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那些还在场上的二三梯队创业者来说,目前能做的也只有缩短战线,下沉渠道,
在一两个城市做透做强,同时挖掘新的盈利模式才有出路。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共享经济就进入了寒冬。一方面是冷静下来的资本方,另一方面是被追捧者扰乱的市场,多方共同作用下,共享经济迅速降温。号称共享经济风向标的共享单车最先遭遇寒潮。
随着共享单车企业陆续淡出公众视野,敏感的人也许会体悟到一個逻辑,从上一轮互联网经济的主角网约车的经历中,我们能大致总结出一个规律:惊艳登场、百花齐放、烧钱大战、繁华落尽、巅峰对决、一家独大,一共六部折子戏。谁能唱到最后,谁就是赢家。
有观点认为,共享单车已然到了巅峰对决的阶段。也有观点认为,行业发生重大变革,机会也会随之诞生,就好比滴滴与Uber合并后,市场还是出现了首汽约车。而便利蜂挤进共享单车领域,着实令人费解。
寒冬
共享单车的寒冬,应该从悟空单车开始。2017年6月,悟空单车宣布停止运营。自此,一股席卷共享单车领域的“病毒”肆虐开来。悟空单车宣布退出后,仅隔一周的时间,3Vbike也发布了停运公告,与悟空单车一样,一方面拿不到融资,一方面自费投放的自行车无力增加定位系统,致使丢车率极高,6个月间投放的1000辆车到最后仅找到50辆。
值得注意的是,与3Vbike的无法达到规模效应相比,酷骑单车的死显得更有教育意义。成立于2016年11月的酷骑单车,一度位列共享单车的第二梯队。截至2017年6月,其投放单车量超过140万辆,进入城市超过50个,排名行业第三。
然而,大肆扩张之后,运营短板显现,酷骑在沈阳最高峰时拥有130万注册用户,但仅投放了12万辆车,线下运维力量薄弱,远不及摩拜和ofo。不仅如此,酷骑单车的损坏率和丢失率居高不下,也让酷骑多次寻求融资未果。业内人士表示,多次融资不利、关键节点的战略失误、行业恶性竞争等多重作用下,将整个公司推向了难以扭转的绝境,而押金挤兑最终将酷骑推向终点。
令人揪心的是,在媒体的镁光灯下,一个个共享单车的坟场成了共享经济在这个冬天的“警示牌”,报废的单车,零碎的车架,当废铁回收价格仅为每公斤0.9元至1.1元,价钱比不上废纸。
相比共享单车刚刚问世时的新潮,如今的共享单车却让人不禁思考,在共享经济的下半场,用户押金难退,乱停乱放造成的拥堵,以及车辆闲置造成的浪费,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人们当然记得当初共享单车兴起时带来的便捷体验,而共享单车遗留下来的烂摊子,也让人质问共享单车诞生的初衷。
如果已在融资上落后了对手,成为老三、老四,这场仗怎么打?这无疑是被裹挟在风口之中的创业者应该思考和商榷的问题。
互联网经济专家冯超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与运营能力脱离的扩张只会让数据变得难看,而不理想的数据又会影响此后的融资,最终陷入死循环。事实上,充分的竞争会给行业带来很多隐性的成本,一旦融资受困,就会陷入巨大的资金链压力中,这也是不少单车企业无奈挪用押金的根本原因。挪用押金也仅是治标不治本,一旦遭遇挤兑,就会面临全面崩盘,酷骑和小蓝就是先例。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行业寡头基本确立的情况下,那些还在场上的二三梯队创业者,目前能做的也只有缩短战线,将渠道下沉,专注于几个城市做强做透,同时挖掘新的盈利模式才会有出路。
奇葩
2017年有一个共享单车品牌似乎让大家摸不着头脑,这就是便利蜂。便利蜂是一家初创企业,却将共享单车、无人货架和新零售这些热门项目一起揽入囊中。
便利蜂不仅在大量投放共享单车,还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铺设无人货架,同时加速开设线下便利店。不可否认,这3个领域中的任何一个都是无底洞,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人员配备,还要面对已经刺刀见红的市场竞争格局。如今3个项目一起推进,其压力可想而知。那么,便利蜂背后究竟是什么逻辑呢?
