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反思型的实践者,新课程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对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出的付出,不只是为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这种教师自我情感体验的反思,更能带动教师对教学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机制、教学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概念。这种理念下的教学,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把握教学中的导向作用,又要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情趣和学习自信心,因此教师有必要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
一、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教学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工作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工作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与发现,它为教学工作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是教学创新的基础,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外,还必须具备不断反思的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更远的目标,向教学艺术的殿堂迈进。
二、教学反思的作用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出的付出,不只是为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这种教师自我情感体验的反思,更能带动教师对教学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机制、教学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教师可以从同事的课堂教学反馈中做出评价,借助其他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评价进行反思,可以客观冷静地分析、审视自己的教学,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那他也许会只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同时,加强教学反思,思考尝试总结经验,关注学生的特点,进行灵活有效的教学,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也是我们成长为研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一些喜欢总结、反思的教师,其教学效果总是胜人一筹,也能更好地引领其他教师共同进步。只有通过反思,教师的教学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1.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任何教师,不论哪节课,总是会有自己满意或成功之处,一节好课能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受,教师要善于捕捉这样的感受,思考成功的原因。比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灵感顿悟;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的方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引起教与学共振效应的途径;设计合理,条理分明的板书;课堂教学中临时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得当的具体措施;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渗透与应用;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学中某一段师生创新思维火花的迸溅、情感的水乳交融、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反思和研究的材料,更可以当作教学案例,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加以剖析,对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发挥长处及优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大有益处。只有详细地记录这些优点,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借鉴,并不断总结,推陈出新,教学艺术才能逐渐完美。
2.反思课堂上的亮点。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交流,有时候非常精彩,这些亮点会点缀让你的课堂,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要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记录课堂上的灵动。
例如,我在教学识字“日”和“目”两个字时,因为“日”和“目”少一横、多一横,学生常常写错,我让孩子们自己动脑加以区别,有一个孩子这样说:“因为天上只有一个太阳,所以“日”中间就是一横,因为人都是两只眼睛,所以“目”中间就是两横。孩子的见解虽然充满稚气却也独特,让学生在牢记这两个字的同时,有了发现的欲望。
3.反思教学中的失误。老师们都清楚,再成功的课堂教学,即使一个教学经验非常丰富、课堂教学近于完美的教师,在一节课的某个内容或某个环节上也难免出现疏漏失误,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有些可能还比较严重,或教学内容安排不妥;或教学方法不适用;或课堂中的生成处理不当;或未针对学生差异区别对待;或对学生的评价不当;或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很好地激发调动起来;或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或课堂上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仍是我讲你听,没有把时间留给学生;或课堂教学过程被一只无形的教案所牵制,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而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所有这些情况,课后要认真思考、分析,找出原因,再通过与学生交流,与同事交流,甚至向专家请教,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课后及时进行反思,写下本课教学失败的原因,使自己清醒地意识到潜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提出一些扬长避短的改进措施,使之成为自己今后教学时应吸取、借鉴的教训,从而不断强化有效教学的意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反思学生的行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当前很多教学反思案例所表现出的一种鲜明倾向是重教师而轻学生,反思的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教学的效果等,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的有些少,毕竟,教师的教最终应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宗旨和归宿,忽视对学生的分析和思考也就大大失去了反思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应该注意到学生的收获,学生的疑惑在哪里。“教”与“学”本身就是统一的,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的整体。
课堂上学生精彩的作答、独特的解法、创新的思维,学生创新的火花一旦迸溅,我们教师应及时予以充分的肯定,这无疑是对学生的激励和赞赏。对学生课堂上出乎意料及个性化的见解;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等等,教师一定要善于捕捉和及时反思,充分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及时记下学生的疑问,由此进行判断和分析,找到学生产生问题的根源,然后按不同的原因、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给予解疑答难,也可作为今后教学的材料养分,认真反思总结,以便拓展我们的教学思路,丰富教艺,优化教学设计,更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
