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职业农民是伴随着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完善产生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业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后继乏人、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才能真正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以实现。本篇文章主要讲述白水县职业农民成长与社会环境因素调研分析。
[关键词] 职业农民 成长 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019-02
农业如何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的问题,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加快培育高素质农业劳动者——职业农民。职业农民是伴随着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完善产生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细胞,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力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是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白水县是个农业大县,苹果是主导产业,是白水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要想实现苹果增产增效,农民收入增加,培育职业农民势在必行。
一、白水县职业农民发展现状
白水县地处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中国著名的“苹果之乡”,是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之一。白水县总土地面积986平方公里,全县辖7镇3乡,194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7.5万人。全县总耕地面积72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6242元,其中40.6%的收入来源于农业。随着白水经济和苹果、蔬菜、畜牧等产业的逐年发展,我县逐渐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一定经营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的农民。而且这些农民文化程度比较低,大多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尚未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育,不能达到职业农民的要求。随着苹果产业的发展壮大,县政府和果业局也采取集中培训和到村组培训的方法,培训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的果业技术人才和种植大户,这批技术人员就是职业农民,有7918人,占全县农存劳动力的5.88%。
二、白水县职业农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政策扶持问题。一是财政先导性投入不足。职业农民的发展壮大是一项长期性的培育工程,它的周期长、任务重,需要充足的财政资金投入,来对职业农民群体的培育、补贴,而近两年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我县政府对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性和认识还不够,因此县上的惠农扶持政策还不能完全倾斜于职业农民发展与创业上,财政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职业农民培育与补贴要求。二是项目倾斜不均衡。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农业投资比重不断加大,农业项目愈来愈多,但白水县只是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投入力度,对职业化农民的发展和培育作用不大。
2.当前全县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从全县农村劳动力整体来看,整体素质比较差、文化水平低,据对我县北井头乡南井头村、林皋镇吴尧村、史官乡落雁村、西固镇东固村160户农户调查发现,4个村的160名农村劳动力中,文盲28人,占17.5%,小学文化程度82人,占51.3%,初中文化程度33人,占20.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7人,占10.6%;50歲以上的占35%,45—50岁的占32%,40—45岁的占21%,40岁以下的仅占12%;160名农村劳动力中有仅有23人参加过农民专项技术培训,有6人参加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总之,我县在家务农农民总体呈现一高一低(年龄高、文化水平低),两多两少(女多男少、自学多专业培训少),三不足(农民专项技术人才数量不足、种类不足、管理不足)的特点。他们的文化素养、综合素质以及年龄层次等都有很大的差别,还不能完全的达到新型职业化的农民,不能带动一方经济,且发展速度太慢,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能跟上社会发展。
虽然有部分农民在从事传统农业中对良种的选择、农药使用、病虫防治及沼气的维护使用等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但大多是自己平时经验和相互学习的结果,缺乏专业的、系统的培训和指导,所掌握的知识还不够准确和先进,农民的素质与新型职业农民的标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大力发展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迫在眉睫。
3.职业农民发展的后备力量不足。2012年白水县仅有68401个劳动力在家务农,耕种着白水县72万亩耕地,并且这些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和现代农业意识不能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4.主体培育机构不明确,培育工作有些片面。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对未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等一系列措施的相继出台,为职业农民培训创造了有利因素。而白水县至今还是将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作为农业局下属农技中心的一个部门,如果开展一般简单的职业技能培训还是能够整合资源抓好培训工作,但是开展综合素质高、知识全面、技术含量多、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要完成就必须单列出来独立开展工作。
三、白水县职业农民培训的有利因素
1.主导产业方向明确,为职业农民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多年来苹果产业一直是白水县的主导产业,又加上畜牧和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县级领导重视,思想认识明确,扶持政策良好,发展环境良好,能够进一步肩负起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发展道路的历史责任,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目标。
