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母亲像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曾经告诉我们,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我常在心里想:我们共同的母亲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个夏天,我和妈妈去兰州旅游,终于有机会看到黄河,看到了这位伟大的母亲。在车上就听导游阿姨说,有个叫何鄂的雕塑家,通过想象创作了“黄河母亲”。这个雕像是由“母亲”和一个“男婴”组成的。分别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
  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跑到黄河边,一眼就看到了黄河母亲的雕像,她的背后是波涛汹涌的黄河,她的前面是争奇斗艳的花卉和被园林工人修剪整齐的冬青。黄河母亲是用黄色的花岗岩雕成的。母亲那健壮的身体半卧在滚滚的波涛之上,长长的秀发飘拂水面,微微含笑的眼睛深情地望着她手里搂着的孩子,多么温柔的妈妈呀!孩子胖乎乎的,显得特别顽皮可爱,他趴在妈妈的怀里,显得那么满足,那满脸的笑容好像在对南来北往的游客说:“看,我有一位多爱我的妈妈!”
  看着这位伟大的母亲,又看看平时关心爱护我的妈妈,我也顽皮地抱住妈妈大声喊道:“妈妈,我爱你,黄河妈妈,我也爱你!”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
其他文献
自由放飞  王梓一从小胆子就比较小,回农村老家时,他总不敢独自过桥。为了给儿子练胆,父亲王敏把儿子牵到桥上后,毅然抽手离开,让儿子自己过桥。刚开始,儿子一哭一回头,王敏不理他,只顾给他打气:“抬起头,看前面,不要往桥下看……”如此几次往复,王梓一终于敢独自过桥,王敏也吁了一口气。  王梓一还十分怕水,学游泳时,他常常在水中扑腾,向父亲求救。父亲却似乎“充耳不闻”,他目光冷峻地落在王梓一身上,嘴里不
期刊
当下,家长们或轻或重患有“教育焦虑症”,逼子成才的“虎妈”“狼爸”“鹰爸”们,一个个高调亮相。也有一个别样的声音低沉地响起——别以成功的名义,对孩子“下毒”!  江苏女作家赵翼如的散文集《有一种毒药叫“成功”》低调出版,她不那么在意孩子的分数,更关注孩子是否快乐。为了让儿子拥有一个丰富纯真的童年,她不断调整心态,在重重压力下与自己“病了的母爱”作斗争……她对家庭教育的关注与反思,引起教育界人士的极
期刊
一  人们常常说,小事一桩,不值一提。这是一句谦词。假如这种思想,左右了我们的学习,特别是写作,那可就糟了,也可以说是大错特错了。  我上学迟到了,因为自行车轮胎被扎坏了,小事;我在校园里看到一只只蜗牛在爬,小事;我感冒了、发烧了,小事;男孩子总爱打打小架,算不上大事;走路跌倒,爬起来就跑,小事;吃饭、睡觉、生气,司空见惯的事;晨练、做操,重来重去的事……这些小事,是每个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不可能
期刊
“陈冰冰,借一把尺,我忘带了。”坐在我前排的周菲菲着急地说道。陈冰冰头也不抬,只当没有听见,只顾着自己做作业。  “陈冰冰,把你的尺借我用一下。我一会儿就还给你。”周菲菲已经几乎是哀求了。可是陈冰冰依旧无动于衷:“自己不带,关我什么事?”周菲菲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我们也都回过头去看着陈冰冰,可是陈冰冰摆出了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我就不借,你能把我怎么样?”哎!这就是我的小气鬼同桌,要借
期刊
酉酉生病了,积食。所以只能吃白米粥和一些易消化的素食。  老公下班回家时,买来了烙饼,油滋滋的,很香很诱人。那也是酉酉喜欢吃的。他跪坐在我们对面的椅子上,胳膊撑着桌面,眼巴巴地看着我俩大嚼那香喷喷的烙饼。不一会儿,他撅起嘴来:“我明明不能吃这个,你还买……”我看到他眼圈有点红。  “可是家里其他人没生病呀。”我说。  “那也不能买!不能让我看见……”  “可是也不能让所有人都像病了一样啊!”  酉
期刊
“杨舍之前有老街,后来被拆掉了。”奶奶充满遗憾地告诉我。“为什么要拆呢?”我不解地问。“为了城市变得更美呀。”“那为什么又要重新建一条明清时代的老街呢?”“也是为了城市更美,更为了把城市的历史文化一代代传下去。”爸爸突然插了一句嘴。我并不是很明白大人们这些听起来有点矛盾的话语。“过两天杨舍老街开业我带你去玩。”爸爸笑着对我说。  噼里啪啦,随着一阵阵鞭炮声的响起,杨舍老街正式开业了!  杨舍老街之
期刊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生长时首先使用的名称。后来,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与儿童的长期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理念,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的智力有着卓越的贡献。  在抚育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敏感期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神奇魔力,也看到了一个孩子努力完善自己的内在潜能。  秩序敏感期,生气有道理  两岁左右的时候,儿子德昀的秩序敏
期刊
“自知是智慧的开始”。慢慢的,我已清楚地接受了一个事实:就是我有一个极平常的儿子,他自己也安于边缘姿态。  当妈的,应该具备一种能力:掂出自家孩子大致有几斤几两,即你的孩子有什么没什么,由此寻找孩子发展的可能性。  妈妈很大的一个盲点,就是拿榜样说事:谁谁谁怎样,你也准能……其实专家早说了,智商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教育能对智商起到点边际效应。  以松木为例,有硬度密度的限制,只能做普通门窗,很难做
期刊
“叮铃铃——叮铃铃——”烦人的闹钟声把我从梦中唤醒,我伸了个懒腰,又是新的一天开始了。即便是星期日,我也没时间休息,像个被操控的机器人一样,一刻不停地接收着妈妈布置的任务:“先吃早饭,吃完做半个小时数学卷,完了看半小时课外书,之后做一小时语文,接着再……”我捂住了耳朵,不想听不想听!渐渐地,我沉入了幻想之中……  今天是自由节,全世界的小孩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大人无权干涉。太棒啦!我终于可以放松
期刊
星星在充电  晚上,我和女儿航航走在回家的路上。“航航,快看!房顶上有颗星星,好亮啊!”  “它在充电!”女儿仔细地看了看认真地说。  “可能”是什么东西  晚上,航航想起了白天放走的癞蛤蟆。“妈妈,癞蛤蟆回家了,一定找到好朋友了吧?”我说:“可能吧!”“妈妈,‘可能’是什么‘东西’?”  我很聪明  航航有些偏食。吃中饭的时候,我劝航航多吃些豆腐:“航航,吃些豆腐吧!豆腐是豆子做的,吃了会很聪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