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秋,一束没握住的光
“她就像一个太阳,每天向她周围的人给予温暖与爱,她也像一个天使,时不时带给你思想上的洗礼”“自从遇见了您,我愿意敞开心扉去和他人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梦想”……
在诸多学生给王丹凤的“情书”中,人们多少能看出学生对王丹凤的“款款深情”。然而,在首次担纲班主任重任时,王丹凤却也是一度焦头烂额,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伤痛。
第一次担任班主任,王丹凤便遭遇了“调皮蛋”小秋。其时,小秋是30多公里外镇上择校到王丹凤所在学校的,起初看来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没想到一段时间下来便让老师们叫苦连天。乱丢粉笔头,把垃圾桶从四楼踢到一楼,捉弄女生……教室里常被小秋搅得不得安宁。而除了这些,小秋甚至还成了群殴中的帮凶,背上了学校的警告处分。那些日子,王丹凤感觉自己这个班主任当得是灰头土脸、颜面尽失,小秋的行为也像“魔鬼”一样时常出现在自己的梦里。
为了“挽救”小秋,王丹凤尝试了各式各样的方法:谈心,找小秋父母共寻对策,求助心理医生,甚至每天对小秋的表现进行跟踪观察分析……然而这一切都收效甚微,直到一天,有一位班主任领着学生来指认小秋找低年级学生索要钱财时,王丹凤彻底崩溃了。王丹凤没办法像以前一样心平气和地对话,吼了起来:“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太让我伤心了,我没办法继续教育你了……”没想到这些话却成了王丹凤对小秋说的最后一段话。
三天之后,小秋转学了,他的桌椅从教室里撤走。本该高兴的王丹凤却异常沮丧,无数次的交流与努力都付之东流,小秋真的是 “恶魔”吗?一段时间里,王丹凤常常在心中如此追问自己。
不久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王丹凤看到小秋写下的《理解》,里面的文字让王丹凤瞬间感觉穿心之痛:“我把小时候有趣的经历讲给她听,她在一旁咯咯直笑。我突然觉得老师变得温柔起来,并不像我们说的那样‘残暴’……”
通过文字,王丹凤分明看到一个正在同恶习做斗争的天使,一个渴望温暖与帮助的孩子……可惜,王丹凤再也没有见到小秋。
不侧重,给学困生一束光
小秋成了王丹凤心中难以言说的伤痛。也正是这样的体验,让王丹凤决心从此不错过任何一个学生。
又一个学年的新学期,王丹凤带两个班的数学。一个是全年级最好而且学生层次最整齐的班,被称为太阳班;一个是全年级最弱而且优生最少,学困生最多的班,被称为星星班。面对繁重的课业负担,关心王丹凤的朋友说:“两个班的层次不一,要求不同,教学中你应该有侧重点,这样可以让自己更轻松一些。”
不过,在王丹凤看来,“侧重”是个技术活,教育却是良心活。
一次,王丹凤在太阳班上课,有一个环节是“图案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同时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太阳班的学生果然没让王丹凤失望,设计的图案很有创意,展示作品时落落大方,王丹凤将其拍成微视频。之后,在星星班上講同一个内容,课程进行到了“图案设计”这一环节,王丹凤播放了太阳班的微视频,教室里一阵喧闹:“老师,这是你拍的微视频吗?”“老师,这是几班的学生”“你看他说话怎么是这个样子”……
此情此景让王丹凤迟疑了:“星星班的学生能认真设计图案吗,会不会浪费时间?要不就‘侧重’一下,让他们看看太阳班的设计就好?”
