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9月20日,“复调四——中国艺术生态调查之云贵川站”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参展艺术家有:余果、李子然、刘斯博、张钊瀛、罗振鸿、唐明伟、顾桃、张晋和沈阳超、冯立、孙珂、李勇政、张晓、夏炎、李剑锋、王荣植、常雄、李瑞、陶发、程新皓、Paper 小组、罗菲、张华、颜俊杰、何利平。
区别于前三期,“复调”艺术项目第四期对云贵川地区的艺术生态调查,第一次选择了北京、上海、广州之外的地方。如果我们认同北上广区域是中国政治、经济、资源的中心区域,那么云贵川地区从艺术角度去回应这种中心理论,是否会存在边缘化的问题?我们如果身处在人为的社會中,肯定会面临着中心点的判断与选择问题。可谓地缘有中心之分,权力有大小之别。如果中心点理论折射到艺术上,那么艺术也会存在一个政治、经济汇集的中心区域。我在西南(云贵川)地区的走访过程中,经常会听见艺术家谈到自己“机会少”这样一个问题。毫无疑问,相对于北上广的美术馆、画廊、藏家、策展人、拍卖等资源构成的数量,云贵川相类似的资源是要少很多。而资源数量是否能等同于所谓的艺术家机会?我认为不会。这里有两点理由:其一,艺术家是特殊行业,他不需要工业化生产,也不需要同一个工种对同一件产品(作品)进行反复或类似的创作;其二,艺术资源不等于就业机会,不是因为就业人数越多,所创造的价值(艺术价值)就越大。
有不少人问过我一个问题:“云贵川艺术家和其他地方艺术家的区别?”我的回答可能有些悲观,其实在我参与了五年的中国区域艺术生态的调研过程中并没有感觉到各个区域之间有特别明显的差异,有美院的地方差异会更小一点。这是年轻艺术家创作的一个问题,也是中国学院体制下培养艺术家的教学问题,当代艺术的教学及艺术家的创作都面临着公式化的问题。我们也似乎可以在年轻艺术家身上发现很多类似的地方。年轻艺术家变得越来越职业化,而职业化的加深无疑会以牺牲个性为前提。因此,在这次展览的艺术作品挑选时,我们尽量避免了当下流行的创作方式,尽量选择与艺术家个人情感更为贴切的作品。
展览中有很多艺术家创作个案是值得研究的:刘斯博和李子然是四川美术学院刚毕业的研究生,他们的作品《石家庄人爱地中海蓝》《通过一次打鱼验证自己曾经不是农民》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直面自我身份与家庭塑造的问题,而这一类型的创作会让艺术家保持与他者的差异性。张晓的装置作品《龙王,快帮帮忙》通过对小时候像枯山水一般晒麦子的记忆来回答个人经验与社会日常的关系。一百公里计划是由成都艺术家张晋和沈阳超发起的艺术项目,他们人为设定了以成都为中心点一百公里为界的区域,并通过这个艺术项目邀请艺术家进行在地性创作,如果我们以曹植的《洛神赋》比喻美术馆展览中经过深思熟虑的作品,他们的创作更像《七步诗》,有意体现了一种即兴创作后,作品未完成、待生长的状态。云南艺术家陶发运用了七天的布展时间现场创作了巨幅油画《东方神起》,这幅作品明显区别于其在工作室创作作品的冷色调,作品温暖可亲。而陶发自己的回答是:待在一个地方太久了就会越画越暗,南京这几天都是太阳,我感受到的只有温暖。摄影艺术家程新皓是北京大学表面化学的博士,他耗时长久的五件影像作品对“盘龙江”“莽人山”等五个地方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其创作方法与当今略显粗糙的艺术介入方式有着非常大的区别。重庆艺术家张钊瀛直接把自己改装完成的三台夹娃娃机放在了展厅中,他希望通过观众的参与来完成艺术家的一次次被消费。
