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美烟台:北纬三十七度的仙境之城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0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纬37度,这个魔力无穷的数字仿佛尽得大自然的灵气,它所穿过的地域有着地球上约百分之九十的古文明发源地、约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古建筑遗迹以及绝大部分特异神奇的自然现象。
  这一条线上聚集了美国的旧金山、法国波尔多、希腊雅典、意大利西西里等无数美丽富饶的城市。
  当它由西向东蔓延到东亚大陆海岸之后,终点停留在了中国最具『仙气』的城市——烟台。这座充满碰撞感的城市,时尚与古老并存,浪漫与传统比肩,中西文化在这里完美融合。这里是人间仙境,养生福地;这里是鲜美之城。
  仙境海岸 尽显东方风情
  烟台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秦皇汉武时期,帝王们寻觅不老之术,追寻至此,让这片土地多了一份传奇的色彩。“遇见既是幸运”的海市蜃楼也出现于此,这座海边小城被赋予太多的神奇与传奇,八仙过海、长生不老……因此,这里被叫做仙境海岸。
  烟台的仙境海岸从养马岛到蓬莱阁,由东向西,约有100公里。从当年秦始皇御驾东征,流连忘返的养马岛说起:传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御驾东征,发现了海中这座近岸小岛。岛上水草丰美,马匹们竟赖着不走,于是秦始皇把这里封为“皇家养马岛”。养马岛由此得名,岛上自然风光秀美,最神奇的景观当属“一岛三滩”。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小岛周围,竟会有三种不同的海水——蓝、绿、白,三种不同的海滩——礁、沙、石,三种不同的海浪——翻滚的、起伏的、扩散的,人们将它称为烟台的“马尔代夫”。海风的轻抚呢喃和浪花拍打礁石之声如同演奏着一曲交响乐,让人沉醉在北纬37度金黄色的梦里。
  从秦始皇的御马园,沿着漫长曲折的海湾由东向西,会经过烟台市的莱山区、芝罘区、蓬莱市,这一路风景优美,山海相映,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最具代表性的景观是东炮台公园和烟台山步行街。为了加强海防,清朝末年从德国进口的克虏伯大炮就在公园的山头上,城门上“雄风海表”四个大字威严依旧。作为城市名片的张裕葡萄酒博物馆和烟台开埠老建筑都集中在烟台山下。烟台的一切都曾经与烟台山公园的灯塔有关,烟台这个名字也来自于曾经驻防所烧燃狼“烟”的前哨炮“台”。
  一路向西,跨越游人如织的金沙滩海岸,便到了蓬莱,曾经因为抗倭镇关而闻名的登州府如今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那里据说是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之术的重要仙境。在雾雨朦胧的日子里,蓬莱“阴灵生月,烟浮雾横”,海市蜃楼的奇景不时出现在“碧山远列,沙浑潮落”的海面上,正像口耳相传的隐秘仙境。
  就连蓬莱阁也因此而沾染了些许的仙气,高踞丹崖极顶,其下断崖峭壁,倒挂在碧波之上,偶有海雾飘来,层层裹缠山腰,画栋雕粱,直欲乘风飞去。它与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一起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文人墨客雅集,以至于存留着的历代文人雅士观海述景的题刻多达二百多处。
  古往今来,大浪淘沙,带不走历史留下的印记。过往的岁月深深印在城市的记忆中,如今的仙境海岸,细腻的沙滩形成了面积广阔的海水浴场,皮划艇、水上摩托、游船出海等水上游乐项目备受欢迎。浪漫的月亮湾与威武的东炮台比邻而居,好像给烟台注入了刚柔并济的气质,讨人喜欢。海风吹来,金黄色的沙滩和清透的碧空让人沉醉,当然,醉人的还有葡萄酒。
  酒堡庄园 令人沉醉留恋
  在中国,张裕葡萄酒可以说是家喻户晓。1892年,著名的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先生为了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的序幕由此拉开。
  如今“张裕酿酒公司”的旧址还在,只不过保留下来的生产车间和地下酒窖,变成了“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清朝时的厂名“张裕酿酒公司”仍然悬刻在年代感十足的门廊之上,狭窄的门洞仅容一车通过,透过幽暗的弧顶,仿佛穿越了百年时光。
