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先生今年61岁,10年前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前不久,他清晨出门锻炼,路上突然感到胸闷,很快昏迷不醒。旁人在他的手机里查到了他家人的电话,好在出事地点就在家附近,家人很快赶来,将他送到医院,他被诊断为“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经过全力抢救才转危为安。
刘先生很纳闷,为什么心梗发病前他什么感觉都没有呢?
糖尿病性心梗一半无痛
据统计,糖尿病性心肌梗死患者约一半是无痛的,患者仅有胸闷、恶心、呕吐,或心慌、头晕、乏力,甚至突然出现晕厥等非特异性症状。这种“无痛性心梗”极易误诊、漏诊,也是造成猝死的原因之一。因此,当糖友出现上述不典型的心肌缺血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诊。
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可以说是一对“难兄难弟”,常常相伴存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调查发现,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患病率达到34.2%,并发脑血管病为12.6%,并发其他心血管病为17.1%。
有较长糖尿病史的人,很可能在糖尿病前期对心血管的损害就已经开始。但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损害是缓慢发生的,同时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特别是神经末梢的病变,导致痛觉不敏感,所以即使发生了严重的心肌缺血,也可能只有轻微疼痛,甚至毫无知觉。
这种对疼痛的不敏感对于患者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心脏病的疼痛对人体起保护作用。如果一点感觉都没有,一旦发生严重的疼痛,就可能是心肌梗死。
糖尿病人心梗也有症状
糖尿病性心脏病有几个特点需要关注:
首先,常起病突然,可能因争吵、呼吸道或其他部位感染、手术创伤等各种应激因素,导致心律失常或休克。
其次,由于糖尿病影响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系统,可导致心脏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心悸、胸闷、气急、失眠、多梦、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因此,糖友在休息状态下心率大于90次/分时,要注意是否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最后,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当患者从卧位或坐位起立时,如果收缩压下降大于3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大于20毫米汞柱,同时伴有头晕、无力、大汗、心慌、视力障碍,甚至昏倒等症状,要注意防治低血压。
刘先生很纳闷,为什么心梗发病前他什么感觉都没有呢?
糖尿病性心梗一半无痛
据统计,糖尿病性心肌梗死患者约一半是无痛的,患者仅有胸闷、恶心、呕吐,或心慌、头晕、乏力,甚至突然出现晕厥等非特异性症状。这种“无痛性心梗”极易误诊、漏诊,也是造成猝死的原因之一。因此,当糖友出现上述不典型的心肌缺血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诊。
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可以说是一对“难兄难弟”,常常相伴存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调查发现,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患病率达到34.2%,并发脑血管病为12.6%,并发其他心血管病为17.1%。
有较长糖尿病史的人,很可能在糖尿病前期对心血管的损害就已经开始。但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损害是缓慢发生的,同时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特别是神经末梢的病变,导致痛觉不敏感,所以即使发生了严重的心肌缺血,也可能只有轻微疼痛,甚至毫无知觉。
这种对疼痛的不敏感对于患者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心脏病的疼痛对人体起保护作用。如果一点感觉都没有,一旦发生严重的疼痛,就可能是心肌梗死。
糖尿病人心梗也有症状
糖尿病性心脏病有几个特点需要关注:
首先,常起病突然,可能因争吵、呼吸道或其他部位感染、手术创伤等各种应激因素,导致心律失常或休克。
其次,由于糖尿病影响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系统,可导致心脏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心悸、胸闷、气急、失眠、多梦、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因此,糖友在休息状态下心率大于90次/分时,要注意是否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最后,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当患者从卧位或坐位起立时,如果收缩压下降大于3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大于20毫米汞柱,同时伴有头晕、无力、大汗、心慌、视力障碍,甚至昏倒等症状,要注意防治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