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比就是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对比主要在于能使语言色彩鲜明,通过对比,把好同坏、善同恶、美与丑等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鲜明地显示出两种矛盾对立的事物的差别,让人们在对比中得到鉴别,增强语言表达效果。例如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小说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对比手法贯穿小说始终,并且纵横交错,主要表现在:
第一,正反人物的对比
小说用第一人称手法,借“我”之口叙述了整个情节。“我”若瑟夫,是菲利普的儿子、于勒的侄儿。在作品情节的发展中,“我”与家人,尤其是与“我”的父母形成了对比。这一层对比是对待于勒态度的对比。通过对比,肯定了“我”的形象,否定了“我”父母的市侩行为。“我”虽然生长在小市民家中,却能够出污泥而不染,面对贫困潦倒的叔叔于勒,“我”的态度是同情、怜悯,并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而“我”的父母却因为于勒的贫穷而深感“恐怖”,怕于勒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于是谩骂、躲避。当父母得知“我”给了于勒小费时,母亲竟然吓了一跳,直望着“我”吼道:“你简直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父母对待于勒的态度极为冷酷无情。“我”对贫苦衰老的叔叔虽然满怀同情,但迫于父母的压力,最后也只能在心里默念着:“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的十个铜子虽然微不足道,但这种行为本身却温暖了一个孤苦老人的心。“我”的这一举动,既是在金钱世界中对善良人性的呼唤,更是对无情的父母的谴责。面对贫苦不堪的于勒,兄嫂不愿相认,侄儿不敢相认;兄嫂冷酷无情,侄儿满怀怜悯。父与子同在一个家庭中生活,思想却属于两个世界。这里作者不用锋利的言词,也不用激愤的话语去指责菲利普夫妇,而是让自己的思想倾向在客观冷静的正反对比中自然流露出来,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第二,人物言行的前后对比
小说以菲利普夫妇在游船上与弟弟于勒相遇为界。将他们遇弟前后的言行、态度进行对比,突出人物在金钱操纵下的变化。于勒年轻时是个放荡公子,将自己的财产挥霍光了以后,又花了哥哥的一些钱,因而被家人打发去美洲碰运气。过了些时候,于勒先后写了两封信回来说在那里做生意赚了钱,于勒报喜的信成了兄嫂及家人的“福音书”,于勒成了“全家人唯一的希望”,他们等呀,盼呀,希望有一天于勒能够突然携巨款归来。因此,“每逢星期日,家人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只要看到远方归来的海船,哥哥就会重复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就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惊喜呀!”嫂子也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他们终于在游船上遇见了他们朝思暮想的于勒——游船上卖牡蛎的可怜老头。当菲利普夫妇发现卖牡蛎的老头很像于勒时,他们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睛也跟平常不一样”。当证实了卖牡蛎的老头就是于勒时,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盼望的财神眼前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太太竟破口大骂:“我就知道这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拖累我们的……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与于勒相遇之前,菲利普夫妇称于勒是“有办法的人”,并引以为之骄傲,于勒成了他们家的希望,致富的福音,因此家人盼望早日与之相会。但真的遇见于勒后,菲利普太太失望地骂于勒是没出息的“贼”,以之为耻辱,于勒这时简直成了家人的灾难,带给兄嫂的恐怖,于是兄嫂由“盼相逢”变为“逃避”。兄嫂对于勒在态度转变完全是由金钱导演的。有钱千里盼相逢,无钱对面非认亲。在这里,手足兄弟之情被金钱关系所取代。人物言行、态度前后矛盾的对比,使其虚伪、贪婪、冷酷的性格暴露无遗。这层人物自身的对比是小说的主干,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第三,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菲利普一家经济困窘,收入低微,却对资产阶级的享乐生活抱有极大的幻想,在接到载有于勒发财的消息的两封信后,菲利普夫妇就展开了对于勒以及全家人的未来生活的种种想象。先想象着于勒带着巨款乘船归来时的情景,继而又开始拟定了上千种超前享受的满足,他们陶醉在想象的幸福之中,想象的结果,使他们的虚荣心进一步膨胀。但后来实际出现在他们眼前的于勒却是个衣服褴褛、又老又脏、满脸皱纹、靠卖牡蛎糊口的老水手。想象中的财神,成了现实中的乞丐。此刻菲利普一家理想的支柱倒塌了,他们的幻想被现实粉碎,他们的由理想的峰颠跌入了现实的深渊。这一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反映了小市民对富贵生活的渴求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的冷酷无情,反映了在资本主义金钱世界中小人物的不幸命运。
第四,通过细节描写进行对比
文章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但在细节处理上却有独到之处。作者在细节中安排了人物间的对比。于勒虽贫困潦倒,却自食其力,宁守孤苦,而不愿回到势利兄嫂身边。于勒本没打算在贫穷时去投奔兄嫂,可兄嫂在认出于勒后却极力逃避。于勒决定使兄嫂的行为显得多余,于勒的自立、勤劳显出兄嫂的自私、冷酷。接到“侄儿”施舍的小费后,于勒赶忙致谢,感激不已;可嫂子知道后却破口大骂,于勒的感恩戴德和与嫂子的尖酸刻薄形成强烈对比,使人物性格更加分明,同时也使读者不禁对于勒深表同情。
