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是L型。中国的出路不在需求侧政策,而在于供给侧改革。我们需要把旧的产能出清掉,把新的产能放活。
当前宏观经济的背景,是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我们从快速下滑期进入缓慢探底期,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是L型,经济结构内部将发生巨变,我们的政策会做出变革。
所有高速追赶的经济体,在中国所处的时点上,都出现了增速换挡。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增速换挡的两个典型事实。
第一个典型事实是,中国人口红利结束,我们过去的高增长核心是人和制度。过去三十年,我们通过两轮改革,释放了人创造财富的活力,我们正在重启第三轮改革。中国30年一个大周期,10年一个中周期,3年一个短周期,我们正处在一个30年的大周期拐点上。
中国还有最后七年的机会窗口期,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从人口的数量优势到人力资本优势的转变,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我们重启新一轮的改革。
第二个典型事实是房地产长周期的拐点。20到50岁的人买房子,过去十年,我们不断调控房地产市场,房价一路上涨,因为买房人群不断增加。未来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将会呈现总量放缓,结构分化的特点。
人口继续往大城市迁移,三四线城市,以及东北中西部的城市人口将会减少。一线城市有销量没土地,价格上涨和地王再现,三四线城市没有销量,价格和土地低迷。但是经过我们测算,一线和核心二线城市只占中国房地产投资的20%,三四线城市占房地产投资的80%。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意味着想依靠刺激房地产来稳增长的时代已经落幕了。
对于短期经济形势,我们认为,过去这一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的下滑,相当大程度上已经接近底部,未来中国经济可能是L型,2015年四季度可能会短期企稳,2016年略下台阶后是L型。
政策方面包括短期的宏观调控和长期的改革。宏观调控是宽松货币,货币政策是为宏观转型提供环境,汇率短期能够稳住,但考虑到中国经济和货币政策周期跟美国不在一个轨道上,会出现阶段性的压力。
但是中国的出路不在需求侧政策,而是取决于供给侧改革。从对整个中国改革的进程观察来看,我们将从改革方案讨论准备期进入落地试点期,未来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的阶段转化。
用什么衡量好的改革,坏的改革?衡量改革,只有一个标准:提高效率。有效率的改革就是好的改革,没有效率的改革就不是好的改革。所以改革需要破旧立新。我们现在需要做什么呢?我们需要把旧的产能出清掉,把新的产能放活,旧的产能,比如说房地产、重工业等等,我们需要进行系统的出清。
为什么出清不掉呢?因为我们还留着计划经济的尾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旧产能出清会冲击银行不良和就业,那么我们通过放活服务业来消化这些不良,来吸收从工业里面出清出来的劳动力。过去30年的成功,是制造业开放的成功,中国未来30年的成功,将是服务业开放的成功,WTO核心是制造业开放,BIT、TPP核心是服务业开放。当我们达成共识的时候,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勇气和决断。
目前股票市场核心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存量博弈,第二个前方有密集的成交区域,所以现在的风格,对于高风险偏好的成长股,未来有没有可能会发生风格的切换,或者从修复行情往中期行情去演变呢?我认为核心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要有增量资金入市,才能够推动大盘。第二,资金只是表象,核心是投资者预期发生变化,怎么能改变大众的心呢?我最近提出改革牛2.0,也就是说未来能够重新唤醒大家的风险偏好,可能是改革从方案的讨论期进入一个落地的攻坚期。
对于债券市场,我们还在方向性看多,但是空间是有限的,可能进入下半场。
房市总量放缓,结构分化,美元正在重启第二轮强势周期,大宗商品还有两到三年的底部盘整。未来需要留意四个潜在风险:海外美联储加息、新兴市场动荡、国内经济基本面和政策的不确定性。
作者为2015年卖方分析师评选水晶球奖宏观经济第一名
当前宏观经济的背景,是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我们从快速下滑期进入缓慢探底期,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是L型,经济结构内部将发生巨变,我们的政策会做出变革。
所有高速追赶的经济体,在中国所处的时点上,都出现了增速换挡。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增速换挡的两个典型事实。
第一个典型事实是,中国人口红利结束,我们过去的高增长核心是人和制度。过去三十年,我们通过两轮改革,释放了人创造财富的活力,我们正在重启第三轮改革。中国30年一个大周期,10年一个中周期,3年一个短周期,我们正处在一个30年的大周期拐点上。
中国还有最后七年的机会窗口期,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从人口的数量优势到人力资本优势的转变,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我们重启新一轮的改革。
第二个典型事实是房地产长周期的拐点。20到50岁的人买房子,过去十年,我们不断调控房地产市场,房价一路上涨,因为买房人群不断增加。未来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将会呈现总量放缓,结构分化的特点。
人口继续往大城市迁移,三四线城市,以及东北中西部的城市人口将会减少。一线城市有销量没土地,价格上涨和地王再现,三四线城市没有销量,价格和土地低迷。但是经过我们测算,一线和核心二线城市只占中国房地产投资的20%,三四线城市占房地产投资的80%。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意味着想依靠刺激房地产来稳增长的时代已经落幕了。
对于短期经济形势,我们认为,过去这一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的下滑,相当大程度上已经接近底部,未来中国经济可能是L型,2015年四季度可能会短期企稳,2016年略下台阶后是L型。
政策方面包括短期的宏观调控和长期的改革。宏观调控是宽松货币,货币政策是为宏观转型提供环境,汇率短期能够稳住,但考虑到中国经济和货币政策周期跟美国不在一个轨道上,会出现阶段性的压力。
但是中国的出路不在需求侧政策,而是取决于供给侧改革。从对整个中国改革的进程观察来看,我们将从改革方案讨论准备期进入落地试点期,未来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的阶段转化。
用什么衡量好的改革,坏的改革?衡量改革,只有一个标准:提高效率。有效率的改革就是好的改革,没有效率的改革就不是好的改革。所以改革需要破旧立新。我们现在需要做什么呢?我们需要把旧的产能出清掉,把新的产能放活,旧的产能,比如说房地产、重工业等等,我们需要进行系统的出清。
为什么出清不掉呢?因为我们还留着计划经济的尾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旧产能出清会冲击银行不良和就业,那么我们通过放活服务业来消化这些不良,来吸收从工业里面出清出来的劳动力。过去30年的成功,是制造业开放的成功,中国未来30年的成功,将是服务业开放的成功,WTO核心是制造业开放,BIT、TPP核心是服务业开放。当我们达成共识的时候,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勇气和决断。
目前股票市场核心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存量博弈,第二个前方有密集的成交区域,所以现在的风格,对于高风险偏好的成长股,未来有没有可能会发生风格的切换,或者从修复行情往中期行情去演变呢?我认为核心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要有增量资金入市,才能够推动大盘。第二,资金只是表象,核心是投资者预期发生变化,怎么能改变大众的心呢?我最近提出改革牛2.0,也就是说未来能够重新唤醒大家的风险偏好,可能是改革从方案的讨论期进入一个落地的攻坚期。
对于债券市场,我们还在方向性看多,但是空间是有限的,可能进入下半场。
房市总量放缓,结构分化,美元正在重启第二轮强势周期,大宗商品还有两到三年的底部盘整。未来需要留意四个潜在风险:海外美联储加息、新兴市场动荡、国内经济基本面和政策的不确定性。
作者为2015年卖方分析师评选水晶球奖宏观经济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