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课堂上,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创作,他们也感到很困难或无从下笔,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往往怕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那么,如何在习作指导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呢?本文从创设观察情境,培养观察力;创设想象情境,激发想象等方面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观察情境想象情境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课堂上,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创作,他们也感到很困难或无从下笔,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往往怕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那么,如何在习作指导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呢?本文从创设观察情境,培养观察力;创设想象情境,激发想象等方面进行了尝试。
1.创设观察情境,培养观察力。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认识,硬要他们去表达、去反映则是不可能的。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是缺乏对观察的指导与重视。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如我教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时,我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下手,着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大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并懂得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课堂上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使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丰富的想象,学生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就不觉得难了。
2.创设想象情境,激发想象。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创造想象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2.1训练思维,注重想象。除了观察时激发学生想象,在进行思维训练时更要注重想象力培养。引导学生把想象的内容具体地讲出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使想象更充实、更完善,为每一位学生尤其是中、下等生提供充分表现的机会、创作的机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会用自己的双手去自由描绘五彩缤纷的生活场景。
2.2培养想象,训练能力。新课标指出:“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说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激发想象的情境,启发学生写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想象作文是拓宽学生思路的有效形式。作文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文章,把自己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无所顾忌地用各种写法表达出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学生心灵世界里,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不同,所想象的内容也就丰富多彩了。课堂上教师应尽量避免过多的限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敞开心怀说出自己的想象。学生的发言就会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用儿童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感受,说出真情实感,课堂上营造出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引导学生充分展示个性,激发学生求新求异的创造思维。正如彼得•克莱思所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有效。”
2.3积累语言,丰富想象。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水流,无以成江海。”可见,积累是相当重要的。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是写不好作文的。在指导学生习作过程中,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的局限性,对周围事物未能认真观察,所以遇到写作文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常常感到无从着手,无内容可写,缺乏写作素材。因此,作文教学要着力提高学生语言的储备量,教会学生积累词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①定期检查:课外摘抄古诗、儿歌、精彩片断、名人名言,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使之内化成自己的语言长期积累,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而为写作建起一座资料库。
②互相交流:利用班队课、活动课开展朗诵会、故事会,评选出“朗读能手”、“故事大王”;举行阅读知识竞赛,让学生把看过的书中的一些文学知识或有关重要人物和事件编成考题,进行比赛;开展经验交流会,让做得好的学生把他们的好经验、好方法向大家介绍,并且组织讨论,评价哪种方法更好,以达到互相促进、不断提高的目的。
③学有展示: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就能学到越来越多的知识,见识也越来越广。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位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发挥学生的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实,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外,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写作的兴趣,把以往的“要我写”变为今天的“我要写”。
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还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展,使他们形成能力,从而为高年级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观察情境想象情境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课堂上,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创作,他们也感到很困难或无从下笔,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往往怕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那么,如何在习作指导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呢?本文从创设观察情境,培养观察力;创设想象情境,激发想象等方面进行了尝试。
1.创设观察情境,培养观察力。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认识,硬要他们去表达、去反映则是不可能的。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是缺乏对观察的指导与重视。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如我教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时,我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下手,着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大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并懂得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课堂上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使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丰富的想象,学生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就不觉得难了。
2.创设想象情境,激发想象。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创造想象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2.1训练思维,注重想象。除了观察时激发学生想象,在进行思维训练时更要注重想象力培养。引导学生把想象的内容具体地讲出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使想象更充实、更完善,为每一位学生尤其是中、下等生提供充分表现的机会、创作的机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会用自己的双手去自由描绘五彩缤纷的生活场景。
2.2培养想象,训练能力。新课标指出:“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说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激发想象的情境,启发学生写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想象作文是拓宽学生思路的有效形式。作文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文章,把自己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无所顾忌地用各种写法表达出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学生心灵世界里,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不同,所想象的内容也就丰富多彩了。课堂上教师应尽量避免过多的限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敞开心怀说出自己的想象。学生的发言就会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用儿童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感受,说出真情实感,课堂上营造出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引导学生充分展示个性,激发学生求新求异的创造思维。正如彼得•克莱思所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有效。”
2.3积累语言,丰富想象。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水流,无以成江海。”可见,积累是相当重要的。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是写不好作文的。在指导学生习作过程中,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的局限性,对周围事物未能认真观察,所以遇到写作文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常常感到无从着手,无内容可写,缺乏写作素材。因此,作文教学要着力提高学生语言的储备量,教会学生积累词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①定期检查:课外摘抄古诗、儿歌、精彩片断、名人名言,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使之内化成自己的语言长期积累,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而为写作建起一座资料库。
②互相交流:利用班队课、活动课开展朗诵会、故事会,评选出“朗读能手”、“故事大王”;举行阅读知识竞赛,让学生把看过的书中的一些文学知识或有关重要人物和事件编成考题,进行比赛;开展经验交流会,让做得好的学生把他们的好经验、好方法向大家介绍,并且组织讨论,评价哪种方法更好,以达到互相促进、不断提高的目的。
③学有展示: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就能学到越来越多的知识,见识也越来越广。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位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发挥学生的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实,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外,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写作的兴趣,把以往的“要我写”变为今天的“我要写”。
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还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展,使他们形成能力,从而为高年级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