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1年3月30日国家教育部发布文件《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并从儿童的入学准备与入学适应两方面给出指导意见,本文基于教育部发布的文件从幼儿园如何做好衔接工作的具体实施和意义两方面来进行分析总结,为更好实施幼小衔接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幼小衔接 入学准备
幼小衔接:幼儿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由于这两个教育阶段教育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特点,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生活习惯与能力等各方面的不相同。因此,这两个两阶段之间既存在联系又各自具有特点。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由于教育各方面条件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必然会使儿童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也将会有一个新的适应过程。
入学准备:从儿童角度来讲,儿童入学准备就是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入学准备即是儿童对小学的准备,也就是儿童应该具有的适应新学校各个方面环境具备的能力;从儿童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入学准备,入学准备是儿童能从新的校园生活中获得所要具有的知识技能。
一、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1.学习方式方面
幼儿园的教育主要是以游戏为主,对幼儿的教育渗透于日常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游戏的特点是灵活、趣味性强,没有严格规范性、强制的约束力,幼儿不会感到苦恼、厌倦、紧张,会时刻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幼儿园以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传授生活中浅显易懂的知识为主。而进入小学后,课堂传授成了儿童主要的学习形式,在教育教学上强调系统的文化知识传授,注重读、写、算的基本知识訓练,教学方式由正规的课堂形式代替了以前自由活动度较大的游戏学习方式。
2.生活作息方面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生活作息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幼儿园每天上课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小时,其他时间则主要以游戏活动为主。而进入小学后幼儿每天上课的时间就达到了六个小时左右,休息时间很少,同时需要完成很多的作业,有时候午睡也得不到保证。上课有的时候会出现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的现象,有的儿童会因教学内容单调、重复,失去对学习的枳极性,从而影响个人学习成绩。
3.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方面
有的幼儿会由于家庭的溺爱,或者因为在幼儿园没养成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较弱,不会管理个人的学习用品,不能独立完成班级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依赖性强,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和自制力,有的不能友好的和其他同班同学相处。这些都是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为了可以帮助幼儿顺利地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让幼儿尽早的从心理上适应环境,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迫切需要做好幼儿园阶段到小学阶段的衔接工作。
二、幼儿园如何做好入学准备
结合文件中对于幼儿园入学准备的指导意见,本文将幼儿园方面准备总结归类包含四个方面: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良好习惯、知识技能准备
(一)学习兴趣的准备
1.培养幼儿渴望进入小学学习的愿景
入学准备中首先要让孩子做心理准备,对上学有兴趣。父母要把上学描绘成一个美好的事情,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让孩子非常向往上小学,这个准备是很重要的。
