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湘西境内,你会被四周所环绕的绿水青山所震撼,驻足于此,目之所及无一不是葱茏绿色的一片,树木成林彰显生机勃勃,湘西大地尽显神秘秀美。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你自然无法想象,20年前这儿曾是一派光秃秃的景象。
廿载风雨路,荒山终成林
2000年,湘西州响应国家号召,将永顺县定为国家退耕还林试点县,一年后,再次大刀阔斧,在全州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
“当时国家和省里给我们下达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计划任务是28万公顷,压力真的很大啊,感觉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农民的土地本来就不够用,饭都吃不饱,哪儿还舍得用来造林啊?”回想起当时造林的情景,湘西州林业局造林科副科长张金贵感慨万千,“现在湘西能够有绿水青山环绕,还要感谢党和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我们的帮助,这些年来国家累计下达退耕还林项目资金59.4亿元,全州退耕农户累计获得钱粮补助户均14380元,人均3533元,也正是因为这样,农民才愿意退耕还林。”
现如今,湘西州有林地面积已经达到89.77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4643.5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0.24%,分别比退耕还林前增加47.3%、139.1%、18.3%,其中退耕还林的贡献率分别为33.8%、29%、25.5%。林地全部郁闭后,全州可净增森林面积26.67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16.08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75.1%,比退耕还林前增加了13.31%。整个湘西大地都笼罩在一片绿色之下。
十年树木。退耕还林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有所成就,是无数双手挥洒热汗,是无数条腿翻山越岭,在近7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辛努力下才有的成果。
满目葱茏意,生态环境佳
昔日“濯濯童山”,如今已是“满目葱茏”。在湘西州退耕还林工程区内,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生态系统逐渐改善,如今的湘西,与20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行走在凤凰县境内,记者发现这儿的主要交通沿线、库区以及河流两岸都已经实现了绿化,蓝天白云、碧树青山、小桥流水、绿绕古城,这样的湘西才是沈从文笔下边城该有的样子。
“以前大家为了生计,不断地开荒种地,因坡地陡峭贫瘠,不仅收成不好,一到下雨,还引发山体滑坡和山洪暴发,河水暴涨,洪水涌入农田、冲毁了庄稼……有时候下雨时间长了连饮水都成问题。”凤凰县一位老人向记者述说起退耕还林前不良生态状况时,仍心有余悸。
湘西州退耕還林工程实施前,全州水土流失面积为5221平方千米,到2013年(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全州水土流失面积减少至3897.4平方千米,净减少1323.6平方千米。年保土量达到403.17万吨,森林年蓄水量增加7300万立方米。
山绿了,水清了,行走在湘西的山头地块,河流缓缓流动,微风习习吹来,当地的村民有时也悠闲地散着步,退耕还林后的湘西州向我们展现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人景象。湘西州更是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区”“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等荣誉。
山坡要“被子”,农民要“票子”
盛夏七月,站在龙山县里耶镇的酉水河畔,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栽满了枝繁叶茂、翠色欲滴的橘树,一阵微风吹来,树枝在风中摇曳,树叶沙沙作响,这些橘树还了山坡“被子”,也给了农民“票子”。谈起这些橘树,里耶镇林业站站长向官明十分自豪:“整个里耶,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共营造橘树2666.67公顷,现年产量达6万吨,年收入2.4亿元,橘农年收入最高达50多万元,最低的也在10万元左右。我们的产品还销往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呐!”。
里耶的柑橘发展,经历了从蜜桔到椪柑再到脐橙为主的三个发展阶段。1998年,里耶脐橙获湖南省柑橘品质银质奖,湘西州柑橘品质金质奖。2011年,里耶脐橙被认定为“国家绿色产品”,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以前都只知道种地、种庄稼、种粮食,这样才能填饱肚子,哪里想到现在我们就专门种这些橘树不仅填了肚子,就连腰包也鼓了起来。”56岁的村民老李看着自家栽种的橘树,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带动下,湘西州林下经济、绿色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林药、林果、林禽、林畜、林旅”等多种经济发展模式。
湘西州现已建成以桤木、马尾松、日本落叶松、湿地松等工业原料林13.33万公顷。培植重点药材专业乡镇20个,种植厚朴、黄连、金银花等中药材面积达4万多公顷,年产值15亿元。建立板栗、核桃、猕猴桃、金秋梨等林果面积4万公顷,年产值达6亿元。打造了德夯、夯沙、夯吾等10个生态旅游示范村,新增农家乐100余家,2018年湘西州生态旅游收入达38亿元。
截止目前,全州退耕农户年收入的30%来自林业。2018年全州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29.2亿多元。退耕还林改变了传统原始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实现了由广种薄收向规模型、经济型、效益型农业的转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回首20年的退耕还林,湘西州砥砺前行,手握“绿色发展”之牌,圆葱茏再现之梦……