总的来说,整个展览的作品与艺术家挑选一直在强调复调艺术项目的初衷,我们希望寻找一些作品与艺术家本人真实贴合的作品,让观众感受到艺术家情感与创作中闪现的活力,并把这种展览的活力带到南京这样一个传统文化根基很深的城市,让学院更为年轻的创作者有着有效的参照或是选择。
区别于前三期,“复调”艺术项目第四期对云贵川地区的艺术生态调查,第一次选择了北京、上海、广州之外的地方。如果我们认同北上广区域是中国政治、经济、资源的中心区域,那么云贵川地区从艺术角度去回应这种中心理论,是否会存在边缘化的问题?我们如果身处在人为的社會中,肯定会面临着中心点的判断与选择问题。可谓地缘有中心之分,权力有大小之别。如果中心点理论折射到艺术上,那么艺术也会存在一个政治、经济汇集的中心区域。我在西南(云贵川)地区的走访过程中,经常会听见艺术家谈到自己“机会少”这样一个问题。毫无疑问,相对于北上广的美术馆、画廊、藏家、策展人、拍卖等资源构成的数量,云贵川相类似的资源是要少很多。而资源数量是否能等同于所谓的艺术家机会?我认为不会。这里有两点理由:其一,艺术家是特殊行业,他不需要工业化生产,也不需要同一个工种对同一件产品(作品)进行反复或类似的创作;其二,艺术资源不等于就业机会,不是因为就业人数越多,所创造的价值(艺术价值)就越大。
有不少人问过我一个问题:“云贵川艺术家和其他地方艺术家的区别?”我的回答可能有些悲观,其实在我参与了五年的中国区域艺术生态的调研过程中并没有感觉到各个区域之间有特别明显的差异,有美院的地方差异会更小一点。这是年轻艺术家创作的一个问题,也是中国学院体制下培养艺术家的教学问题,当代艺术的教学及艺术家的创作都面临着公式化的问题。我们也似乎可以在年轻艺术家身上发现很多类似的地方。年轻艺术家变得越来越职业化,而职业化的加深无疑会以牺牲个性为前提。因此,在这次展览的艺术作品挑选时,我们尽量避免了当下流行的创作方式,尽量选择与艺术家个人情感更为贴切的作品。
展览中有很多艺术家创作个案是值得研究的:刘斯博和李子然是四川美术学院刚毕业的研究生,他们的作品《石家庄人爱地中海蓝》《通过一次打鱼验证自己曾经不是农民》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直面自我身份与家庭塑造的问题,而这一类型的创作会让艺术家保持与他者的差异性。张晓的装置作品《龙王,快帮帮忙》通过对小时候像枯山水一般晒麦子的记忆来回答个人经验与社会日常的关系。一百公里计划是由成都艺术家张晋和沈阳超发起的艺术项目,他们人为设定了以成都为中心点一百公里为界的区域,并通过这个艺术项目邀请艺术家进行在地性创作,如果我们以曹植的《洛神赋》比喻美术馆展览中经过深思熟虑的作品,他们的创作更像《七步诗》,有意体现了一种即兴创作后,作品未完成、待生长的状态。云南艺术家陶发运用了七天的布展时间现场创作了巨幅油画《东方神起》,这幅作品明显区别于其在工作室创作作品的冷色调,作品温暖可亲。而陶发自己的回答是:待在一个地方太久了就会越画越暗,南京这几天都是太阳,我感受到的只有温暖。摄影艺术家程新皓是北京大学表面化学的博士,他耗时长久的五件影像作品对“盘龙江”“莽人山”等五个地方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其创作方法与当今略显粗糙的艺术介入方式有着非常大的区别。重庆艺术家张钊瀛直接把自己改装完成的三台夹娃娃机放在了展厅中,他希望通过观众的参与来完成艺术家的一次次被消费。
总的来说,整个展览的作品与艺术家挑选一直在强调复调艺术项目的初衷,我们希望寻找一些作品与艺术家本人真实贴合的作品,让观众感受到艺术家情感与创作中闪现的活力,并把这种展览的活力带到南京这样一个传统文化根基很深的城市,让学院更为年轻的创作者有着有效的参照或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