幼儿做事往往是凭借兴趣,大班的幼儿虽然在意志、品质上已有很大发展,但仍然需要成人有意引导。幼儿最初对小学生的生活向往,可能只是因为看到小学生有漂亮的文具盒、新书包、红领巾等,这种最初入学的愿望虽然是浅显的,但也是难能可贵的,作为教师应该保护幼儿的这种积极性,因势利导地实施教育,激发幼儿做一名优秀小学生的真诚愿望。比如可以选择一些优秀小学生的故事讲给幼儿听,让幼儿明白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是不容易的,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1)参观小学的时候,请小学生向大班小朋友介绍新学校的发展历史,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情绪饱满的感染幼儿情绪,从而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期待。
(2)一起聆听小学生上课,看看他们上课时回答问题的状态、语言表达的方式、以及与教师的互动和同学合作完成任务的状态,亲身体验之后来与小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收获,感受新学校的文化氛围。
(3)如果幼儿园有附属小学,那应该多组织与小学生的交流互动频率,通过游戏活动,增进与小学生之间的情感,从而避免幼儿对新学校人际交往的恐慌,也能进一步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4)幼儿园可以设置小学“模拟课堂”,环境布置上与小学的桌椅摆放、讲台位置保持一致,课程设置可以参照小学的设置方式,授课时间可以随着幼儿的接受程度逐步增加。
2.再者是学习兴趣的准备。
培养孩子对上小学学习内容的兴趣,入学前通过故事阅读认一些汉字,在日常生活游戏中学习一些数学知识还是可以的,但是要难度适当、循序渐进,鼓励为主。
比如分角色朗读表演,培养孩子对阅读识字的兴趣。每天花1个小时的时间陪伴孩子进行角色表演,陪他一起读,一起演,这样既陪伴了孩子,同时也养成了孩子爱阅读的好习惯;通过家里的实物来让孩子数数算算,以此学习分解组合、加减运算,拼拼摆摆来认识图形;通过小游戏、创意小教具等形式来让孩子认字母、识汉字、做运算。
再例如上课时要求幼儿遵守纪律、会动脑筋、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等。在培养幼儿观察力时,要引导幼儿学会有目的、有计划、较准确的观察,如观察单个物体会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的进行观察。
(二)学习能力准备
1.专注力准备
让小学一年级老师特别头疼的孩子,大多是这些孩子注意力集中有问题,坐不住、不能专心听讲,这个是孩子入学后非常大的障碍,要让孩子能够把老师讲的内容,从头到尾不走神地倾听下来,听课中跟上老师讲的思路。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准备。
比如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能力;可以给孩子讲一个故事,让孩子从头到尾认真地听下来一个故事,讲完后要问一问:故事里的人物都有谁,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发生在什么时间,故事讲的是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啦,原因是什么呀。听觉注意力游戏训练:我拍你也拍,听一听,辨一辨,越说越长等。 视觉注意力游戏训练:走迷宫,找隐藏,找相同与找不同。视动联合游戏:看图拼一拼。舒尔特方格训练。定位拍球、跳绳、走平衡木等动态训练。 2.思维能力的准备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是核心,在大班幼儿的入学准备方面,不是做一些系统知识的强行灌输,而是去培养幼儿的分析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对问题的判断推理能力等。
语言概括能力培养:把两句话说成一句话;小白兔喜欢吃胡萝卜、小灰兔喜欢吃白菜,概括为兔子喜欢吃蔬菜。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精细观察能力、规律推理能力、图形分解组合等。口语表达能力的准备:课堂上敢于积极举手发言,参与讨论;敢于与老师交流,善于提问;喜欢与同学说话交往,能说会道。在孩子入学前要重视这种功能性语言的训练。
3.动手操作能力的准备
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主要包括书写能力、学习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孩子能不能熟练地完成学业中的手工制作,会不会削铅笔,会不会熟练地系鞋带、扣扣子,会不会熟练地收拾、整理自己的书包及物品。在学习能力方面的准备可以总结四句话:一要会倾听;二要会思考;三要敢说话;四要手儿巧。
(三)生活习惯的准备
1.增强体质,促进幼儿动作发展
幼儿进入小学后,要承担更多紧张的脑力活动并且具备独立作业的能力,这就需要幼儿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耐力、抵抗力。在学前阶段要保证充份的营养和体育锻炼,同时,必须保证幼儿的游戏活动时间,因为在游戏中,幼儿情绪愉快,有利于提高机体各器官的功能。
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规则意识
小学的集体生活会有更为严格的规则意识,因此如何让幼儿遵守纪律是关键性问题,让幼儿意识到规则只是为了更好的进行集体活动,保证活动的安全以及便利,避免幼儿去排斥它。
(2)生活能力