几番纠结,王丹凤掐了自己一把:信赖学生不是停留在表面上,而要在行动上体现出来。王丹凤决意让星星班的学生进行尝试。
随着教室里笔尖划过纸片的声音,星星班的第一个同学上场了,她大方地甩了一下马尾辫:“我用线段画的一朵花,大家可以看到每一片美丽的花瓣都是由线段组成,象征着我们班的每一个人要像花瓣一样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紧接着是一向活跃的书晴,她清了清嗓子,缓缓地说:“大家从这一幅图片中可以看到,里面有两个汉字,这里面有我的梦想。通往梦想的捷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坚持!不管以后我们有没有成功,我们都在向梦想靠近!十年之约,我们一起加油……”看着这群孩子微微泛红的眼,听着他们有些哽咽的声音,恍惚中王丹凤好像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
谁说星星班的孩子暗淡无光?那一刻他们的眼眸湿润、晶亮,如同天幕上转动的星星那般璀璨,让王丹凤仿佛置身于浩瀚的星空。
悟小报,给数学一束光
随着教龄增加,王丹凤愈发理解学生的渴求,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苦与乐,明白自己应该为学而教,便开始进行数学拓展课程的探索——让学生尝试写数学小日记,培养主体意识;支持学生绘制数学小报,开拓学科领域;鼓励学生组建题目模板小组,提炼解题套路……其中,小报的举办给了王丹凤的教育另一束光。
办小报,让数学更多彩。平日里,王丹凤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趣与美、真与广。寒假中,学生使出浑身解数办小报,开拓更多栏目挖掘素材,如“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名言”“数学谜语”“趣味数学题”等,从方方面面进行考量,如排版布局、整体规划、素材选择、色彩搭配等。
讲小报,挖掘数学资源。王丹凤没有把数学小报当成是活动走流程,让其只成为精美的展品,而是每周利用一节课开设了“我秀我报”的讲解活动,说小报,说设计、说构思、说体会、说题目……
评小报,让生命更深邃。学生不仅是小报的创办者、讲解者,还是最好的评委,以趣味性的眼光去欣赏,以评委的视角去建议,开阔了视野也给予他人帮助,同时也为自己的展示做足了准备。
如果说办小报是才艺、秀小报是勇气、评小报是能力,那么悟小报就是收益。56个孩子,56个家庭,56份小报,56种资源,汇聚在一起就能发出智慧的光亮。
拓展性课程成为数学教学的一束光,给学生带来宽阔的数学知识背景,为学生搭建能力提升的平台,让学生真正畅游在数学中。
“她就像一个太阳,每天向她周围的人给予温暖与爱,她也像一个天使,时不时带给你思想上的洗礼”“自从遇见了您,我愿意敞开心扉去和他人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梦想”……
在诸多学生给王丹凤的“情书”中,人们多少能看出学生对王丹凤的“款款深情”。然而,在首次担纲班主任重任时,王丹凤却也是一度焦头烂额,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伤痛。
第一次担任班主任,王丹凤便遭遇了“调皮蛋”小秋。其时,小秋是30多公里外镇上择校到王丹凤所在学校的,起初看来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没想到一段时间下来便让老师们叫苦连天。乱丢粉笔头,把垃圾桶从四楼踢到一楼,捉弄女生……教室里常被小秋搅得不得安宁。而除了这些,小秋甚至还成了群殴中的帮凶,背上了学校的警告处分。那些日子,王丹凤感觉自己这个班主任当得是灰头土脸、颜面尽失,小秋的行为也像“魔鬼”一样时常出现在自己的梦里。
为了“挽救”小秋,王丹凤尝试了各式各样的方法:谈心,找小秋父母共寻对策,求助心理医生,甚至每天对小秋的表现进行跟踪观察分析……然而这一切都收效甚微,直到一天,有一位班主任领着学生来指认小秋找低年级学生索要钱财时,王丹凤彻底崩溃了。王丹凤没办法像以前一样心平气和地对话,吼了起来:“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太让我伤心了,我没办法继续教育你了……”没想到这些话却成了王丹凤对小秋说的最后一段话。
三天之后,小秋转学了,他的桌椅从教室里撤走。本该高兴的王丹凤却异常沮丧,无数次的交流与努力都付之东流,小秋真的是 “恶魔”吗?一段时间里,王丹凤常常在心中如此追问自己。
