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D&AD的擦肩而过
《THE CLOCK》这部动画作品,是为英国的“电台司令”(Radiohead)乐队同名歌曲创作的MV,在2007年英国的D&AD大奖中,为这首歌作MV是其中的一个参赛主题。
创办了43年的D&AD奖项在设计界可以说是威震天下,很多设计、广告和创造性传媒方面非常优秀的作品都来源于此,其中不乏许多著名的短片。夏鹏也跃跃欲试的参加了这个比赛。选择MV做主题不仅是因为“Radiohead”的歌曲夏鹏一直很喜欢,也因为相比其他参赛主题来说,MV的创作空间也较大。与几个低年级的学弟一拍即合。《THE CLOCK》由此出生。
D&AD奖项由黄铅笔(银奖)与黑铅笔(金奖)代表。然而非常可惜的是,由于计划和安排出了一些差错,作品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提前预约邮寄,因此失去了角逐奖项的机会。不过在夏鹏的毕业展中,它独特的视觉效果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画面与音乐的感性结合极富感染力。既使你匆匆的路过,瞬间瞥见的一个片段也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
动画创的意识流过程
夏鹏和柳笛、陈轴、张兆弓一起的合作让我很难想象,夏鹏说他们连一些分镜头、人物设计都没有。创意讨论了一个月,然后就开始做了。四个人都比较感性,似乎在拍纪录,又好像在随心所欲的画画。没有特别的流程,几近抽象。好在MV并不像剧情片或是广告那样需要线性的安排,当然《THE CLOCK》里面还是穿插了一些叙事内容,不过这种叙述还是有很大的自由。
创意之后,接下来就是实施。分工依旧意识流,一开始没有明确的界限。也因为火家都是第一次合作。在磨合的过程中,分工才慢慢地凸显出来。起初每个人都介入所有的事情,渐渐地发现在某个环节里每个人的不同才华,比如柳笛设计的风格适合做二维,夏鹏则适合做三维,大家开始各尽所能。
夏鹏主要负责片子的大结构以及三维效果部分;柳笛着力于手绘,他对线条的敏锐性使得片子的基调很快就符合了英伦乐队的风格,在纸上画的效果不满意,就在painter软件里来实现;张兆弓将不同的图层合在一个画面中,比如人物和背景的关系,陈轴则负责镜头结合,每一张都需要一边画一边及时连接并随之调整。
制作的起初受日本的动画片《头山》很多的影响,《头山》独特的风格曾经使它获得2003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夏鹏一开始考虑的视觉效果发现在执行上是完成不了的,而《头山》非常具备这种执行的能力,它的视觉风格可以很好的被实现。所以四个人一直在认真的试验如何将一些有趣的视觉特点集中体现出来。
在《THE CLOCK》里面,一个黑色的质感奇特的太阳被创造出来,这并没有在一个设定好的范围之内,但是四个人都可以接受随时改变原定计划的工作方式,于是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
Painter可以精确地控制线条的饱满度,所以无须在纸上完成,之后借助After Effect合成,背景则是手绘加上三维。很多都是用三维建模然后贴上PNG透明底,并没有太多特技,但是所有技法的使用都不太符合常规,甚至是一些类似乱码的错误生成也可以被用来造成一种视觉印象。夏鹏发现MAYA8.0里面有一个毛发的渲染效果很奇特,当他尝试将这种质地实现时,太阳的形象在画面中显得怪异和梦幻。
MV和公益主题
大赛提出的相关主题是环保。面对公益性的主题,《THECLOCK》更多的是从描述的角度出发。也许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解决方案,当人与人生存的环境被不断的呈现在我们眼前,环保的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对自然环境关注的范畴,人们的心理空间也许同样也在我们忽视的行列中。“在白色无际的空间内,人们仰望空中坚硬的云。情侣在空中亲吻。谁也不知道无人驾驶的飞机里面发生了什么。所有人爬上蔓延在楼里的山峰,抛起两面相同的硬币祈祷。”
个性化不等于民族
参加国际比赛,很多人会绞尽脑汁想做得很“民族”,诸如有中国味之类,这原本也是很讨巧的事情。但是,对于果冻时代长人的人来说,此招不灵。为了“中国味”而中国味,最后只会让人乏味。好的作品从来不需要哗众取宠。《TtIE CLOCK》放弃“中国味”,就着音乐的本身来体会和想象,甚至不避讳用英国式的风格。
夏鹏现就职于某广告公司,和所有美术学院毕 业的学生一样,他一直想要做一些自己的作品。到那时,不知他会有怎样新的影像视觉来唤醒我们呢?期待中……

