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陈嘉上,庞洪,杨洪涛联合打造的“中国首部魔幻巨制”《画皮》在票房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画皮》根据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改编,以中国古典小说为原型,民族化职材,融入合理的商业化改编,体现了传统与商业的结合,在商业层面上让故事更“好看”耐看”,具有视觉性的同时,故事更加曲折和具有矛盾性,同时在价值观,地域色彩,审美理想方面满足民族化的诉求。
[关键词]画皮 改编 商业化
由陈嘉上,庞洪,杨洪涛联合打造的“中国首部魔幻巨制”《画皮》在票房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上映6天票房过亿,19天冲过两亿元大关,电影《画皮》成为中国内地有票房统计以来,第六部突破2亿元票房的国产大片,这也是有史以来国庆档上映的最高票房的影片。同时,陈嘉上导演凭借该片的高票房,继张艺谋《英雄》、《黄金甲》)、冯小刚(《集结号》)、陈可辛《投名状》)、吴宇森《赤壁》)之后,成为第五位晋身“两亿元导演俱乐部”的华人导演。以中国古典小说为原型,民族化取材,融入合理的商业化改编,使得“画皮”不论在票房与口碑上都获得了一定的好评。
《画皮》是根据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改编。事实上,当代中国电影在创作实践和艺术观念上都深受文学的影响。在08年的电影创作层面上,文学的电影改编作品占据了很大份额的比重。如今年冯小刚的古装重头戏《投名状》是根据民间故事《刺马》改编,《集结号》则改编自《小说月报》莆田作家杨金远的短篇《官司》,《赤壁》对中国古典名著的改编更是妇孺皆知。从审美心理的角度上来说,越是富有民族特色,地域色彩题材的电影越可以吸引本民族本地域的欣赏兴趣,同时,也越能契合国际电影猎奇领域的审美品位。这也是本土民族趣味浓厚的电影如《黄土地》《红高粱》《霸王别姬》等电影在国际上备受好评的原因之一。本土元素如京剧。功夫等典型的中国元素也成了电影吸国际眼球的重要元素口《画皮》的故事源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广为流传的《画皮》具有强烈中国“地域特征”“文化特征”,用电影这样特殊的表现手段来再现中国传统民间文学,在思维和表达的意义上都具有强烈的本土风格烙印。
《画皮》的故事源自《聊斋志异》o明代末年,太原有个叫王生的书生,偶然在路上遇见一无家可归的姑娘,这女子生得年轻漂亮,王生见色起意,便把女子带回家藏进密室每日云雨。岂料这女子是一个专门吃人心的鬼,实际上“面翠色,齿崦峻如锯,铺人皮于榻上。执彩笔而绘。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于身,遂化为女子。”后来,这妖精被一道士识破,但道士好心肠,觉得“此物亦良苦,甫能觅代者,予亦不忍伤其生。”就让王生在家门口挂个拂尘,想把她吓跑就得了。不料这妖精比较好面子,恼羞成怒之下挖了王生的心脏后逃走。道士大怒,“我固怜之,鬼子乃敢尔!”于是运用法术轻而易举地将其干掉。最终王生也在他妻子陈氏的努力下死而复生。
《画皮》的原文不到两千字,却是聊斋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故事之一,首先是故事里的情色元素,虽然原文里对此没做过多描述,但字里行间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其次,故事里有一个着墨不多但却很出彩的人物。王生的妻子陈氏,她明知老公心里爱了别的女子,却好言相劝,保守秘密,后来为了救老公性命,不惜忍受百般凌辱,甚至吃下乞丐的浓痰,对古典爱情有了较好的诠释。《画皮》原文结尾处就这样一处颇有“总结性”的慷慨陈词,“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为妄。然爱人之色而渔之,妻亦将食人之唾而甘之矣。从文本《画皮》来看。故事的叙事线条和人物形象单一,情节也较为简单。
