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楼宇、数据中心双管齐下,屏蔽网线与非屏蔽网线相互补充,康普要做智能布线领域的多面手。总之,康普会通过市场宣传和与客户的互动,把整合后的最佳解决方案推荐给客户,帮助他们建设好信息高速公路。
“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对于布线市场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因素。”美国康普公司北亚区销售副总裁陈岚表示,“在云计算时代,无论是电脑,还是智能手机,它们只是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接口,而所有的计算都要在云中完成。对于用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它们和云之间的通信。如果连接用户与云之间的这条路不通畅,那么一切只能是纸上谈兵。”
中国计算机报社社长兼总编李树翀与陈岚就布线市场的新趋势,以及康普中国业务的发展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
千万元大单照亮康普中国业务前景
李树翀:您能否回顾一下2015年康普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情况,有哪些业务的亮点?
陈岚:2015年是康普中国业务大丰收的一年,我们超额完成了预定计划,这也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今年,康普中国举办年会的时候,公司美国的高层也亲临会场,与中国团队一起庆祝胜利。
2015年,无论是数据中心业务,还是智能楼宇业务,我们都赢得了很多大型的项目。以前,一两百万元的布线系统已经算是大单,但是去年我们赢得了好几个千万元级的大项目,提升了整个业绩。
说到业务的亮点,第一个就是预连接光缆。我们看到了一个趋势:以前数据中心是OM3光纤和OM4光纤混合的模式,现在数据中心则以OM4光纤为主,而且数据中心不会再采用传统的熔接式光纤,而主要采用预连接光缆,也就是MPO光纤。
另一个亮点是电子配线架。无论是在智能楼宇,还是在数据中心机房,电子配线架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在智能楼宇项目中,我们去年赢得的最大一笔订单是4万个点。
总之,用户越来越重视智能化的布线解决方案,同时也更青睐可以快速部署的预连接光缆解决方案。
李树翀:近几年,中国的数据中心建设速度非常快。一些大型甚至超大型的数据中心不断涌现。您如何看待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布线系统的机会在哪里?
陈岚:中国的布线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整个市场的增长率并不高。
布线市场又可以划分成两个细分市场,包括数据中心布线和智能楼宇布线。数据中心布线市场的增长速度高于智能楼宇布线市场。
数据中心又可分为企业自用的数据中心,称为EDC,以及用于租用的IDC。我们看到的趋势是,IDC的增长速度比EDC更快。这对于康普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康普长期在数据中心领域耕耘,在数据中心布线市场占据领导者地位。数据中心市场的蓬勃发展对康普的业务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李树翀:今年,康普的一件大事就是完成了对TE Connectivity的电信、企业网络和无线网络业务的收购。这次收购对于康普未来的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陈岚:这次收购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带宽。近几年,网络的发展非常快,带宽也在迅猛增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发现自身的产品线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我们收购的TE Connectivity业务中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宽带网络解决方案,也就是BNS。BNS部门的业务有很多亮点,其中一个便是接入网光纤。
康普最传统的、靠它起家的业务之一是有线电视的电缆。为了扩大业务范围,康普加快了收购的步伐。通过收购安德鲁、Avaya连接解决方案业务部等细分市场的领导厂商,康普逐步确立了在全球宽带、企业网络与无线网络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导地位。
最新收购的BNS的光纤入户接入网解决方案可以很好地补充康普有线电视电缆的业务。当然,BNS也有综合布线业务,这进一步增强了康普在布线领域的产品厚度。
康普收购TE Connectivity的电信、企业网络和无线网络业务以后,可以实现两家公司业务和产品的互补,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这次收购可以让康普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也为今后的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绿色化与智能化缺一不可
李树翀:现在,用户普遍关注数据中心的绿色化与智能化。康普在这两方面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吗?