廿载风雨路,荒山终成林
2000年,湘西州响应国家号召,将永顺县定为国家退耕还林试点县,一年后,再次大刀阔斧,在全州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
“当时国家和省里给我们下达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计划任务是28万公顷,压力真的很大啊,感觉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农民的土地本来就不够用,饭都吃不饱,哪儿还舍得用来造林啊?”回想起当时造林的情景,湘西州林业局造林科副科长张金贵感慨万千,“现在湘西能够有绿水青山环绕,还要感谢党和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我们的帮助,这些年来国家累计下达退耕还林项目资金59.4亿元,全州退耕农户累计获得钱粮补助户均14380元,人均3533元,也正是因为这样,农民才愿意退耕还林。”
现如今,湘西州有林地面积已经达到89.77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4643.5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0.24%,分别比退耕还林前增加47.3%、139.1%、18.3%,其中退耕还林的贡献率分别为33.8%、29%、25.5%。林地全部郁闭后,全州可净增森林面积26.67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16.08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75.1%,比退耕还林前增加了13.31%。整个湘西大地都笼罩在一片绿色之下。
十年树木。退耕还林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有所成就,是无数双手挥洒热汗,是无数条腿翻山越岭,在近7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辛努力下才有的成果。
满目葱茏意,生态环境佳
昔日“濯濯童山”,如今已是“满目葱茏”。在湘西州退耕还林工程区内,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生态系统逐渐改善,如今的湘西,与20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行走在凤凰县境内,记者发现这儿的主要交通沿线、库区以及河流两岸都已经实现了绿化,蓝天白云、碧树青山、小桥流水、绿绕古城,这样的湘西才是沈从文笔下边城该有的样子。
“以前大家为了生计,不断地开荒种地,因坡地陡峭贫瘠,不仅收成不好,一到下雨,还引发山体滑坡和山洪暴发,河水暴涨,洪水涌入农田、冲毁了庄稼……有时候下雨时间长了连饮水都成问题。”凤凰县一位老人向记者述说起退耕还林前不良生态状况时,仍心有余悸。
湘西州退耕還林工程实施前,全州水土流失面积为5221平方千米,到2013年(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全州水土流失面积减少至3897.4平方千米,净减少1323.6平方千米。年保土量达到403.17万吨,森林年蓄水量增加7300万立方米。
山绿了,水清了,行走在湘西的山头地块,河流缓缓流动,微风习习吹来,当地的村民有时也悠闲地散着步,退耕还林后的湘西州向我们展现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人景象。湘西州更是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区”“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等荣誉。
山坡要“被子”,农民要“票子”
盛夏七月,站在龙山县里耶镇的酉水河畔,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栽满了枝繁叶茂、翠色欲滴的橘树,一阵微风吹来,树枝在风中摇曳,树叶沙沙作响,这些橘树还了山坡“被子”,也给了农民“票子”。谈起这些橘树,里耶镇林业站站长向官明十分自豪:“整个里耶,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共营造橘树2666.67公顷,现年产量达6万吨,年收入2.4亿元,橘农年收入最高达50多万元,最低的也在10万元左右。我们的产品还销往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呐!”。
里耶的柑橘发展,经历了从蜜桔到椪柑再到脐橙为主的三个发展阶段。1998年,里耶脐橙获湖南省柑橘品质银质奖,湘西州柑橘品质金质奖。2011年,里耶脐橙被认定为“国家绿色产品”,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以前都只知道种地、种庄稼、种粮食,这样才能填饱肚子,哪里想到现在我们就专门种这些橘树不仅填了肚子,就连腰包也鼓了起来。”56岁的村民老李看着自家栽种的橘树,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带动下,湘西州林下经济、绿色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林药、林果、林禽、林畜、林旅”等多种经济发展模式。
湘西州现已建成以桤木、马尾松、日本落叶松、湿地松等工业原料林13.33万公顷。培植重点药材专业乡镇20个,种植厚朴、黄连、金银花等中药材面积达4万多公顷,年产值15亿元。建立板栗、核桃、猕猴桃、金秋梨等林果面积4万公顷,年产值达6亿元。打造了德夯、夯沙、夯吾等10个生态旅游示范村,新增农家乐100余家,2018年湘西州生态旅游收入达38亿元。
截止目前,全州退耕农户年收入的30%来自林业。2018年全州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129.2亿多元。退耕还林改变了传统原始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实现了由广种薄收向规模型、经济型、效益型农业的转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回首20年的退耕还林,湘西州砥砺前行,手握“绿色发展”之牌,圆葱茏再现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