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45年4月至6月召开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用他那浓重而深邃的湖南声音指出:“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
在我们党100周年的峥嵘岁月中,“七大”的地位犹如灯塔、丰碑,光照千秋、巍峨挺立。其成功要因之一,就是毫不含糊地、上下同心地看齐。
“七大”明确提出了在政治上、思想上“看齐”这一党的政治原则、政治纪律,并不断彰显,使之成为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值得永远记取和发扬光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提出,在“七大”上引起强烈共鸣。后来,三大作风进一步规范表述为: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党的三大作风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重要保证。时至今日,仍然闪闪放光,成为加强党风、政风等建设的内容和方向,还是我们党重要的建党原则。
说到看齐意识,耳畔不禁回想起當年延安清凉山上传出的“嘀嗒嘀嗒”声。1981年黄克诚大将在《人民日报》发表的《关于党风问题》的文章中讲过一个故事,说毛主席在延安就靠一个电台指挥全党,那电台“嘀嗒嘀嗒”的声音就是党中央的声音,全党同志都无条件地执行,没有什么人犹疑怀疑或者质疑。大家都向着这个“嘀嗒嘀嗒”声音指引的方向和目标奋勇前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这生动的故事,深刻折射了向党中央看齐的重大意义,也生动深刻启迪着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看齐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自觉的积极的而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是可感可触的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既要用言语更要用行动来彰显自己发自肺腑的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素养,严守铁的纪律铁的规矩的党性修养。概言之,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光大党的政治优势,用心用情彰显向党看齐,用行动用实效表明与党同心同德。
“七大”紧贴当时形势任务,为江山社稷计、谋开天辟地新。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人民将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大会的路线的领导之下,得到完全的胜利。”事实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抗战后期,处在抗日最前沿的我党领导的抗日力量与远离抗日前线,分布于西南、西北的国民党主力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具有担当精神,成为驱逐日本侵略者、解放中国人民的主要力量。“七大”的中心任务,是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解决胜利后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重大问题。全党向着党中央看齐,形成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排山倒海的力量,不仅打败了国内外一切反动势力,比原来预想的提前了几年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而且又提前了好多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党的“七大”是政治上思想上看齐的光辉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同志必须有很强的看齐意识,“经常喊看齐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律和经验。只有经常喊看齐,只有各级党组织都经常喊看齐,才能时刻警醒、及时纠偏,使全党始终保持整齐昂扬的奋进状态”。有了强烈的看齐意识,发挥了看齐的政治优势,就有了党的高度集中统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昭示,党正是靠着自身的集中统一,才领导着全国人民战胜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仍然是靠着自身的集中统一,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使党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走上了正确航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经常主动地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以强烈的看齐意识,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从而科学地应对变局、开创新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党的光辉历史表明,强调看齐意识,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律和经验,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主心骨的关键所在。
看齐意识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要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就必须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个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就包括闪耀于光辉党史的看齐意识。看齐意识本质上就是发自内心的思想上的高度认同与维护组织纪律的毫不含糊。还是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强调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向中央看齐实质上就是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作为党的干部,从进了党的门那天起,就是党的人,就必须自觉把自己一言一行与党的事业联系起来,时时处处与党一条心,用一生的行动履行入党誓言,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全方位向党中央看齐。新形势下的看齐,就是要像“七大”那样,向中央基准看齐,具体的就是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看齐,向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看齐,向十八大、十九大以来的党中央历次重要会议精神看齐,向党中央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项决策部署看齐。
(作者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朱瑾
在我们党100周年的峥嵘岁月中,“七大”的地位犹如灯塔、丰碑,光照千秋、巍峨挺立。其成功要因之一,就是毫不含糊地、上下同心地看齐。
“七大”明确提出了在政治上、思想上“看齐”这一党的政治原则、政治纪律,并不断彰显,使之成为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值得永远记取和发扬光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提出,在“七大”上引起强烈共鸣。后来,三大作风进一步规范表述为: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党的三大作风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重要保证。时至今日,仍然闪闪放光,成为加强党风、政风等建设的内容和方向,还是我们党重要的建党原则。
说到看齐意识,耳畔不禁回想起當年延安清凉山上传出的“嘀嗒嘀嗒”声。1981年黄克诚大将在《人民日报》发表的《关于党风问题》的文章中讲过一个故事,说毛主席在延安就靠一个电台指挥全党,那电台“嘀嗒嘀嗒”的声音就是党中央的声音,全党同志都无条件地执行,没有什么人犹疑怀疑或者质疑。大家都向着这个“嘀嗒嘀嗒”声音指引的方向和目标奋勇前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这生动的故事,深刻折射了向党中央看齐的重大意义,也生动深刻启迪着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看齐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自觉的积极的而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是可感可触的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既要用言语更要用行动来彰显自己发自肺腑的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素养,严守铁的纪律铁的规矩的党性修养。概言之,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光大党的政治优势,用心用情彰显向党看齐,用行动用实效表明与党同心同德。
“七大”紧贴当时形势任务,为江山社稷计、谋开天辟地新。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人民将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大会的路线的领导之下,得到完全的胜利。”事实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抗战后期,处在抗日最前沿的我党领导的抗日力量与远离抗日前线,分布于西南、西北的国民党主力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具有担当精神,成为驱逐日本侵略者、解放中国人民的主要力量。“七大”的中心任务,是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解决胜利后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重大问题。全党向着党中央看齐,形成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排山倒海的力量,不仅打败了国内外一切反动势力,比原来预想的提前了几年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而且又提前了好多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党的“七大”是政治上思想上看齐的光辉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同志必须有很强的看齐意识,“经常喊看齐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律和经验。只有经常喊看齐,只有各级党组织都经常喊看齐,才能时刻警醒、及时纠偏,使全党始终保持整齐昂扬的奋进状态”。有了强烈的看齐意识,发挥了看齐的政治优势,就有了党的高度集中统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昭示,党正是靠着自身的集中统一,才领导着全国人民战胜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仍然是靠着自身的集中统一,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使党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走上了正确航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经常主动地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以强烈的看齐意识,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从而科学地应对变局、开创新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党的光辉历史表明,强调看齐意识,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规律和经验,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主心骨的关键所在。
看齐意识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要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就必须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个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就包括闪耀于光辉党史的看齐意识。看齐意识本质上就是发自内心的思想上的高度认同与维护组织纪律的毫不含糊。还是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强调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向中央看齐实质上就是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作为党的干部,从进了党的门那天起,就是党的人,就必须自觉把自己一言一行与党的事业联系起来,时时处处与党一条心,用一生的行动履行入党誓言,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全方位向党中央看齐。新形势下的看齐,就是要像“七大”那样,向中央基准看齐,具体的就是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看齐,向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看齐,向十八大、十九大以来的党中央历次重要会议精神看齐,向党中央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项决策部署看齐。
(作者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朱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