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课堂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习惯最重要的内容。数学学科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主要表现为:会思考、会质疑、会笔记、会发现;主要从创设情景、利用探究、梳理知识、参与过程等几个方面优化课堂,培养学生习惯的。
关键词:优化课堂;培养习惯
课标课程背景下,教育的职责在于培养学习型、创新型人才,只有能自主学习的人,才能成为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强者。教学中,我们发现优秀学生都有好的学习习惯,而有好的学习习惯往往都是优秀的。而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课堂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习惯最重要的内容。数学学科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主要表现为:会思考、会质疑、会笔记、会发现。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课堂,培养学生习惯的。
一、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学会思考
会思考就是要求学生对于比较类似的概念加以类比、区分,通过区分、类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达到运用自如。教师要通过在课堂上经常性的点拨、启发,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这些思维活动的模式,养成会思考的习惯。例如,在学习“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和必然发生”这节课中,我曾采用过这样的一个情景导入:提前买好一张尚未开奖的彩票,把它放在一个大的不透明的手提包中,装作很重的样子走进教室,让全班同学猜出里面有多少钱?有人猜几千、几万。我让他们多猜几次,但始终没人猜几百万。于是,我叫一位同学过来看,他恰巧做出了惊讶的表情,下面的同学见此情景便更摸不到头脑了。接下来,我对同学们宣布里面装着500万。结果几乎没人相信,神情惊讶的他们表示要一看究竟,我把手提包口正对他们小心翼翼地拿出了那张彩票。有人说怎么可能,有人说不可能的话怎么总有那么多人买呢?学生们在陷入思考中引出课题,同时也进入了讨论的氛围中。最终,知识由学生的口中一一道出,再加上适当的辨析、巩固和延伸,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其次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的进行思考的习惯 ;第三,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 、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
二、利用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质疑
发现和寻找思维上的困难、疑惑,并将存在的困难和疑惑在课堂上向教师发问,这就是质疑。积极质疑是学生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的重要学习习惯。教师要帮助学生会提问,使学生知道,只有清楚数学中的概念,才能发现问题,对提问的学生要表扬———不管怎样的问题,哪怕是相当幼稚和离奇的问题,因为这是学生思维活动的结果,都要给予鼓励,使这种学生行为在以后的学习中持续发生。要使学生习惯于积极提问,教师还要在课堂内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
数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实验过程,数学结果并不能反映数学的全貌,组成数学整体的最重要的方面是数学研究的过程。只有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受,发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领略数学丰富、生动变化的一面。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全貌,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更有利于树立数学发展过程中的数学思想。通过探究活动,学生摆脱了被教师“满堂灌”的学习,学生感觉到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可以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他们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问题,敢于质疑,通过一定的归纳、类比联想、逆向思维、数学实践、追溯过程等探究,才能感知知识的产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圆台的表面积的推导是一个难点,课本在分析了棱柱、棱锥、棱台的展开图与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引出学生熟悉的圆柱、圆锥也是从其侧面展开图入手,将空间图形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问题,从而解决表面积的问题。此时探究活动的提出非常自然,学生在此活动中,根据前后数学知识的联系,利用类比的方法,探究活动就能顺利完成。
三、梳理数学知识,让学生学会笔记
上课做笔记并不是简单地将教师的板书进行抄写,而是要求学生对听课中得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它包括教师的思维方法和学生本人思考的过程和成果以及所存在的疑难,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做笔记的过程是语言操作过程,也是大脑积极思考的过程,能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做笔记还能使听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课堂学习效率更高,如讲解例题:已知在△ABC所在平面外一点P具有一些特定性质时,如PA=PB=PC时,点P在平面ABC上的射影是△ABC的外心,还有满足其它条件时,可能是内心、垂心等。有一位学生及时将发现的结论记在笔记上,我立即表扬了这位学生,其他同学都模仿他,将结论记在笔记本上,这样便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可用课内督促、课外检查的办法培养学生这一习惯,其中还需要教师经常性地讲评和个别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就能习以为常。
四、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学会“发现”
这里的“发现”指的是寻找规律,通过启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出一般性结论,使知识达到条理化、系统化。这里,要求教学中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启发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探索,除了解模仿性题组外,还通过探索性、变式性、综合性、发现性、发展性等题组进行猜想的练习,形成“试算——归纳——猜想——论证”的学习模式,还应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图多用”的教学,拓展学生的思路,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和运用“引出问题——形成猜想——演绎结论——知识运用”等科学思维习惯。
例如在椭圆定义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按以下三个问题动手做实验:
(1)取一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个端点固定在黑板的同一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旋转一周,会得到什么图形?(2)把绳子的两个端点拉开一段距离,再套上铅笔旋转,又会得到什么图形?(3)继续拉远两个端点的距离,直到把绳子拉直,又会得到什么图形?这样,根据实验,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椭圆的定义。在归纳定义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不断引导他们逐步加深理解并完善椭圆的定义,突出体现“和”、“常数”等关键词与相应的特征,使学生抓住了椭圆定义的本质特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会“发现”的习惯。
参考文献:
[1]胡焱.关于情景教学模式的辩证思考[J].福建中学数学,2008,(8).