培养幼儿独立的生活能力,如会整理书包、爱护书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班上每天都安排值日生负责整理图书、玩具。用餐时帮老师发勺子。举行穿衣服、叠被子等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既锻炼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也促进幼儿手部能力。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逐步培养不断坚持的。学校里学生多,老师其实没有那么多的精力逐个去进行培养与纠正的,这就需要父母的帮助与坚持,一个规则意识的建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经历四步才能稳定:确定目标,开始行动,不断督促,坚持行动习惯养成。
比如孩子主动整理书包這件事情,首先要给孩子示范书包应该怎么整理,然后让孩子自己尝试整理,给一些纠正指导;接下来就是坚持7天每天提醒并督促孩子睡前自己整理书包;再接下来,制作一个表格,让孩子每天整理完书包自己画个笑脸,每周督促并及时给予积极鼓励。
那么在入学准备中还需要帮助孩子建立哪些良好的习惯呢。建立时间概念:有上下课概念,知道课间10分钟有多长,一堂课40分钟等;建立规则意识:知道课堂发言要举手、集体活动要排队等;建立任务意识:能记住老师布置的任务,知道回家要完成作业,会用符号或图画记录任务;物品整理准备:会看课表准备学习用品、能准备整理文具、书包、校服等;会与他人沟通:能较快适应新环境,碰到问题知道向老师寻求帮助;生活自理能力:如厕好习惯、主动喝水好习惯。
(四)知识技能准备
1.知识准备方面
入学前可以通过有趣的故事阅读、识字游戏认一点汉字,也可以学一点生活英语口语,学一些基础数学运算及思维,动动手做科学小实验等。
在知识准备方面最容易出偏差,造成教的内容、方法小学化。容易造成贪多、偏难,拔苗助长。既要做入学前的知识准备,又不能衔接教育小学化,这个矛盾怎么解决?那就需要在教的方法上,一定要注重趣味性、启发性、形象性,注重动手做。尊重个体差异不要盲目攀比,小步慢走、循序渐进、适可而止、见好就收。
2.学习技能方面
如书写早期准备,能写基础数字符号,会写自己的名字;阅读方面的技能和计算方面的技能也可以在孩子有兴趣、乐于接受的前提下进行适当培养。书写时因为写字需要手腕力量,孩子六岁的时候,生理上手腕还没有完全发展好,写字是较为精细的动作技能,需要孩子对文字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分析,随后将文字分解为各种各样的比划,再综合概括字的笔顺、结构。再由大脑将信息和指令传送到手部进行精细动作,最后由手、脑、眼的协作下,将各种笔划结合成汉字外形。所以这一系列的程序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是极为困难的一个过程。
那么前书写准备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从汉字启蒙上开始,重点是让孩子对写字有兴趣,而不是会写多少字,可以从三个步骤入手:首先是笔画的书空训练,让孩子用手指在空中写,手腕力量得到了训练;其次是让孩子闭上眼睛,说“横”,脑子里就会有“横”的图像;最后,睁开眼睛,让孩子在纸上描一描。
三、做好入学准备的意义
(一)促进儿童终身发展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帮助儿童科学做好入学准备,使幼儿度过快乐童年,拥有健康的身心顺利进入小学。更重要的是在科学入学准备中,培养儿童良好情感、求知欲望、学习能力和社会性行为,为今后的各学段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回归幼儿为本的原则
入学准备教育的重心是重视读写算知识和智力教育,还是培育兴趣、习惯和学习能力?是知识积累的显性表征,还是学习潜能开发的隐性因素?是提前灌输小学知识,拔苗助长,还是关注需求、丰富体验,静待花开?答案是明确的,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应回归教育本原,凸显幼儿中心地位,坚持以幼儿为本位,融合幼儿园、家庭和小学三位一体的教育力量,激发幼儿求知欲望,培养良好学习品质,开发智力潜能,放飞幼儿天性和童真梦想,助力幼儿幸福成长,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促进三方协同
站在儿童视角,教师在理解幼儿认知发展、情感态度和个性等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准确判断幼儿兴趣需要,在入学准备的目标、内容及方式上贴近幼儿需求,给予针对性强的教育准备。
三方协同是指幼儿园教师主动与家长、小学配合,细致做好幼儿园与家长、小学三方协同合作,密切家园共育,加强幼小互动,共同完成幼小衔接任务。教师要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牢记教育初衷,回归教育本原,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定育人信念。
参考文献
[1]马媛,柳兵,基于微观系统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4,06:13-16.
[2]刘昆.幼小衔接视角下教师对儿童语言入学准备观念的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9:104-109.
[3]冯帮,许桂林.“幼小衔接期”幼儿教育的新举措一一基于终身教育视角[J].学子(理版)2015,02:15-17.
