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b9912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课堂教学实践,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发地学习知识,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任务驱动;优化运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发展已经无法离开电子信息,而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应该是经济发展在这一领域的最早尝试。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对现代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们的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只能去一些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电算化业务还不够完善,但是我们的学生电算化业务水平仍不能满足单位的要求,常常是需要边干边学。用人单位为此十分头疼,就其原因,问题就出在我们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首先,近十几年来,在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中,一直是由老师单方面的进行“知识信息”的输入,学生投入的智力活动非常有限,大部分时间都在一味机械性地去模仿,缺乏积极有效的实践操练,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被很好地调动起来,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本该具备的创新能力都受到了严重的束缚,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其次,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过程固定化、模式化,教师依据学习材料固有的逻辑顺序进行传统式教学,每一个知识点一一详细讲解,甚至于连学习材料中包含的指示也全部由教师直接提供。再次,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重技能操作、轻能力创新。在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只要是实践教学,其目标就应该是机器操作娴熟,事实上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非常重要。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尝试了采用任务驱动法来组织《会计电算化》的课堂教学,经过几年以来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按照以下教学设计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效果。
  分析学情
  学习者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核心。因此,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前提。笔者认为学情分析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1.对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分析。可通过测验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是否与预定教学目标相衔接。
  2.对学生所在班级学习风格的分析。例如,该班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怎样,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如何等等。这些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访谈或摸底测试来了解。
  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是大多教师只重视认知目标,或者教学设计中也考虑了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但是教学过程中还是不知不觉的就偏向了认知目标。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确定要跟具体的学习任务相联系,要设立达成学生认知目标的教学任务,也要设立达成学生操作能力和内化职业情感等方面的具体教学任务。所以我们需要对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各模块的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的分析,再确定各教学模块和学习任务下的多元教学目标。
  例如,在日常账务处理这一模块教学中,我们设定的认知目标为:掌握记账凭证处理的原理;能力目标为掌握记账凭证录入、账簿查询和修改的操作方法;这些教学目标的确立,就要求我们教师随之教学任务也应该做相应地调整。
  重组教学内容
  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设计者应结合学习者的实际水平,通过取舍、补充、简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挑选出有利于多远目标达成的教学内容。然后对选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有序的安排,使之既符合学科本身内在的逻辑,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日常账务处理这一模块教学中,我根据已设定的认知目标,把能力目标确定为教学内容一:学会完成对记账凭证的录入与修改操作程序;教学内容二:学会对已录入的记账凭证进行查询、修改;教学内容三:学会根据会计规范查询凭证错误,并利用错账更正方法更正凭证错误。
  优化教学任务
  1.创设任务
  在任务驱动法中,任务的创设是核心环节。落实教学要求,实现教学目标,都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教学任务中,因而任务驱动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设计出科学的有实效的教学任务”。
  第一,在创设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触类旁通,使学生能够“零存整取”。例如,“工资处理"模块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工资项目设置与运算公式设置;工资数据录入与计算汇总;工资分摊设置与凭证生成;工资报表查询与输出;工资模块结账与数据备份。学生在完成这5个任务后即可熟练地进行工资处理的全部工作。
  第二,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所对应的操作内容,提前做好数据的准备,设置适合于该任务的基础账套数据,并在课前进行反复的测试,以确保学生操作时能顺利进行。为了确保任务的实用性,在设计任务前应做好相关企业财务信息化数据调研,应以中小型企业一般会计业务和典型会计业务为基础设计出仿真的案例。
  例如:企业2009年7月1日,销售给E公司A产品130件,每件售价12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载明货款156000元,增值税为26520元;B产品60件,每件售价24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载明货款144000元,增值税为24480元;款项暂欠。
  【任务内容】“填制凭证"
  【操作要求】会计李明(编号:002;密码:11111)通过【账务】---【凭证】---【填制凭证】功能填制转账凭证。
  教师在这个任务中不但给出来源于一线企业的原始任务内容,也规定了操作员及要求,还给出了完成该任务的软件操作的位置。体现了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2.细化任务
  设计者可以将任务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封闭型的,另一种是开放型的。封闭型任务规定了较为明确的任务目标和相关可用资源,教师可以先出示具体模板,学生依葫芦画瓢的自主完成。开放型任务主要是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拓展,允许学生在一个较大的框架范围内选择任务主题,可以进一步整合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如,布置学生根据成本会计中所学的“工资的计算”设计工资核算的公式。
  3.分析任务
  上述两个阶段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应该采取小组讨论、情景再现、角色互换等多种形式去引导学生分析任务,而不是去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的操作步骤。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建立会计账套这一教学模块时,首先可以让学生去搜集、整理特定企业成立时的所有基础数据,然后让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这些基础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最终确定哪些数据是必须录入的、哪些数据可以不予采纳的,最后再由教师对建立账套所需参数进行概括、归纳及总结。教师在任务分析阶段需要注意的方面是:要以学生作为教学实践的中心,最大可能的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做出充分的分析,使学生在讨论、分析的学习情境中充分地理解学习任务,为实施任务奠定基础。
  4.实施任务
  教师将各个教学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通过学习容易完成的“任务”,并将这些仿真任务的创设、布置、完成、总结与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之中,最终通过这些小的“任务”的执行与完成来达成总的学习目标。在此阶段,任务驱动教学需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分层次、分类别的逐个实施并解决具体任务,最终达成总目标的实现。
  (责任编辑:石文娟)
其他文献
狄金森在其一生的成长和诗歌创作生涯中,形成和发展了一种独特的个性主义---女性个体主义。做为一种具有典型女性特征和女性理解的个体主义,它以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