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某拱座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水化热温度进监测,实时掌握水化热温度发展规律,能够有效地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核心与表面的温差,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拱座;水化热;温度监测
随着大跨桥梁的建设,在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被广泛的应用于承台、拱座、锚碇、桥塔等重要部位。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能,而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较低,热量不易散发。混凝土外部温度因与外界接触而降低后,混凝土内部温度仍然很高,内部高温混凝土的膨胀受到外部低温混凝土的约束,从而使得外部混凝土受拉。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开裂,影响结构的质量安全,严重的还会造成工程事故。因此,做好混凝土浇注后的温度监测,可以为养护提供依据,同时也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成型质量。
1工程背景
某特大桥钢管混凝土拱桥拱座采用明挖扩大基础,全桥共设四个分离式拱座基础。拱座尺寸为14x7x7m,在距承台顶面1.97m处采用1:1放坡,拱座混凝土标号为C40。为了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减小内外温差,共布置了5层冷却水管,冷却管层间距1.5m,水平间距2m,在拱座顶部水平间距适当缩小,外测冷却管离混凝土表面距离0.5m。冷却管为直径4cm的钢管。
2监测方案
2.1温度控制标准
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混凝土水化热的发展变化规律、养护条件、通水散热等因素,制定了以下混凝土的温控标准:
(1)混凝土的内表温差不超过25℃;
(2)拆模时内外温差小于25℃;
(3)最大降温速率要小于2.0℃/d;
2.2温度测量方法
温度测量采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从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在拱座浇筑开始后温度出现峰值前白天1次/小时,夜晚1次/2小时;当温度趋于缓和时昼夜1次/2小时,当各测点得温度明显随气温变化时,可停止测量。
2.2测点布置
根据拱座对称性以及冷却管的布置位置,将温度传感器分三层布置在拱座1/4范围内,拱座每层沿三个方向布置。在拱座的钢筋笼绑扎完毕时,将热敏温度传感器按照如下布置图绑扎在相应位置的钢筋上。
3水化热温度测试结果
3.1温度场的基本规律
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一个随时间和位置而变化的瞬态温度场,其初期变化近似于抛物线分布,随龄期增加逐渐趋于平缓,最后与外界气温趋于平衡,其变化的影响因素较多也较复杂。实际的温度控制中,一般考虑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峰值与内外温差变化情况。混凝土内部峰值主要受混凝土配合比、散热边界条件、外部环境等影响,可以分为浇注温度、水泥水化热温度和混凝土散热温度3部分,相应地温度控制方法也主要针对这几个部分。
3.2垂直方向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具有代表性的中心测点在垂直方向的温度变化曲线,从测点结果分析发现,中心温度分为升温和降温两个阶段,升温时间较短,降温时间较长,从混凝土浇筑完毕起,由于冷却管的降温作用,大约经过35h时,内部温度最高达到78℃左右,随后由于水化热的放热量小于混凝土表面和底面的散热量,中心温度开始下降,下降过程较平缓,持续时间较长,大约在140h之后随大气温度开始变化。每层沿三个方向温度变化基本重合,第一层(A-A层)和第三层(C-C层)测点的温度要比第二层(B-B层)的温度稍低一点,这种情况与实际相符,因为最上层测点接近暴露在大气,热量易扩散,最下层测点接近于承台,热量可以向承台中扩散。
3.3水平方向温度分布
水平方向温度分析主要反映温度在水平面内的传导情况。在最外部点温度在混凝土浇筑34h左右后达到最大值,最内部点温度在38h左右温度才达到最大值;降温阶段内外点也存在差異,A-A层外部点温度86h左右就随大气温度开始变化,C-C层外部点温度60h左右就随大气温度开始变化,B-B层内部点温度全面开始降温大约需经历56h左右。在长度、宽度和对角三个方向的内外最大温差并不相同,三个方向的最大温差24.96℃
3.4冷却管水温
当混凝土浇筑至冷却管布置平面时即开始通水冷却。冷却管进水口水温夜间为18℃,白天为26℃。冷却管流量未作具体数值要求,但要求出水口温度不得超过40℃,温度过高时则加大流量。实测出水口水温最高为36℃,符合要求。
4结语
(1)混凝土中心温度值在混凝土形成3d内达到最高,以后慢慢降温。在浇注到拆模的这段养护期内,由于实时测量拱座内混凝土温度,通过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拱座内部预埋冷却管中水的流速,以减少拱座混凝土内外温差,抑制产生有害的温度裂缝。通过温度测试与控制,实际控制效果良好,混凝土无裂缝出现。
(2)混凝土施工和混凝土的养护措施是成功的,混凝土水化热的最大内外温差小于25℃。同时现场准备了蓄水设备和塑料薄膜、麻袋等预备措施。当温差超过25℃时,采取及时覆盖两层塑料薄膜和两层麻袋并浇水养护。从而控制了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保证了混凝土不产生温差裂缝。
参考文献
[1]路桥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蔡炎标.崖门大桥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试验分析[J].国外桥梁,2001,(3):66—68.
[3]袁广林,黄方意,沈华,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的水化热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研究[J].混凝土,2005(2):86—88.