电影的文学性作为中国电影理论的传统命题,主要是从叙事一剧作层面来把握电影的。而从创作实践改编的角度来说,近些年来的电影改编更侧重于对商业化命题的思考与挖掘。在《画皮》的改编中就明显地体现了传统与商业的结合,在商业层面上让故事更“好看”“耐看”,具有视觉性的同时,故事更加曲折和具有矛盾性,同时在价值观,地域色彩,审美理想方面满足民族化的诉求。
《聊斋志异》中画皮的故事发生在明末,而在电影《画皮》中的背景是国力强盛,疆域辽阔的汉代。把原本发生在书斋里的捉妖故事衍生为西部大漠,把寻常百姓人家设置在江南别院,大漠的苍凉诡异大气风情与江南的秀丽妖娆幽谧精巧形成鲜明对比。在故事中,爱情取代捉妖成了唯一的主题,导演精心将一个短短百字的捉妖故事演化一场人妖之间,人伦之间,男女之间。兄弟之间,妖魔之间错综复杂的情仇、诱惑、陷害、抗争的人性大战。人物形象设计的同样具有矛盾性。如原著中王生见色忘义懦弱无用的单一形象变成了立体多面的矛盾体,既是征战沙场的威武将军,也是多情阴柔的男性角色。对妻子又敬又爱,对狐妖小唯却也是爱欲纠缠。狐妖小唯的角色同样设计得立体而动人,在原著中狐妖只是用美色诱惑人类披着人皮的鬼怪,在电影中演化成了为爱不顾一切的情种。她原本不懂人类的情感,以为爱只是占有,于是她踩背离了人间的道德尺度,奔向她所认定的幸福,试图以妖化的手段俘虏人类的爱情。当她为了得到自己的爱。将夫人是妖的“真相”放在将军的面前,却收获了与预期相背离的反应。王生没有因此而抛弃夫人,投入她的怀抱,反而是站在了夫人的一边,用自己的生命告诉了她,爱就是同生共死。不离不弃。狐妖领悟了人间的真爱,用千年的修行换回所爱的人。全身而退,唱出一首感天动地的情爱悲歌。
中国电影曾经被认为走进了电影产业化的误区,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进口大片被视听奇观所遮蔽的故事的幼稚,却对中国大片叙事模式,改编模式持观望与否定态度。中国每年引进的外国影片以好莱坞为主,数量不到中国电影产量的十分之一,却占据进一半票房,甚至出现《泰坦尼克号》一部电影占据中国市场票房三分之一的情况。中国的大片如何找到自己的叙事模式和出路是许多电影人一直寻觅的话题,以《画皮》为例,传统的中国民间文学加以较强的商业化改编是对中国大片较好的挖掘的思考。以一种更宽容,更尊敬的姿态去处理文学的改编,是对中国大片发展的良好借鉴。
[关键词]画皮 改编 商业化
由陈嘉上,庞洪,杨洪涛联合打造的“中国首部魔幻巨制”《画皮》在票房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上映6天票房过亿,19天冲过两亿元大关,电影《画皮》成为中国内地有票房统计以来,第六部突破2亿元票房的国产大片,这也是有史以来国庆档上映的最高票房的影片。同时,陈嘉上导演凭借该片的高票房,继张艺谋《英雄》、《黄金甲》)、冯小刚(《集结号》)、陈可辛《投名状》)、吴宇森《赤壁》)之后,成为第五位晋身“两亿元导演俱乐部”的华人导演。以中国古典小说为原型,民族化取材,融入合理的商业化改编,使得“画皮”不论在票房与口碑上都获得了一定的好评。
《画皮》是根据中国古典名著《聊斋志异》改编。事实上,当代中国电影在创作实践和艺术观念上都深受文学的影响。在08年的电影创作层面上,文学的电影改编作品占据了很大份额的比重。如今年冯小刚的古装重头戏《投名状》是根据民间故事《刺马》改编,《集结号》则改编自《小说月报》莆田作家杨金远的短篇《官司》,《赤壁》对中国古典名著的改编更是妇孺皆知。从审美心理的角度上来说,越是富有民族特色,地域色彩题材的电影越可以吸引本民族本地域的欣赏兴趣,同时,也越能契合国际电影猎奇领域的审美品位。这也是本土民族趣味浓厚的电影如《黄土地》《红高粱》《霸王别姬》等电影在国际上备受好评的原因之一。本土元素如京剧。功夫等典型的中国元素也成了电影吸国际眼球的重要元素口《画皮》的故事源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广为流传的《画皮》具有强烈中国“地域特征”“文化特征”,用电影这样特殊的表现手段来再现中国传统民间文学,在思维和表达的意义上都具有强烈的本土风格烙印。
