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个同学,我刚交往的时候,觉得他真诚坦荡,友善热忱,只是喜欢批判他人的处世方式,动不动就给人冠名“八面玲珑”,这让我有些受不了。随着交往的深入,又发现他固执己见,盲目排外,很难理解别人的想法和主张。
他算是个直肠子的人,确实没什么心机城府,但对于他的很多观点和行为,我却是不认同的。他以为处世之道不外乎就两类:刚正不阿或曲意逢迎,黑白有别,界限分明。前面一类自然是他所喜欢的,而后者则常常遭到他的鄙视。我一度与一名学生干部交往密切,结果为他所不齿,被认为有攀龙附凤的嫌疑。面对他的质疑,我还真有点儿哭笑不得。
朋友的好,我点滴铭记。朋友的刚直,我却难以消受。
就像小的时候,我们对外物的评判不外乎“好”“坏”二字。阿童木,奥特曼,地球超人,正义与邪恶都有鲜明的角色分组。以至于我们习惯于问:妈妈,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可是不少人长大以后还是无法摆脱这样的角色评价标准,明明看到人性的不完善是常态,却无法直面。不懂审视自身,习惯苛责他人。
有天早上和同学聊天,探讨如何处世为人,我脱口而出“弹性”二字,同学叫好。
当然,不排除有人不小心就把“弹性”视为“圆滑”的演变,不留神就把这尺度拿捏的智慧理解为下三滥的把戏。但愿这样的悲剧能够少一点。
所谓弹性,通俗的理解可以是适应环境和拿捏尺度的能力。因为是弹性的,所以尺度的把握也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渐渐觉得,人与人的交往是张柔软的网络而并非坚硬的钢筋直线。
人心其实是很柔软的东西,可塑性很强。两个人走得近了,交往密切了,难免会影响彼此对外物的价值判断。沟通是交往的必经之路,但是这条路也并非直线,它必然多有岔口,即使选择了一条岔路继续走,岔路的尽头还有分岔。密密匝匝的分岔织成巨大密集的网络,在这个岔口分道扬镳,可能在下个岔口相逢一笑,这才是交往的真相。
既然有这么多岔口,一切就充满了未知性和趣味性。岔口唤起相处的危机意识,扫除惰性,因为可能分开;岔口也让破裂关系的补救和修复成为可能,因为许能重逢。
认死理的人习惯在直线上行走,在迷宫般的网络里却举步维艰。弹性的人却一定可以游刃有余。
弹性的人张弛有度,懂得恰到好处地付出和回收,营造双方最为轻松愉悦的交往氛围。而非不合时宜地固守自己的一切习惯和认知,据理力争,制造所处环境中不和谐的音符。耿直一不留神就会变成自私和迂腐。
有如朋友,如果多一点融通,少一些执拗,相处起来应该会更加轻松愉快些。朋友,毕竟不应该是负担。
爸爸妈妈偶有争执,常常争得面红耳赤,我总是最后出来打圆场的。其实,仔细分析他们争执的内容,双方固执的观点都是有漏洞的,而双方彼此否定的观点都是不无道理的,稍作换位,便能反躬自省。作为旁观者,自然明白个中道理,如果当事人都有如此清楚的认知,战争完全可以避免。
当观点产生碰撞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带有先入为主的成见,善于为自己的主张辩护,竭力维护其不被推翻。潜意识里,我们纵容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急剧膨胀,本能地抵触对立面的主张。无法换位思考,无法包容异己,就像一根绷直的弹簧,倾力弹出,却失去了收缩的能力,同时也失去了蓄势再发的能量。
极端地把弹性的智慧理解为抛掉自己内心的坚守,一味地曲意迎合他人的观点,那就大错特错了。若以皮肤喻之,那不是弹性,是松弛。
弹性的人,应该是可以接纳异己,兼容并包的。若能保持弹性,学会张弛,对情境中的各种状态都努力保持认知,脱离唯我论的怪圈,摒弃偏见,客观思考和评估异己的观点,比较其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或许比固执己见更加接近事情的真相。
我们常常低估内心空间的深度和广度,以为除了自我意识就难容其他。其实试一试,只要肯做整理便能腾出空间容纳更丰富的认知。
记得前段时间读过批判性思维的教材,书的主旨简言之就是不要竭力证明别人是错的,自己是对的。我想这也是富有弹性的先决条件。
另外,好比一个篮球,充了气,才会有弹性。我们的心也一样。弹性还需要强大气场的支撑,即稳健的人格和健康的价值观。否则,弹性的表现方式真的可能沦为阿谀和谄笑。
