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艺术魅力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一个观众的视角来看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的,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又一部伟大、经典的作品,对世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好的舞剧令人回味,好的舞剧经得起推敲、好的舞剧有着巨大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传承;对比;经典致敬
  民族舞蹈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人们的劳动生活紧密相连,内蒙古的民族舞可以更加具体生动的表达出人们的内心情感。随着自治区的不断发展,舞蹈文化也一直在传承、创新与提高。内蒙古舞剧,是在内蒙古民族歌曲上基础发展而来的,表现手段多种多样,并与音乐、美术、文学和戏剧等艺术形式相结合,所构成的一种具有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随着贾作光先生的不断为农民工舞蹈的编创,涌出一批优秀的创造者,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舞剧作品,带动了舞剧的发展,各个民族的文化精髓,也更加凸显出我国民族舞剧的独特性
  内蒙古创作的《草原英雄小姐妹》可谓是家喻户晓了,应该确切的说是“及时雨“。好久、好久没有看到由内蒙古自己创作的舞剧搬到舞台上了,正如剧中所唱“天上闪烁的星星多,不如我们草原的羊儿多。”这句歌词一响起,相信在很多人心里記忆犹新。这首广为流传的歌曲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上映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曲。今晚这首歌曲熟悉的旋律在内蒙古民族剧院再次响起。
  《草原英雄小姐妹》舞剧中以戏中戏的结构为支。从一群孩子们上学场景开始,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为开始点通过从进课堂到放学中间讲述小姐妹的故事的方式来结构,有里有外,戏中有戏,穿越时空。时代和环境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我们要寻找那份初心,寻找那份精神。这种精神曾经激励了几代人,但是我们怎样把这种精神一代代传下去,这是我们舞剧所思考的核心。由于时代的不同,人们追求价值观的方式就有所不同,形成的差别是我们舞剧戏剧冲突的一种体现,这是在创作中找到的法宝。” 剧中所有学生的动作都是卡通风格的,这种风格源于当今社会的审美和青少年审美的追求,又结合了这个故事来源于美术片的特点。这些方面水到渠成地融入在一起,形成了这种最为贴切和准确的卡通风格。另外,蒙古族是一个马背民族,我在塑造马舞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马鞍,找到了这一特殊的文化符号就找到了马舞的特殊表现形式。我们用马鞍的架子、马头琴和乐乐车等众多内蒙古民族的符号附着在马鞍上,进行马的演绎,就会很新颖很有特点。而对羊的刻画,由于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是面对的题材又是羊,所以我要用人扮演羊,让舞剧更真实,让羊与小姐妹之间有一种亲如姐妹、亲如兄弟的感情,成为一种人性的沟通。同时,一定要强化小姐妹父母的角色,才能解释小姐妹的幼小、纯真和天真。母亲的形象和父亲的形象都是内蒙古民族的形象,代表民族的精神
  《草原英雄小姐妹》舞剧的核心,他是具有强烈的对比性。现在的人的价值观和老一辈人的价值观的对创,舞剧的结构具有鲜明的对比色彩。《草原英雄小姐妹》分上下二场,上半场,以学生上一堂课的形式叙说舞蹈,舞蹈以现代舞的形式为主 舞剧以“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价值观作为引领,彰显草原民族的英雄主义情怀。创作者不是简单的再现当年的英勇行为,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演绎英雄精神在当下社会如何重新发挥作用,青少年如何传承这种民族精神。文化部原艺术司司长、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于平表示,“舞剧不是单纯地陈述半个世纪以前的往事,而是选择两代人,确切地说是隔代人的心灵碰撞和情感交融来陈述,是舞剧叙事特性的凸显和优长的发挥。这部由中场切分为两幕的舞剧。上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品行的引导。舞剧以‘上课’提示叙事方式的选择,不仅是原创的一种艺术表现新意,更是充满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濡心灵’的文化自信。
  《草原英雄小姐妹》舞蹈热情彪悍有力的基本风格特点,通过模仿矫健的大雁,活泼多样的马步。蒙古族民间舞的音乐特点是热情奔放,悍健有力,节奏欢快,富有草原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调式多为羽调式,音乐宽广,音程跳动较大马步音乐活泼跳跃,表现雁为主题的舞曲多为民歌,经常使用散板的自由节奏以衬托辽阔草原的意境,摔跤舞一般在节日进行。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2000
  [2]平心.舞蹈表演心里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武继平(1981,11-)男,汉族,内蒙古包头市,讲师,主要研究舞台美术设计
  (作者单位:内蒙古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被文人墨客赋予人格意义和象征意义,托梅言志,借梅抒情,从它身上找到精神的追求与寄托。历经千古流变,梅花逐渐演变成为特定文化内涵的约定,升华为传统文人的精神品格,乃至中华民族的独特民族气节,根深蒂固地融入人们的精神生活中。  梅花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坚韧无畏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历来被古今文人所青睐。梅花为传统名花之一,“四君子”之首,和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享有“