关键词:优化课堂;培养习惯
课标课程背景下,教育的职责在于培养学习型、创新型人才,只有能自主学习的人,才能成为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强者。教学中,我们发现优秀学生都有好的学习习惯,而有好的学习习惯往往都是优秀的。而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课堂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习惯最重要的内容。数学学科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主要表现为:会思考、会质疑、会笔记、会发现。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课堂,培养学生习惯的。
一、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学会思考
会思考就是要求学生对于比较类似的概念加以类比、区分,通过区分、类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达到运用自如。教师要通过在课堂上经常性的点拨、启发,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这些思维活动的模式,养成会思考的习惯。例如,在学习“不可能发生、可能发生和必然发生”这节课中,我曾采用过这样的一个情景导入:提前买好一张尚未开奖的彩票,把它放在一个大的不透明的手提包中,装作很重的样子走进教室,让全班同学猜出里面有多少钱?有人猜几千、几万。我让他们多猜几次,但始终没人猜几百万。于是,我叫一位同学过来看,他恰巧做出了惊讶的表情,下面的同学见此情景便更摸不到头脑了。接下来,我对同学们宣布里面装着500万。结果几乎没人相信,神情惊讶的他们表示要一看究竟,我把手提包口正对他们小心翼翼地拿出了那张彩票。有人说怎么可能,有人说不可能的话怎么总有那么多人买呢?学生们在陷入思考中引出课题,同时也进入了讨论的氛围中。最终,知识由学生的口中一一道出,再加上适当的辨析、巩固和延伸,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其次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的进行思考的习惯 ;第三,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 、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
二、利用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质疑
发现和寻找思维上的困难、疑惑,并将存在的困难和疑惑在课堂上向教师发问,这就是质疑。积极质疑是学生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的重要学习习惯。教师要帮助学生会提问,使学生知道,只有清楚数学中的概念,才能发现问题,对提问的学生要表扬———不管怎样的问题,哪怕是相当幼稚和离奇的问题,因为这是学生思维活动的结果,都要给予鼓励,使这种学生行为在以后的学习中持续发生。要使学生习惯于积极提问,教师还要在课堂内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
数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实验过程,数学结果并不能反映数学的全貌,组成数学整体的最重要的方面是数学研究的过程。只有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受,发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领略数学丰富、生动变化的一面。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全貌,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更有利于树立数学发展过程中的数学思想。通过探究活动,学生摆脱了被教师“满堂灌”的学习,学生感觉到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可以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他们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问题,敢于质疑,通过一定的归纳、类比联想、逆向思维、数学实践、追溯过程等探究,才能感知知识的产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圆台的表面积的推导是一个难点,课本在分析了棱柱、棱锥、棱台的展开图与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引出学生熟悉的圆柱、圆锥也是从其侧面展开图入手,将空间图形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问题,从而解决表面积的问题。此时探究活动的提出非常自然,学生在此活动中,根据前后数学知识的联系,利用类比的方法,探究活动就能顺利完成。
三、梳理数学知识,让学生学会笔记
上课做笔记并不是简单地将教师的板书进行抄写,而是要求学生对听课中得到的知识进行整理,它包括教师的思维方法和学生本人思考的过程和成果以及所存在的疑难,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做笔记的过程是语言操作过程,也是大脑积极思考的过程,能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做笔记还能使听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课堂学习效率更高,如讲解例题:已知在△ABC所在平面外一点P具有一些特定性质时,如PA=PB=PC时,点P在平面ABC上的射影是△ABC的外心,还有满足其它条件时,可能是内心、垂心等。有一位学生及时将发现的结论记在笔记上,我立即表扬了这位学生,其他同学都模仿他,将结论记在笔记本上,这样便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可用课内督促、课外检查的办法培养学生这一习惯,其中还需要教师经常性地讲评和个别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就能习以为常。
四、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学会“发现”
这里的“发现”指的是寻找规律,通过启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出一般性结论,使知识达到条理化、系统化。这里,要求教学中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启发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探索,除了解模仿性题组外,还通过探索性、变式性、综合性、发现性、发展性等题组进行猜想的练习,形成“试算——归纳——猜想——论证”的学习模式,还应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图多用”的教学,拓展学生的思路,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和运用“引出问题——形成猜想——演绎结论——知识运用”等科学思维习惯。
例如在椭圆定义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按以下三个问题动手做实验:
(1)取一定长的细绳,把它的两个端点固定在黑板的同一点处,套上铅笔,拉紧绳子,旋转一周,会得到什么图形?(2)把绳子的两个端点拉开一段距离,再套上铅笔旋转,又会得到什么图形?(3)继续拉远两个端点的距离,直到把绳子拉直,又会得到什么图形?这样,根据实验,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椭圆的定义。在归纳定义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不断引导他们逐步加深理解并完善椭圆的定义,突出体现“和”、“常数”等关键词与相应的特征,使学生抓住了椭圆定义的本质特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会“发现”的习惯。
参考文献:
[1]胡焱.关于情景教学模式的辩证思考[J].福建中学数学,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