共享单车行至多事之秋,便利蜂的一招一式着实令人费解。
事实上,便利蜂早在2017年5月就曾小范围、小规模地在中关村一带投放了约600辆共享单车。而近日的投放数量,明显要更多。如果说5月份只是试水看看市场反应,那么12月份国内共享单车行业的格局已经定格,以摩拜和ofo为代表的两大巨头,无论在整体的单车投放量、市场占有率,还是用户规模、骑行时长和数据积累上,包括投融资级别,都未给场内玩家留下机会。
从下半年开始的行业洗牌来看,一批中小规模的共享单车企业已被淘汰出局,其中包括曾经排名第三的小蓝单车,拿过数亿元融资的小鸣单车等。
显然,共享单车此时再入局非常困难,创业者的最佳窗口期早已过去。便利蜂此时入局不占天时地利人和。加之政策监管,多地已经陆续叫停共享单车投放,而北京市也在2017年9月7日就宣布,暂停共享单车新增车辆投放。
有便利蜂的工作人员表示,共享单车是方便消费者到便利蜂的便利店购物。若如此,便利蜂的共享单车就是对其便利店起到广告宣传作用的,这个逻辑显然有些牵强。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便利蜂单车安装有智能锁,成本在千元以上。便利蜂的共享单车不收取用户押金,如果骑行目的地是其门店,还可以免收费用。显然,用单车打广告这个成本不划算。
总而言之,便利蜂目前在做的共享单车、便利店、无人货架,确实都处在风口上,都是2017年的热门概念。但每个项目也都面临不同的问题,比如共享单车在市场中的机会,便利店高企的资金投入,以及无人货架难以逾越的盈利门槛。可以说,便利蜂这些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并且都不是短期内就能看到回报。至于其多线并进的“奇葩”逻辑,着实让观众看得一头雾水。
在一两个城市做透做强,同时挖掘新的盈利模式才有出路。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共享经济就进入了寒冬。一方面是冷静下来的资本方,另一方面是被追捧者扰乱的市场,多方共同作用下,共享经济迅速降温。号称共享经济风向标的共享单车最先遭遇寒潮。
随着共享单车企业陆续淡出公众视野,敏感的人也许会体悟到一個逻辑,从上一轮互联网经济的主角网约车的经历中,我们能大致总结出一个规律:惊艳登场、百花齐放、烧钱大战、繁华落尽、巅峰对决、一家独大,一共六部折子戏。谁能唱到最后,谁就是赢家。
有观点认为,共享单车已然到了巅峰对决的阶段。也有观点认为,行业发生重大变革,机会也会随之诞生,就好比滴滴与Uber合并后,市场还是出现了首汽约车。而便利蜂挤进共享单车领域,着实令人费解。
寒冬
共享单车的寒冬,应该从悟空单车开始。2017年6月,悟空单车宣布停止运营。自此,一股席卷共享单车领域的“病毒”肆虐开来。悟空单车宣布退出后,仅隔一周的时间,3Vbike也发布了停运公告,与悟空单车一样,一方面拿不到融资,一方面自费投放的自行车无力增加定位系统,致使丢车率极高,6个月间投放的1000辆车到最后仅找到50辆。
值得注意的是,与3Vbike的无法达到规模效应相比,酷骑单车的死显得更有教育意义。成立于2016年11月的酷骑单车,一度位列共享单车的第二梯队。截至2017年6月,其投放单车量超过140万辆,进入城市超过50个,排名行业第三。
然而,大肆扩张之后,运营短板显现,酷骑在沈阳最高峰时拥有130万注册用户,但仅投放了12万辆车,线下运维力量薄弱,远不及摩拜和ofo。不仅如此,酷骑单车的损坏率和丢失率居高不下,也让酷骑多次寻求融资未果。业内人士表示,多次融资不利、关键节点的战略失误、行业恶性竞争等多重作用下,将整个公司推向了难以扭转的绝境,而押金挤兑最终将酷骑推向终点。
令人揪心的是,在媒体的镁光灯下,一个个共享单车的坟场成了共享经济在这个冬天的“警示牌”,报废的单车,零碎的车架,当废铁回收价格仅为每公斤0.9元至1.1元,价钱比不上废纸。
