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2月到2018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60例,随饥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3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微创保狙取石术。对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消化道症状出现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齄暄囊收缩率(67.1±5.2)%高于术前(52.7±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是可行的。不会增加出血量、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减轻消化道症状效果较好。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微创保胆取石术
[中国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4-062-02
手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直是胆囊结石治疗的“金标准”,但切除胆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有报道显示其会增加消化道恶性肿瘤发、胃炎等疾病发生风。保胆取石术开始成为胆囊结石的另外一种选择,但是该手术的难度仍然较大。本文尝试采用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12月,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60例,采用对照研究,分析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2月到2018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手术适应症,无手术禁忌症;②无腹部手术史;③非急诊,择期手术;④采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评估胆囊功能良好,胆囊收缩率≥30%,具有保胆取石的条件;⑤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急诊手术;②不符合保胆的条件,胆囊收缩功能差、胆管结石或胆囊管部分或完全阻塞、急慢性胰腺炎;③联合其他手术,如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2.4±9.4)岁。胆囊收缩率(53.4±12.5)%。观察组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1.6±9.5)岁。胆囊收缩率(52.7±11.6)%。两组对象年龄、性别、胆囊收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取头高脚低仰卧体位,行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建立人工气腹,腹腔内压力维持在10~12mmHg。采用标准三孔操作,将胆囊从胆囊床完整分离并切除,随后取出胆囊及结石,确认无渗血和胆漏后,腹腔穿刺孔缝合处理,出院给予饮食指导。
观察组:双镜联合保胆取石30例。双镜联合手术,患者取头高脚底仰卧体位,行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建立人工气腹,腹腔内压力维持在10~12mmHg。采用标准三孔操作,腹腔镜器械经脐上切口入镜。探查胆囊、肝脏、腹腔情况,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術中所见,评估胆囊的大小、位置、周围组织粘连情况,评估保胆的条件。在剑突下10cm、右侧锁骨中线交叉点分别做另外两个穿刺孔。4-0丝线缝合牵引胆囊底,在胆囊底周围置入纱布、吸引器。电钩切开胆囊底部无血管区5-10mm,吸引器吸尽胆汁,置入胆道镜,冲洗至清楚观察胆囊内情况,镜下评估,寻找结石,采用取石网篮取出较大的结石,采用吸引器吸取较小的结石,直至无结石残留、有清亮的胆汁流出,荷包缝合胆囊底切口,挤压胆囊,确认无渗漏则剪断悬吊丝线,回纳胆囊,吸引器冲洗腹腔,确认无冲洗,放置引流管。术后给予排石、利胆抗炎以及保肝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组,术后复查(2周)。两组对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慢性疼痛(出院后2周仍然出现的疼痛)、发热、急性疼痛(住院期间无法耐受疼痛、爆发性疼痛)等,出院后消化道症状出现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l8.0软件以及WPS表格进行统计学处理,手术时间等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数x±s标准差s)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情况、消化道症状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康复情况
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术后复查胆囊收缩率(67.1±5.2)%高于术前(52.7±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消化道症状
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从本次研究来看,整体上看,把握好适应症,保但取石术式是可行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保胆术可能会增加手术时间,这与手术开展相对较少,医师经验不足有关,但是不会增加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保胆取石术需要采用胆道镜,同时需要提拉胆囊等操作,取石操作非常复杂,难度可能更大,加上医师手术技术不够熟练,可能会延长手术时间。但是手术本身损伤也较小,不会增加出血量,术后恢复速度快,特别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开展,极大的缩短住院时间、卧床时间;②保胆术可以降低术后消化道症状发生风险,这与胆囊的保存分泌胆汁有关。胆汁是重要的消化液,许多患者在切除胆囊后,尽管改变了饮食习惯,但是也仍然容易反复出现消化道症状。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绝大多数对保胆术持肯定的态度。一项基于5项RCT的meta分析显示,采用保胆术手术时间确实明显上升[MD=8.85,95%CI(0.49~17.21),与本相近,术后腹泻发生率确实会显著下降(OR 0.24,95%CI(0.11~0.53)。文献报道显示,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也与本文报道相近,类似的研究较多,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在把握好适应症的前提上,保胆术是可行的,不会增加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
从治疗的目的来说,患者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症状、提升生活质量,从这一角度来看,保胆术有明显的优势。观察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16.6%低于对照组36.7%(P<0.05),也证实了这一点。朱奎宇等meta分析显示胆囊切除可能会影响消化道功能,增加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风险。当然也有部分患者认为切除胆囊,会客观上让患者自觉的控制饮食,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许多患者对于自己保胆后的饮食控制能力、复发预防缺乏信心。但是也有文献认为,保胆术的复发与疾病关系更为密切,胆囊壁厚度、胆囊功能异常、结石家族史、多发结石、老年患者是复发的危险因素,只要把握好适应症,手术成功后复发可以得到控制。本次研究对象无随访,复发率并不清楚,但是从复查来看术后胆囊收缩率显著改善,提示保胆术却是可以改善保留胆囊的功能,从医学伦理的角度来看,避免不必要的组织切除还是非常必要的。