陈岚:从布线的角度看,绿色与材料有关。康普采用的是符合国际标准的环保材料,甚至超过国际标准的要求。在数据中心里,我们推荐使用阻燃级的线缆,因为线缆会在火灾中起到助燃的作用。如果线缆是阻燃的,一旦发生火灾,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从产品的生命周期和环保角度来看,线缆是由铜做的,而铜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布线系统的使用寿命越长,对自然环境和地球的保护来说越有益,这也符合绿色化的潮流。
康普至少要保证自己的产品具有20年的生命周期,不仅材料方面要保证长寿命和环保,而且还要负责这20年中的管理和运维,跟上用户需求的变化。
现在,数据中心使用6A线缆比较多,6A线缆通常比6类线缆粗一点。另外,光缆也是用MPO预连接光缆,所以也会略粗一些。
从节省数据中心空间的角度出发,康普为尽量缩减线缆的线径下了很多功夫。比如,康普要让6A线缆既满足6A的性能指标,又尽可能细一点,更接近6类线缆的粗细。由于数据中心的布线不是一根线缆一根线缆部署的,而是一捆一捆部署的,所以每根线缆细一点,就可能节省更大的空间,有利于通风和制冷。康普的布线系统十分注重这些细节,从结构上尽量节省空间,从而达到更好的通风和制冷效果。
另外,康普有一套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管理软件(DCIM)。这是一个3D的可视化软件,可以帮助用户对整个数据中心的生态系统进行监测,包括网络设备、UPS等。DCIM是一个开放平台,对所有设备厂商开放,所有设备的信号都可以传送到此开放平台上。这样一来,管理者可以通过这个开放平台看到数据中心里所有设备的状态,并可按需对这些设备的状态进行调整,实现监控、管理和维护的一体化,从而提高整个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 李树翀:智能化数据中心管理软件对于数据中心的绿色化和智能化会有什么帮助吗?
陈岚:当然有帮助。DCIM是一个开放平台,可以连接第三方的系统,实现统一的监控,掌握数据中心内不同系统、不同设备的运行状况,并通过可视化的工具展现出来。DCIM软件的出现就是为了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运营效率提高,意味着实现了节能和绿色化,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数据中心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数据中心在完成布线后,就要进入运维的阶段。近几年,我们确实看到数据中心用户在运维中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惑。为此,康普于2013年收购了iTRACS公司,并在其产品的基础上构建了面向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管理平台DCIM。
我们发现,很多中国客户通常比较注重数据中心建设的初次投入,但忽视数据中心日后运营的成本。其实,数据中心的运维成本相当高,应该引起用户的足够重视。如果用户在刚开始规划和设计数据中心时,康普就能参与进去,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不仅可以推荐适合的布线系统,而且还能引入DCIM管理软件,进一步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云计算带来新变化
李树翀: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很多人可能感觉布线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但是进入云计算时代,人们在建设云数据中心时,对每一个细小的专业领域的关注度都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进入云计算时代,康普的业务定位是否有所变化?
陈岚:康普的定位其实很简单,就是关注基础架构。我们的三大核心业务包括布线、无线网络和接入网,都是为基础架构服务的。举例来说,综合布线搭建的是一个局域网的高速公路,而无线网络搭建的是一个广域网的通路,目的都是方便信息的传递。即使是像DCIM这样的管理软件也是为基础架构服务的。
中国有句话叫“要想富,先修路”。康普致力于建设信息高速公路。
李树翀:一提到IT基础设施,大家首先都想到的是服务器、存储、UPS等设备,往往会忽视布线。其实,“信息高速公路”的修建更加重要。
陈岚:确实如此。如果没有数据中心的蓬勃发展,可能布线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比如,新建一幢大厦,其整个布线系统的资金投入也就几百万元,只占整个大厦建设总投资的极少一部分,但它的影响比起投资的占比要大得多。而且,布线是隐藏在墙里面、吊顶中的,一般人看不到,所以也不会重视。随着数据中心产业的快速兴起,IT专业人士才逐渐认识到布线的重要性。
如今,无论是兴建企业级数据中心EDC,还是IDC,客户都会觉得基础架构、布线非常重要。现在,40G/100G 以太网已经普及,未来还会走向200G/400G网络,承载如此高速的应用,不是随随便便一个布线系统就可以应对的。“信息高速公路”也是分等级的,布线所用的材料、布线的方式等不同,其结果也会有很大差别。
另外,数据中心用户现在非常注重环保,而且要求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保证布线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布线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整个数据中心瘫痪。因此,数据中心用户会非常谨慎地选择具有高性能和高技术指标的布线系统,以便更好地支持未来的应用扩展。