《画皮》的故事源自《聊斋志异》o明代末年,太原有个叫王生的书生,偶然在路上遇见一无家可归的姑娘,这女子生得年轻漂亮,王生见色起意,便把女子带回家藏进密室每日云雨。岂料这女子是一个专门吃人心的鬼,实际上“面翠色,齿崦峻如锯,铺人皮于榻上。执彩笔而绘。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于身,遂化为女子。”后来,这妖精被一道士识破,但道士好心肠,觉得“此物亦良苦,甫能觅代者,予亦不忍伤其生。”就让王生在家门口挂个拂尘,想把她吓跑就得了。不料这妖精比较好面子,恼羞成怒之下挖了王生的心脏后逃走。道士大怒,“我固怜之,鬼子乃敢尔!”于是运用法术轻而易举地将其干掉。最终王生也在他妻子陈氏的努力下死而复生。
《画皮》的原文不到两千字,却是聊斋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故事之一,首先是故事里的情色元素,虽然原文里对此没做过多描述,但字里行间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其次,故事里有一个着墨不多但却很出彩的人物。王生的妻子陈氏,她明知老公心里爱了别的女子,却好言相劝,保守秘密,后来为了救老公性命,不惜忍受百般凌辱,甚至吃下乞丐的浓痰,对古典爱情有了较好的诠释。《画皮》原文结尾处就这样一处颇有“总结性”的慷慨陈词,“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为妄。然爱人之色而渔之,妻亦将食人之唾而甘之矣。从文本《画皮》来看。故事的叙事线条和人物形象单一,情节也较为简单。
电影的文学性作为中国电影理论的传统命题,主要是从叙事一剧作层面来把握电影的。而从创作实践改编的角度来说,近些年来的电影改编更侧重于对商业化命题的思考与挖掘。在《画皮》的改编中就明显地体现了传统与商业的结合,在商业层面上让故事更“好看”“耐看”,具有视觉性的同时,故事更加曲折和具有矛盾性,同时在价值观,地域色彩,审美理想方面满足民族化的诉求。
《聊斋志异》中画皮的故事发生在明末,而在电影《画皮》中的背景是国力强盛,疆域辽阔的汉代。把原本发生在书斋里的捉妖故事衍生为西部大漠,把寻常百姓人家设置在江南别院,大漠的苍凉诡异大气风情与江南的秀丽妖娆幽谧精巧形成鲜明对比。在故事中,爱情取代捉妖成了唯一的主题,导演精心将一个短短百字的捉妖故事演化一场人妖之间,人伦之间,男女之间。兄弟之间,妖魔之间错综复杂的情仇、诱惑、陷害、抗争的人性大战。人物形象设计的同样具有矛盾性。如原著中王生见色忘义懦弱无用的单一形象变成了立体多面的矛盾体,既是征战沙场的威武将军,也是多情阴柔的男性角色。对妻子又敬又爱,对狐妖小唯却也是爱欲纠缠。狐妖小唯的角色同样设计得立体而动人,在原著中狐妖只是用美色诱惑人类披着人皮的鬼怪,在电影中演化成了为爱不顾一切的情种。她原本不懂人类的情感,以为爱只是占有,于是她踩背离了人间的道德尺度,奔向她所认定的幸福,试图以妖化的手段俘虏人类的爱情。当她为了得到自己的爱。将夫人是妖的“真相”放在将军的面前,却收获了与预期相背离的反应。王生没有因此而抛弃夫人,投入她的怀抱,反而是站在了夫人的一边,用自己的生命告诉了她,爱就是同生共死。不离不弃。狐妖领悟了人间的真爱,用千年的修行换回所爱的人。全身而退,唱出一首感天动地的情爱悲歌。
中国电影曾经被认为走进了电影产业化的误区,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进口大片被视听奇观所遮蔽的故事的幼稚,却对中国大片叙事模式,改编模式持观望与否定态度。中国每年引进的外国影片以好莱坞为主,数量不到中国电影产量的十分之一,却占据进一半票房,甚至出现《泰坦尼克号》一部电影占据中国市场票房三分之一的情况。中国的大片如何找到自己的叙事模式和出路是许多电影人一直寻觅的话题,以《画皮》为例,传统的中国民间文学加以较强的商业化改编是对中国大片较好的挖掘的思考。以一种更宽容,更尊敬的姿态去处理文学的改编,是对中国大片发展的良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