  从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到现代的张裕国际葡萄酒城,百年老厂再现往昔。张裕的酒文化变得越来越丰富,葡萄酒城成为了来烟台游玩的必选之地。葡萄酒城里有美轮美奂的酒庄古堡,有亚洲首座葡萄酒主题乐园。酒庄严格遵循国际酒庄3S原则兴建,拥有目前国内最现代化的酒窖,集生产高档酒、旅游观光、葡萄酒科普等功能于一体。这里常年举办葡萄酒修学之旅、体验之旅、风情采摘節、体验购物节等特色活动,是工业观光、商务考察及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烟台的酒庄古堡各式各样,应有尽有。电影《西虹市首富》里面频频出现的古堡,就位于烟台蓬莱,一部票房口碑俱佳的电影,让文成城堡名声远扬,成为了蓬莱旅游的新地标。
  城堡的西方色彩更多一些,而庄园的东方味道则更浓一些。在烟台,既可以沉醉于酒庄古堡,也可以徜徉于古典庄园。牟氏庄园就是一座独具中国特色的贵族庄园,座落于中国苹果之都——栖霞,被称为中国民间的小故宫,北方最大的地主庄园。如果说《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那么牟氏庄园就是清朝晚期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庄园中的每一个建筑都是严格按照封建帝制等级观念布局,大厅供奉祖先、老爷居住楼阁、妻妾子女居住在平房、佣人们居住在群房,粮房、磨房、撵房都位于群厢,形成了一个自我封闭、自给自足的小社会体系。时间的脚步从来不会为了谁而停留,一部浩瀚的牟氏庄园史,在历史的长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又淡淡的飘散,留给人们的是意味深长的思考。
  烟台将葡萄酒庄群和文旅小镇建设作为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突破口,出台葡萄酒旅游发展意见,制订《葡萄酒庄综合体验区》评创标准,深耕地方文化和乡村自然资源,建设文旅小镇。
  福寿南山 打造养心天堂
  在烟台,说起南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南山,古称卢山,素有“东莱第一山”之美誉。南山集团将这里打造成了一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旅游胜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勾勒出一幅寿比南山的人间美景。远远看去,依山而建的各式红瓦建筑掩映在绿色中,古朴典雅,迤逦壮观。
  南山大佛是南山景区最大的亮点,也是很多信奉佛教之人向往这里的原因。这尊举世罕见的锡青铜大坐佛,高38.66米,重约380吨,有108块莲花瓣。360级台阶,听说怀着虔诚之心,走完所有台阶登顶,便会实现心中的祈愿。   南山景区将人文与自然完美融合的代表要属历史文化园。它以历史文化为经、吉祥文化为纬,按朝代顺序建设,宛如一部鲜活的中国通史,全面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多姿多彩。位于历史文化园南侧的藤萝坡上有一株千年紫藤,茎蔓绵延,攀附岩上,半山皆是。每年花期到来,遍布半山的紫色将南山景区装扮得好似仙境,清雅脱俗,吸引游人无数。
  南山旅游集团总经理隋荣庆说:“烟台旅游的新风景绵绵不绝,在新动能的推动下,2018年南山旅游加大新产品的推陈出新;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加强南山禅修之旅、研学之旅、康养之旅等度假产品的创新和深化;加强‘福寿南山’的品牌影响力,打造精品线路、优质旅游,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休闲度假目的地。”
  南山集团倾力打造的东海旅游度假区,海岸线长达20公里,分为海滨旅游区、高尔夫康乐区、疗养休闲区、别墅住宅区、商贸服务区、文化教育区等,是集居住、旅游、休闲游艇、人文教育于一体,科技含量高、生態环境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集古今之博采,融中华之文明,南山旅游景区已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产业观光、会议商务、娱乐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多功能旅游景区,并以她独特的魅力勾画出一幅“福寿南山,养心天堂”的人间美景。
  鲜活之城 绘就旅游新图景
  曾经的烟台旅游,“吃的是资源饭、打的是仙境牌”。古时的芝罘、蓬莱,是飘渺海上的“海市蜃楼、神仙居所”,是世人心中的“海上仙山、人间仙境”。从八仙过海到始皇东巡,从苏东坡醉卧碑亭的畅意书写到冯玉祥“海不扬波”的碑石铭刻,从长岛亿万年的海蚀地貌到海上诸山之祖的昆嵛莽莽……仙境海岸上的传说和传承相呼应、遗迹和故事相应和。如今的烟台旅游,“用仙境诠释古往,用鲜美演绎今来”。仙境资源和人文传承两相融和、旅游行为和城市生活不分彼此,在绵延100公里的东方葡萄酒海岸上,市民和游客共建共享新八仙生活的“仙话之奇、仙养之颐、仙居之幽、仙城之魅、仙食之粹、仙酿之醉、仙品之巧、仙游之乐”。