李树翀:布线系统对数据中心的性能、稳定性、安全性等各个方面都有直接影响。有没有量化的数据能够说明布线对于数据中心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陈岚:数据中心是分等级的,按国际上的标准,T4、T3级的数据中心属于高等级的数据中心,国内则习惯称为A级机房、B级机房。像几大国有银行这样的大型用户,它们通常会倾向于按照T4级或A级机房的标准建设数据中心。T4级的数据中心,其全年宕机时间不超过26分钟。由此可见,安全、可靠和业务连续性对于数据中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从布线的角度说,如果使用一个不合格的6A产品,用它传输10G或者40G的信号,会经常丢包。因为线缆不合格,网络传输的速率越快,传输时的误码率就会越高,所以才会出现超5类、6类、6A的线缆,就是因为要支持不同的应用。康普追求的是在性能、品质上高于标准的产品,以保证数据中心的连续稳定运行。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尽量缩短宕机以后的故障处理时间,实现快速恢复,因此需要快速定位故障点。第三方调查数据显示,在一个网络系统中,至少有30%以上的宕机是由于布线系统的问题造成的。康普布线系统中所使用的电子配线架,在一分钟之内就能快速定位故障点,告诉用户哪个物理位置出现故障,而不是一个虚拟的IP地址,这样便于管理人员实现快速故障恢复。
双管齐下
李树翀:综合布线领域已经开始了重构与整合。与竞争对手相比,康普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岚:用户在选择产品时,最看重什么因素?康普的调研和第三方机构的调研都发现:第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产品价格,而是性能和质量,之后是供货期、厂商的信誉度、后续的服务,最后才是价格因素。康普一直非常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康普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从光缆到铜缆,从5类线、6类线、6A类线到正在研发中的8类线,从屏蔽网线到非屏蔽网线,从单模光缆到多模光缆,从熔接的光缆到预连接的光缆,还有智能化电子配线架、DCIM软件等,康普都可以提供。基于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康普可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解除客户的后顾之忧。
另外,供货能力也是用户选择供应商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用户在数据中心的建筑落成后,通常会要求厂商尽快完成布线系统的部署,这对布线厂商的库存能力、供货能力等是一个挑战。对于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康普来说,这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康普布线系统的安装和部署通常是由合作伙伴完成的。因此,康普非常重视对集成商、项目实施合作伙伴的培训,甚至是手把手地教,以确保系统安装的质量。
我们销售的不是单一的产品,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因此除了要保证产品的品质以外,更要保证整个系统的安装和服务质量。
李树翀:2016年,康普还有哪些新的业务计划?在市场方面有哪些战略重点?
陈岚:今年下半年,康普将启动覆盖全国十几个城市的巡展。众所周知,康普已经完成了对TE Connectivity的电信、企业网络和无线网络业务的收购,其中安普是TE Connectivity旗下知名的布线产品品牌。巡展的重头戏之一是,我们要让中国的客户了解,康普和安普两大布线品牌厂商已经完成了合并,未来将给客户提供更全面的布线解决方案。
在业务方面,数据中心和智能楼宇仍然是两大重点,将同步发展。举例来说,智能楼宇的用户对各种智能化的应用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会更加青睐集成化的解决方案,将更多管理和控制功能等集成在一起。为此,康普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UCG(Universal Connectivity Grid),即通用连接网格。UCG的核心理念是,用户可以把大楼里的一层楼面分割成不同的区域,实现网格化,每个区域里都部署一个接入点,达到延伸应用服务的目的,最终实现真正的楼宇智能化,其效果是:人在灯亮,人走灯暗;人在空调开,人走空调关。
未来,智能楼宇还会有更多创新的应用,但前提是必须有好的传输媒介作为支撑。康普就是要打造一个高效、可靠、安全、智能的基础架构。在数据中心业务领域,康普会抓一些重点行业,比如金融、教育、医疗、制造、军工等。
安普的优势是屏蔽网线和相关解决方案。对安普进行整合以后,以前专注在非屏蔽网线和相关解决方案领域的康普公司,弥补了在屏蔽网线和相关解决方案方面的短板,可以更好地满足军工、重工业等行业的客户对屏蔽网线和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
智能楼宇、数据中心双管齐下,屏蔽网线与非屏蔽网线相互补充,康普要做智能布线领域的多面手。总之,我们会通过市场宣传和与客户的互动,把整合后的最佳解决方案推荐给客户,帮助他们建设好信息高速公路。
“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对于布线市场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因素。”美国康普公司北亚区销售副总裁陈岚表示,“在云计算时代,无论是电脑,还是智能手机,它们只是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接口,而所有的计算都要在云中完成。对于用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它们和云之间的通信。如果连接用户与云之间的这条路不通畅,那么一切只能是纸上谈兵。”
中国计算机报社社长兼总编李树翀与陈岚就布线市场的新趋势,以及康普中国业务的发展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
千万元大单照亮康普中国业务前景
李树翀:您能否回顾一下2015年康普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情况,有哪些业务的亮点?
