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能真正的凸显“以生为本”,也为了能使课堂教学高效化,巧用有效教学策略,凸显“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以生为本 课堂教学 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116-01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实践表现自己,那么全面发展,发展素质、爱好、天赋才能,都只能是一句空话。”这就意味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凸显“以生为本”的课堂,应重视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策略的灵活运用,让学生会表现、善表现。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善于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拟定学习目标,分解核心问题任务,形成任务序列,针对子任务需要达到的标准,探讨凸显“以生为本”的课堂学习策略,再开展主题活动设计,进行实践教学,最后进行评估,加以反思和改进,让课堂教学高效化。
一、在导入、起始处,凸显“以生为本”
在起始处,我们就要让学生马上能够感受到课堂是他们展示自我的平台,凸显“以生为本”。
例:在教学《蟋蟀》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捉蟋蟀,玩蟋蟀,上网查阅蟋蟀的有关资料,然后在导入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尝试这样的教学设计:
师:(展示蟋蟀模型)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生:蟋蟀。
师:对,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生:(蛐蛐)
师:“蟋蟀”两个字怎么写,谁来写一写?(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其余学生书写。)
师:这两个字写得怎么样?谁来评评?(引导学生点评)
师:课前咱们捉过蟋蟀,也玩过蟋蟀,还查过相关的资料,你能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捉蟋蟀或玩蟋蟀经历吗?也可以当当小解说员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蟋蟀。
师:小家伙虽小,不仅好斗,爱唱歌,还是个出色的建住师。它是怎样造房子?它造的房子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蟋蟀的住宅》。
努力引导学生做课堂的主角,让他们在课堂中表现自己,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把写,评,说的主动权都让给学生,在课堂开始处就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凸显“以生为本”。
二、在吸收、理解处,凸显“以生为本”
“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经历和阅历是不同的,学生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我们可以在吸收、理解处做文章,凸显“以生为本”。
例:在教学《幸福是什么》一课中,理解智慧的女儿说的这句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句话时。教师可以尝试这样的教学设计:
师:什么叫“尽自己的义务”?每个人的职业不同,应尽的义务也不一样,请小组讨论举例说明。比一比,看哪一组举的例子多。然后小组上台进行朗读,展示成果。
提供句式:(教师)的义务是( )。
( )的义务是( )。
……
师:“有益的事情”指的是什么事情?在我们周围或从书上电视上,你看到谁做的什么事是有益的事情呢?(让学生小组内先讨论,再交流。)
提供句式:对雷锋来说,有益的事情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
对警察来说,有益的事情是( );
对( )来说,有益的事情是( )。
……
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刺激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展示各自的优势,协作完成任务,在合作中凸显“以生为本”,在展示中收获鼓励与喜悦。
三、在尝试、体验处,凸显“以生为本”
“让孩子获得的最为快捷的方法就是尝试与体验。”在尝试与体验中,让学生善于表现自己,优化自我,凸显“以生为本”。
例:在教学《小木偶的故事》的时候,基于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可以抓住文本的特点,尝试这样的教学设计:
1.我们要排一出舞台剧,内容是《小木偶的故事》。要想演好这出戏,你认为我们要做些什么?(小组讨论)
2.交流。(练好人物对话,人物的动作,人物的表情,人物的心情……)
3.让我们先走进人物对话。
(1)练习对话。
①圈出故事中的人物,用“——”划出人物所说的话。
②自主选择角色练习朗读,随机指导读好各位童话人物的“台词”,体会老木匠的善良、小红狐的狡猾、熊警察的暴躁、小兔子和老婆婆的粗心以及小女巫的乐于助人。重点指导小木偶的语言,体会小木偶的心情。
(2)走位交流,选择相同人物的学生组成研究小组,交流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以及心理。
(3)合作表演,集体交流。
①组合表演。②观众评议。③推选优秀演员。(说出理由)
课堂纪律看似乱糟糟,但是学生的学习却是主动的,他们在参与体验、表演的过程中,互相聆听、互相观察、互相学习,充分凸显“以生为本”的理念,学生在玩中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四、在表现、反思处,凸显“以生为本”
“学习书本,但不能盲从教科书。”对于有些课文,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已有能力进行反思教学,鼓励学生进行思维的交流碰撞,凸显“以生为本”,让课堂教学高效化。
例:乌塔是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课文主要寫了她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在教学完《乌塔》一课时,为了学生不盲目崇拜与尝试,我们可以尝试增加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1)孩子们,你们赞同乌塔的做法和说法吗?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一个小女孩能否自己出门旅游。
(2)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理由与大家交流一下。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
(3)辩论后老师小结:作者之所以写这样的一片文章,他是想告诉我们,我们未必要学会一个人出去旅游,而是非常希望你们都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孩子。
反思课堂所学,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凸显“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创新人格。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求知欲膨胀的阶段。课堂是他们学习的主阵地,我们应尽力创设“以生为本”的学习氛围,点拨“以生为本”的学习行为,满足他们的需求,填补教材以外这一空缺。巧用有效学习策略将课堂的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表现,让教与学处于一个“双赢”状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2]肖海龙箸.学与教的新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张春梅.“生本课堂”让语文课充满生命活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
[4]黄琼.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学文摘》.2013.