2.扶持政策、项目倾斜农村。近年来白水县为了抓好苹果示范园建设,不断地开展争相引资工作,实施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争取了苹果苗木、套袋、防雹网、反光膜、农资等补贴,使该县果农基本上都用上了新技术,也是该县果农收益高的原因之一。在设施农业上和畜牧养殖上也加大政策倾斜。这些项目倾斜及扶持政策的出台都将为我县培育职业农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大力创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条件和环境。培育职业农民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实行政府主导,才能有效整合资源,形成部门联动的整体合力,创造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环境。目前,白水县虽然尚未属于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但多年来县委县政府一直将白水苹果的宣传工作放在首位,例如召开苹果座谈会、举办苹果节、聘请明星做白水苹果代言人,这些都是近年来苹果销路畅的原因之一。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畜牧业发展,发展壮大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业,把畜牧业发展成为第二大支柱产业,使其成为有机苹果基地县的配套产业。“十二五”时期,建成万头生猪养殖专业村40个、生态家园养殖户4000户、300头高产奶牛核心示范养殖场1个,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和周围农民增收。要以苹果为主导、畜牧为支撑、沼气为纽带、设施农业为补充,提升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和跨越,努力实现“双万”目标。积极培育和发展设施农业。以“王河—东固”、“耀卓—上徐”、“南马—高西”三条设施农业带为依托,走“菜—畜—沼”相结合的路子,以建设刘家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中心,重点发展反季节蔬菜、水果、食用菌三大特色产业,创建白水绿色安全农产品品牌。今年以来白水县以“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休闲”六大要素为重点,着力建设美丽乡村,目前,已建设1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完成投资1200万元,为新型职业农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近期又提出了土地流转和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行土地合作社、土地银行等模式,促进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土地有偿流转,实现土地集约。这些都是县委县政府为鼓励大中专学生、在外打工的有志青年、青壮年劳力返乡务农,改善乡村环境,提升农民地位所做的一些工作,为培育职业农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成长环境。 4.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逐步健全。培育职业农民不像培训农民工那么简单,更不像专项技术培训,它是以需求为导向,以实践为主要手段,紧扣生产经营全过程,开展立体式培育。以生产能力促进、服务体系建设配套、综合素质提升三大工程为核心内容的培育体系。所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必须要有健全的培育体系。就拿白水县来说,在主导产业-苹果培训方面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站作为技术支撑,强化了全县果农的培训工作,在教育系统要求各乡镇中心小学必须完成教育局下达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任务,在其它专业技能培训上县级主要有农技中心、园艺站、畜牧站等十几个培训机构,而且各乡镇也配有相应的畜牧兽医站、苹果站、农技站等培训体系和实训基地,行政村配有科技培训联络人以及科技示范户。这都将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基础保障。
5.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社会地位得到提升。2012年白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42元,比2006年增加4625元,增长2.9倍;农民生活消费水平人均达到4621元,比2006年增加3006元,增长1.9倍。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白水农民随着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消费水平也在提升,农民已从温饱迈向小康。县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表彰奖励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和农村带头人,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使农民更有信心的去经营农业。
四、对我县培育职业农民的几点建议
1.尽快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健全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体系,强化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今年,我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白宜勤同志在省农广校调研时强调“农广校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摇篮”。所以,白水县必须加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二是县委县政府要尽快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进行资源整合,形成部门联动的整体合力的工作机制。
2.县委县政府要进一步加快制定并出台职业农民培育的有关惠农政策和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管理办法,保障新型职业农民权益。一是要制定出新型职业农民行业标准和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管理办法等;二是要参照其他行业制定出该行业的各项权益保障制度;三是要重点从制度上解决好土地流转问题,加快土地流转,确保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制度,让职业农民吃上一颗定心丸,营造职业农民存在和生成的法律环境;四是是制定职业农民培育的有关惠农扶持政策和项目倾斜的规定,加大财政支持,提高农民收入。通过这些制度来保证新型职业农民有一个良好的从业环境,并能够依靠这个职业获得较好的行业收入和社会认同及尊重。
3.大力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一是做好服务。主要是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要充分发挥好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培训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机构的作用,协调合作共同为培育和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服好务。二是项目倾斜。各部门应该通力合作,在各类农业项目的规划安排上充分考虑职业农民的需要,资金上、技术上、规划上通盘考虑,真正让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有更加肥沃的土壤。三是资金支持。资金支持应包括财政的、金融的、保险的等等方面,这就要求有上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甚至是以规章制度进行明确规范。只有这样才能让职业农民轻装上阵,顺势发展。