陈岚:2015年是康普中国业务大丰收的一年,我们超额完成了预定计划,这也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今年,康普中国举办年会的时候,公司美国的高层也亲临会场,与中国团队一起庆祝胜利。
2015年,无论是数据中心业务,还是智能楼宇业务,我们都赢得了很多大型的项目。以前,一两百万元的布线系统已经算是大单,但是去年我们赢得了好几个千万元级的大项目,提升了整个业绩。
说到业务的亮点,第一个就是预连接光缆。我们看到了一个趋势:以前数据中心是OM3光纤和OM4光纤混合的模式,现在数据中心则以OM4光纤为主,而且数据中心不会再采用传统的熔接式光纤,而主要采用预连接光缆,也就是MPO光纤。
另一个亮点是电子配线架。无论是在智能楼宇,还是在数据中心机房,电子配线架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在智能楼宇项目中,我们去年赢得的最大一笔订单是4万个点。
总之,用户越来越重视智能化的布线解决方案,同时也更青睐可以快速部署的预连接光缆解决方案。
李树翀:近几年,中国的数据中心建设速度非常快。一些大型甚至超大型的数据中心不断涌现。您如何看待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布线系统的机会在哪里?
陈岚:中国的布线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整个市场的增长率并不高。
布线市场又可以划分成两个细分市场,包括数据中心布线和智能楼宇布线。数据中心布线市场的增长速度高于智能楼宇布线市场。
数据中心又可分为企业自用的数据中心,称为EDC,以及用于租用的IDC。我们看到的趋势是,IDC的增长速度比EDC更快。这对于康普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康普长期在数据中心领域耕耘,在数据中心布线市场占据领导者地位。数据中心市场的蓬勃发展对康普的业务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李树翀:今年,康普的一件大事就是完成了对TE Connectivity的电信、企业网络和无线网络业务的收购。这次收购对于康普未来的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陈岚:这次收购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带宽。近几年,网络的发展非常快,带宽也在迅猛增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发现自身的产品线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我们收购的TE Connectivity业务中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宽带网络解决方案,也就是BNS。BNS部门的业务有很多亮点,其中一个便是接入网光纤。
康普最传统的、靠它起家的业务之一是有线电视的电缆。为了扩大业务范围,康普加快了收购的步伐。通过收购安德鲁、Avaya连接解决方案业务部等细分市场的领导厂商,康普逐步确立了在全球宽带、企业网络与无线网络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导地位。
最新收购的BNS的光纤入户接入网解决方案可以很好地补充康普有线电视电缆的业务。当然,BNS也有综合布线业务,这进一步增强了康普在布线领域的产品厚度。
康普收购TE Connectivity的电信、企业网络和无线网络业务以后,可以实现两家公司业务和产品的互补,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这次收购可以让康普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也为今后的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绿色化与智能化缺一不可
李树翀:现在,用户普遍关注数据中心的绿色化与智能化。康普在这两方面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吗?
