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服务农村稳定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englin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由于制度改革和社会变迁所引发的农村社会矛盾不段增多,做好农村社会稳定工作,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应当立足检察职能,结合当前农村工作实际,做好服务农村稳定工作。
  关键词:检察机关;农村稳定;措施
  有专家指出,21世纪中国面临的诸多挑战中,“三农”问题大概是最严峻的挑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保持和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当前,社会运行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同时又是各类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由于制度改革和社会变迁所引发的农村社会矛盾不断增多,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期盼和要求日益多样化,这些变化对检察机关服务农村稳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带来更大挑战。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其重要职能之一,检察机关应主动承担起检察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大责任,立足检察职能,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营造稳定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一、加大打击犯罪力度,是参与维护农村稳定的首要环节
  (一)狠抓执法办案,妥善化解矛盾
  执法办案是检察机关的重点工作,是发挥检察职能的首要途径。狠抓执法办案,加大打击犯罪力度,能有效遏制农村不良风气,营造安定和谐氛围。检察机关要以执法办案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确保办案部门工作有新突破,真正把维护农村稳定的要求落到实处、见到成效。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进一步强化诉讼监督,进一步健全释法说理、刑事和解、检调对接等机制,进一步把社会矛盾排查化解贯穿于执法办案各个环节,努力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二)加强与公安部门合作,开展打击整治专项活动
  针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积极开展打击整治专项活动,突出打击严重影响农村稳定和发展的严重暴力犯罪,减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对征地拆迁过程中涉及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充分履行职务犯罪侦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等职能,加大执法办案力度,通过严厉打击一些重特大犯罪,威慑犯罪分子,维护农村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三)以保护民生为重点,突出打击严重危害民生、民利的刑事犯罪
  农村由于自身的社会和环境特点,民生领域犯罪相对严重,直接影响到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法严厉查处生产销售假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人身安全感的犯罪。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强占市场、插手基层民主选举、欺压百姓等侵犯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犯罪。
  二、惩防涉农职务犯罪,是参与维护农村稳定的必要手段
  (一)加大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
  检察机关应当结合当前反腐形势,明确办案重点,加大对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突出查办农村征地拆迁、支农惠农补贴发放、环境资源保护、农村小额工程建设等领域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从严掌握职务犯罪不逮捕、不起诉的标准,严格控制不起诉率。加强对职务犯罪判轻刑、判缓刑案件的监督。同时,拓宽线索渠道,进一步完善举报线索数据库和线索流转管理机制,及时发现涉农惠民领域的职务犯罪线索。
  (二)加强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乡镇政府机关等有关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将职务犯罪教育和预防工作关口前移,形成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合力;深入各乡镇农村,采取讲授廉政法制课、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开展警示宣传教育工作;结合查办的涉农惠民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及时研究防控对策,制发检察建议,堵塞管理漏洞,预防职务犯罪的进一步发生,为村干部廉洁履职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推动干群关系和谐健康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参与维护农村稳定的根本途径
  (一)扎实做好涉检信访工作,积极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矛盾
  切实加强涉检信访案件排查化解工作,坚持日常排查、定期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对可能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案件进行评估预警。对于涉检信访案件,及时确定责任人与化解方案,加强同当地政府、纪检、信访、司法部门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带案下访;对因案件问题引发的集体访、缠访闹访现象启动应急联动机制联合接访,积极主动做好矛盾调处和思想疏导工作,提高释情、释理、释法针对性,增强矛盾化解合力;拓展视频接访、发放联系卡等各种便民利民接访新方式,把矛盾控制在基层,化解在萌芽;进一步健全首办责任制、公开听证等制度,完善涉检信访积案终结退出机制,继续开展案件评查、责任倒查等工作,加强与司法等部门的外部协作机制,参与“大调解”格局构建,努力实现“旧积案全部化解、新矛盾尽量不添”的目标。
  (二)依托检调对接机制,及时化解轻微刑事案件等矛盾纠纷
  进一步加强与各司法所、各村委会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基层组织良好的群众基础优势,形成化解矛盾合力,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生的轻微刑事案件及时启动检调对接,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纠纷,减少社会对抗,促进农村社会氛围和谐稳定;通过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接访、走访基层、设置检察信箱和电子邮箱等方式接收群众举报、控告、申诉,接待群众来访,发现、受理职务犯罪案件线索及受理、发现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充分发挥检务接待站作用,妥善化解基层涉检社会矛盾。
  (三)充分发挥联系基层人民群众工作机制的作用
  建立并完善联系基层人民群众工作机制,使其成为检察机关下沉检力,延伸法律监督触角,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从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基层群众法制需求出发,通过定期走访调研、完善检察开放日等途径,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探索民意收集、研究、转化机制,健全群众权益保障机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群众工作。
  四、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参与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措施
  (一)定期开展法律教育,提高农村法制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群众的利益诉求趋向于多样化,较为复杂,很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思想觉悟。围绕农村群众关心的问题,深入镇、村,开展送法下村镇活动,进行法律咨询、法制教育,帮助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提升群众的法制意识,营造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
