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中分别从体裁形式、受众对象、传播形态、核心精神以及体裁内容等方面多角度入手对唐宋变革视野中文学艺术的转型进行了分析,并深入研究了唐宋变革对文学艺术转型的影响,以加强人们对唐宋变革视野中文学艺术转型的了解。
【关键词】:唐宋变革视野;文学艺术;转型
能够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王朝文化政策、时代的变迁等都对文化领域的走向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但是要分析唐宋变革中的文学艺术转型,就需要从整体上综合的进行分析,因此通过文学艺术所固有的特点,分别从不同层面对其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其转型过程和特点。
1、体裁形式的创新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唐宋变革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而印刷術的发明和普及极大的影响了当时文学艺术中题材的变化,并改变了文艺作品的阅读、传播以及创作的方式。在文学批评上,出现了评点方式,科举考试以及教育都需要选本,因此就需要对选文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圈点和点评,随之就出现了一些评点名家;依靠印刷术、选本为载体,也出现了诗文评点这一新体裁。文学史中的一个重大变迁是白话小说,在宋代受到欢迎,在这其中印刷术的作用功不可没,使当时比较受欢迎的《全相平话五种》等小说就得到了良好传播。在书法领域,雕版印刷业与造纸制墨业技术的发展,最终促进了当时帖学的发展,版画与年画也是当时的一种新画种,也是受印刷术的影响,出现了最早的版画是佛教版画;后受雕版印刷以及印染工艺发展的影响,出现了蓝印工艺以及蓝印花布。
对变革时期文学艺术题材影响最大的就是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社会的出现。城市革命可以有效的满足市民在物质上的需求,提高了精神追求,其中市民文艺的出现,也是当时文学艺术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城市经济发展也使得词这种很出名的文学体裁得到了良好发展,教坊乐工与梨园艺人把宫廷教坊曲带向市井,这也成为词调,早期词创作中的人大部分也出自于他们。后来到了中晚唐时,词中也融入了市民阶层的娱乐需求,因而备受欢迎。说话与俗讲也在当时较受欢迎,但到了宋代时,俗讲就开始没落了,说话也以小说的形式受到认可,代替了其位置。唐宋变革期的绘画体裁也发生了变化,当时风俗画变成了一种独立的体裁,而文人画则很受欢迎。宋代音乐舞蹈表现形式也发生了转变,向着戏曲艺术方向发展,这也跟市民阶层变化的娱乐取向促成的。
2、作者受众的变化
从文学艺术中可以看出一个时代在文化方面的形态,二者中,作者群体以及受众群体中就可以体现出社会变动。唐末到宋初文化更加偏向于平民化,在创作表演者方面,中唐到北宋时期,世俗地主阶级得到较好发展;在文艺上,非身份性地主士大夫在这其中则扮演着创始者的角色,文章也开始分别用于官场政事的和作诗、填词,文学也转而向庶民方向发展,从中体现出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绘画方面,创作者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开放与下移,他们用自由的身份、轻松的形态去进行创作。市民文艺在演出者以及创作者方面都进行了开放和下移。宋代市民文艺,小说作家也是那些身份高于说话艺人、低于主流文人的人,他们也为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从这些转变中可以看出,受众群体的转型趋向是向平民化发展,在文学艺术中,下层平民也得到了尊重,身份大大提升,受众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范围很广泛。说唱文艺是在中唐时期,因为增设了俗讲和说变文,让平民开始接触这一领域,到了宋代,才实现市井中人一律平等[1]。在宋代以后,文学上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趋向于平民化发展,这也同样适用于文学艺术领域,体现了受众群体在唐宋变革期的转变,人民地位得到了解放。
3、传播形态的革命
3.1市场化的流通方式
经济的快速发展,货币经济的不断推广和体制成熟,也使得唐宋变革期的文学艺术逐渐向市场化发展。即便是诗文也同样被商品化,在晚唐时期就已经开始呈现出该趋势,宋代诗文也通过不同方式实行了商品化发展,形成了专门的生产销售链,进而形成了诗文市场化运作途径。戏曲、说话那些市民文艺在商品化的发展上速度更快。在宋代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消费的发展,促进了文艺演出的商品化走向成熟,表演都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小说也是复印本收取费用,但是普遍价格低廉,人人都可以消费的起。宋代时期的绘画也同样走向商品化,其中最主要的作品还是来自于民间画工所绘画的作品,画作在销售方面也逐渐成熟,出现“市有定价“的现象。书法艺术也同样没有幸免,都被明码标价。
3.2专业化的经营体制
消费者对文艺作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专业化随之出现,这是唐宋变革期文学艺术传播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尤其是在市民文艺领域更明显。形成了专门的演出场所,中唐后,演出场所变为公众集会场所,宋代后瓦舍很受欢迎。瓦子勾栏的出现也是为文艺演出实现商业化创造了条件,促进其向专业化发展,演出也都收取费用。市民文艺演出,其实是同专业化适合唐宋变革一同发展的。