陈岚:从布线的角度看,绿色与材料有关。康普采用的是符合国际标准的环保材料,甚至超过国际标准的要求。在数据中心里,我们推荐使用阻燃级的线缆,因为线缆会在火灾中起到助燃的作用。如果线缆是阻燃的,一旦发生火灾,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从产品的生命周期和环保角度来看,线缆是由铜做的,而铜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布线系统的使用寿命越长,对自然环境和地球的保护来说越有益,这也符合绿色化的潮流。
康普至少要保证自己的产品具有20年的生命周期,不仅材料方面要保证长寿命和环保,而且还要负责这20年中的管理和运维,跟上用户需求的变化。
现在,数据中心使用6A线缆比较多,6A线缆通常比6类线缆粗一点。另外,光缆也是用MPO预连接光缆,所以也会略粗一些。
从节省数据中心空间的角度出发,康普为尽量缩减线缆的线径下了很多功夫。比如,康普要让6A线缆既满足6A的性能指标,又尽可能细一点,更接近6类线缆的粗细。由于数据中心的布线不是一根线缆一根线缆部署的,而是一捆一捆部署的,所以每根线缆细一点,就可能节省更大的空间,有利于通风和制冷。康普的布线系统十分注重这些细节,从结构上尽量节省空间,从而达到更好的通风和制冷效果。
另外,康普有一套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管理软件(DCIM)。这是一个3D的可视化软件,可以帮助用户对整个数据中心的生态系统进行监测,包括网络设备、UPS等。DCIM是一个开放平台,对所有设备厂商开放,所有设备的信号都可以传送到此开放平台上。这样一来,管理者可以通过这个开放平台看到数据中心里所有设备的状态,并可按需对这些设备的状态进行调整,实现监控、管理和维护的一体化,从而提高整个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 李树翀:智能化数据中心管理软件对于数据中心的绿色化和智能化会有什么帮助吗?
陈岚:当然有帮助。DCIM是一个开放平台,可以连接第三方的系统,实现统一的监控,掌握数据中心内不同系统、不同设备的运行状况,并通过可视化的工具展现出来。DCIM软件的出现就是为了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运营效率提高,意味着实现了节能和绿色化,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数据中心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数据中心在完成布线后,就要进入运维的阶段。近几年,我们确实看到数据中心用户在运维中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惑。为此,康普于2013年收购了iTRACS公司,并在其产品的基础上构建了面向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管理平台DCIM。
我们发现,很多中国客户通常比较注重数据中心建设的初次投入,但忽视数据中心日后运营的成本。其实,数据中心的运维成本相当高,应该引起用户的足够重视。如果用户在刚开始规划和设计数据中心时,康普就能参与进去,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不仅可以推荐适合的布线系统,而且还能引入DCIM管理软件,进一步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云计算带来新变化
李树翀: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很多人可能感觉布线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但是进入云计算时代,人们在建设云数据中心时,对每一个细小的专业领域的关注度都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进入云计算时代,康普的业务定位是否有所变化?
陈岚:康普的定位其实很简单,就是关注基础架构。我们的三大核心业务包括布线、无线网络和接入网,都是为基础架构服务的。举例来说,综合布线搭建的是一个局域网的高速公路,而无线网络搭建的是一个广域网的通路,目的都是方便信息的传递。即使是像DCIM这样的管理软件也是为基础架构服务的。
中国有句话叫“要想富,先修路”。康普致力于建设信息高速公路。
李树翀:一提到IT基础设施,大家首先都想到的是服务器、存储、UPS等设备,往往会忽视布线。其实,“信息高速公路”的修建更加重要。
陈岚:确实如此。如果没有数据中心的蓬勃发展,可能布线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比如,新建一幢大厦,其整个布线系统的资金投入也就几百万元,只占整个大厦建设总投资的极少一部分,但它的影响比起投资的占比要大得多。而且,布线是隐藏在墙里面、吊顶中的,一般人看不到,所以也不会重视。随着数据中心产业的快速兴起,IT专业人士才逐渐认识到布线的重要性。
如今,无论是兴建企业级数据中心EDC,还是IDC,客户都会觉得基础架构、布线非常重要。现在,40G/100G 以太网已经普及,未来还会走向200G/400G网络,承载如此高速的应用,不是随随便便一个布线系统就可以应对的。“信息高速公路”也是分等级的,布线所用的材料、布线的方式等不同,其结果也会有很大差别。
另外,数据中心用户现在非常注重环保,而且要求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保证布线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布线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整个数据中心瘫痪。因此,数据中心用户会非常谨慎地选择具有高性能和高技术指标的布线系统,以便更好地支持未来的应用扩展。