[4]刘海红,王宇,王瑾基于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幼小衔接研究探析[j].新课程研究(下刊),2015,03:43-44.
关键词:幼小衔接 入学准备
幼小衔接:幼儿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由于这两个教育阶段教育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特点,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生活习惯与能力等各方面的不相同。因此,这两个两阶段之间既存在联系又各自具有特点。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由于教育各方面条件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必然会使儿童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也将会有一个新的适应过程。
入学准备:从儿童角度来讲,儿童入学准备就是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入学准备即是儿童对小学的准备,也就是儿童应该具有的适应新学校各个方面环境具备的能力;从儿童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入学准备,入学准备是儿童能从新的校园生活中获得所要具有的知识技能。
一、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
1.学习方式方面
幼儿园的教育主要是以游戏为主,对幼儿的教育渗透于日常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游戏的特点是灵活、趣味性强,没有严格规范性、强制的约束力,幼儿不会感到苦恼、厌倦、紧张,会时刻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幼儿园以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传授生活中浅显易懂的知识为主。而进入小学后,课堂传授成了儿童主要的学习形式,在教育教学上强调系统的文化知识传授,注重读、写、算的基本知识訓练,教学方式由正规的课堂形式代替了以前自由活动度较大的游戏学习方式。
2.生活作息方面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生活作息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幼儿园每天上课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小时,其他时间则主要以游戏活动为主。而进入小学后幼儿每天上课的时间就达到了六个小时左右,休息时间很少,同时需要完成很多的作业,有时候午睡也得不到保证。上课有的时候会出现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的现象,有的儿童会因教学内容单调、重复,失去对学习的枳极性,从而影响个人学习成绩。
3.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方面
有的幼儿会由于家庭的溺爱,或者因为在幼儿园没养成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较弱,不会管理个人的学习用品,不能独立完成班级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依赖性强,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和自制力,有的不能友好的和其他同班同学相处。这些都是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为了可以帮助幼儿顺利地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让幼儿尽早的从心理上适应环境,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迫切需要做好幼儿园阶段到小学阶段的衔接工作。
二、幼儿园如何做好入学准备
结合文件中对于幼儿园入学准备的指导意见,本文将幼儿园方面准备总结归类包含四个方面: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良好习惯、知识技能准备
(一)学习兴趣的准备
1.培养幼儿渴望进入小学学习的愿景
入学准备中首先要让孩子做心理准备,对上学有兴趣。父母要把上学描绘成一个美好的事情,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让孩子非常向往上小学,这个准备是很重要的。
幼儿做事往往是凭借兴趣,大班的幼儿虽然在意志、品质上已有很大发展,但仍然需要成人有意引导。幼儿最初对小学生的生活向往,可能只是因为看到小学生有漂亮的文具盒、新书包、红领巾等,这种最初入学的愿望虽然是浅显的,但也是难能可贵的,作为教师应该保护幼儿的这种积极性,因势利导地实施教育,激发幼儿做一名优秀小学生的真诚愿望。比如可以选择一些优秀小学生的故事讲给幼儿听,让幼儿明白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是不容易的,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1)参观小学的时候,请小学生向大班小朋友介绍新学校的发展历史,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情绪饱满的感染幼儿情绪,从而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期待。