4.充分利用白水县的社会环境因素来搞好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一是充分利用白水县现有的苹果主导产业和畜牧、蔬菜辅助产业和从业人员资源以及培训体系抓好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二是利用这几年各级政府的农业项目倾斜、农业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以及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来促进农村社会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为长期做好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跟踪指导服务打基础。三是为全面提升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健全职业农民教育体系,增强农业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后备人才,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和创新现行农民培训教育机制体制,大力推广农广校体系的三年制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新模式,培育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使更多的新农民受益。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应结合涉农专业全日制中专生减免学费资金补助政策,进一步完善涉农专业减免学费资助政策。一是扩大减免学费享受补助资金的范围,将受益人群从涉农专业农村户口扩大到只要是涉农专业的中职生,无论是农村户口还是城市户口,一律减免学费享受补助资金,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初、高中毕业生接受涉农专业中职以上教育。二是将涉农专业减免学费补助资金政策的组织部门由教育部门转变为农业部门,至少也要由教育部门和农业部门共同制定实施惠民政策,给农业部门更多的决策权,使减免学费政策落到实处。三是降低享受政策学生的年龄要求,由现行的19岁以下提高到35岁甚至40岁以下。尤其对于贫穷的山区县及少数民族区域移民新村的农民,政府应特事特办,将减免补助政策不受年龄限制,覆盖所有劳动力,使真正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有机会接受系统的、全面的农业职业教育,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让他们要有长远眼光,随时更新知识,有学习场所和条件。这部分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劳动中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再对他们施以系统的农业知识教育,使之从理论到实践成为合格的职业农民。
总的来说,基于对未来“无人种田”的思考,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的问题,只有通过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让越来越多的有知识、懂科技、能创業的中青年劳动力重新回到广阔的农村来,让他们真正发展成为有作为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业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后继乏人、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才能真正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以实现。
[关键词] 职业农民 成长 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0-0019-02
农业如何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的问题,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加快培育高素质农业劳动者——职业农民。职业农民是伴随着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完善产生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细胞,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力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是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白水县是个农业大县,苹果是主导产业,是白水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要想实现苹果增产增效,农民收入增加,培育职业农民势在必行。
一、白水县职业农民发展现状
白水县地处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中国著名的“苹果之乡”,是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之一。白水县总土地面积986平方公里,全县辖7镇3乡,194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7.5万人。全县总耕地面积72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6242元,其中40.6%的收入来源于农业。随着白水经济和苹果、蔬菜、畜牧等产业的逐年发展,我县逐渐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一定经营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的农民。而且这些农民文化程度比较低,大多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尚未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育,不能达到职业农民的要求。随着苹果产业的发展壮大,县政府和果业局也采取集中培训和到村组培训的方法,培训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的果业技术人才和种植大户,这批技术人员就是职业农民,有7918人,占全县农存劳动力的5.88%。
二、白水县职业农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政策扶持问题。一是财政先导性投入不足。职业农民的发展壮大是一项长期性的培育工程,它的周期长、任务重,需要充足的财政资金投入,来对职业农民群体的培育、补贴,而近两年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我县政府对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性和认识还不够,因此县上的惠农扶持政策还不能完全倾斜于职业农民发展与创业上,财政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职业农民培育与补贴要求。二是项目倾斜不均衡。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农业投资比重不断加大,农业项目愈来愈多,但白水县只是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投入力度,对职业化农民的发展和培育作用不大。