《THE CLOCK》这部动画作品,是为英国的“电台司令”(Radiohead)乐队同名歌曲创作的MV,在2007年英国的D&AD大奖中,为这首歌作MV是其中的一个参赛主题。
创办了43年的D&AD奖项在设计界可以说是威震天下,很多设计、广告和创造性传媒方面非常优秀的作品都来源于此,其中不乏许多著名的短片。夏鹏也跃跃欲试的参加了这个比赛。选择MV做主题不仅是因为“Radiohead”的歌曲夏鹏一直很喜欢,也因为相比其他参赛主题来说,MV的创作空间也较大。与几个低年级的学弟一拍即合。《THE CLOCK》由此出生。
D&AD奖项由黄铅笔(银奖)与黑铅笔(金奖)代表。然而非常可惜的是,由于计划和安排出了一些差错,作品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提前预约邮寄,因此失去了角逐奖项的机会。不过在夏鹏的毕业展中,它独特的视觉效果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画面与音乐的感性结合极富感染力。既使你匆匆的路过,瞬间瞥见的一个片段也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
动画创的意识流过程
夏鹏和柳笛、陈轴、张兆弓一起的合作让我很难想象,夏鹏说他们连一些分镜头、人物设计都没有。创意讨论了一个月,然后就开始做了。四个人都比较感性,似乎在拍纪录,又好像在随心所欲的画画。没有特别的流程,几近抽象。好在MV并不像剧情片或是广告那样需要线性的安排,当然《THE CLOCK》里面还是穿插了一些叙事内容,不过这种叙述还是有很大的自由。
创意之后,接下来就是实施。分工依旧意识流,一开始没有明确的界限。也因为火家都是第一次合作。在磨合的过程中,分工才慢慢地凸显出来。起初每个人都介入所有的事情,渐渐地发现在某个环节里每个人的不同才华,比如柳笛设计的风格适合做二维,夏鹏则适合做三维,大家开始各尽所能。
夏鹏主要负责片子的大结构以及三维效果部分;柳笛着力于手绘,他对线条的敏锐性使得片子的基调很快就符合了英伦乐队的风格,在纸上画的效果不满意,就在painter软件里来实现;张兆弓将不同的图层合在一个画面中,比如人物和背景的关系,陈轴则负责镜头结合,每一张都需要一边画一边及时连接并随之调整。
制作的起初受日本的动画片《头山》很多的影响,《头山》独特的风格曾经使它获得2003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夏鹏一开始考虑的视觉效果发现在执行上是完成不了的,而《头山》非常具备这种执行的能力,它的视觉风格可以很好的被实现。所以四个人一直在认真的试验如何将一些有趣的视觉特点集中体现出来。
在《THE CLOCK》里面,一个黑色的质感奇特的太阳被创造出来,这并没有在一个设定好的范围之内,但是四个人都可以接受随时改变原定计划的工作方式,于是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
Painter可以精确地控制线条的饱满度,所以无须在纸上完成,之后借助After Effect合成,背景则是手绘加上三维。很多都是用三维建模然后贴上PNG透明底,并没有太多特技,但是所有技法的使用都不太符合常规,甚至是一些类似乱码的错误生成也可以被用来造成一种视觉印象。夏鹏发现MAYA8.0里面有一个毛发的渲染效果很奇特,当他尝试将这种质地实现时,太阳的形象在画面中显得怪异和梦幻。
MV和公益主题
大赛提出的相关主题是环保。面对公益性的主题,《THECLOCK》更多的是从描述的角度出发。也许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解决方案,当人与人生存的环境被不断的呈现在我们眼前,环保的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对自然环境关注的范畴,人们的心理空间也许同样也在我们忽视的行列中。“在白色无际的空间内,人们仰望空中坚硬的云。情侣在空中亲吻。谁也不知道无人驾驶的飞机里面发生了什么。所有人爬上蔓延在楼里的山峰,抛起两面相同的硬币祈祷。”
个性化不等于民族
参加国际比赛,很多人会绞尽脑汁想做得很“民族”,诸如有中国味之类,这原本也是很讨巧的事情。但是,对于果冻时代长人的人来说,此招不灵。为了“中国味”而中国味,最后只会让人乏味。好的作品从来不需要哗众取宠。《TtIE CLOCK》放弃“中国味”,就着音乐的本身来体会和想象,甚至不避讳用英国式的风格。
夏鹏现就职于某广告公司,和所有美术学院毕 业的学生一样,他一直想要做一些自己的作品。到那时,不知他会有怎样新的影像视觉来唤醒我们呢?期待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