  烟台从“仙境”中走来,走出全域旅游时代最具地域代表性的新八仙生活。烟台从一元化的观光旅游,走向了多元化的旅游生活,通过探索全域旅游的发展路径,满足现代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古往今来,烟台都是世人向往的鲜活之城,天地循章、生机勃发。100公里的黄金海岸上,鸥鸟翔集、花妍果香、品海吃鲜、民风淳淳,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森林覆盖率居山东省之首,自古为长寿养生之福地,如今是东方风情之海岸。
  烟台全域布局、规划引领,实现精品旅游的全域供给。《烟台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确定了“两核突破、一带引领、一廊贯穿、五区聚集”的“2115”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打造主客共享、居游无界的烟台城市旅游环境,出台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游人才、旅游厕所、旅游商品5个“三年行动计划”。线上,以“一部手机游烟台”为引领,构建烟台旅游大数据中心和信息服务、网络营销、行业监管“一个中心、三大平台”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智慧支撑体系;线下,在中心城区新建成6处旅游咨询集散中心并投入服务运营。积极参加2018“文明旅游为中国加分”百城联动活动,从“我先行、大家行,到社会同行”,实现“行业先行、全城接力、全域联动”,集城市之力,创树仙境新风、点赞鲜美时刻。
  “在鲜活的城市中生活,在仙境的故事里漫步”,烟台是自然恩赐的美生之都,天地之道、生息万物。4万平方公里的陆海空间里,科技智造、蓝海扬帆、创业创新、人才济济,建设制造业强市、海洋经济大市、宜业宜居宜游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自然禀赋与现代科技“双彩”绘就独一无二的“鲜美烟台”。
  展望未来,“鲜美烟台”的海岸生活,依托海岸线天然形成的蜿蜒曲线,实现海洋生态下的区域特色发展,加强自然与人文资源的融合碰撞,构建一条以休闲旅游为目标的多样生态浪漫线和多样生活体验带;以中心城区滨海生态景观廊道为基地,打造城区向滨海渗透的山海城景观休闲廊道,构建烟台陆海联动、海城联动发展格局,构建人人向往的鲜美海岸生活。
  (未署名图片由烟台市委宣传部提供)
其他文献
中国山水画传承流变至今,历经千余载。以今人之眼观古之佳作,常令我等后生晚辈扼腕叹息,确实有高山仰止之感。凡修习中国画,必经临古、写生、创作三大阶段,山水画亦不例外。近代李可染先生更是将这三个阶段推演到中央美院山水画室之教学体系中,单就如何解决临古与创新问题,又提出“以最深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之说。由此看来,山水画修习,应在“师古人、师造化、师心”三点上下功夫。而我想说的是,讲道理容易
期刊
20世纪90年代,我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决进行改革开放,以市场为导向,乡镇企业飞速发展。这也成为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最旺盛、国力增长最迅速、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最多的时期。  山东作为沿海省份,在1991年就有54个县市被国家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人口和面积都是全国最庞大的。外贸出口的持续增长、外资项目的稳步发展、技术设备引进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台经贸合作成绩的显著增长,使世界看到了同
期刊
历史时空下的章丘,一直是一片被泉水滋养和润泽之地。千年前,古代文豪曾巩著下的“岱阴诸泉,皆伏地而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名句,圈定了章丘百脉诸泉的前世今生。在遥远时空里,诗文赋予章丘以个性与风格,斯时众泉喷涌、百脉为冠的盛景,已饱含现代语境里的“生态”意蕴。  在章丘,水就像一位魔术师,变幻出不同模样和形态,形成了众多河流和泉群。做好“水”的文章,建设小东山湿地公园、打造五大绕城水系,成为
期刊
百脉诸泉之水汇流而成的绣江河,是章丘的母亲河。本着泉水先观后用的原则,在百脉泉公园北侧,章丘区精心打造了绣江河公园。总占地约3570亩的绣江河公园以“再造母亲河”为主旨,通过生态修复,整治河道,扩大水面,园林建筑、雕塑点缀其间,与南侧的百脉泉公园连成一片,扩大了泉水区域、丰富了生态内涵,改善了绣江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打造秀美宜人的母亲河风光。章丘利用该区域特有的泉水、香稻、荷花等资源,打造富有历史文
期刊