相比共享单车刚刚问世时的新潮,如今的共享单车却让人不禁思考,在共享经济的下半场,用户押金难退,乱停乱放造成的拥堵,以及车辆闲置造成的浪费,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人们当然记得当初共享单车兴起时带来的便捷体验,而共享单车遗留下来的烂摊子,也让人质问共享单车诞生的初衷。
如果已在融资上落后了对手,成为老三、老四,这场仗怎么打?这无疑是被裹挟在风口之中的创业者应该思考和商榷的问题。
互联网经济专家冯超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与运营能力脱离的扩张只会让数据变得难看,而不理想的数据又会影响此后的融资,最终陷入死循环。事实上,充分的竞争会给行业带来很多隐性的成本,一旦融资受困,就会陷入巨大的资金链压力中,这也是不少单车企业无奈挪用押金的根本原因。挪用押金也仅是治标不治本,一旦遭遇挤兑,就会面临全面崩盘,酷骑和小蓝就是先例。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行业寡头基本确立的情况下,那些还在场上的二三梯队创业者,目前能做的也只有缩短战线,将渠道下沉,专注于几个城市做强做透,同时挖掘新的盈利模式才会有出路。
奇葩
2017年有一个共享单车品牌似乎让大家摸不着头脑,这就是便利蜂。便利蜂是一家初创企业,却将共享单车、无人货架和新零售这些热门项目一起揽入囊中。
便利蜂不仅在大量投放共享单车,还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铺设无人货架,同时加速开设线下便利店。不可否认,这3个领域中的任何一个都是无底洞,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人员配备,还要面对已经刺刀见红的市场竞争格局。如今3个项目一起推进,其压力可想而知。那么,便利蜂背后究竟是什么逻辑呢?
共享单车行至多事之秋,便利蜂的一招一式着实令人费解。
事实上,便利蜂早在2017年5月就曾小范围、小规模地在中关村一带投放了约600辆共享单车。而近日的投放数量,明显要更多。如果说5月份只是试水看看市场反应,那么12月份国内共享单车行业的格局已经定格,以摩拜和ofo为代表的两大巨头,无论在整体的单车投放量、市场占有率,还是用户规模、骑行时长和数据积累上,包括投融资级别,都未给场内玩家留下机会。
从下半年开始的行业洗牌来看,一批中小规模的共享单车企业已被淘汰出局,其中包括曾经排名第三的小蓝单车,拿过数亿元融资的小鸣单车等。
显然,共享单车此时再入局非常困难,创业者的最佳窗口期早已过去。便利蜂此时入局不占天时地利人和。加之政策监管,多地已经陆续叫停共享单车投放,而北京市也在2017年9月7日就宣布,暂停共享单车新增车辆投放。
有便利蜂的工作人员表示,共享单车是方便消费者到便利蜂的便利店购物。若如此,便利蜂的共享单车就是对其便利店起到广告宣传作用的,这个逻辑显然有些牵强。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便利蜂单车安装有智能锁,成本在千元以上。便利蜂的共享单车不收取用户押金,如果骑行目的地是其门店,还可以免收费用。显然,用单车打广告这个成本不划算。
总而言之,便利蜂目前在做的共享单车、便利店、无人货架,确实都处在风口上,都是2017年的热门概念。但每个项目也都面临不同的问题,比如共享单车在市场中的机会,便利店高企的资金投入,以及无人货架难以逾越的盈利门槛。可以说,便利蜂这些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并且都不是短期内就能看到回报。至于其多线并进的“奇葩”逻辑,着实让观众看得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