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连续多年蝉联中国地市级最具竞争力医院相关榜单前十强,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太和医院”)是我国地市级医院中的明星医院,更是这座山水之城、汽车之城与武当山并列的闪亮城市名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续多年蝉联中国地市级最具竞争力医院相关榜单前十强,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太和医院”)是我国地市级医院中的明星医院,更是这座山水之城、汽车之城与武当山并列的闪亮城市名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微信药物咨询平台在妇产科药学服务中的实践情况,促进女性患者合理用药.方法:该院从2018年7月开通药学部微信公众号,设立妇产科药物咨询模块,截至2020年11月共收到有效咨询744例,对咨询者情况和咨询内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44例微信平台妇产科药物咨询的内容主要为妇科药品的用法与用量(288例,占38.71%)、妇科特殊剂型用药(133例,占17.88%)、注意事项(75例,占10.08%)、不良反应(67例,占9.01%)和妊娠期及哺乳期用药(52例,占6.99%)等,主要涉及性激素类药
目的:探讨临床-康复双路径管理三级康复医院住院患者注射用替加环素的使用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该院康复药学中心会诊的99例应用注射用替加环素治疗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用药合理性、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该院应用注射用替加环素的患者多为老年男性患者,患者数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99例患者中,84例进行了病原学检查,送检标本主要为痰液;病原菌共检出132例次,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铜绿
目的:了解该院10年间中药注射剂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探讨其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规避用药风险.方法:检索2010—2020年该院上报至国家ADR监测系统的涉及中药注射剂的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上报120例中药注射剂致ADR报告,一般的ADR 118例(包括新的、一般的ADR 10例),严重的ADR 2例;男女患者比例为0.48:1;≥60岁的老年患者86例(占71.67%);有药物过敏史者10例;涉及10种中药注射剂,发生ADR病例数排序居前3位的中
目的:促进骨科术后患者非甾体抗炎药(NSAID)的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利用处方前置审核,建立NSAID精准化审核数据库,开展前置审核干预,并回顾性对2020年1—6月(干预前)、2021年1—6月(干预后)该院骨折术后患者NSAID使用情况进行人工点评,比较干预前后不合理用药情况、疼痛评分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NSAID不合理使用率由干预前的31.61%(141/446)明显降至8.17%(41/5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剂超疗程、联合用药不适宜等问
目的:了解不同类别医务人员对中成药合理应用的认知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合理应用中成药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专家采访与指导,制定调查问卷,以北京地区为主并面向全国医务人员进行中成药合理应用的认知现状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791名医务人员参与本调查,包括中医师、中药师、西医师、西药师和护师.不同类别及工作年限的医务人员对中成药的用药认知存在差异,中药师的用药认知明显优于中医师、西医师、西药师和护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工作年限的医务人员在用药认知得分方面的
肌肉疾病是比较常见的一大类疾病,常简称为“肌病”,临床上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获得性肌病包括皮肌炎、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炎、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类固醇肌病等,大多是可治疗的;而遗传性肌病包括各种类型肌营养不良、部分代谢性肌病、先天性肌病、肌原纤维病等,少部分是可治的,大部分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2021年11月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发布.rn在过去3年试点的基础上,国家医保局要求在“十四五”期间分期分批加快推进DRG/DIP改革,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医保部门的职责主要是通过筹措医保基金,形成医药服务的集团购买力量,以此作为与医药机构进行谈判的筹码,并辅之以医保支付以及组织医药和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作为手段,实现医保基金的战略性购买,为参保群众获得较高质量的医药服务.
今年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地执行的开局之年,各领域的五年规划相继出台,医疗保障的规划也不例外.rn9月,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为“十四五”期间全民医疗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的同时,也勾画出了我国未来五年医保改革的重点和思路.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致过敏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3月该院不良反应监测网上报的他汀类药物致过敏反应病例,同时检索2000年1月至2021年3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录的他汀类药物致过敏反应文献,对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上报他汀类药物致过敏反应4例,检索文献获得他汀类药物致过敏反应的个案报道26篇(26例),共30例;其中男性患者19例(占63.33%),女性患者11例(占36.67%);患者年龄为32~85岁,平均年龄为61.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