2.当前全县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从全县农村劳动力整体来看,整体素质比较差、文化水平低,据对我县北井头乡南井头村、林皋镇吴尧村、史官乡落雁村、西固镇东固村160户农户调查发现,4个村的160名农村劳动力中,文盲28人,占17.5%,小学文化程度82人,占51.3%,初中文化程度33人,占20.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7人,占10.6%;50歲以上的占35%,45—50岁的占32%,40—45岁的占21%,40岁以下的仅占12%;160名农村劳动力中有仅有23人参加过农民专项技术培训,有6人参加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总之,我县在家务农农民总体呈现一高一低(年龄高、文化水平低),两多两少(女多男少、自学多专业培训少),三不足(农民专项技术人才数量不足、种类不足、管理不足)的特点。他们的文化素养、综合素质以及年龄层次等都有很大的差别,还不能完全的达到新型职业化的农民,不能带动一方经济,且发展速度太慢,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能跟上社会发展。
虽然有部分农民在从事传统农业中对良种的选择、农药使用、病虫防治及沼气的维护使用等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但大多是自己平时经验和相互学习的结果,缺乏专业的、系统的培训和指导,所掌握的知识还不够准确和先进,农民的素质与新型职业农民的标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大力发展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迫在眉睫。
3.职业农民发展的后备力量不足。2012年白水县仅有68401个劳动力在家务农,耕种着白水县72万亩耕地,并且这些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和现代农业意识不能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4.主体培育机构不明确,培育工作有些片面。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对未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等一系列措施的相继出台,为职业农民培训创造了有利因素。而白水县至今还是将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作为农业局下属农技中心的一个部门,如果开展一般简单的职业技能培训还是能够整合资源抓好培训工作,但是开展综合素质高、知识全面、技术含量多、会经营、懂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要完成就必须单列出来独立开展工作。
三、白水县职业农民培训的有利因素
1.主导产业方向明确,为职业农民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多年来苹果产业一直是白水县的主导产业,又加上畜牧和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县级领导重视,思想认识明确,扶持政策良好,发展环境良好,能够进一步肩负起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发展道路的历史责任,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目标。
2.扶持政策、项目倾斜农村。近年来白水县为了抓好苹果示范园建设,不断地开展争相引资工作,实施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争取了苹果苗木、套袋、防雹网、反光膜、农资等补贴,使该县果农基本上都用上了新技术,也是该县果农收益高的原因之一。在设施农业上和畜牧养殖上也加大政策倾斜。这些项目倾斜及扶持政策的出台都将为我县培育职业农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大力创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条件和环境。培育职业农民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实行政府主导,才能有效整合资源,形成部门联动的整体合力,创造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环境。目前,白水县虽然尚未属于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但多年来县委县政府一直将白水苹果的宣传工作放在首位,例如召开苹果座谈会、举办苹果节、聘请明星做白水苹果代言人,这些都是近年来苹果销路畅的原因之一。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畜牧业发展,发展壮大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业,把畜牧业发展成为第二大支柱产业,使其成为有机苹果基地县的配套产业。“十二五”时期,建成万头生猪养殖专业村40个、生态家园养殖户4000户、300头高产奶牛核心示范养殖场1个,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和周围农民增收。要以苹果为主导、畜牧为支撑、沼气为纽带、设施农业为补充,提升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和跨越,努力实现“双万”目标。积极培育和发展设施农业。以“王河—东固”、“耀卓—上徐”、“南马—高西”三条设施农业带为依托,走“菜—畜—沼”相结合的路子,以建设刘家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中心,重点发展反季节蔬菜、水果、食用菌三大特色产业,创建白水绿色安全农产品品牌。今年以来白水县以“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休闲”六大要素为重点,着力建设美丽乡村,目前,已建设1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完成投资1200万元,为新型职业农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近期又提出了土地流转和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行土地合作社、土地银行等模式,促进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土地有偿流转,实现土地集约。这些都是县委县政府为鼓励大中专学生、在外打工的有志青年、青壮年劳力返乡务农,改善乡村环境,提升农民地位所做的一些工作,为培育职业农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成长环境。 4.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逐步健全。培育职业农民不像培训农民工那么简单,更不像专项技术培训,它是以需求为导向,以实践为主要手段,紧扣生产经营全过程,开展立体式培育。以生产能力促进、服务体系建设配套、综合素质提升三大工程为核心内容的培育体系。所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必须要有健全的培育体系。就拿白水县来说,在主导产业-苹果培训方面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站作为技术支撑,强化了全县果农的培训工作,在教育系统要求各乡镇中心小学必须完成教育局下达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任务,在其它专业技能培训上县级主要有农技中心、园艺站、畜牧站等十几个培训机构,而且各乡镇也配有相应的畜牧兽医站、苹果站、农技站等培训体系和实训基地,行政村配有科技培训联络人以及科技示范户。这都将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基础保障。