随时光的流逝,皮肤会渐渐失去弹性。但,希望我们的心能够在行走的岁月中变得更富有弹性。
编辑/梁宇清
他算是个直肠子的人,确实没什么心机城府,但对于他的很多观点和行为,我却是不认同的。他以为处世之道不外乎就两类:刚正不阿或曲意逢迎,黑白有别,界限分明。前面一类自然是他所喜欢的,而后者则常常遭到他的鄙视。我一度与一名学生干部交往密切,结果为他所不齿,被认为有攀龙附凤的嫌疑。面对他的质疑,我还真有点儿哭笑不得。
朋友的好,我点滴铭记。朋友的刚直,我却难以消受。
就像小的时候,我们对外物的评判不外乎“好”“坏”二字。阿童木,奥特曼,地球超人,正义与邪恶都有鲜明的角色分组。以至于我们习惯于问:妈妈,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可是不少人长大以后还是无法摆脱这样的角色评价标准,明明看到人性的不完善是常态,却无法直面。不懂审视自身,习惯苛责他人。
有天早上和同学聊天,探讨如何处世为人,我脱口而出“弹性”二字,同学叫好。
当然,不排除有人不小心就把“弹性”视为“圆滑”的演变,不留神就把这尺度拿捏的智慧理解为下三滥的把戏。但愿这样的悲剧能够少一点。
所谓弹性,通俗的理解可以是适应环境和拿捏尺度的能力。因为是弹性的,所以尺度的把握也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渐渐觉得,人与人的交往是张柔软的网络而并非坚硬的钢筋直线。
人心其实是很柔软的东西,可塑性很强。两个人走得近了,交往密切了,难免会影响彼此对外物的价值判断。沟通是交往的必经之路,但是这条路也并非直线,它必然多有岔口,即使选择了一条岔路继续走,岔路的尽头还有分岔。密密匝匝的分岔织成巨大密集的网络,在这个岔口分道扬镳,可能在下个岔口相逢一笑,这才是交往的真相。
既然有这么多岔口,一切就充满了未知性和趣味性。岔口唤起相处的危机意识,扫除惰性,因为可能分开;岔口也让破裂关系的补救和修复成为可能,因为许能重逢。
认死理的人习惯在直线上行走,在迷宫般的网络里却举步维艰。弹性的人却一定可以游刃有余。
弹性的人张弛有度,懂得恰到好处地付出和回收,营造双方最为轻松愉悦的交往氛围。而非不合时宜地固守自己的一切习惯和认知,据理力争,制造所处环境中不和谐的音符。耿直一不留神就会变成自私和迂腐。
有如朋友,如果多一点融通,少一些执拗,相处起来应该会更加轻松愉快些。朋友,毕竟不应该是负担。
爸爸妈妈偶有争执,常常争得面红耳赤,我总是最后出来打圆场的。其实,仔细分析他们争执的内容,双方固执的观点都是有漏洞的,而双方彼此否定的观点都是不无道理的,稍作换位,便能反躬自省。作为旁观者,自然明白个中道理,如果当事人都有如此清楚的认知,战争完全可以避免。
当观点产生碰撞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带有先入为主的成见,善于为自己的主张辩护,竭力维护其不被推翻。潜意识里,我们纵容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急剧膨胀,本能地抵触对立面的主张。无法换位思考,无法包容异己,就像一根绷直的弹簧,倾力弹出,却失去了收缩的能力,同时也失去了蓄势再发的能量。
极端地把弹性的智慧理解为抛掉自己内心的坚守,一味地曲意迎合他人的观点,那就大错特错了。若以皮肤喻之,那不是弹性,是松弛。
弹性的人,应该是可以接纳异己,兼容并包的。若能保持弹性,学会张弛,对情境中的各种状态都努力保持认知,脱离唯我论的怪圈,摒弃偏见,客观思考和评估异己的观点,比较其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或许比固执己见更加接近事情的真相。
我们常常低估内心空间的深度和广度,以为除了自我意识就难容其他。其实试一试,只要肯做整理便能腾出空间容纳更丰富的认知。
记得前段时间读过批判性思维的教材,书的主旨简言之就是不要竭力证明别人是错的,自己是对的。我想这也是富有弹性的先决条件。
另外,好比一个篮球,充了气,才会有弹性。我们的心也一样。弹性还需要强大气场的支撑,即稳健的人格和健康的价值观。否则,弹性的表现方式真的可能沦为阿谀和谄笑。
随时光的流逝,皮肤会渐渐失去弹性。但,希望我们的心能够在行走的岁月中变得更富有弹性。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