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主要针对当前线损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线损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F4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5-0090-01
0、引言
线损是指电能从电网传输到用电客户这个过程中的损耗。电网线损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它能够全面反映电力在传输与营销过程中的技术、经济效果,是体现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
1、线损及其相关概念
线损是供电企业一项综合性经济指标,对企业利润有重要影响,其大小取决于电网结构、技术状况、运行方式、潮流分布、电压水平及功率因数等多种因素。线损的高低能够反映一个企业营销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好坏等。加强线损管理并减少漏洞是提高供电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1.1 线损
线损是电网电能损耗的简称,是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电力客户过程中,在输电、变电、配电和营销各环节产生的电能损耗和损失。具体指在一定时间内,电流流经电网中的电力设备(从客户计费电能表开始至客户所有电力设备,但不含客户计费电能表)时所产生的有功、无功电能和电压损失,习惯上常指有功电能损耗。
1.2 线损率
线损率是指有功电能损失与输入端输送的电能量之比,或有功功率损失与输入的有功功率之比的百分数。线损率=(线损电量/供电量)×100%=(供电量- 售电量)/供电量×100%=(1-售电量/供电量)×100%
1.3 线损电量
线损电量是指从发电厂主变压器的一次侧(不包括厂用电)至客户电能表上所有电能损失。由于线损电量具有不能直接计量的特殊性,所以通常是通过供电量与售电量相减计算出来的,即:线损电量 =供电量- 售电量。
2、传统线损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方面
(1)管理机构不健全,机制不完善
此前有的县级供电企业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以企业领导任组长的线损领导小组,所有部室、所队的负责人都是成员,但在实际运行中形同虚设,1a不召开一次会议;有的开会仅是听数字统计、指标通报,缺乏定性、定量分析,难以制订出切实有效的具体降损措施;有的人员几年前工作已变动,至今未做出相应调整。有的县级供电企业名义上有线损管理的“归口部门”,实际上是生产、调度运行、营销等各管一块,相互之间既不沟通又不联系。
(2)制度不合理,认识不到位
管理过程中只注重线损率综合指标,不注重线损率小指标。只注重结果, 不强调过程控制。只关注线损率指标的变化,未对相关专业和部门的日常管理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另外,部分领导认为线损管理只是用电营销、供电所等部门的工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线损管理网络相关部门和广大员工参与线损管理的积极性。
(3)工作流程不规范、不严密
各部门职责不清、层次不明,没有健全线损管理工作流程,造成信息传递不畅, 发生营业计量差错或线损异常时,线损管理部门反应迟钝,导致各项管理职能和流程落实不到位。
2.2 设备及技术存在的问题
(1)线路供电半径过大,导线截面小。
(2)线路无功补偿容量不足或台区无功补偿电容器投运率较低,线路无功缺额较大,造成功率因数较低。
(3)台区三相负荷分配不均,造成损耗较大。
(4)负荷方式变化、配变容量与负荷不匹配,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造成变损过高。
(5)用户电能表计计量误差过大。
(6)安装人员业务技术不高,工艺质量意识不强,对电气设备各连接部位安装接触不紧密,造成发热损耗电能。
(7)线路通道树竹障碍等因素造成电量流失。
3、改进措施
3.1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l)成立机构。在公司成立以公司经理为组长,公司相关领导及职能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并下设线损管理办公室对日常事务进行管理。
(2)确定线损管理中的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制定线损管理组织机构网络图,并确定公司管理各层次各部门线损管理中的职责。
(3)制定线损管理方面的制度,包括配变三相负荷测试与调整管理办法、电压无功管理制度、客户业扩报装管理办法等在内的各项管理制度。结合线损指标完成的情况,对线损指标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重新进行修订,根据单位线损累计完成情况!参照线损理论计算结果结合部分修正因数,重新确定较为科学的线损管理指标。
3.2 加强电网建设,确保降损措施落实
(1)加强电网的经济运行,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电网中的输、变、配电设备,借助科学的理论计算,加强调度和运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变压器和线路的有功及无功损耗,使整个电网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使电能的损耗达到最小。
(2)合理进行无功补偿,就地平衡,提高线路功率因数,减少线路损耗,对负荷相对稳定的用电大户,采用了集中补偿;对于线路长、分支多、密度低,且较分散的10kV配电线路,采取了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相结合,对于变电站10kV母线,应装设高压补偿电容器。
(3)积极引进新科技、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传统的计量电能管理模式己不能满足电网发展的需要,市场化的行为对电量的准确性、可同性、可靠性和电量平衡分析有更高质量的要求。因此,需要积极引进新技术,适应电网发展的需求。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和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远抄技术日趋成熟,一些专业产品的性能和功能已经具备了和国外公司竟争的实力,在功能上成熟、可靠、先进,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应用。配电监测技术是根据电力市场发展需要而产生的,该技术能够对配电网各项参数及其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使配电管理者及时发现配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线路损耗。如果将配电监测技术与无功补偿控制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可大大提高功率因数,最大限度地降低无功损耗。新型无功补偿装置可以随负荷的变化而合理自动跟踪投切电容器组,有效补偿各相无功负荷,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损"还有新型防窃电技术的应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时着用电量的增大,窃电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窃电所造成的电能损失是电力企业管理线损重要构成部分,为此所蒙受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在线损管理中积极采用新型防窃电技术是减少窃电现象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有效手段。新型节能变压器技术对降低变压器损耗,提高供配电系统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文博,李爱民.加强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3).
[2] 邓信.浅谈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J].宁夏电力.2007(06).
[3] 施启活,黄廷谢.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1).
