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可持续发展被人们逐步认识, 生态建筑设计也已然成为新的设计理念, 而要真正实现绿色设计则必须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手法, 并实现多层次合作关系同时介入,并达成共识、贯彻始终。本文介绍了绿色建筑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探讨了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21世纪, 整个世界都必须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地球仅一个,我们应该关爱自己的家园。营造绿色生态建筑将是致力于人类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把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居住、生活建筑, 有机地结合到自然中, 逐步摆脱建筑行业对非再生资源的过分依赖, 形成合理、高效利用能源的良性局面, 保证人类社会的各环节协调发展, 这也是我们建筑师要面临的艰巨任务。
一、绿色建筑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1、绿色建筑
其又称为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以及可持续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并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具体措施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实现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
2、绿色建筑设计
其是指在设计过程中紧密结合当地情况及用户需求,采用先进材料、机械和控制技术实现建筑系统最佳化,实现在提供给用户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减少能耗。这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从对环境影响、建筑内环境和全寿命周期投资等角度综合考虑并做出决策。建筑寿命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以及拆除再利用等,其设计阶段的决策将直接影响以后各阶段的费用和效率,因此为避免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由于设计不当而出现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应加强设计管理,不仅要考虑节省初投资,还要考虑节约运营与维护费用,即应关心建筑一生的健康状况。
3、可持续发展
其是指既满足现代人需求,并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既要实现经济发展,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以及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其核心是发展,但其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文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1、整体环境的设计
所谓整体环境设计,不是针对某一个建筑,而是建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出发,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综合分析、整体设计。整体环境设计的方法有:
(1)引入绿色建筑理论。城市开发建设应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一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区域划分、空间结构和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让城市的历史文脉、自然地理特征得以沿袭。
(2)加强环境绿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环境对健康的重要性,绿化不单可以创造空间,还可以美化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用绿化覆盖地面,由于大量水分蒸发,往往可以营造比较凉爽、舒适的环境;高大的乔木在地面上形成了较大树荫,减少路面吸热,同时可以净化空气,提高空间的氧含量。因此,在人居环境住宅区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绿化环境设计,创造出良好的微气候,应该将绿化量化标准引入设计规范。当前,环境绿化主要包括小区周围环境绿化和建筑立体绿化。①小区周围环境的绿化。尽量减少硬质铺地,扩大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的草坪高几倍。目前,多数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不利,应尽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②立体绿化。引入“土地空间化”的概念,包括墙面绿化、屋顶绿化和阳台绿化。墙面绿化主要是在强烈阳光直射面爬满绿色藤状植物,避免陽光直射墙面,降低外墙表面温度,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如重庆的“天奇花园”的墙面绿化,在西墙面上设计由柱子和圈梁组成的构架,并设置种植槽和集中喷灌系统。夏季爬山虎覆盖墙面形成一道绿墙, 绿墙与墙面之间形成大约300mm 宽的间层,这间层形成了良好的通风竖井,增强了墙面的散热性能,而且绿墙还能避免阳光对墙面的直射。屋顶绿化是在建筑屋顶上采用蓄水覆土种植, 屋面上种植花草和一些低矮灌木,形成一个“空中花园”。阳台绿化是在居民家的阳台上种植一些花草植物。
(3)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例如:滨临城市河道的住区宜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设置亲水景点;临近公园或其他类型景点资源的住区,应考虑设计景点视线通廊,促成内外景点的交融;毗邻历史古迹保护区的住区应尊重历史, 让珍贵的历史文脉溶于当今的景点设计元素中,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并为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笔者在雅安市滨河公园方案设计中较好的应用这样的设计思想,充分体现了《穿越时空,聆听茶香》的设计构思。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2、建筑单体的设计方法
(1)建筑的体型系数即建筑物表面积与建筑的体积比,它与建筑的热工性能密不可分。曲面建筑的热耗小于直面建筑,在相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大, 具体设计时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减少体形凹凸变化,尽量采用规则平面形式。
(2)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的设计,外墙设计要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①采用良好的外墙材料,利用更好的隔热砖代替粘土砖,节省土地资源,如上海现代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了以秸杆稻草为原料的绿色建材———稻草板,并在上海青浦县推广使用,它与传统的粘土砖相比,不仅具有色彩丰富、重量轻、体积小、保温、隔热、隔音等多项优良性能,而且在环保上解决了秸杆焚烧的问题;其次它自然降解,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污染。②采用选择性镀膜窗户,其导热系数较小,能够改善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性。③加强门窗的气密性,减少热交换。④使用各种轻便可调节的遮阳设备抵御夏季太阳的直接辐射,同时冬季能够调节便于采光。
(3)采用弹性设计方案,提高房屋的适用性、可变性,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灵活性要求上。①楼梯的可生长性,包括基础的预留量、楼段板承重的预先考虑,周边环境的生长预留地等。②预留管道空间,包括水电、通讯的发展空间。③家具系统的可变化性。
(4)建筑节能设计。要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无污染能源。建筑材料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材料,严格做到建材无污染、无辐射。
(5)建筑智能设计。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出现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 智能化的发展可以促进绿色建筑在“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状态下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红航, 朱江南. 谈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9,23:20.