(2)一起聆听小学生上课,看看他们上课时回答问题的状态、语言表达的方式、以及与教师的互动和同学合作完成任务的状态,亲身体验之后来与小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收获,感受新学校的文化氛围。
(3)如果幼儿园有附属小学,那应该多组织与小学生的交流互动频率,通过游戏活动,增进与小学生之间的情感,从而避免幼儿对新学校人际交往的恐慌,也能进一步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4)幼儿园可以设置小学“模拟课堂”,环境布置上与小学的桌椅摆放、讲台位置保持一致,课程设置可以参照小学的设置方式,授课时间可以随着幼儿的接受程度逐步增加。
2.再者是学习兴趣的准备。
培养孩子对上小学学习内容的兴趣,入学前通过故事阅读认一些汉字,在日常生活游戏中学习一些数学知识还是可以的,但是要难度适当、循序渐进,鼓励为主。
比如分角色朗读表演,培养孩子对阅读识字的兴趣。每天花1个小时的时间陪伴孩子进行角色表演,陪他一起读,一起演,这样既陪伴了孩子,同时也养成了孩子爱阅读的好习惯;通过家里的实物来让孩子数数算算,以此学习分解组合、加减运算,拼拼摆摆来认识图形;通过小游戏、创意小教具等形式来让孩子认字母、识汉字、做运算。
再例如上课时要求幼儿遵守纪律、会动脑筋、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等。在培养幼儿观察力时,要引导幼儿学会有目的、有计划、较准确的观察,如观察单个物体会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的进行观察。
(二)学习能力准备
1.专注力准备
让小学一年级老师特别头疼的孩子,大多是这些孩子注意力集中有问题,坐不住、不能专心听讲,这个是孩子入学后非常大的障碍,要让孩子能够把老师讲的内容,从头到尾不走神地倾听下来,听课中跟上老师讲的思路。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准备。
比如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能力;可以给孩子讲一个故事,让孩子从头到尾认真地听下来一个故事,讲完后要问一问:故事里的人物都有谁,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发生在什么时间,故事讲的是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啦,原因是什么呀。听觉注意力游戏训练:我拍你也拍,听一听,辨一辨,越说越长等。 视觉注意力游戏训练:走迷宫,找隐藏,找相同与找不同。视动联合游戏:看图拼一拼。舒尔特方格训练。定位拍球、跳绳、走平衡木等动态训练。 2.思维能力的准备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是核心,在大班幼儿的入学准备方面,不是做一些系统知识的强行灌输,而是去培养幼儿的分析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对问题的判断推理能力等。
语言概括能力培养:把两句话说成一句话;小白兔喜欢吃胡萝卜、小灰兔喜欢吃白菜,概括为兔子喜欢吃蔬菜。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精细观察能力、规律推理能力、图形分解组合等。口语表达能力的准备:课堂上敢于积极举手发言,参与讨论;敢于与老师交流,善于提问;喜欢与同学说话交往,能说会道。在孩子入学前要重视这种功能性语言的训练。
3.动手操作能力的准备
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主要包括书写能力、学习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孩子能不能熟练地完成学业中的手工制作,会不会削铅笔,会不会熟练地系鞋带、扣扣子,会不会熟练地收拾、整理自己的书包及物品。在学习能力方面的准备可以总结四句话:一要会倾听;二要会思考;三要敢说话;四要手儿巧。
(三)生活习惯的准备
1.增强体质,促进幼儿动作发展
幼儿进入小学后,要承担更多紧张的脑力活动并且具备独立作业的能力,这就需要幼儿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耐力、抵抗力。在学前阶段要保证充份的营养和体育锻炼,同时,必须保证幼儿的游戏活动时间,因为在游戏中,幼儿情绪愉快,有利于提高机体各器官的功能。
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规则意识
小学的集体生活会有更为严格的规则意识,因此如何让幼儿遵守纪律是关键性问题,让幼儿意识到规则只是为了更好的进行集体活动,保证活动的安全以及便利,避免幼儿去排斥它。
(2)生活能力