【关键词】以生为本 课堂教学 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116-01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实践表现自己,那么全面发展,发展素质、爱好、天赋才能,都只能是一句空话。”这就意味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凸显“以生为本”的课堂,应重视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策略的灵活运用,让学生会表现、善表现。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善于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拟定学习目标,分解核心问题任务,形成任务序列,针对子任务需要达到的标准,探讨凸显“以生为本”的课堂学习策略,再开展主题活动设计,进行实践教学,最后进行评估,加以反思和改进,让课堂教学高效化。
一、在导入、起始处,凸显“以生为本”
在起始处,我们就要让学生马上能够感受到课堂是他们展示自我的平台,凸显“以生为本”。
例:在教学《蟋蟀》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捉蟋蟀,玩蟋蟀,上网查阅蟋蟀的有关资料,然后在导入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尝试这样的教学设计:
师:(展示蟋蟀模型)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生:蟋蟀。
师:对,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生:(蛐蛐)
师:“蟋蟀”两个字怎么写,谁来写一写?(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其余学生书写。)
师:这两个字写得怎么样?谁来评评?(引导学生点评)
师:课前咱们捉过蟋蟀,也玩过蟋蟀,还查过相关的资料,你能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捉蟋蟀或玩蟋蟀经历吗?也可以当当小解说员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蟋蟀。
师:小家伙虽小,不仅好斗,爱唱歌,还是个出色的建住师。它是怎样造房子?它造的房子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蟋蟀的住宅》。
努力引导学生做课堂的主角,让他们在课堂中表现自己,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把写,评,说的主动权都让给学生,在课堂开始处就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凸显“以生为本”。
二、在吸收、理解处,凸显“以生为本”
“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经历和阅历是不同的,学生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我们可以在吸收、理解处做文章,凸显“以生为本”。
例:在教学《幸福是什么》一课中,理解智慧的女儿说的这句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句话时。教师可以尝试这样的教学设计:
师:什么叫“尽自己的义务”?每个人的职业不同,应尽的义务也不一样,请小组讨论举例说明。比一比,看哪一组举的例子多。然后小组上台进行朗读,展示成果。
提供句式:(教师)的义务是( )。
( )的义务是( )。
……
师:“有益的事情”指的是什么事情?在我们周围或从书上电视上,你看到谁做的什么事是有益的事情呢?(让学生小组内先讨论,再交流。)
提供句式:对雷锋来说,有益的事情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
对警察来说,有益的事情是( );
对( )来说,有益的事情是( )。
……
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刺激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展示各自的优势,协作完成任务,在合作中凸显“以生为本”,在展示中收获鼓励与喜悦。
三、在尝试、体验处,凸显“以生为本”
“让孩子获得的最为快捷的方法就是尝试与体验。”在尝试与体验中,让学生善于表现自己,优化自我,凸显“以生为本”。
例:在教学《小木偶的故事》的时候,基于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可以抓住文本的特点,尝试这样的教学设计:
1.我们要排一出舞台剧,内容是《小木偶的故事》。要想演好这出戏,你认为我们要做些什么?(小组讨论)
2.交流。(练好人物对话,人物的动作,人物的表情,人物的心情……)
3.让我们先走进人物对话。
(1)练习对话。
①圈出故事中的人物,用“——”划出人物所说的话。
②自主选择角色练习朗读,随机指导读好各位童话人物的“台词”,体会老木匠的善良、小红狐的狡猾、熊警察的暴躁、小兔子和老婆婆的粗心以及小女巫的乐于助人。重点指导小木偶的语言,体会小木偶的心情。
(2)走位交流,选择相同人物的学生组成研究小组,交流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以及心理。
(3)合作表演,集体交流。
①组合表演。②观众评议。③推选优秀演员。(说出理由)
课堂纪律看似乱糟糟,但是学生的学习却是主动的,他们在参与体验、表演的过程中,互相聆听、互相观察、互相学习,充分凸显“以生为本”的理念,学生在玩中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四、在表现、反思处,凸显“以生为本”
“学习书本,但不能盲从教科书。”对于有些课文,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已有能力进行反思教学,鼓励学生进行思维的交流碰撞,凸显“以生为本”,让课堂教学高效化。
例:乌塔是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课文主要寫了她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在教学完《乌塔》一课时,为了学生不盲目崇拜与尝试,我们可以尝试增加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1)孩子们,你们赞同乌塔的做法和说法吗?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一个小女孩能否自己出门旅游。
(2)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理由与大家交流一下。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
(3)辩论后老师小结:作者之所以写这样的一片文章,他是想告诉我们,我们未必要学会一个人出去旅游,而是非常希望你们都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孩子。
反思课堂所学,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凸显“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创新人格。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求知欲膨胀的阶段。课堂是他们学习的主阵地,我们应尽力创设“以生为本”的学习氛围,点拨“以生为本”的学习行为,满足他们的需求,填补教材以外这一空缺。巧用有效学习策略将课堂的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表现,让教与学处于一个“双赢”状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2]肖海龙箸.学与教的新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张春梅.“生本课堂”让语文课充满生命活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
[4]黄琼.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学文摘》.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