5.反思“再教学”。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思考本节课课前预定的目标是否达成;如何进行下一次教学的准备;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儿;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及时反思,以反思促教,才会有矫正不良教学行为、弘扬有效教学的良机,否则将永远是一名原地踏步的“教书匠”,强化反思意识,不断提高反思水平,从而在研究中成长,在反思中成长,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一名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让我们都做有心人,为提高自己专业化水平,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争做“名师”而认真反思吧!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概念。这种理念下的教学,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把握教学中的导向作用,又要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情趣和学习自信心,因此教师有必要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
一、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教学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工作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工作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与发现,它为教学工作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是教学创新的基础,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外,还必须具备不断反思的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更远的目标,向教学艺术的殿堂迈进。
二、教学反思的作用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出的付出,不只是为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这种教师自我情感体验的反思,更能带动教师对教学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机制、教学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教师可以从同事的课堂教学反馈中做出评价,借助其他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评价进行反思,可以客观冷静地分析、审视自己的教学,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那他也许会只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同时,加强教学反思,思考尝试总结经验,关注学生的特点,进行灵活有效的教学,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也是我们成长为研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一些喜欢总结、反思的教师,其教学效果总是胜人一筹,也能更好地引领其他教师共同进步。只有通过反思,教师的教学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1.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任何教师,不论哪节课,总是会有自己满意或成功之处,一节好课能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受,教师要善于捕捉这样的感受,思考成功的原因。比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灵感顿悟;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的方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引起教与学共振效应的途径;设计合理,条理分明的板书;课堂教学中临时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得当的具体措施;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渗透与应用;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学中某一段师生创新思维火花的迸溅、情感的水乳交融、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反思和研究的材料,更可以当作教学案例,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加以剖析,对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发挥长处及优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大有益处。只有详细地记录这些优点,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借鉴,并不断总结,推陈出新,教学艺术才能逐渐完美。
2.反思课堂上的亮点。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交流,有时候非常精彩,这些亮点会点缀让你的课堂,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要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记录课堂上的灵动。
例如,我在教学识字“日”和“目”两个字时,因为“日”和“目”少一横、多一横,学生常常写错,我让孩子们自己动脑加以区别,有一个孩子这样说:“因为天上只有一个太阳,所以“日”中间就是一横,因为人都是两只眼睛,所以“目”中间就是两横。孩子的见解虽然充满稚气却也独特,让学生在牢记这两个字的同时,有了发现的欲望。
3.反思教学中的失误。老师们都清楚,再成功的课堂教学,即使一个教学经验非常丰富、课堂教学近于完美的教师,在一节课的某个内容或某个环节上也难免出现疏漏失误,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有些可能还比较严重,或教学内容安排不妥;或教学方法不适用;或课堂中的生成处理不当;或未针对学生差异区别对待;或对学生的评价不当;或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很好地激发调动起来;或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或课堂上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仍是我讲你听,没有把时间留给学生;或课堂教学过程被一只无形的教案所牵制,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而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所有这些情况,课后要认真思考、分析,找出原因,再通过与学生交流,与同事交流,甚至向专家请教,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课后及时进行反思,写下本课教学失败的原因,使自己清醒地意识到潜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提出一些扬长避短的改进措施,使之成为自己今后教学时应吸取、借鉴的教训,从而不断强化有效教学的意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反思学生的行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当前很多教学反思案例所表现出的一种鲜明倾向是重教师而轻学生,反思的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教学的效果等,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的有些少,毕竟,教师的教最终应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宗旨和归宿,忽视对学生的分析和思考也就大大失去了反思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应该注意到学生的收获,学生的疑惑在哪里。“教”与“学”本身就是统一的,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的整体。
课堂上学生精彩的作答、独特的解法、创新的思维,学生创新的火花一旦迸溅,我们教师应及时予以充分的肯定,这无疑是对学生的激励和赞赏。对学生课堂上出乎意料及个性化的见解;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等等,教师一定要善于捕捉和及时反思,充分关注学生的差异,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及时记下学生的疑问,由此进行判断和分析,找到学生产生问题的根源,然后按不同的原因、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给予解疑答难,也可作为今后教学的材料养分,认真反思总结,以便拓展我们的教学思路,丰富教艺,优化教学设计,更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
5.反思“再教学”。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思考本节课课前预定的目标是否达成;如何进行下一次教学的准备;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儿;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及时反思,以反思促教,才会有矫正不良教学行为、弘扬有效教学的良机,否则将永远是一名原地踏步的“教书匠”,强化反思意识,不断提高反思水平,从而在研究中成长,在反思中成长,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一名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让我们都做有心人,为提高自己专业化水平,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争做“名师”而认真反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