培养幼儿独立的生活能力,如会整理书包、爱护书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班上每天都安排值日生负责整理图书、玩具。用餐时帮老师发勺子。举行穿衣服、叠被子等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既锻炼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也促进幼儿手部能力。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逐步培养不断坚持的。学校里学生多,老师其实没有那么多的精力逐个去进行培养与纠正的,这就需要父母的帮助与坚持,一个规则意识的建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经历四步才能稳定:确定目标,开始行动,不断督促,坚持行动习惯养成。
比如孩子主动整理书包這件事情,首先要给孩子示范书包应该怎么整理,然后让孩子自己尝试整理,给一些纠正指导;接下来就是坚持7天每天提醒并督促孩子睡前自己整理书包;再接下来,制作一个表格,让孩子每天整理完书包自己画个笑脸,每周督促并及时给予积极鼓励。
那么在入学准备中还需要帮助孩子建立哪些良好的习惯呢。建立时间概念:有上下课概念,知道课间10分钟有多长,一堂课40分钟等;建立规则意识:知道课堂发言要举手、集体活动要排队等;建立任务意识:能记住老师布置的任务,知道回家要完成作业,会用符号或图画记录任务;物品整理准备:会看课表准备学习用品、能准备整理文具、书包、校服等;会与他人沟通:能较快适应新环境,碰到问题知道向老师寻求帮助;生活自理能力:如厕好习惯、主动喝水好习惯。
(四)知识技能准备
1.知识准备方面
入学前可以通过有趣的故事阅读、识字游戏认一点汉字,也可以学一点生活英语口语,学一些基础数学运算及思维,动动手做科学小实验等。
在知识准备方面最容易出偏差,造成教的内容、方法小学化。容易造成贪多、偏难,拔苗助长。既要做入学前的知识准备,又不能衔接教育小学化,这个矛盾怎么解决?那就需要在教的方法上,一定要注重趣味性、启发性、形象性,注重动手做。尊重个体差异不要盲目攀比,小步慢走、循序渐进、适可而止、见好就收。
2.学习技能方面
如书写早期准备,能写基础数字符号,会写自己的名字;阅读方面的技能和计算方面的技能也可以在孩子有兴趣、乐于接受的前提下进行适当培养。书写时因为写字需要手腕力量,孩子六岁的时候,生理上手腕还没有完全发展好,写字是较为精细的动作技能,需要孩子对文字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分析,随后将文字分解为各种各样的比划,再综合概括字的笔顺、结构。再由大脑将信息和指令传送到手部进行精细动作,最后由手、脑、眼的协作下,将各种笔划结合成汉字外形。所以这一系列的程序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是极为困难的一个过程。
那么前书写准备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从汉字启蒙上开始,重点是让孩子对写字有兴趣,而不是会写多少字,可以从三个步骤入手:首先是笔画的书空训练,让孩子用手指在空中写,手腕力量得到了训练;其次是让孩子闭上眼睛,说“横”,脑子里就会有“横”的图像;最后,睁开眼睛,让孩子在纸上描一描。
三、做好入学准备的意义
(一)促进儿童终身发展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帮助儿童科学做好入学准备,使幼儿度过快乐童年,拥有健康的身心顺利进入小学。更重要的是在科学入学准备中,培养儿童良好情感、求知欲望、学习能力和社会性行为,为今后的各学段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回归幼儿为本的原则
入学准备教育的重心是重视读写算知识和智力教育,还是培育兴趣、习惯和学习能力?是知识积累的显性表征,还是学习潜能开发的隐性因素?是提前灌输小学知识,拔苗助长,还是关注需求、丰富体验,静待花开?答案是明确的,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应回归教育本原,凸显幼儿中心地位,坚持以幼儿为本位,融合幼儿园、家庭和小学三位一体的教育力量,激发幼儿求知欲望,培养良好学习品质,开发智力潜能,放飞幼儿天性和童真梦想,助力幼儿幸福成长,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促进三方协同
站在儿童视角,教师在理解幼儿认知发展、情感态度和个性等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准确判断幼儿兴趣需要,在入学准备的目标、内容及方式上贴近幼儿需求,给予针对性强的教育准备。
三方协同是指幼儿园教师主动与家长、小学配合,细致做好幼儿园与家长、小学三方协同合作,密切家园共育,加强幼小互动,共同完成幼小衔接任务。教师要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牢记教育初衷,回归教育本原,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定育人信念。
参考文献
[1]马媛,柳兵,基于微观系统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4,06:13-16.
[2]刘昆.幼小衔接视角下教师对儿童语言入学准备观念的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9:104-109.
[3]冯帮,许桂林.“幼小衔接期”幼儿教育的新举措一一基于终身教育视角[J].学子(理版)2015,02:15-17.
[4]刘海红,王宇,王瑾基于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幼小衔接研究探析[j].新课程研究(下刊),2015,0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