3.3城市化的母体功能
文化的母体是城市,唐宋时期,城市在逐渐变得成熟,从中体现了唐宋变革的内容与结果。其在文学艺术传播中承担着聚焦功能,辐射效应以及引领作用。
4、核心精神的擅变
核心精神在文化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其中新儒学作为宋学的中心便成为了变革时期文艺的精神指导,从文学艺术中也可以看出其影响。以下是宋学精神的主要内涵。
4.1理性精神的辐射效应
宋学主张道德理性,这也影响了当时的文化发展方向,宋代的诗词就注重理性,将此作为批评标准。诗人在创作上也充满理性,这就是受宋学的精神影响。宋词的艺术特征是“以文为词”,其中也体现着理性主义,在创作上也借鉴理学诗,尤其崇尚“孔颜乐处”,就是受当时的思想影响[2]。宋学和俗文学二者几乎是发展同步的,其中也依然可以看见理性的身影;在画作中也是具有理性的身影。
4.2理想人格的感染力量
宋代崛起的士大夫阶层,其关心国家和民生,他们的主体意识和现实上对事物的关怀,从文学艺术中也得以抒发,使得文学具有政治性格,文章好议论,绘画中也体现了宋学的主体价值,通常会通过绘画历史题材来达成宣传入世的目的,这是当时绘画的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唐宋时期当时社会变动大,将宋学作为自己核心思想体系的士大夫阶层也通过文学艺术为载体,从而抒发他们的理想人格
4.3兼容态度:儒学为体与佛道为用
该行为对文学的影响,就是出现大批以道教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诗、词等都能从中看出和道家之间的联系。佛教对文学的影响作用更加巨大,寺院成為文学中必谈内容。宋学兼容实现从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比如小说中就很明显,将三者不同的联系引进小说中,但新儒学还是占主体地位。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城市的发展、市民社会的成熟以及货币经济等都是对唐宋时期变革中文学艺术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不论是核心精神的改变、体裁的改变、还是传播形态的改变等,其根本原因都是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看待唐宋时期的文学艺术转型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正确的看待。
参考文献:
[1]张全明. 宋代人的读书风气与高雅境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
[2]刘洋.北宋儒学复兴运动的原因与内容[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4)
【关键词】:唐宋变革视野;文学艺术;转型
能够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王朝文化政策、时代的变迁等都对文化领域的走向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但是要分析唐宋变革中的文学艺术转型,就需要从整体上综合的进行分析,因此通过文学艺术所固有的特点,分别从不同层面对其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其转型过程和特点。
1、体裁形式的创新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唐宋变革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而印刷術的发明和普及极大的影响了当时文学艺术中题材的变化,并改变了文艺作品的阅读、传播以及创作的方式。在文学批评上,出现了评点方式,科举考试以及教育都需要选本,因此就需要对选文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圈点和点评,随之就出现了一些评点名家;依靠印刷术、选本为载体,也出现了诗文评点这一新体裁。文学史中的一个重大变迁是白话小说,在宋代受到欢迎,在这其中印刷术的作用功不可没,使当时比较受欢迎的《全相平话五种》等小说就得到了良好传播。在书法领域,雕版印刷业与造纸制墨业技术的发展,最终促进了当时帖学的发展,版画与年画也是当时的一种新画种,也是受印刷术的影响,出现了最早的版画是佛教版画;后受雕版印刷以及印染工艺发展的影响,出现了蓝印工艺以及蓝印花布。
对变革时期文学艺术题材影响最大的就是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社会的出现。城市革命可以有效的满足市民在物质上的需求,提高了精神追求,其中市民文艺的出现,也是当时文学艺术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城市经济发展也使得词这种很出名的文学体裁得到了良好发展,教坊乐工与梨园艺人把宫廷教坊曲带向市井,这也成为词调,早期词创作中的人大部分也出自于他们。后来到了中晚唐时,词中也融入了市民阶层的娱乐需求,因而备受欢迎。说话与俗讲也在当时较受欢迎,但到了宋代时,俗讲就开始没落了,说话也以小说的形式受到认可,代替了其位置。唐宋变革期的绘画体裁也发生了变化,当时风俗画变成了一种独立的体裁,而文人画则很受欢迎。宋代音乐舞蹈表现形式也发生了转变,向着戏曲艺术方向发展,这也跟市民阶层变化的娱乐取向促成的。
2、作者受众的变化