[关键词]线损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F4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5-0090-01
0、引言
线损是指电能从电网传输到用电客户这个过程中的损耗。电网线损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它能够全面反映电力在传输与营销过程中的技术、经济效果,是体现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
1、线损及其相关概念
线损是供电企业一项综合性经济指标,对企业利润有重要影响,其大小取决于电网结构、技术状况、运行方式、潮流分布、电压水平及功率因数等多种因素。线损的高低能够反映一个企业营销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好坏等。加强线损管理并减少漏洞是提高供电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1.1 线损
线损是电网电能损耗的简称,是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电力客户过程中,在输电、变电、配电和营销各环节产生的电能损耗和损失。具体指在一定时间内,电流流经电网中的电力设备(从客户计费电能表开始至客户所有电力设备,但不含客户计费电能表)时所产生的有功、无功电能和电压损失,习惯上常指有功电能损耗。
1.2 线损率
线损率是指有功电能损失与输入端输送的电能量之比,或有功功率损失与输入的有功功率之比的百分数。线损率=(线损电量/供电量)×100%=(供电量- 售电量)/供电量×100%=(1-售电量/供电量)×100%
1.3 线损电量
线损电量是指从发电厂主变压器的一次侧(不包括厂用电)至客户电能表上所有电能损失。由于线损电量具有不能直接计量的特殊性,所以通常是通过供电量与售电量相减计算出来的,即:线损电量 =供电量- 售电量。
2、传统线损管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方面
(1)管理机构不健全,机制不完善
此前有的县级供电企业虽然在形式上建立了以企业领导任组长的线损领导小组,所有部室、所队的负责人都是成员,但在实际运行中形同虚设,1a不召开一次会议;有的开会仅是听数字统计、指标通报,缺乏定性、定量分析,难以制订出切实有效的具体降损措施;有的人员几年前工作已变动,至今未做出相应调整。有的县级供电企业名义上有线损管理的“归口部门”,实际上是生产、调度运行、营销等各管一块,相互之间既不沟通又不联系。
(2)制度不合理,认识不到位
管理过程中只注重线损率综合指标,不注重线损率小指标。只注重结果, 不强调过程控制。只关注线损率指标的变化,未对相关专业和部门的日常管理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另外,部分领导认为线损管理只是用电营销、供电所等部门的工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线损管理网络相关部门和广大员工参与线损管理的积极性。
(3)工作流程不规范、不严密
各部门职责不清、层次不明,没有健全线损管理工作流程,造成信息传递不畅, 发生营业计量差错或线损异常时,线损管理部门反应迟钝,导致各项管理职能和流程落实不到位。
2.2 设备及技术存在的问题
(1)线路供电半径过大,导线截面小。
(2)线路无功补偿容量不足或台区无功补偿电容器投运率较低,线路无功缺额较大,造成功率因数较低。
(3)台区三相负荷分配不均,造成损耗较大。
(4)负荷方式变化、配变容量与负荷不匹配,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造成变损过高。
(5)用户电能表计计量误差过大。
(6)安装人员业务技术不高,工艺质量意识不强,对电气设备各连接部位安装接触不紧密,造成发热损耗电能。
(7)线路通道树竹障碍等因素造成电量流失。
3、改进措施
3.1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l)成立机构。在公司成立以公司经理为组长,公司相关领导及职能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并下设线损管理办公室对日常事务进行管理。
(2)确定线损管理中的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制定线损管理组织机构网络图,并确定公司管理各层次各部门线损管理中的职责。
(3)制定线损管理方面的制度,包括配变三相负荷测试与调整管理办法、电压无功管理制度、客户业扩报装管理办法等在内的各项管理制度。结合线损指标完成的情况,对线损指标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重新进行修订,根据单位线损累计完成情况!参照线损理论计算结果结合部分修正因数,重新确定较为科学的线损管理指标。
3.2 加强电网建设,确保降损措施落实
(1)加强电网的经济运行,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电网中的输、变、配电设备,借助科学的理论计算,加强调度和运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变压器和线路的有功及无功损耗,使整个电网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使电能的损耗达到最小。
(2)合理进行无功补偿,就地平衡,提高线路功率因数,减少线路损耗,对负荷相对稳定的用电大户,采用了集中补偿;对于线路长、分支多、密度低,且较分散的10kV配电线路,采取了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相结合,对于变电站10kV母线,应装设高压补偿电容器。
(3)积极引进新科技、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传统的计量电能管理模式己不能满足电网发展的需要,市场化的行为对电量的准确性、可同性、可靠性和电量平衡分析有更高质量的要求。因此,需要积极引进新技术,适应电网发展的需求。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和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远抄技术日趋成熟,一些专业产品的性能和功能已经具备了和国外公司竟争的实力,在功能上成熟、可靠、先进,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应用。配电监测技术是根据电力市场发展需要而产生的,该技术能够对配电网各项参数及其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使配电管理者及时发现配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线路损耗。如果将配电监测技术与无功补偿控制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可大大提高功率因数,最大限度地降低无功损耗。新型无功补偿装置可以随负荷的变化而合理自动跟踪投切电容器组,有效补偿各相无功负荷,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损"还有新型防窃电技术的应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时着用电量的增大,窃电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窃电所造成的电能损失是电力企业管理线损重要构成部分,为此所蒙受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在线损管理中积极采用新型防窃电技术是减少窃电现象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有效手段。新型节能变压器技术对降低变压器损耗,提高供配电系统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文博,李爱民.加强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3).
[2] 邓信.浅谈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J].宁夏电力.2007(06).
[3] 施启活,黄廷谢.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