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省隧道监控量测在施工中的应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w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监控量测是掌握隧道施工中围岩动态变化过程的手段,通过对监控数据的回归分析可以预测围岩的最终位移等,进而有效地指导隧道设计与施工。本文结合通省隧道工程实践,谈谈隧道监控量测在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高速公路线路通常穿越崇山峻岭,高差起伏很大。隧道穿越围岩类别较多,且岩性经常变化,施工工艺不当易造成围岩失稳;围岩的节理裂隙发育,地表水和地下水易贯入,导致围岩软化而失去稳定。因此,实时现场监控量测,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对隧道围岩 切说应是次支护后围岩)的动态监测,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利用量测结果,经分析后,调整设计支护参数或调整施工方法,以期达到稳定的目的;通过量测结果预测事故或险情,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患于未然;积累资料为后续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隧道的稳定,达到隧道施工过程安全、可靠、节省投资的目的。
  2 工程概况
  湖北十堰至房县高速公路是湖北省规划的“六纵五横一环”骨架公路网中纵6线(十堰至宜昌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路的建设将改善湖北省路网结构,在鄂西形成一条南北向快速通道,解决鄂西北地区南北向交通不畅的问题。给“一江两山”区域旅游综合开发带来生机和活力,极大地促进鄂西生态旅游业,带动地方其他产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路线起点位于丹江口市六里坪镇花栗树村,与福州----银川高速公路(汉十段)T型相交;后总体顺官山河及G209展线,在六里坪东南侧跨G316,穿襄渝铁路;向南经官山镇至店子河,进入房县境内土城镇马蹄山村,以特长隧道形式穿越马蹄山至土城镇通省村;后顺葛坪河和沙沟河展线至房县城关以北,绕县城西侧,与规划中的麻竹高速公路相交。再向南修建一段G209延伸线(二级公路)与S305、G209连接,路线终点位于房县城关镇炳工村。
  3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
  3.1隧道监测目的
  隧道监测主要目的:a确保安全;b.指导施工;c.修正设计;d积累资料。当前隧道施工的最大牦 就是把量测、观察技术和方法引进到施工中,并作为施工中一个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环节予以实施,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根据观察、量测等得到的资料对已开挖的区段和掌子面前方的围岩状况进行预测,并反映到施工中去,从而指导施工。
  3.2监控量测要求
  目前工程上最常用的预警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
  (1)最大位移。根据中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隧道洞室周壁任意点的实测相对位移值若在隧道周边允许相对位移值要求的范围内,周边位移、拱顶下沉稳定,隧道施工处于安全状态;反之,则不稳定,隧道施工处于不安全状态,应引起警觉,同时根据位移量测结果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
  (2)位移速率。a当位移速率大于1mm/d时,表明围岩处于急剧变形阶段,应密切关注围岩动态;b.当位移速率在0.2mm/d~1mm/d之问时,表明围岩处于缓慢变化阶段;c.当位移速率小于0.2mm/d时,表明围岩已达到基本稳定,可以进行二次衬砌。
  (3)位移加速度。a位移加速度小于0,说明变形速率不断下降,位移趋于稳定;b.位移加速度等于O,变形勻速持续,隧道施工安全处于亚稳定状态;c.位移加速度大于0,表示已进入危险状态,须立即停工,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进行加固。
  3.3回归函数
   修建的隧道工程是要保证其安全稳定,稳定反映在量。因此选择的监控量测数据的回归函数一定是收敛的。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工。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的标准是铁路规范规定实测最大累积位移值或预测值不大于极限相对位移值的80%,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速度小于0.2mm/d或拱顶相对下沉速度小于0.15mm/d;公路规范规定净空变化达到预计总量的80%~90%,周边收敛速度小于0.1~0.2mm/d或拱
  顶相对下沉速度小于0.07~0.15mm/d。
  4步骤:
  4.1量测项目
  根据本标段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和施工方法等特点,初步选择确定本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见下表。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注:H0—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监控量测选测项目
  