小结: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是可行的,不会增加出血量、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减轻消化道症状效果较好。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症,保胆取石是可行的,保留胆囊功能,可以减轻消化道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对于手术适应症把握,需要充分的考虑患者对手术期望、术后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微创保胆取石术
[中国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4-062-02
手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直是胆囊结石治疗的“金标准”,但切除胆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有报道显示其会增加消化道恶性肿瘤发、胃炎等疾病发生风。保胆取石术开始成为胆囊结石的另外一种选择,但是该手术的难度仍然较大。本文尝试采用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12月,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60例,采用对照研究,分析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2月到2018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手术适应症,无手术禁忌症;②无腹部手术史;③非急诊,择期手术;④采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评估胆囊功能良好,胆囊收缩率≥30%,具有保胆取石的条件;⑤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急诊手术;②不符合保胆的条件,胆囊收缩功能差、胆管结石或胆囊管部分或完全阻塞、急慢性胰腺炎;③联合其他手术,如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2.4±9.4)岁。胆囊收缩率(53.4±12.5)%。观察组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1.6±9.5)岁。胆囊收缩率(52.7±11.6)%。两组对象年龄、性别、胆囊收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取头高脚低仰卧体位,行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建立人工气腹,腹腔内压力维持在10~12mmHg。采用标准三孔操作,将胆囊从胆囊床完整分离并切除,随后取出胆囊及结石,确认无渗血和胆漏后,腹腔穿刺孔缝合处理,出院给予饮食指导。
观察组:双镜联合保胆取石30例。双镜联合手术,患者取头高脚底仰卧体位,行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建立人工气腹,腹腔内压力维持在10~12mmHg。采用标准三孔操作,腹腔镜器械经脐上切口入镜。探查胆囊、肝脏、腹腔情况,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術中所见,评估胆囊的大小、位置、周围组织粘连情况,评估保胆的条件。在剑突下10cm、右侧锁骨中线交叉点分别做另外两个穿刺孔。4-0丝线缝合牵引胆囊底,在胆囊底周围置入纱布、吸引器。电钩切开胆囊底部无血管区5-10mm,吸引器吸尽胆汁,置入胆道镜,冲洗至清楚观察胆囊内情况,镜下评估,寻找结石,采用取石网篮取出较大的结石,采用吸引器吸取较小的结石,直至无结石残留、有清亮的胆汁流出,荷包缝合胆囊底切口,挤压胆囊,确认无渗漏则剪断悬吊丝线,回纳胆囊,吸引器冲洗腹腔,确认无冲洗,放置引流管。术后给予排石、利胆抗炎以及保肝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组,术后复查(2周)。两组对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慢性疼痛(出院后2周仍然出现的疼痛)、发热、急性疼痛(住院期间无法耐受疼痛、爆发性疼痛)等,出院后消化道症状出现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l8.0软件以及WPS表格进行统计学处理,手术时间等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数x±s标准差s)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情况、消化道症状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康复情况
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术后复查胆囊收缩率(67.1±5.2)%高于术前(52.7±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消化道症状
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从本次研究来看,整体上看,把握好适应症,保但取石术式是可行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保胆术可能会增加手术时间,这与手术开展相对较少,医师经验不足有关,但是不会增加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保胆取石术需要采用胆道镜,同时需要提拉胆囊等操作,取石操作非常复杂,难度可能更大,加上医师手术技术不够熟练,可能会延长手术时间。但是手术本身损伤也较小,不会增加出血量,术后恢复速度快,特别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开展,极大的缩短住院时间、卧床时间;②保胆术可以降低术后消化道症状发生风险,这与胆囊的保存分泌胆汁有关。胆汁是重要的消化液,许多患者在切除胆囊后,尽管改变了饮食习惯,但是也仍然容易反复出现消化道症状。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绝大多数对保胆术持肯定的态度。一项基于5项RCT的meta分析显示,采用保胆术手术时间确实明显上升[MD=8.85,95%CI(0.49~17.21),与本相近,术后腹泻发生率确实会显著下降(OR 0.24,95%CI(0.11~0.53)。文献报道显示,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也与本文报道相近,类似的研究较多,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在把握好适应症的前提上,保胆术是可行的,不会增加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
从治疗的目的来说,患者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症状、提升生活质量,从这一角度来看,保胆术有明显的优势。观察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16.6%低于对照组36.7%(P<0.05),也证实了这一点。朱奎宇等meta分析显示胆囊切除可能会影响消化道功能,增加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风险。当然也有部分患者认为切除胆囊,会客观上让患者自觉的控制饮食,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许多患者对于自己保胆后的饮食控制能力、复发预防缺乏信心。但是也有文献认为,保胆术的复发与疾病关系更为密切,胆囊壁厚度、胆囊功能异常、结石家族史、多发结石、老年患者是复发的危险因素,只要把握好适应症,手术成功后复发可以得到控制。本次研究对象无随访,复发率并不清楚,但是从复查来看术后胆囊收缩率显著改善,提示保胆术却是可以改善保留胆囊的功能,从医学伦理的角度来看,避免不必要的组织切除还是非常必要的。
小结: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是可行的,不会增加出血量、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减轻消化道症状效果较好。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症,保胆取石是可行的,保留胆囊功能,可以减轻消化道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对于手术适应症把握,需要充分的考虑患者对手术期望、术后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