5.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社会地位得到提升。2012年白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42元,比2006年增加4625元,增长2.9倍;农民生活消费水平人均达到4621元,比2006年增加3006元,增长1.9倍。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白水农民随着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消费水平也在提升,农民已从温饱迈向小康。县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表彰奖励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和农村带头人,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使农民更有信心的去经营农业。
四、对我县培育职业农民的几点建议
1.尽快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健全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体系,强化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今年,我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白宜勤同志在省农广校调研时强调“农广校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摇篮”。所以,白水县必须加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二是县委县政府要尽快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进行资源整合,形成部门联动的整体合力的工作机制。
2.县委县政府要进一步加快制定并出台职业农民培育的有关惠农政策和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管理办法,保障新型职业农民权益。一是要制定出新型职业农民行业标准和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管理办法等;二是要参照其他行业制定出该行业的各项权益保障制度;三是要重点从制度上解决好土地流转问题,加快土地流转,确保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制度,让职业农民吃上一颗定心丸,营造职业农民存在和生成的法律环境;四是是制定职业农民培育的有关惠农扶持政策和项目倾斜的规定,加大财政支持,提高农民收入。通过这些制度来保证新型职业农民有一个良好的从业环境,并能够依靠这个职业获得较好的行业收入和社会认同及尊重。
3.大力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一是做好服务。主要是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要充分发挥好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培训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机构的作用,协调合作共同为培育和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服好务。二是项目倾斜。各部门应该通力合作,在各类农业项目的规划安排上充分考虑职业农民的需要,资金上、技术上、规划上通盘考虑,真正让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有更加肥沃的土壤。三是资金支持。资金支持应包括财政的、金融的、保险的等等方面,这就要求有上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甚至是以规章制度进行明确规范。只有这样才能让职业农民轻装上阵,顺势发展。
4.充分利用白水县的社会环境因素来搞好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一是充分利用白水县现有的苹果主导产业和畜牧、蔬菜辅助产业和从业人员资源以及培训体系抓好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二是利用这几年各级政府的农业项目倾斜、农业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以及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来促进农村社会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为长期做好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跟踪指导服务打基础。三是为全面提升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健全职业农民教育体系,增强农业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后备人才,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和创新现行农民培训教育机制体制,大力推广农广校体系的三年制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新模式,培育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使更多的新农民受益。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应结合涉农专业全日制中专生减免学费资金补助政策,进一步完善涉农专业减免学费资助政策。一是扩大减免学费享受补助资金的范围,将受益人群从涉农专业农村户口扩大到只要是涉农专业的中职生,无论是农村户口还是城市户口,一律减免学费享受补助资金,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初、高中毕业生接受涉农专业中职以上教育。二是将涉农专业减免学费补助资金政策的组织部门由教育部门转变为农业部门,至少也要由教育部门和农业部门共同制定实施惠民政策,给农业部门更多的决策权,使减免学费政策落到实处。三是降低享受政策学生的年龄要求,由现行的19岁以下提高到35岁甚至40岁以下。尤其对于贫穷的山区县及少数民族区域移民新村的农民,政府应特事特办,将减免补助政策不受年龄限制,覆盖所有劳动力,使真正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有机会接受系统的、全面的农业职业教育,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让他们要有长远眼光,随时更新知识,有学习场所和条件。这部分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劳动中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再对他们施以系统的农业知识教育,使之从理论到实践成为合格的职业农民。
总的来说,基于对未来“无人种田”的思考,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的问题,只有通过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让越来越多的有知识、懂科技、能创業的中青年劳动力重新回到广阔的农村来,让他们真正发展成为有作为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业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后继乏人、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才能真正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