[4]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5]钟继卫,高建学,王戒躁.大跨度悬索桥基准索股施工控制[J].世界桥梁,2006,2:41-43.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拱座;水化热;温度监测
随着大跨桥梁的建设,在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被广泛的应用于承台、拱座、锚碇、桥塔等重要部位。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能,而混凝土的导热系数较低,热量不易散发。混凝土外部温度因与外界接触而降低后,混凝土内部温度仍然很高,内部高温混凝土的膨胀受到外部低温混凝土的约束,从而使得外部混凝土受拉。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开裂,影响结构的质量安全,严重的还会造成工程事故。因此,做好混凝土浇注后的温度监测,可以为养护提供依据,同时也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成型质量。
1工程背景
某特大桥钢管混凝土拱桥拱座采用明挖扩大基础,全桥共设四个分离式拱座基础。拱座尺寸为14x7x7m,在距承台顶面1.97m处采用1:1放坡,拱座混凝土标号为C40。为了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减小内外温差,共布置了5层冷却水管,冷却管层间距1.5m,水平间距2m,在拱座顶部水平间距适当缩小,外测冷却管离混凝土表面距离0.5m。冷却管为直径4cm的钢管。
2监测方案
2.1温度控制标准
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混凝土水化热的发展变化规律、养护条件、通水散热等因素,制定了以下混凝土的温控标准:
(1)混凝土的内表温差不超过25℃;
(2)拆模时内外温差小于25℃;
(3)最大降温速率要小于2.0℃/d;
2.2温度测量方法
温度测量采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从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开始,在拱座浇筑开始后温度出现峰值前白天1次/小时,夜晚1次/2小时;当温度趋于缓和时昼夜1次/2小时,当各测点得温度明显随气温变化时,可停止测量。
2.2测点布置
根据拱座对称性以及冷却管的布置位置,将温度传感器分三层布置在拱座1/4范围内,拱座每层沿三个方向布置。在拱座的钢筋笼绑扎完毕时,将热敏温度传感器按照如下布置图绑扎在相应位置的钢筋上。
3水化热温度测试结果
3.1温度场的基本规律
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一个随时间和位置而变化的瞬态温度场,其初期变化近似于抛物线分布,随龄期增加逐渐趋于平缓,最后与外界气温趋于平衡,其变化的影响因素较多也较复杂。实际的温度控制中,一般考虑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峰值与内外温差变化情况。混凝土内部峰值主要受混凝土配合比、散热边界条件、外部环境等影响,可以分为浇注温度、水泥水化热温度和混凝土散热温度3部分,相应地温度控制方法也主要针对这几个部分。
3.2垂直方向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具有代表性的中心测点在垂直方向的温度变化曲线,从测点结果分析发现,中心温度分为升温和降温两个阶段,升温时间较短,降温时间较长,从混凝土浇筑完毕起,由于冷却管的降温作用,大约经过35h时,内部温度最高达到78℃左右,随后由于水化热的放热量小于混凝土表面和底面的散热量,中心温度开始下降,下降过程较平缓,持续时间较长,大约在140h之后随大气温度开始变化。每层沿三个方向温度变化基本重合,第一层(A-A层)和第三层(C-C层)测点的温度要比第二层(B-B层)的温度稍低一点,这种情况与实际相符,因为最上层测点接近暴露在大气,热量易扩散,最下层测点接近于承台,热量可以向承台中扩散。
3.3水平方向温度分布
水平方向温度分析主要反映温度在水平面内的传导情况。在最外部点温度在混凝土浇筑34h左右后达到最大值,最内部点温度在38h左右温度才达到最大值;降温阶段内外点也存在差異,A-A层外部点温度86h左右就随大气温度开始变化,C-C层外部点温度60h左右就随大气温度开始变化,B-B层内部点温度全面开始降温大约需经历56h左右。在长度、宽度和对角三个方向的内外最大温差并不相同,三个方向的最大温差24.96℃
3.4冷却管水温
当混凝土浇筑至冷却管布置平面时即开始通水冷却。冷却管进水口水温夜间为18℃,白天为26℃。冷却管流量未作具体数值要求,但要求出水口温度不得超过40℃,温度过高时则加大流量。实测出水口水温最高为36℃,符合要求。
4结语
(1)混凝土中心温度值在混凝土形成3d内达到最高,以后慢慢降温。在浇注到拆模的这段养护期内,由于实时测量拱座内混凝土温度,通过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拱座内部预埋冷却管中水的流速,以减少拱座混凝土内外温差,抑制产生有害的温度裂缝。通过温度测试与控制,实际控制效果良好,混凝土无裂缝出现。
(2)混凝土施工和混凝土的养护措施是成功的,混凝土水化热的最大内外温差小于25℃。同时现场准备了蓄水设备和塑料薄膜、麻袋等预备措施。当温差超过25℃时,采取及时覆盖两层塑料薄膜和两层麻袋并浇水养护。从而控制了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保证了混凝土不产生温差裂缝。
参考文献
[1]路桥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蔡炎标.崖门大桥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试验分析[J].国外桥梁,2001,(3):66—68.
[3]袁广林,黄方意,沈华,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的水化热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研究[J].混凝土,2005(2):86—88.
[4]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5]钟继卫,高建学,王戒躁.大跨度悬索桥基准索股施工控制[J].世界桥梁,2006,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