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穿”与“戴”的不同表达形式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078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中“穿”与“戴”的表达形式非常讲究,有些表示动作,有些则强调状态。中学英语教材,就“穿”与“戴”的表达形式加以归纳。
  
  一、表示“穿戴”的状态
  
  1、(be)in+颜色+(衣服):可以作表语或后置定语。
  The middle-aged woman looks very young for her age when she is in red.
  这个中年妇女穿上红衣服看起来很年轻。
  2、have on…或have…on:不可用于进行时态,但在意义上相当于be wearing。
  The girls have on/wear skirts of different colors in summer.
  女孩子们在夏天穿着五颜六色的裙子。
  3、with+眼镜/手套
  The old man is reading newspapers with glasses in the courtyard.
  老人正戴着眼镜在院子里读报纸。
  4、wear:指穿着衣服,戴着手套、首饰、徽章、花儿、眼镜、手表等,常用来指习惯性、经常性的穿着。
  Why don’t you just wear a flower?
  你为什么不戴花儿呢?
  The professor was short and wore a pair of thick glasses.
  教授个子很矮,戴了一副深度近视眼镜。
  Boy students are not allowed to wear long hair in middle schools.
  男学生不许在中学里留长发。
  The lady was wearing a gold necklace at the ball.
  舞会上,这位女士带了一条金项链。
  5、with…on(with nothing on):该词组常用作定语,表示“穿(戴)……的……”。
  Do you know the boy with a big hat on over there?
  你认识那边那个戴大帽子的男孩吗?
  6、be wearing:指一定时间、地点的穿戴状态。
  Mike is wearing an overcoat today.
  迈克今天穿了一件大衣。
  The old man wearing a white shirt is his grandfather.
  穿白色衬衣的那位老者是他爷爷。
  7、dress:表示状态,指某一次的穿着。
  We dressed in a hurry and went straight to the hospital.
  我们急忙穿上衣服,直奔医院。
  8、be(well)dressed in+颜色+(衣服):意思是“穿着……衣服”。相关的词组还有:(be)dressed in rags=(be)in rags穿得破破烂烂。
  He was dressed in a dark suit at the meeting.
  他在会议上穿着一套深色的西装。
  A tall man in rags came up to me and asked me for some money.
  一名穿着破烂衣服的高个男子走上前来向我要钱。
  9、Be well/poorly/badly/neatly dressed=be dressed well/poorly/badly/neatly:穿着(不)讲究/好/整洁
  Compared with Marx, Engels was always dressed well and neatly.
  与马克思相比,恩格斯总是穿戴整齐。
  
