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创新教学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应试”倾向的影响,政治教学呈现出沉闷、被动的局面,极难实现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所以,实施创新教育,搞活政治教学是当前广大政治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课堂创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课堂是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主要阵地,一堂什么样的课,传授给学生什么知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一脉相承的。要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作好以下几点:
  一、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要激起学生主动发展的欲望,在老师的引导下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三性:一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适时调整课堂气氛,控制课堂节奏,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二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要相信学生,把课堂空间让位于学生,把握学生的表现欲望,正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鼓励学生用发散式思维思考问题。三是遵循认识的规律性。教师要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从现象(材料)中探求、发现规律,再运用规律来认识和分析问题,并逐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把好三关:一是启动关。这一关教师要注意三个字:“新”、“奇”、“趣”。以新的内容或新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以激起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这是成功课堂教学的开端。二是伸缩关。当学生的兴趣被激起后,便会根据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个性的发展由此开始。教师不宜在此时扼杀这种发展,而应当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使之向目标靠近。三是激励关。这一关大多出现在知识的运用和迁移的环节上。由于问题难度增大或涉及到个人愿袒露的敏感话题,学生则大多不愿发言,此时则需要教师采用激励性语言和措施来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抓住中学生的好胜心理和强烈的自我表现欲,采用竞赛或辩论等富有挑战性的形式或适当降低问题难度来完成这一环节。
  二、重视审美教育
  中学生中出现的恶作剧、逃学、暴力等现象主要是由于忧虑、压抑、痛苦、失望等消积情绪引起,而通过审美可以缓解这些消极情绪。席勒说过“道德的阶段,只有通过审美的阶段才能实现。”人们对美的追求成为进步的动力。所以,“美育是造就完善人格的必经之路。”
  实施美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人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展现给学生以积极、健康的良好人格形象。正确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真、善、美,懂得什么是高尚与卑劣,什么是光荣与耻辱。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活,并考虑问题的可操作性。
  实施美育,注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人际关系美。对美的追求不仅是进步的动力,而且是灵感的源泉,有灵感才会有创新。而学生在命令压抑下,只有服从和逃避。不可能有主动发展。要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愉悦和谐、乐观向上等积极情绪,为主动发展提供可能。学生个性存在智商、情商等差异,教师应该发现学生个性特长,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
  三、教师应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
  强调纪律并不是要求绝对服从和死一般的沉寂。纪律本身是为了确保其一程序正常运行而制定的规范,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需要纪律作保证是必然的。我们提倡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与严谨的教学秩序并不矛盾,二者统一于纪律的保障。教师在课前对课堂上将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作好充分预测,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在实施课堂教学前必须将这些措施给学生讲解清楚,最好形成一些必要的制度。这样才有利于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另外,教师要有较强的驾驭能力,要在课堂上做到收放自如,活而不乱。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环节上狠下功夫,练就一身过硬的组织教学本领。
  四、让评价更有效
  改革评价制定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保障。教育评价按时间可划分为教育过程评价、教育终结评价。按空间划分,可包括社会对学校教育管理的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管理的评价,也包括学校对各班级教育管理的评价,还应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评价。教师能做的就是在对学生的管理评价中实施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
  通过考试评价改革,激发学生进步的欲望。我们现在采取的考试方法大多是“一揽子”式,而不同学生考试成绩有区别,教师就根据该考试分数对学生进行分类。“优生”当然是皆大欢喜;大部分“中等生”则是无人问津;“差生”则是忧心忡忡或自暴自弃,这样是极不利于全体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另外,考试试题答案过于死板,哪句话多少分都已作了明确规定,这些话都是教材上的长篇大论,学生自己的理解,如果没有"知识点"(教材原话)则得分很少,甚至不能得分。长期这样,学生干脆就放弃。如此极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必须通过考试评价改革来改变这些现象。对于考试方法,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要求,让学生自主选择达标层次,让多数学生在检测中都能得"优"。在其达到"优"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引导,促其升级达标。试题答案应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答案不应将分值充得太满,书本上的答案应体现要点,这样才能发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考试还应该参考学生平时的思想、行为表现和动手操作能力,不应该采取一卷定命运的评价方式。
  
其他文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但其中记忆的东西非常的多,也非常的重要,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有意记忆法  什么是有意记忆法?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凭借意志努力记忆某种材料的方法,叫做有意记忆法。相反,没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记忆方法,称为无意记忆法,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记忆的效果明显优于无意记忆效果。为了系统的掌握科学知识,必须进行有意记忆。也就是要有明确的任务,任务越
期刊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他所培养的应该是具有一定知识、能力,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有个性,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成功,智力因素只占一小部分,而绝大部分则是情感因素。这些情感因素包括: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幽默的品性、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同情和关心他人、善良、善于与他人相处、把握自己的他人情感的能力等等。简言之,它是人的情感和社会技能,是智力因素以
期刊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任务”设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设计、编排非常关键。一般说来,“任务”设计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
期刊
根据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来分析,《信息技术》学科在教学内容上一般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语言、信息与信息技术等几个方面,是一门集知识性、操作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学科。同时,该学科又具有综合性强、发展速度快、应用范围广泛、实践性强等特点,是一门极具挑战性的学科。  在教学上,《信息技术》学科首先要解决的两大问题是:一是怎样处
期刊
提起作文,学生就有恐惧感,总说“没有东西可写”,“不知怎样写才好”,老师费尽唇舌收效也不大。所以,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都是课堂教学上的一个薄弱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尝试着把多媒体引进入了作文课堂,对作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师生都觉得在多媒体网络下作文轻松多了。  由于网上作文教学的内容具有系统性、新颖性、趣味性,以及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等特征,注重以“情境”、
期刊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的各种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高中英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与时俱进,顺应潮流,发生重大的改变。尤其在职业中学,由于、学生素质、办学条件、学校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要在教育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就更加难行。这就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如何使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体现得更加完美,是我们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基本原则 实施结果    一、实施英语
期刊
创新能力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江泽民同志强调“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于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便成了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提出了明确要求。创新是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学习中就要引导学生多涉科、广积累、勤练习,这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认知能
期刊
目前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我个人在初中数学教学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以下谈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教学效果:  一、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首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分层:  A层:数学基础
期刊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创造性人才。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说过“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没有发散就没有创新”徐利治教授说“数学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往往来源于发散思维”加强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中心环节。由此可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
期刊
语文教材大都是典范的文学作品。而文学又是语言的艺术,所以,语文课必须把教学语言和文学语言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艺术。本文以语文新课程的实施为背景,谈谈充满艺术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生成与运用。教学艺术是语言艺术,教师能否具有较高的教学语言艺术,正是衡量教学艺术精湛程度的一杆标尺。语文教师,更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一、导入语——扬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