通过以上分析,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一,正反人物的对比
小说用第一人称手法,借“我”之口叙述了整个情节。“我”若瑟夫,是菲利普的儿子、于勒的侄儿。在作品情节的发展中,“我”与家人,尤其是与“我”的父母形成了对比。这一层对比是对待于勒态度的对比。通过对比,肯定了“我”的形象,否定了“我”父母的市侩行为。“我”虽然生长在小市民家中,却能够出污泥而不染,面对贫困潦倒的叔叔于勒,“我”的态度是同情、怜悯,并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而“我”的父母却因为于勒的贫穷而深感“恐怖”,怕于勒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于是谩骂、躲避。当父母得知“我”给了于勒小费时,母亲竟然吓了一跳,直望着“我”吼道:“你简直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父母对待于勒的态度极为冷酷无情。“我”对贫苦衰老的叔叔虽然满怀同情,但迫于父母的压力,最后也只能在心里默念着:“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的十个铜子虽然微不足道,但这种行为本身却温暖了一个孤苦老人的心。“我”的这一举动,既是在金钱世界中对善良人性的呼唤,更是对无情的父母的谴责。面对贫苦不堪的于勒,兄嫂不愿相认,侄儿不敢相认;兄嫂冷酷无情,侄儿满怀怜悯。父与子同在一个家庭中生活,思想却属于两个世界。这里作者不用锋利的言词,也不用激愤的话语去指责菲利普夫妇,而是让自己的思想倾向在客观冷静的正反对比中自然流露出来,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第二,人物言行的前后对比
小说以菲利普夫妇在游船上与弟弟于勒相遇为界。将他们遇弟前后的言行、态度进行对比,突出人物在金钱操纵下的变化。于勒年轻时是个放荡公子,将自己的财产挥霍光了以后,又花了哥哥的一些钱,因而被家人打发去美洲碰运气。过了些时候,于勒先后写了两封信回来说在那里做生意赚了钱,于勒报喜的信成了兄嫂及家人的“福音书”,于勒成了“全家人唯一的希望”,他们等呀,盼呀,希望有一天于勒能够突然携巨款归来。因此,“每逢星期日,家人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只要看到远方归来的海船,哥哥就会重复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就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惊喜呀!”嫂子也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他们终于在游船上遇见了他们朝思暮想的于勒——游船上卖牡蛎的可怜老头。当菲利普夫妇发现卖牡蛎的老头很像于勒时,他们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睛也跟平常不一样”。当证实了卖牡蛎的老头就是于勒时,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盼望的财神眼前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太太竟破口大骂:“我就知道这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拖累我们的……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与于勒相遇之前,菲利普夫妇称于勒是“有办法的人”,并引以为之骄傲,于勒成了他们家的希望,致富的福音,因此家人盼望早日与之相会。但真的遇见于勒后,菲利普太太失望地骂于勒是没出息的“贼”,以之为耻辱,于勒这时简直成了家人的灾难,带给兄嫂的恐怖,于是兄嫂由“盼相逢”变为“逃避”。兄嫂对于勒在态度转变完全是由金钱导演的。有钱千里盼相逢,无钱对面非认亲。在这里,手足兄弟之情被金钱关系所取代。人物言行、态度前后矛盾的对比,使其虚伪、贪婪、冷酷的性格暴露无遗。这层人物自身的对比是小说的主干,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第三,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菲利普一家经济困窘,收入低微,却对资产阶级的享乐生活抱有极大的幻想,在接到载有于勒发财的消息的两封信后,菲利普夫妇就展开了对于勒以及全家人的未来生活的种种想象。先想象着于勒带着巨款乘船归来时的情景,继而又开始拟定了上千种超前享受的满足,他们陶醉在想象的幸福之中,想象的结果,使他们的虚荣心进一步膨胀。但后来实际出现在他们眼前的于勒却是个衣服褴褛、又老又脏、满脸皱纹、靠卖牡蛎糊口的老水手。想象中的财神,成了现实中的乞丐。此刻菲利普一家理想的支柱倒塌了,他们的幻想被现实粉碎,他们的由理想的峰颠跌入了现实的深渊。这一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反映了小市民对富贵生活的渴求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的冷酷无情,反映了在资本主义金钱世界中小人物的不幸命运。
第四,通过细节描写进行对比
文章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但在细节处理上却有独到之处。作者在细节中安排了人物间的对比。于勒虽贫困潦倒,却自食其力,宁守孤苦,而不愿回到势利兄嫂身边。于勒本没打算在贫穷时去投奔兄嫂,可兄嫂在认出于勒后却极力逃避。于勒决定使兄嫂的行为显得多余,于勒的自立、勤劳显出兄嫂的自私、冷酷。接到“侄儿”施舍的小费后,于勒赶忙致谢,感激不已;可嫂子知道后却破口大骂,于勒的感恩戴德和与嫂子的尖酸刻薄形成强烈对比,使人物性格更加分明,同时也使读者不禁对于勒深表同情。
通过以上分析,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