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文以涪陵区工业园区为例,分析对于欠发达地区现有融资渠道对企业融资的实际贡献和问题所在并提出了建议,论文内容能够对解决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融资支持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工业园区 融资支持体系
一、涪陵区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现状
涪陵区地属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核心城市,以2013年为例,在重庆市38个区县中,生产总值位列第6位,工业生产总值位列第2位,工业生产总值占GDP比重是55.102%,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产值达到5.4亿元,10亿元级以上企业达到18户。
涪陵区内有李渡工业园区、龙桥工业园区、白涛化工园区和清溪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四个工业园区。2014年止,区内四个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5户,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的46.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22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1%;50亿级上工业企业数达到5户。
涪陵区是重庆市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同时,工业对于涪陵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最大的支柱和支撑,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效果明显提升。
二、工业园区金融支持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现大力推进多层次的融资渠道的发展,对于涪陵区而言,总体上看虽然融资量比差距较大,但是通过涪陵区政府的努力,园区企业已能够通过多层次的融资渠道进行融资,以下将根据国内现有融资渠道对涪陵区工业园区企业的融资渠道进行分析。
第一个层次为银行贷款。据统计,涪陵区银行对工业园区贷款余额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贷款余额比重为80%,全区贷款余值与资产余值的比重由2011年74%后下降到2014年63%,2014年末首次出现不良贷款余额4.1亿。可见,近年国内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增大,实体企业经营效益下降,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等,导致贷款“两难”情况日益突出,担保公司担保贷款代偿情况也凸显。
第二个层次为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目前涪陵区共9家上市公司,其中3家注册地迁至重庆主城,9家企业厂区全部或部分迁至涪陵各工业园区。上市公司中,主板上市的有4家,中小板上市5家。企业于主板和二板上市对企业要求较高,区内9家上市公司除西南证券(注册地已迁至重庆主城)外,均为较为传统的工业企业,历史积累于区内上市公司来说有重要贡献,也就是说,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企业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培育工作是比较困难的。
第三个层次为场外市场交易。涪陵工业园区企业中,重庆OTC上市企业共7家,其中2011年1家、2012年2家、2013年4家;上海Q板上市企业5家,其中2014年1家、2015年7月止4家。另外,商汇小贷也于今年8月成功登陆全国新三板,为融资渠道的扩建带来广阔空间。可见,场外市场交易的上市培育工作开展较为顺利,解决了很多企业的融资问题,而且数量增长幅度很大,额度可观,虽然总量与园区企业总数来说占比很小,但是能够为其他中小企业融资留出一定银行贷款空间。
第四个层次是小额贷款、民间融资等,虽然还未有关于该层次贷款情况的数据,但是从这类企业数量发展变化情况来看,由于对这类企业的监管控制模式还不成熟,因此这类企业在涪陵区还较少,现存的仅1家,其贷款额度规模还极小。
第五个层次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新兴的融资领域,一方面企业对较大规模融资比如银行贷款渠道依赖性很强,另一方面新型融资领域于企业融资来说实施还比较困难,欠发达地区金融创新平台对接不流畅,信息资源较滞后,其三,企业本身对这种不成熟的创新融资渠道的使用意识和意愿不强,因此,涪陵地区的企业还鲜有企业尝试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融资,政府也还没有对这方面数据进行搜集。
此外,涪陵区现有4家集团企业通过国家发改委主管的公司债发行了年限为7年的公司债,从2012年到2015年共解决了45亿元的融资需求;另有2家企业通过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利用中期票据和定向工具的形式,从2012年到2014年期间解决了31亿元的融资需求。同样,虽然服务企业数量有限,但为涪陵区银行贷款预留了一定空间。
总体上,全区金融正在积极建设、蓬勃发展,金融服务积极支持地方重点企业、支柱产业和节能减排项目的建设,搭建了金融超市平台,建设了小微金融服务网络平台;金融洼地效应显现,吸引了大批金融机构入驻,全区拥有19家银行,机构数量达211个,在重庆各区县位列前茅;最大的李渡工业园区成立了涪陵新区中小企业挂牌(上市)孵化基地,为解决中小企业投融资活动迈出了重要一步。