  二、表示“穿戴”的动作
  
  1、几个词组:①dress sb./oneself(in):给某人/自己穿衣。②dress up:打扮起来;化装起来;穿上盛装,后常跟介词in,as,for。③dress up sb./dress sb.up:给某人打扮,给某人化装。
  On Sunday evening he dressed himself in a beautiful shirt.
  星期天晚上,他穿着一件漂亮衬衫。
  When I got home, my mother was dressing my little sister.
  我到家时妈妈正在给妹妹穿衣服。
  Mr Green sometimes dressed up in a red coat.
  格林先生有时穿一件红色大衣。
  2、dress quickly:尽快穿衣服
  Get up and dress quickly.
  快起床穿衣服。
  3、get dressed:穿衣服
  —Get dressed quickly, Kate. Breakfast is ready.
  赶快穿好衣服,凯特,早饭准备好了。
  —What should I wear today, Mum?
  我今天穿什么,妈妈?
  4、dress(well/badly):意思是“穿”;反义词是undress,意思是“脱”。
  He dressed well/badly:他穿得很得体/糟糕。
  5、try on sth.:试穿……;试戴……
  Try on the hat to see if it fits you.
  戴上这顶帽子试试,看是否合适你。
  6、Fit sth.on sb.:给某人试穿
  The man fit the new clothes/shoes on him.
  这个男人试穿新衣服/鞋子。
  Please fit the dress made yesterday on the baby!
  请给婴儿试一下昨天刚做的新衣服。
  7、put on:可以指穿上衣服,戴上眼镜,另有“上演”之意,其反义词是take off。
  He put on his hat and left his house hurriedly without saying a word.
  他戴上帽子,没说一个字就匆忙地离开了房子。
  He put on his raincoat and soon disappeared in the rain.
  他穿上雨衣,不久就消失在雨中。
  8、pull on:随便地或匆忙地(用拉的方式)穿/戴上,后面可以跟衣、袜、鞋、手套等名词;其反义词是pull off。
  She slowly and carefully pulled on her boots.
  她慢慢地,小心地穿上靴子。
  9、throw on:匆匆穿上;throw off:匆匆脱掉
  My father threw on his coat and went to work.
  爸爸匆匆穿上大衣上班去了。
  He threw off his clothes and jumped into the river.
  他匆匆脱掉衣服就跳进了河里。
其他文献
中考试题重在考查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深刻性,重在考查知识的综合灵活运用。它着眼于知识点新颖巧妙的组合,着眼于对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的考查。中考试题这种积极导向,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以数学思想指导知识、方法的运用,整体把握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只有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优化学生的思维,全面提高数学能力,才能提高学生解题水平和应试能力。  中考复习有别于新知识的教学。它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中学数学
期刊
新课改与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目标和要求,课堂教学首当其冲,成为改革创新的主要阵地。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的作业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应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探索和更新。  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做作业可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锻炼思维,提高能力;教师通过检查批阅作业可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
期刊
新课标下的数学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几何命题的证明,往往有多种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寻找解题捷径,也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不要受常规思维的束缚,而要善于打破常规,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此,在引导学生学习完八年级(上册)“轴对称”以后,我们策划了一节“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期刊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思维的一种形式,是研究者根据已知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科学探究能力的水平,因此,探索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猜想与假设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是对问题中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做出的假定性解释。作为理性思维的形式,猜想与假设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方法,从其形成来看,可分为
期刊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应用题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倍数应用题又是低年级数学应用题的难点,乘、除相混,解答这类应用题既需要顺向思维,又需要逆向思维,学生往往会感到很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习方法、解题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解决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现就倍数应用题教学谈点体会。    一、弄清三类倍数应用题的结构特点    
期刊
函数的知识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和高中数学的绝大部分领域都有紧密的联系。因其概念抽象,综合程度较高,解题方法灵活,故难点较多。本文就函数性质中难点的成因,以及克服的策略谈一些浅见。    一、难点形成的原因    1、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以函数性质为题材的试题是代数部分的“重头戏”,它的总体要求是远远高于课本的;从教材本身来讲,这部分内容涉及的概念较多且抽象,并对各种数学思想的运用提出了一定的要
期刊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目的,以启发式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创新是科学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在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实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英语教育的必然趋势。在日常实践中,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深入探讨各国实施创新教育的对策,把握时代的特点,制订出合理、科学的英语创新教育措施。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英语教学是教和学双边活动的
期刊
在现行的初、高中物理教材中都安排了大量的课外实验,从中我们可获得这样的启示——课外实验是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实际上,学生自身就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中,有自然界的物理现象;有生产技术中的物理问题;有生活中的物理事实;还有不受课本限制的实验设备。这些都是很好的物理环境,是学生学习物理学的第二课堂。下面就对学生课外实验活动开展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学生课外实验既与课堂密切联系,又不同
期刊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最佳途径。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探究教学就是让学生以能动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故笔者就科学探究在实验中的应用提出粗浅的意见,以就教于同行。    一、探究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复合主题互动的过程    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分析判断
期刊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即不仅要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要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已有知识,而且要学会动手动脑收集、加工知识,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和生产知识。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十分重要的途径。各种各样的生物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认知的学习背景,借助实验能够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