  
  注:H0—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4.2 量测断面间距
  施工中将按照设计文件设置量测断面并布点。结合本标段隧道具体情况,初步拟定必测项目量测断面间距与每断面测点数量见下表。为掌握各级围岩位移变化规律,在各级围岩起始地段增设量测断面。
  必测项目量测断面间距和每断面测点数量
  
  
  注:B为隧道开挖宽度。
  
  5 结束语
  现场监控量则是监控施工中围岩稳定性,检验设计与施工是否正确合理的重要手段,搞好监控量测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到设计施工中去,可以掌握围岩和支护在施工过程中的力学动态及稳定程度,保证施工安全,为评价和修改初期支护参数,调整掘进进尺和施工方法及二次衬砌施作提供性息依据。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等各种大型地下建筑基础埋深的增加,以及周围环境和施工场地的限制,地下连续墙逐渐取代传统的施工方法成为深基础施工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阐述并分析地下连续墙各个施工工序中的技术要点和难点,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意见,以供广大同行学习交流。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 施工难点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地下连续墙施工是指在地面上使用挖槽
摘要:建筑内部的通风条件是决定人们健康、舒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当今社会上越来越受到建筑师的重视和建筑使用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目标及具体建筑布局、建筑外墙、建筑内部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辅助设备、控制策略、新技术的合理化建设应用意见,对今后的自然通风与建筑设计起到参考意义。  关键词:自然通风;建筑设计;目标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概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居住小区室外给水排水管网的设计,探讨了小区管线综合的布置要点、室外给排水管道竖向设计、化粪池设置以及管道材料的选择等。  关键词:综合管沟、管线综合、管线竖向交叉高程控制、化粪池的设置、管材选择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居住小区室外给排水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既要与市政给排水管网衔接好,又要满足建筑单体进户管的接入需求,同时,还
摘要:结合抗震规范及实际设计经验,对烧结余热电厂主厂房抗震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提高结构安全度的措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烧结余热电厂;主厂房;抗震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概述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 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烧结矿的产量也大幅度提高,烧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气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地回收利用这部分热量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对建筑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有的建筑结构设计都必须严格的按规范要求设计。发展先进设计理论,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加快新型高强、轻质、环保建材的研究,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安全、适用、可靠和经济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结构设计;设计要求;建筑结构。  中图分类号:S611
摘要;建筑设计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核心工作,建筑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建筑施工能否顺利进行以及是否能够达成良好的建筑效果。本文通过对现代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分析,指出如何在现代建筑物的设计上更好的发挥创新思维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效果;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建造开始前,通过专门建筑设计人员对建筑物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
【摘要】笔者结合多年设计经验,探討公共建筑设计适用、经济、美观的相关内容,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公共建筑;居住区;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商业建筑、文教建筑和市政公用建筑三大类型。公共建筑设计应满足我国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设计时如何处理好适用、经济、美观之间的关系,并能合理配置优化设计,这点非常重要。笔者结
摘要:伴随当前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多数建筑项目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在多、高层建筑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了诸多问题,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队伍技术素质存在差异,对操作规程了解较少,在施工中容易产生影响质量的现象,这些状况如重视不够或解决不及时,将会直接影响质量和工期。本文就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质量容易形成的通病和实际解决措施谈几点体会,供广大同行一起探讨。  关键词
摘要:工程项目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是为了进一步理顺水电建筑行业在建项目物资管理业务,提高企业物资管理水平,使数据高度共享,信息及时反馈。本文主要介绍了水电工程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信息系统;物资管理;vb.net; SQL Server   Abstract: Material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project is to further
摘要:本文通过对冷却塔聚丙烯纤维抗裂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试验、研究。得出掺聚丙烯纤维和膨胀剂对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及耐久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等方面的试验成果。为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或减少裂缝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配合比、聚丙烯纤维、膨胀剂、混凝土防裂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简介  为解决长期困扰火力发电厂冷却塔池壁在机组投产后产生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