不負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这在实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线片建设的章丘区垛庄镇、文祖街道体现得更为充分。近年来,以“最美星空”著称的垛庄镇,以生态建设维护为基础,以打造“花样垛庄”特色旅游小镇为目标,组织实施了五彩山村、幸福花海、南明林果产业园、“琴泉竹韵”等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成为省城居民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庆期间,到章丘垛庄镇看红叶、
期刊
良好生态环境,为生产安全放心农产品提供了重要基础和有效保障。章丘从降低化肥使用量、坚决杜绝使用违禁农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肥水一体化、加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强土壤面源污染治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优化种植养殖的生态环境,章丘大葱、龙山小米、源虎土猪等一大批品牌农产品应运而生,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来源。  “我们这里的黑猪都是吃着粮食、听着音乐、洗着澡长大的。”源虎黑猪养殖员黄大会告诉
期刊
9月26日至28日,2018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暨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专家学者、嘉宾及中外媒体记者等参加开幕式。本届文化节和论坛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积极响应联合国“世界文明对话”号召,围绕“同命同运 相融相通: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用儒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主题,深入探讨文明的相融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途径,
期刊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乡镇医院曾是基层医疗的主力军,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求医问病,开始慢慢向城里的大医院转移。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号召,各地开始积极打造基层医疗服务体系。  广饶县花官镇在发展基层医疗的同时,大力发展基层中医建设,加大中医基础设施投入。花官中心卫生院投入30万元建设了350平方米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国医堂”,将中医诊室、中医康复治疗室、针灸、推拿、理疗、养生保健室、熏蒸室、温炙治
期刊
明信片,堪称邮苑中可爱的小花。曾几何时,明信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通信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明信片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了熟悉而又陌生事物。但从未远离人们的生活,它依然在传递着我们的情感。  明信片,正面为信封的格式,反面具有信笺的作用,它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小小的明信片还是展现地方特色和人文情感的卡片。中国第一种明信片是大清邮政局正式开办后于1897年发行的。清代的邮资明信片一共发行了
期刊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参加工作以来,身为铁路人,我亲眼目睹了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深入推进,铁路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钢轨轨枕从木枕逐渐更换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枕,再到预应力重型钢筋混凝土枕;钢轨从P43型(钢轨每米重量)逐渐更换为P50型,再到现在使用的P60重型钢轨;轨条长度从每根12.5米到每根25米,再到现在的跨区间预应力无缝钢轨长轨条,铁路基础设备发生了质的飞越。机车也从漫长的蒸汽机车时代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