三、涪陵区企业担保体系情况
(一)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和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库
与银行有信贷业务的企业都已收录进人民银行的企业征信系统,银行与企业发生信贷业务前都必须在企业征信系统中进行查询;同时,人民银行的企业征信系统正在升级换代,与现在的机构信用代码系统整合,未来将会收录更多的企业进征信系统。这方面的工作,涪陵区政府已形成规划,将继续深化对信贷市场全覆盖和信息采集新突破,提升数据质量,做好多元化征信产品体系构建,加强合规性管理,目标让涪陵征信服务领先市场,切实防范信息泄露风险,保护信息主体权益,并实现动产登记、信息服务、信用增进的一体化动产融资服务体系构建,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二)风险补偿机制
这方面,政府做了两项重要工作。其一是设立300万元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风险补贴专项资金,推动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运用信用保证保险机制引导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其二是通过设立2000万元风险补偿金和企业缴纳“助保金”作为增信手段,撬动银行信贷资金投向区内中小微企业,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四、工业园区金融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全区虽然形成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但是主要还是依赖银行贷款,同时政府大力扶持企业于场外市场上市交易,其他层次自身发展还不成熟,加上园区内企业信用差距大,银行对园区企业的贷款比例没有倾斜意向,企业在融资渠道选择上也缺乏选择其他渠道的意识,因此,企业融资问题仍然较为严峻,园区金融支持体系还有很多方面有待加强。
首先,工业园区对新入企业应根据各园区自身发展规划,通过一套适当的筛选机制进行选择,对没有发展力的和与园区发展目标不符合的企业,都坚决不予入园,以免影响全区的整体发展;其次,对园区内部应加强对企业的规范管理和扶持;其三,应继续拓宽企业上市渠道,要强化融资信息平台的效用,打通多层次融资渠道,可以组织企业参与融资课程培训,提升企业自身的多渠道融资意识;其四,建立多层次的融资风险分担机制,以政府主导的担保机构为主,同时按不同融资风险设立不同资金来源渠道组成的担保基金,风险由银行、国家政府、区政府和其他资金渠道共同分担;其五,加强中小企业征信信息的采集和评估管理;最后,除了税收政策外,政府应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工业园区企业的融资有针对性地提供一定扶持机制,以提高入驻企业的活力,对吸引优良企业入驻也能起到一定帮助。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工业园区 融资支持体系
一、涪陵区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现状
涪陵区地属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核心城市,以2013年为例,在重庆市38个区县中,生产总值位列第6位,工业生产总值位列第2位,工业生产总值占GDP比重是55.102%,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产值达到5.4亿元,10亿元级以上企业达到18户。
涪陵区内有李渡工业园区、龙桥工业园区、白涛化工园区和清溪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四个工业园区。2014年止,区内四个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5户,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的46.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22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1%;50亿级上工业企业数达到5户。
涪陵区是重庆市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同时,工业对于涪陵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最大的支柱和支撑,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效果明显提升。
二、工业园区金融支持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现大力推进多层次的融资渠道的发展,对于涪陵区而言,总体上看虽然融资量比差距较大,但是通过涪陵区政府的努力,园区企业已能够通过多层次的融资渠道进行融资,以下将根据国内现有融资渠道对涪陵区工业园区企业的融资渠道进行分析。
第一个层次为银行贷款。据统计,涪陵区银行对工业园区贷款余额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贷款余额比重为80%,全区贷款余值与资产余值的比重由2011年74%后下降到2014年63%,2014年末首次出现不良贷款余额4.1亿。可见,近年国内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增大,实体企业经营效益下降,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等,导致贷款“两难”情况日益突出,担保公司担保贷款代偿情况也凸显。