从文学艺术中可以看出一个时代在文化方面的形态,二者中,作者群体以及受众群体中就可以体现出社会变动。唐末到宋初文化更加偏向于平民化,在创作表演者方面,中唐到北宋时期,世俗地主阶级得到较好发展;在文艺上,非身份性地主士大夫在这其中则扮演着创始者的角色,文章也开始分别用于官场政事的和作诗、填词,文学也转而向庶民方向发展,从中体现出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绘画方面,创作者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开放与下移,他们用自由的身份、轻松的形态去进行创作。市民文艺在演出者以及创作者方面都进行了开放和下移。宋代市民文艺,小说作家也是那些身份高于说话艺人、低于主流文人的人,他们也为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从这些转变中可以看出,受众群体的转型趋向是向平民化发展,在文学艺术中,下层平民也得到了尊重,身份大大提升,受众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范围很广泛。说唱文艺是在中唐时期,因为增设了俗讲和说变文,让平民开始接触这一领域,到了宋代,才实现市井中人一律平等[1]。在宋代以后,文学上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趋向于平民化发展,这也同样适用于文学艺术领域,体现了受众群体在唐宋变革期的转变,人民地位得到了解放。
3、传播形态的革命
3.1市场化的流通方式
经济的快速发展,货币经济的不断推广和体制成熟,也使得唐宋变革期的文学艺术逐渐向市场化发展。即便是诗文也同样被商品化,在晚唐时期就已经开始呈现出该趋势,宋代诗文也通过不同方式实行了商品化发展,形成了专门的生产销售链,进而形成了诗文市场化运作途径。戏曲、说话那些市民文艺在商品化的发展上速度更快。在宋代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消费的发展,促进了文艺演出的商品化走向成熟,表演都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小说也是复印本收取费用,但是普遍价格低廉,人人都可以消费的起。宋代时期的绘画也同样走向商品化,其中最主要的作品还是来自于民间画工所绘画的作品,画作在销售方面也逐渐成熟,出现“市有定价“的现象。书法艺术也同样没有幸免,都被明码标价。
3.2专业化的经营体制
消费者对文艺作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专业化随之出现,这是唐宋变革期文学艺术传播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尤其是在市民文艺领域更明显。形成了专门的演出场所,中唐后,演出场所变为公众集会场所,宋代后瓦舍很受欢迎。瓦子勾栏的出现也是为文艺演出实现商业化创造了条件,促进其向专业化发展,演出也都收取费用。市民文艺演出,其实是同专业化适合唐宋变革一同发展的。
3.3城市化的母体功能
文化的母体是城市,唐宋时期,城市在逐渐变得成熟,从中体现了唐宋变革的内容与结果。其在文学艺术传播中承担着聚焦功能,辐射效应以及引领作用。
4、核心精神的擅变
核心精神在文化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其中新儒学作为宋学的中心便成为了变革时期文艺的精神指导,从文学艺术中也可以看出其影响。以下是宋学精神的主要内涵。
4.1理性精神的辐射效应
宋学主张道德理性,这也影响了当时的文化发展方向,宋代的诗词就注重理性,将此作为批评标准。诗人在创作上也充满理性,这就是受宋学的精神影响。宋词的艺术特征是“以文为词”,其中也体现着理性主义,在创作上也借鉴理学诗,尤其崇尚“孔颜乐处”,就是受当时的思想影响[2]。宋学和俗文学二者几乎是发展同步的,其中也依然可以看见理性的身影;在画作中也是具有理性的身影。
4.2理想人格的感染力量
宋代崛起的士大夫阶层,其关心国家和民生,他们的主体意识和现实上对事物的关怀,从文学艺术中也得以抒发,使得文学具有政治性格,文章好议论,绘画中也体现了宋学的主体价值,通常会通过绘画历史题材来达成宣传入世的目的,这是当时绘画的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唐宋时期当时社会变动大,将宋学作为自己核心思想体系的士大夫阶层也通过文学艺术为载体,从而抒发他们的理想人格
4.3兼容态度:儒学为体与佛道为用
该行为对文学的影响,就是出现大批以道教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诗、词等都能从中看出和道家之间的联系。佛教对文学的影响作用更加巨大,寺院成為文学中必谈内容。宋学兼容实现从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比如小说中就很明显,将三者不同的联系引进小说中,但新儒学还是占主体地位。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城市的发展、市民社会的成熟以及货币经济等都是对唐宋时期变革中文学艺术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不论是核心精神的改变、体裁的改变、还是传播形态的改变等,其根本原因都是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看待唐宋时期的文学艺术转型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正确的看待。
参考文献:
[1]张全明. 宋代人的读书风气与高雅境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
[2]刘洋.北宋儒学复兴运动的原因与内容[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