期刊
摘 要:在中国话剧呈现兴盛前景的今天,林兆华先生作为中国话剧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从情节、人物以及舞台布景等角度,浅析林兆华导演根据易卜生的晚年经典之作改编的话剧——《建筑大师》  关键词:话剧;建筑大师;林兆华  话剧《建筑大师》是挪威著名戏剧大师易卜生的晚年之作,也是其最富有争论的作品,作品中讲述了一位建筑大师索尔尼斯的人生经历,林兆华版本的话剧《建筑大师》情节紧凑,矛盾激烈,在观剧过程
期刊
摘 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民族能否影响世界的重要因素。在各国文化竞争日趋激烈的现阶段,我国明确了复兴中华文化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的文化强国战略。博物馆属于一种文化产业,是公众学习先进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加快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开展,对于复兴中华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增强群众精神力量的重要工具。文章立足于文化强国背景,阐述博物馆进行活动策划的路径,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助益于博
期刊
摘 要:茶具艺术在我国的茶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茶具艺术也不断随之创新提升。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钦州坭兴陶茶具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指出茶具文化发展中存在的缺点及不足,融入当前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提出能够推动茶具不断创新的方法,推动钦州坭兴陶茶具的生产发展,推动茶具文化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坭兴陶;茶具;创新设计  一、坭兴陶茶具的发展历程  广西的钦州市是钦州
期刊
不知为什么,我总喜欢在海棠树下停一会儿,然后再向操场走去,右手提着乐器,左手拿着白手套。回想起在管乐队的日子,心里总是温暖的。  管乐队的选拔在高一的十月底,那时我怀着一腔热血,踊跃地报了名。管乐队的选拔说是严苛也严苛,说是轻松也轻松。我只记得那一天,音乐厅乌压压的一堆人挤在一起,听着老师说规则。指导老师是个慢条斯理的中年男人,身材管理极好,没有啤酒肚,文文弱弱的,长得就像搞音乐的。他戴着眼镜,站
期刊
摘 要:如今全球文化创意的飞速前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迎来良好的契机,中国城市文创品牌作为其代表开始崭露头角且不断演变和进步,于是将地方传统文化和人文情怀融入到创意产品设计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天津,这一座历史文化之城,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色彩,包括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美食文化、曲艺文化、俚语文化等,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上书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本文将以天津典型代表文化即“津派文化”的视觉元素为启
期刊
心情赋  撷几瓣心花,理万千思绪。  品一壶香茗,数半生闲事。  邀一轮明月,尝金樽醇香。  迎八方知己,聚地北天南。  揉七弦古韵,笑岁月风云。  吟几阙新章,寄快意人生。  历几番浮沉,懂宠辱不惊。  携一生所爱,续未了情缘。  执一种信念,自海上生花。  诉两处闲愁,越闲庭信步。  就千般滋味,方冷暖自知。  盼一份愉悦,待如影随形。  历一段人生,闯浩浩江湖。  借千言笔簇,现落樱缤纷。 
期刊
摘 要:人物形象塑造在舞蹈创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于一个优秀的作品都非常重要。本文透过作品《逼上梁山》中的动作、表情、感情以及情绪变化等方面的分析研究阐述中国舞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关键字:人物;形象;塑造  一、舞蹈创作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艺术中人物形象就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關于人物的整体印象。简言之是知觉,即各种感觉的再现。舞蹈中的人物形象塑
期刊
摘 要:早起人类靠猎杀动物为生,他们维持生存的主要能量来源就是动物肉类的热量,所以说动物对于早期人类来说既是支持他们活下去的能源又同样对他们的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在他们又惧怕又想得到的思想基础之下,在那个时期动物的形象在他们的意识中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关键词:动物纹饰;饕餮纹;夔龙纹  一、古代图腾的传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的繁衍。在至今我们知道的上古传说中都知道,三皇五帝女娲,伏羲
期刊
五月,是栀子花的季节。整条花市街上,弥漫着的都是栀子的味道。然而,白天过的并不愉快,五月的天气,也已燥热得让人心烦意乱。我在一家叫“约定”的花店前停了下来,这家店门口摆满了栀子,地上有被麻雀啄掉的花瓣,我弯下腰捡起来,摊在手心里,三片。我想起来有人跟我说过,每一朵栀子花的花瓣上,都有一段属于青春的故事。那么,这里有我的故事吗?  青春期的男孩们大都喜欢穿那些酷酷的,帅帅的牛仔,他却总是一身休闲。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