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许多学生怕作文,一到作文课常常“咬笔杆”,感到无从下手。一些教师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往往花费了大量时间备课,在作文课上向学生片面地灌输写作手法。结果是教师费尽了口舌,许多学生依旧是提笔千斤重。究其原因是教师忽略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仅仅停留于每周安排的两节作文课来进行作文教学,缺乏“功夫在文外”的意识。教师要充分地利用课堂阅读教学这一主渠道,注重抓好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将课文中学到的写作知识与基本技能技巧在习作时灵活地运用。
一、指导阅读,积累语言
要写好作文,离不开语言的积累。毛泽东同志说过:“语言这东西,非下工夫学习不可。”学习和积累语言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语言,从阅读中学习语言,还要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各种方式积累语言。正如古人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它同样道出了读与写的密切关系。学生理解了语言,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便不能成为自己的语言,习作时,就会胸中无“墨水”,造成辞不达意。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充分感悟和思考,在情感熏陶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将所学的一些优美词句、名言警句、精彩片断摘抄下来,日积月累,汇成丰富的“百科全书”,再进行诵读,熟记下来,写作文时就能得心应手,达到“厚积而薄发”。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运用课堂上学习的阅读方法广泛阅读课外读物,通过指导他们写简单的读书笔记或编手抄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借助阅读,学习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针对学生虽然每天都在创造写作素材,然而却不少人不知道怎样发掘身边丰富写作素材的情况,教师在指导阅读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再通过小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教《江姐》这篇文章时,我首先向学生简介了江姐的生平,告诉学生江姐的一生虽然短暂,做过的事却很多,课文为了歌颂江姐忠于革命事业、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着重选取了江姐被捕前及狱中与敌人展开顽强不屈斗争的事迹来写,其余的则一律不写,从而引导学生学习选取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品质的选材方法;又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我指导学生用以前学过的选材方法来分析课文,使学生在学文时领悟到“写人离不开写事,人的思想感情、性格,是通过具体的典型事例表现出来的”这一写作技巧,从而进一步体会到作者为什么单单选取詹天佑成功地主持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这件事来展开叙述,是因为这件事最能体现“詹天佑是我国的爱国的杰出的工程师”这一中心;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大作家安徒生为了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罪恶这一大主题,巧妙地选取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种寓大于小、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也很值得学生学习,只要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借助课文教学这一渠道,学生是能较直观地领会和掌握的。
三、举一反三,提高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写作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把作文写好。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能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割裂开来,要力求做到两者间的有机结合,把阅读教学中学到的一些优美词句、选材方法、布局谋篇知识有意识地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通过举一反三,强化训练,使学生在长期的阅读学习中潜移默化,以达到习作时灵活加以运用这一目的,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的读写例话是贯穿阅读和写作的一条纽带。教师要特别重视上好每一堂读写例话课。读写例话不仅是对本单元重点课进行深一层的剖析,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主要的是侧重于写作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真正在充分感知、体验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展写作的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教师在指导时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从读写例话中归纳、概括出相关的写作知识与技巧,并及时布置适当的写作练习,使学生通过举一反三,达到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目的。如第12册读写例话“展开合理的想象”,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重温《卖火柴的小女孩》《穷人》这两篇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这两篇文章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具体、感人?通过讨论、质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弄清并归纳出“写文章除了可以把事实写清楚,还可以展开合理想象,使文章内容显得更具体、更感人”这一写作方法。此外,教师要结合课文的阅读,帮助学生联系课文具体内容弄清“合理想象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只有想象合理,文章才显得真实感人”这一难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趁热打铁,拓宽学生的思维,以“二十年后的我”为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成这一习作,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自觉地把刚获得的理性写作知识迁移到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去。(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海滨学区)
□责任编辑:徐纯军
一、指导阅读,积累语言
要写好作文,离不开语言的积累。毛泽东同志说过:“语言这东西,非下工夫学习不可。”学习和积累语言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语言,从阅读中学习语言,还要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各种方式积累语言。正如古人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它同样道出了读与写的密切关系。学生理解了语言,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便不能成为自己的语言,习作时,就会胸中无“墨水”,造成辞不达意。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充分感悟和思考,在情感熏陶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将所学的一些优美词句、名言警句、精彩片断摘抄下来,日积月累,汇成丰富的“百科全书”,再进行诵读,熟记下来,写作文时就能得心应手,达到“厚积而薄发”。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运用课堂上学习的阅读方法广泛阅读课外读物,通过指导他们写简单的读书笔记或编手抄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借助阅读,学习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针对学生虽然每天都在创造写作素材,然而却不少人不知道怎样发掘身边丰富写作素材的情况,教师在指导阅读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再通过小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教《江姐》这篇文章时,我首先向学生简介了江姐的生平,告诉学生江姐的一生虽然短暂,做过的事却很多,课文为了歌颂江姐忠于革命事业、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着重选取了江姐被捕前及狱中与敌人展开顽强不屈斗争的事迹来写,其余的则一律不写,从而引导学生学习选取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品质的选材方法;又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我指导学生用以前学过的选材方法来分析课文,使学生在学文时领悟到“写人离不开写事,人的思想感情、性格,是通过具体的典型事例表现出来的”这一写作技巧,从而进一步体会到作者为什么单单选取詹天佑成功地主持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这件事来展开叙述,是因为这件事最能体现“詹天佑是我国的爱国的杰出的工程师”这一中心;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大作家安徒生为了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罪恶这一大主题,巧妙地选取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种寓大于小、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也很值得学生学习,只要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借助课文教学这一渠道,学生是能较直观地领会和掌握的。
三、举一反三,提高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写作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把作文写好。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能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割裂开来,要力求做到两者间的有机结合,把阅读教学中学到的一些优美词句、选材方法、布局谋篇知识有意识地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通过举一反三,强化训练,使学生在长期的阅读学习中潜移默化,以达到习作时灵活加以运用这一目的,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的读写例话是贯穿阅读和写作的一条纽带。教师要特别重视上好每一堂读写例话课。读写例话不仅是对本单元重点课进行深一层的剖析,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主要的是侧重于写作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真正在充分感知、体验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发展写作的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教师在指导时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从读写例话中归纳、概括出相关的写作知识与技巧,并及时布置适当的写作练习,使学生通过举一反三,达到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目的。如第12册读写例话“展开合理的想象”,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重温《卖火柴的小女孩》《穷人》这两篇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这两篇文章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具体、感人?通过讨论、质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弄清并归纳出“写文章除了可以把事实写清楚,还可以展开合理想象,使文章内容显得更具体、更感人”这一写作方法。此外,教师要结合课文的阅读,帮助学生联系课文具体内容弄清“合理想象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只有想象合理,文章才显得真实感人”这一难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趁热打铁,拓宽学生的思维,以“二十年后的我”为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成这一习作,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自觉地把刚获得的理性写作知识迁移到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去。(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海滨学区)
□责任编辑:徐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