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46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y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丙类传染病[1]。该病主要受累器官为腮腺,也可侵犯其他腺体和神经系统以及肝脏、肾脏等,发生严重并发症。为了解该病及其流行特征,现将2013年收治住院的4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HBsAg阴性或抗-HBc阳性者肺癌术后辅助化学治疗中HBV的再激活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到2011年12月接受辅助化学治疗的3280例肺癌术后患者,所有入组患者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和生物化学检测,并接受以顺铂为基础的辅助化学治疗方案.数据比较行x2检验.结果 367例HBsAg阴性或抗-HBc阳性肺癌术后患者中,14例(3.81%)进展为乙型肝炎.单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外周血中皮质醇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评价.方法 HBV相关ACLF患者45例,其中早、中、晚期各15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例.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皮质醇浓度.比较各组血清皮质醇浓度,并将皮质醇浓度与PTA、TBil、Alb、ALT、AST、HBV DN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进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是引起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aemorrhagic fever,EHF)的病原体,其致死率可高达90%。自2014年2月至今,一些西非国家陆续暴发EHF疫情并呈播散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恐慌。现将EBOV的起源、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检测技术和疫苗研究进展作简要概述。
随着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研究的深入以及临床对CHB治疗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对于经过核苷(酸)类似物(NAs)规范治疗后未能获得病毒学或血清学应答,或在治疗中出现耐药以及达到治疗目标后停药复发的患者往往需要调整治疗策略。
期刊
患者男,28岁,原籍安徽省泾县,长期工作、生活于上海,体质量93 kg.于2011年7月中旬在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某村小河中游泳,8月1日出现发热,体温38.5℃,无寒战,当地医院考虑上呼吸道感染,经头孢类抗菌药物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于8月22日体温再次上升至38.7℃,频繁咳嗽,不伴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乏力纳差等,考虑为寄生虫感染.当地医院予吡喹酮口服3d(每天3次,每次600 mg),共计540
期刊
摘要:  为了界定捶草印花的工艺特征,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文章采用田野调查法,从传统草木染的角度对捶草印花进行实地考察,梳理出捶草印花的传统工艺流程,以及其与刻板技艺、剪纸技艺、扎染技艺的结合表现形式。通过对捶草印花纹样进行分析,发现其可分为植物摆放型与刻板印花型两大类,其中刻板印花类纹样题材较为丰富,花卉题材、剪纸题材比较具有代表性。研究提出,捶草印花技艺应在继承和发展中融入新生代设计力量
期刊
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药物主要有IFN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其中核苷(酸)类似物可最大限度地抑制血清HBV DNA.本研究通过定量检测CHB患者肝组织中HBVcccDNA,并与血清中HBV DNA、HBV血清学标志物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对CHB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期刊
目的 运用GenoType MTBDRplus线性探针法鉴定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与传统药物敏感试验进行比较,评估其在预测耐药结核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2011年2月到2012年1月基线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标本275份,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同时采用GenoType MTBDRplus线性探针法检测异烟肼及利福平耐药情况.对所有入组结核患者进行随访,
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学组主办、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承办的“第三届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将于2013年11月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召开。会议旨在国内外专家和同行就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相互交流、沟通,取长补短,建立基础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资源,规范临床诊断治疗。会议将设专题报告、大会发言和书面交流三种形式,特别邀请国内感染病学和肝病学等领
期刊
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呈世界范围流行的人兽共患传染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全世界每年发病人数超过5万,病死率超过10%[1].中国是钩体病的重要疫区,曾发生过多次大流行[2],通过积极控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发病率明显下降,但近年来部分地区疫情有抬头趋势.南充市作为钩体病重要疫区,2008年报道钩体病89例,2009年69例,而2010年达113例,占全国发病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