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目前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着手,从多方面努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育教学 体育教师 学生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改进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新时期体育教师如何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意见。
1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教学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不少体育教师在教学观念上,着重运动技能教学,忽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教学上以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为目的,忽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锻炼习惯的培养,忽视终身体育的功能。学生学习了大量的运动技术,可是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并无多大的作用,离开学校后依然两手空空。
1.2教学方法简单。
传授式教学方法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跟着教师做,不必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只要能“依样画葫芦”便是最好的教学了。这种重技能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的激发,造成许多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体育课。
2 从多方面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2.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较大改善以及余暇时间的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人们体力活动大大减少,各种“文明病”迅速蔓延,从而使国民的体质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于是,注重身心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参加健身锻炼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体育教师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2.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2.3营造“快乐”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举止言行、衣着仪表、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无不作为个体文化以隐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教师应该以自己对学生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师生产生情感共鸣,营造出“快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
2.4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联想就是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事实证明,联想可以促使人们提出各种设想,寻求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把联想运用到体育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灵感,发现问题,大胆求异,开拓思路,举一反三,有效地开发体育课堂资源,扩大教学效益。
2.5倡导探究,发展思维。
新课程倡导对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育课堂犹如一个小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满足学生求奇、求新的欲望,故体育教师要珍惜这个特殊场所,为学生大胆探究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努力创设有利于促使学生探索、求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6强化体育教学的激励评价功能,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性。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服务于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而不是围绕着考试转。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科学的评价方法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标准面面俱到,科学化的体育教学评价应转向多能力全方位的测验,从“重结果”转向“重过程”、“重发展”。
参考文献:
[1]祝蓓里,季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00.
[2]杨贵仁.深化改革促进学校体育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2002,(2).
[3]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姚蕾.体育隐蔽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体育教学 体育教师 学生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改进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新时期体育教师如何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意见。
1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教学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不少体育教师在教学观念上,着重运动技能教学,忽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教学上以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为目的,忽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锻炼习惯的培养,忽视终身体育的功能。学生学习了大量的运动技术,可是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并无多大的作用,离开学校后依然两手空空。
1.2教学方法简单。
传授式教学方法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跟着教师做,不必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只要能“依样画葫芦”便是最好的教学了。这种重技能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的激发,造成许多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体育课。
2 从多方面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2.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物质生活的较大改善以及余暇时间的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人们体力活动大大减少,各种“文明病”迅速蔓延,从而使国民的体质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于是,注重身心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参加健身锻炼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体育教师也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一目标出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坚持课外锻炼的习惯,增进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
2.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2.3营造“快乐”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举止言行、衣着仪表、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无不作为个体文化以隐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教师应该以自己对学生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师生产生情感共鸣,营造出“快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
2.4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联想就是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事实证明,联想可以促使人们提出各种设想,寻求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把联想运用到体育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灵感,发现问题,大胆求异,开拓思路,举一反三,有效地开发体育课堂资源,扩大教学效益。
2.5倡导探究,发展思维。
新课程倡导对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育课堂犹如一个小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好地满足学生求奇、求新的欲望,故体育教师要珍惜这个特殊场所,为学生大胆探究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努力创设有利于促使学生探索、求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6强化体育教学的激励评价功能,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性。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服务于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而不是围绕着考试转。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科学的评价方法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标准面面俱到,科学化的体育教学评价应转向多能力全方位的测验,从“重结果”转向“重过程”、“重发展”。
参考文献:
[1]祝蓓里,季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00.
[2]杨贵仁.深化改革促进学校体育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2002,(2).
[3]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姚蕾.体育隐蔽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