李树翀:布线系统对数据中心的性能、稳定性、安全性等各个方面都有直接影响。有没有量化的数据能够说明布线对于数据中心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陈岚:数据中心是分等级的,按国际上的标准,T4、T3级的数据中心属于高等级的数据中心,国内则习惯称为A级机房、B级机房。像几大国有银行这样的大型用户,它们通常会倾向于按照T4级或A级机房的标准建设数据中心。T4级的数据中心,其全年宕机时间不超过26分钟。由此可见,安全、可靠和业务连续性对于数据中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从布线的角度说,如果使用一个不合格的6A产品,用它传输10G或者40G的信号,会经常丢包。因为线缆不合格,网络传输的速率越快,传输时的误码率就会越高,所以才会出现超5类、6类、6A的线缆,就是因为要支持不同的应用。康普追求的是在性能、品质上高于标准的产品,以保证数据中心的连续稳定运行。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尽量缩短宕机以后的故障处理时间,实现快速恢复,因此需要快速定位故障点。第三方调查数据显示,在一个网络系统中,至少有30%以上的宕机是由于布线系统的问题造成的。康普布线系统中所使用的电子配线架,在一分钟之内就能快速定位故障点,告诉用户哪个物理位置出现故障,而不是一个虚拟的IP地址,这样便于管理人员实现快速故障恢复。
双管齐下
李树翀:综合布线领域已经开始了重构与整合。与竞争对手相比,康普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岚:用户在选择产品时,最看重什么因素?康普的调研和第三方机构的调研都发现:第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产品价格,而是性能和质量,之后是供货期、厂商的信誉度、后续的服务,最后才是价格因素。康普一直非常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康普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从光缆到铜缆,从5类线、6类线、6A类线到正在研发中的8类线,从屏蔽网线到非屏蔽网线,从单模光缆到多模光缆,从熔接的光缆到预连接的光缆,还有智能化电子配线架、DCIM软件等,康普都可以提供。基于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康普可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解除客户的后顾之忧。
另外,供货能力也是用户选择供应商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用户在数据中心的建筑落成后,通常会要求厂商尽快完成布线系统的部署,这对布线厂商的库存能力、供货能力等是一个挑战。对于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康普来说,这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康普布线系统的安装和部署通常是由合作伙伴完成的。因此,康普非常重视对集成商、项目实施合作伙伴的培训,甚至是手把手地教,以确保系统安装的质量。
我们销售的不是单一的产品,而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因此除了要保证产品的品质以外,更要保证整个系统的安装和服务质量。
李树翀:2016年,康普还有哪些新的业务计划?在市场方面有哪些战略重点?
陈岚:今年下半年,康普将启动覆盖全国十几个城市的巡展。众所周知,康普已经完成了对TE Connectivity的电信、企业网络和无线网络业务的收购,其中安普是TE Connectivity旗下知名的布线产品品牌。巡展的重头戏之一是,我们要让中国的客户了解,康普和安普两大布线品牌厂商已经完成了合并,未来将给客户提供更全面的布线解决方案。
在业务方面,数据中心和智能楼宇仍然是两大重点,将同步发展。举例来说,智能楼宇的用户对各种智能化的应用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会更加青睐集成化的解决方案,将更多管理和控制功能等集成在一起。为此,康普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UCG(Universal Connectivity Grid),即通用连接网格。UCG的核心理念是,用户可以把大楼里的一层楼面分割成不同的区域,实现网格化,每个区域里都部署一个接入点,达到延伸应用服务的目的,最终实现真正的楼宇智能化,其效果是:人在灯亮,人走灯暗;人在空调开,人走空调关。
未来,智能楼宇还会有更多创新的应用,但前提是必须有好的传输媒介作为支撑。康普就是要打造一个高效、可靠、安全、智能的基础架构。在数据中心业务领域,康普会抓一些重点行业,比如金融、教育、医疗、制造、军工等。
安普的优势是屏蔽网线和相关解决方案。对安普进行整合以后,以前专注在非屏蔽网线和相关解决方案领域的康普公司,弥补了在屏蔽网线和相关解决方案方面的短板,可以更好地满足军工、重工业等行业的客户对屏蔽网线和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
智能楼宇、数据中心双管齐下,屏蔽网线与非屏蔽网线相互补充,康普要做智能布线领域的多面手。总之,我们会通过市场宣传和与客户的互动,把整合后的最佳解决方案推荐给客户,帮助他们建设好信息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