不久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王丹凤看到小秋写下的《理解》,里面的文字让王丹凤瞬间感觉穿心之痛:“我把小时候有趣的经历讲给她听,她在一旁咯咯直笑。我突然觉得老师变得温柔起来,并不像我们说的那样‘残暴’……”
通过文字,王丹凤分明看到一个正在同恶习做斗争的天使,一个渴望温暖与帮助的孩子……可惜,王丹凤再也没有见到小秋。
不侧重,给学困生一束光
小秋成了王丹凤心中难以言说的伤痛。也正是这样的体验,让王丹凤决心从此不错过任何一个学生。
又一个学年的新学期,王丹凤带两个班的数学。一个是全年级最好而且学生层次最整齐的班,被称为太阳班;一个是全年级最弱而且优生最少,学困生最多的班,被称为星星班。面对繁重的课业负担,关心王丹凤的朋友说:“两个班的层次不一,要求不同,教学中你应该有侧重点,这样可以让自己更轻松一些。”
不过,在王丹凤看来,“侧重”是个技术活,教育却是良心活。
一次,王丹凤在太阳班上课,有一个环节是“图案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同时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太阳班的学生果然没让王丹凤失望,设计的图案很有创意,展示作品时落落大方,王丹凤将其拍成微视频。之后,在星星班上講同一个内容,课程进行到了“图案设计”这一环节,王丹凤播放了太阳班的微视频,教室里一阵喧闹:“老师,这是你拍的微视频吗?”“老师,这是几班的学生”“你看他说话怎么是这个样子”……
此情此景让王丹凤迟疑了:“星星班的学生能认真设计图案吗,会不会浪费时间?要不就‘侧重’一下,让他们看看太阳班的设计就好?”
几番纠结,王丹凤掐了自己一把:信赖学生不是停留在表面上,而要在行动上体现出来。王丹凤决意让星星班的学生进行尝试。
随着教室里笔尖划过纸片的声音,星星班的第一个同学上场了,她大方地甩了一下马尾辫:“我用线段画的一朵花,大家可以看到每一片美丽的花瓣都是由线段组成,象征着我们班的每一个人要像花瓣一样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紧接着是一向活跃的书晴,她清了清嗓子,缓缓地说:“大家从这一幅图片中可以看到,里面有两个汉字,这里面有我的梦想。通往梦想的捷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坚持!不管以后我们有没有成功,我们都在向梦想靠近!十年之约,我们一起加油……”看着这群孩子微微泛红的眼,听着他们有些哽咽的声音,恍惚中王丹凤好像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
谁说星星班的孩子暗淡无光?那一刻他们的眼眸湿润、晶亮,如同天幕上转动的星星那般璀璨,让王丹凤仿佛置身于浩瀚的星空。
悟小报,给数学一束光
随着教龄增加,王丹凤愈发理解学生的渴求,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苦与乐,明白自己应该为学而教,便开始进行数学拓展课程的探索——让学生尝试写数学小日记,培养主体意识;支持学生绘制数学小报,开拓学科领域;鼓励学生组建题目模板小组,提炼解题套路……其中,小报的举办给了王丹凤的教育另一束光。
办小报,让数学更多彩。平日里,王丹凤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趣与美、真与广。寒假中,学生使出浑身解数办小报,开拓更多栏目挖掘素材,如“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名言”“数学谜语”“趣味数学题”等,从方方面面进行考量,如排版布局、整体规划、素材选择、色彩搭配等。
讲小报,挖掘数学资源。王丹凤没有把数学小报当成是活动走流程,让其只成为精美的展品,而是每周利用一节课开设了“我秀我报”的讲解活动,说小报,说设计、说构思、说体会、说题目……
评小报,让生命更深邃。学生不仅是小报的创办者、讲解者,还是最好的评委,以趣味性的眼光去欣赏,以评委的视角去建议,开阔了视野也给予他人帮助,同时也为自己的展示做足了准备。
如果说办小报是才艺、秀小报是勇气、评小报是能力,那么悟小报就是收益。56个孩子,56个家庭,56份小报,56种资源,汇聚在一起就能发出智慧的光亮。
拓展性课程成为数学教学的一束光,给学生带来宽阔的数学知识背景,为学生搭建能力提升的平台,让学生真正畅游在数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