变化就很大。第一人称代词,文言文中常用“余、予、吾、我……”,只有“我”现代汉语”中还作第一人称代词使用,其它都很少使用。第二人称代词“汝、尔、而、乃、若……”,现代汉语中除少数固定词语(如尔虞我诈)中偶有使用外,其它已不再做人称代词使用。
反向对照法,是使思维向纵深发展,解疑释疑的好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中邹忌为什么要用设喻,暗示规劝齐威王“除弊纳谏”。正面分析,用打比方说理生动形象,用具体的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比较好解答。更深一步思考,形式与内容有什么关系呢?讽谏的内容是什么?“王之弊甚矣”即指出齐威王因受蒙蔽而不明太厉害了。试想邹忌如果开始便直言进谏,指出齐王的“弊”,“不明、昏聩”,其结果会怎样呢?在那个君尊臣卑的社会里,齐王不但不会接受邹忌的规劝,很可能还会加害邹忌。那样邹忌讽谏的目的就无法实现了。
最后,是要给学生质疑、解疑的勇气。教师对勇于质疑、解疑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从而激发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质疑、解疑的课堂活动当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广东省龙川县紫市中学)
【关键词】质疑;解疑;启发;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质疑、解疑过程,就是学生深入自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动脑,智力得到了开发,思维能力也能随之得到提高。当然,善于发现、提出并积极解决问题,不是很容易做到的,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使之变成一劳永逸的基本功。
一、教师设疑,示范引路
教师设疑是在学生未养成深入思考习惯前的示范性活动。这个活动的出发点是使学生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从而获得基础知识,培养阅读能力。例如,我教散文《囚绿记》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审题,把握重点,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大家看“囚绿记”这个题目是不是太笼统了一些,不够具体呢?改为“常春藤”或“囚禁常春藤”,你们觉得怎么样?说出你们的理由来。学生通过联系课文内容,思考讨论之后明确了采用“常春藤”这个题目只是点明了描写对象,却不能鲜明地揭示文章的重点,因而也不能使读者进一步产生与文章内容有关的联想。改用“囚禁常春藤”,虽然点明了描写重点,但终觉平淡,没有原文题目“囚绿记”那样简洁明快,又赋予读者无限的联想、想象的余地。此时,又有部分学生提出不如干脆把题目改为“绿”,这样就够简洁明快了。此时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再次阅读课文。经过学生的一番自主思考小组讨论之后,学生很自然就明确了,作者写这篇散文的时候正是中国人民深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最黑暗的时期,此时的中国人民正如那棵被囚禁的常春藤,失去了光明与自由。因此,这个“囚”字对文章主旨的表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由教师设疑,师生共同解疑,既让学生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二、启发学生质疑、解疑
运用启发式,废除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早已被广大教师公认为正确的教学方式。并且最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能够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首先,让学生养成主动质疑或提问题的习惯,并不意味着放手让学生毫无目的,漫无边际地胡乱质疑或者提问题,因此要让学生了解质疑的范围,明白从哪些方面质疑。例如,从定题、审题角度考虑题目与文章内容及形式有什么关系?有无题眼?题眼是什么?从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的关系角度,考虑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哪些为主,哪些为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不这样安排会怎么样?从构思、明旨的角度,考虑开头、结尾的形式是怎样的?与上下文有无联系?与全文是什么关系?文章是怎样安排结构,谋篇布局的?文章主旨是怎样表现的?是开宗明义,还是结尾概括?是隐含于文字中,还是直言挑明?从色彩和情感的角度,考虑语言色彩是明是暗,是浓是谈?情感是真是伪,是含是露?等等。以上的问题,都是学生质疑、提问题可考虑的范围。明确了这一点,学生质疑或提问题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其次,是教给学生解疑的方法。解疑常用的方法有:①对比分析法;②古今对照法;③历史分析法;④反向对照法等等。
对比分析法,也叫比较分析法,比较,是人们分析、认识和鉴定事物的重要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比分析法,适用范围也很广泛。比如,我们在学习九年级上《孔乙己》这篇小说,在对主人公形象的分析时就可以结合八年级上《范进中举》这篇小说进行对比分析。这样,通过对比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类型课文中找出相同点,又可以使学生从同类课文中找出不同点,锻炼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古今对照法、历史分析法,常用于对文言文的词义、句法和思想内容分析等方面。如:古代的人称代词古今变化就很大。第一人称代词,文言文中常用“余、予、吾、我……”,只有“我”现代汉语”中还作第一人称代词使用,其它都很少使用。第二人称代词“汝、尔、而、乃、若……”,现代汉语中除少数固定词语(如尔虞我诈)中偶有使用外,其它已不再做人称代词使用。
反向对照法,是使思维向纵深发展,解疑释疑的好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中邹忌为什么要用设喻,暗示规劝齐威王“除弊纳谏”。正面分析,用打比方说理生动形象,用具体的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比较好解答。更深一步思考,形式与内容有什么关系呢?讽谏的内容是什么?“王之弊甚矣”即指出齐威王因受蒙蔽而不明太厉害了。试想邹忌如果开始便直言进谏,指出齐王的“弊”,“不明、昏聩”,其结果会怎样呢?在那个君尊臣卑的社会里,齐王不但不会接受邹忌的规劝,很可能还会加害邹忌。那样邹忌讽谏的目的就无法实现了。
最后,是要给学生质疑、解疑的勇气。教师对勇于质疑、解疑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从而激发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质疑、解疑的课堂活动当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广东省龙川县紫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