第二个层次为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目前涪陵区共9家上市公司,其中3家注册地迁至重庆主城,9家企业厂区全部或部分迁至涪陵各工业园区。上市公司中,主板上市的有4家,中小板上市5家。企业于主板和二板上市对企业要求较高,区内9家上市公司除西南证券(注册地已迁至重庆主城)外,均为较为传统的工业企业,历史积累于区内上市公司来说有重要贡献,也就是说,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企业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培育工作是比较困难的。
第三个层次为场外市场交易。涪陵工业园区企业中,重庆OTC上市企业共7家,其中2011年1家、2012年2家、2013年4家;上海Q板上市企业5家,其中2014年1家、2015年7月止4家。另外,商汇小贷也于今年8月成功登陆全国新三板,为融资渠道的扩建带来广阔空间。可见,场外市场交易的上市培育工作开展较为顺利,解决了很多企业的融资问题,而且数量增长幅度很大,额度可观,虽然总量与园区企业总数来说占比很小,但是能够为其他中小企业融资留出一定银行贷款空间。
第四个层次是小额贷款、民间融资等,虽然还未有关于该层次贷款情况的数据,但是从这类企业数量发展变化情况来看,由于对这类企业的监管控制模式还不成熟,因此这类企业在涪陵区还较少,现存的仅1家,其贷款额度规模还极小。
第五个层次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新兴的融资领域,一方面企业对较大规模融资比如银行贷款渠道依赖性很强,另一方面新型融资领域于企业融资来说实施还比较困难,欠发达地区金融创新平台对接不流畅,信息资源较滞后,其三,企业本身对这种不成熟的创新融资渠道的使用意识和意愿不强,因此,涪陵地区的企业还鲜有企业尝试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融资,政府也还没有对这方面数据进行搜集。
此外,涪陵区现有4家集团企业通过国家发改委主管的公司债发行了年限为7年的公司债,从2012年到2015年共解决了45亿元的融资需求;另有2家企业通过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利用中期票据和定向工具的形式,从2012年到2014年期间解决了31亿元的融资需求。同样,虽然服务企业数量有限,但为涪陵区银行贷款预留了一定空间。
总体上,全区金融正在积极建设、蓬勃发展,金融服务积极支持地方重点企业、支柱产业和节能减排项目的建设,搭建了金融超市平台,建设了小微金融服务网络平台;金融洼地效应显现,吸引了大批金融机构入驻,全区拥有19家银行,机构数量达211个,在重庆各区县位列前茅;最大的李渡工业园区成立了涪陵新区中小企业挂牌(上市)孵化基地,为解决中小企业投融资活动迈出了重要一步。
三、涪陵区企业担保体系情况
(一)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和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库
与银行有信贷业务的企业都已收录进人民银行的企业征信系统,银行与企业发生信贷业务前都必须在企业征信系统中进行查询;同时,人民银行的企业征信系统正在升级换代,与现在的机构信用代码系统整合,未来将会收录更多的企业进征信系统。这方面的工作,涪陵区政府已形成规划,将继续深化对信贷市场全覆盖和信息采集新突破,提升数据质量,做好多元化征信产品体系构建,加强合规性管理,目标让涪陵征信服务领先市场,切实防范信息泄露风险,保护信息主体权益,并实现动产登记、信息服务、信用增进的一体化动产融资服务体系构建,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二)风险补偿机制
这方面,政府做了两项重要工作。其一是设立300万元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风险补贴专项资金,推动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运用信用保证保险机制引导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其二是通过设立2000万元风险补偿金和企业缴纳“助保金”作为增信手段,撬动银行信贷资金投向区内中小微企业,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四、工业园区金融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全区虽然形成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但是主要还是依赖银行贷款,同时政府大力扶持企业于场外市场上市交易,其他层次自身发展还不成熟,加上园区内企业信用差距大,银行对园区企业的贷款比例没有倾斜意向,企业在融资渠道选择上也缺乏选择其他渠道的意识,因此,企业融资问题仍然较为严峻,园区金融支持体系还有很多方面有待加强。
首先,工业园区对新入企业应根据各园区自身发展规划,通过一套适当的筛选机制进行选择,对没有发展力的和与园区发展目标不符合的企业,都坚决不予入园,以免影响全区的整体发展;其次,对园区内部应加强对企业的规范管理和扶持;其三,应继续拓宽企业上市渠道,要强化融资信息平台的效用,打通多层次融资渠道,可以组织企业参与融资课程培训,提升企业自身的多渠道融资意识;其四,建立多层次的融资风险分担机制,以政府主导的担保机构为主,同时按不同融资风险设立不同资金来源渠道组成的担保基金,风险由银行、国家政府、区政府和其他资金渠道共同分担;其五,加强中小企业征信信息的采集和评估管理;最后,除了税收政策外,政府应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工业园区企业的融资有针对性地提供一定扶持机制,以提高入驻企业的活力,对吸引优良企业入驻也能起到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