  (二)加大检察职能的宣传,拉近检民关系
  制作检察机关联系基层人民群众便民材料和检察官以案说法系列宣传材料。介绍检察机关主要职责任务、日常联系方式、电子邮箱、检察职能、以案说法等有关内容;在镇、村人民群众经常接触的醒目位置设置检察信箱、宣传栏或选取宣传地点,提供免费的宣传材料,听取群众对检察机关的意见和建议;加大职能宣传,加强与其他机关的沟通与配合,建立矛盾受理与协调的联动机制,营造检察机关亲民便民、群众信任检察机关的良好氛围。
  五、加大检察干警维稳能力的培训,是参与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保证
  (一)加强维稳工作培训力度,提高维稳工作能力
  通过专家辅导、检察官教检察官、交流研讨、讲课评比等形式,抓好对检察联络员接访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宣传教育、调研建议、创新能力等内容的培训,不断提高检察业务工作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不断以执法规范化来提升执法公信力,以执法规范化来提升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满意度,树立良好的检察形象,不断提升检察机关服务农村稳定工作的能力。
  (二)加强修改后“两法”的学习,全面贯彻实施新法
  诉讼法的每一次修改都是我国法律的一个重要进步,检察机关应当加强对修改后“两法”(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学习,将贯彻修改后“两法”与服务农村稳定工作结合起来。贯彻执行人权保障新要求、刑事检察新规定等新内容,扎实开展学习培训、业务试点、机制建设、沟通协调等工作,深刻理解修改后“两法”的立法精神、丰富内涵,进一步更新执法理念,提高维护农村稳定的工作能力。
  (作者通讯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北京 大兴区 102600)
其他文献
2013年1月1日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首次将对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由行政化转变为司法化,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享有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决定权,这一特别程序的设立对于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近期,笔者在办理该类案件过程中发现,虽然法律对强制医疗的适用条件、决定程序、救济方式等作了相关的规定,但在实践操作中,很多问题还亟待司法解释的细化和配套机制的完善。
期刊
由于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2010年我国对国家赔偿法进行了修改,扩大了精神损害的事项范围,增设了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项目,使得受害人获赔的权益内容更为丰富,对受害人权利保护更为全面。但是,由于国家赔偿法引入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历史尚短,立法规定较为笼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还不够丰富等原因,目前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法理诠释和条文解读尚不够深入和准确,针对焦点问题,理论界各种说法一直是众
期刊
摘要:浙江温岭教师虐童案震惊全国,在法律界更是掀起轩然大波,对于我国是否有必要设立虐待儿童罪,法学理论家、实务界多位专家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综合来看,大部分专家学者倾向于增设虐待儿童罪,以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笔者亦同意此观点,主张设立虐待儿童罪,并确立追诉标准。本文拟通过对象保护、现实保护、法律保护等三方面分析虐待儿童入罪的必要性,呼吁我国立法机关尽早在我国《刑法》中增设虐待儿童罪,以达到惩罚
期刊
随着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案件的增多,检察机关发现,行政执法机关并没有移送相当数量的涉嫌犯罪案件,对行政执法机关的监督感觉到一定的局限性和被动性。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监督工作如何深入开展,成为现阶段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将从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实践出发,讨论完善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监督机制。  一、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监督的法
期刊
摘要: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明确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写入《刑事诉讼法》。这对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提高司法机关执法办案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就如何正确处理引诱、欺骗等方式获取得的证据、建立非法物证排除以及毒树之果排除规则等问题做了简单分析,并提
期刊
摘要:文证审查是指检察技术部门配合检察业务部门运用专门知识对案件中的技术性证据材料进行的专门审查。它涉及到检察执法各环节中对技术性证据材料的客观性、科学性、合法性等进行的专门审查把关,在确保公正执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文证审查在基层检察执法环节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查找原因,采取对策推动该项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文证审查;原因;对策  一、文证审查概述  文证审查是人民检察
期刊
摘要:新刑诉法已经正式颁布,对反贪部门开展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当前反贪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新刑诉法对反贪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及产生的影响,进而为反贪工作开展寻找对策。  关键词:侦查观念;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刑讯逼供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该法体现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期待,是我国法律工作者不
期刊
审查起诉环节作为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具有对定案证据不足,事实不清案件的过滤作用,是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关键环节。基层检察机关普遍存在案多人少的矛盾,笔者,就基层检察院审查起诉环节诉讼时效内适用非法证据规则,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非法证据排除的现状及困难  非法证据的排除,是指具有侦查权的执法主体采用严重违反诉讼程序规则,侵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手段或者执法方式收集的证据,不得作为证明不利于
期刊
关于缓刑的适用,司法实务界有多种观念,有的同志认为凡是暴力犯罪(如抢劫、强奸等),即使有减轻处罚情节,量刑在三年以下,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也不适用缓刑;有的同志认为凡是在三年以下量刑,只要不是累犯,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就可以适用缓刑。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适用缓刑的法定条件  我国刑法第7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
期刊
摘要:2013年1月1日实施的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首次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国家基本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体现了我国司法更加重视程序正义和人权保障。正确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任重而道远,给检察机关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非法证据排除;检察工作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国家司法工作人员使用非法手段或通过非法程序获取的证据,基于程序正义和人权保障的价值要求,排除其证明能力,剥夺其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