[2] 熊远勤. 重庆绿色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4)
[3] 郑必福. 浅谈绿色及生态建筑[J]. 山西建筑, 2007,(32)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21世纪, 整个世界都必须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地球仅一个,我们应该关爱自己的家园。营造绿色生态建筑将是致力于人类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把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居住、生活建筑, 有机地结合到自然中, 逐步摆脱建筑行业对非再生资源的过分依赖, 形成合理、高效利用能源的良性局面, 保证人类社会的各环节协调发展, 这也是我们建筑师要面临的艰巨任务。
一、绿色建筑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1、绿色建筑
其又称为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以及可持续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并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具体措施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实现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
2、绿色建筑设计
其是指在设计过程中紧密结合当地情况及用户需求,采用先进材料、机械和控制技术实现建筑系统最佳化,实现在提供给用户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减少能耗。这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从对环境影响、建筑内环境和全寿命周期投资等角度综合考虑并做出决策。建筑寿命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以及拆除再利用等,其设计阶段的决策将直接影响以后各阶段的费用和效率,因此为避免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由于设计不当而出现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应加强设计管理,不仅要考虑节省初投资,还要考虑节约运营与维护费用,即应关心建筑一生的健康状况。
3、可持续发展
其是指既满足现代人需求,并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既要实现经济发展,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以及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其核心是发展,但其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文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1、整体环境的设计
所谓整体环境设计,不是针对某一个建筑,而是建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出发,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综合分析、整体设计。整体环境设计的方法有:
(1)引入绿色建筑理论。城市开发建设应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一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区域划分、空间结构和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让城市的历史文脉、自然地理特征得以沿袭。
(2)加强环境绿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环境对健康的重要性,绿化不单可以创造空间,还可以美化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用绿化覆盖地面,由于大量水分蒸发,往往可以营造比较凉爽、舒适的环境;高大的乔木在地面上形成了较大树荫,减少路面吸热,同时可以净化空气,提高空间的氧含量。因此,在人居环境住宅区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绿化环境设计,创造出良好的微气候,应该将绿化量化标准引入设计规范。当前,环境绿化主要包括小区周围环境绿化和建筑立体绿化。①小区周围环境的绿化。尽量减少硬质铺地,扩大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的草坪高几倍。目前,多数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不利,应尽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②立体绿化。引入“土地空间化”的概念,包括墙面绿化、屋顶绿化和阳台绿化。墙面绿化主要是在强烈阳光直射面爬满绿色藤状植物,避免陽光直射墙面,降低外墙表面温度,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如重庆的“天奇花园”的墙面绿化,在西墙面上设计由柱子和圈梁组成的构架,并设置种植槽和集中喷灌系统。夏季爬山虎覆盖墙面形成一道绿墙, 绿墙与墙面之间形成大约300mm 宽的间层,这间层形成了良好的通风竖井,增强了墙面的散热性能,而且绿墙还能避免阳光对墙面的直射。屋顶绿化是在建筑屋顶上采用蓄水覆土种植, 屋面上种植花草和一些低矮灌木,形成一个“空中花园”。阳台绿化是在居民家的阳台上种植一些花草植物。
(3)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例如:滨临城市河道的住区宜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设置亲水景点;临近公园或其他类型景点资源的住区,应考虑设计景点视线通廊,促成内外景点的交融;毗邻历史古迹保护区的住区应尊重历史, 让珍贵的历史文脉溶于当今的景点设计元素中,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并为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笔者在雅安市滨河公园方案设计中较好的应用这样的设计思想,充分体现了《穿越时空,聆听茶香》的设计构思。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2、建筑单体的设计方法
(1)建筑的体型系数即建筑物表面积与建筑的体积比,它与建筑的热工性能密不可分。曲面建筑的热耗小于直面建筑,在相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大, 具体设计时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减少体形凹凸变化,尽量采用规则平面形式。
(2)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的设计,外墙设计要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①采用良好的外墙材料,利用更好的隔热砖代替粘土砖,节省土地资源,如上海现代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了以秸杆稻草为原料的绿色建材———稻草板,并在上海青浦县推广使用,它与传统的粘土砖相比,不仅具有色彩丰富、重量轻、体积小、保温、隔热、隔音等多项优良性能,而且在环保上解决了秸杆焚烧的问题;其次它自然降解,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污染。②采用选择性镀膜窗户,其导热系数较小,能够改善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性。③加强门窗的气密性,减少热交换。④使用各种轻便可调节的遮阳设备抵御夏季太阳的直接辐射,同时冬季能够调节便于采光。
(3)采用弹性设计方案,提高房屋的适用性、可变性,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灵活性要求上。①楼梯的可生长性,包括基础的预留量、楼段板承重的预先考虑,周边环境的生长预留地等。②预留管道空间,包括水电、通讯的发展空间。③家具系统的可变化性。
(4)建筑节能设计。要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无污染能源。建筑材料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材料,严格做到建材无污染、无辐射。
(5)建筑智能设计。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出现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 智能化的发展可以促进绿色建筑在“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状态下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红航, 朱江南. 谈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9,23:20.
[2] 熊远勤. 重庆绿色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4)
[3] 郑必福. 浅谈绿色及生态建筑[J]. 山西建筑, 2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