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课堂教改的重大问题。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独特的开掘角度。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指导学生掌握学法,引导学生质疑并且适时放手,让语文课堂成为发展学生能力、展示个性、大胆创新的舞台。
关键词:创新能力;营造氛围;指导学法;引导质疑;适时放手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课堂教改的重大问题。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独特的开掘角度。
一、营造氛围,激发创新热情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的情绪表现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更容易被情绪左右。教师的情绪良好或善于调控,可以使全体学生心旷神怡,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而不良的情绪会使课堂氛围压抑,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导致课堂上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消极地听。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加速激活学生的认知活动。当教师对学生报以期待的目光和信任的笑容时,学生会从内心生发出一种自信。教师的及时赞扬和积极评价,更能使学生受到鼓舞,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教师重视、关注的,使学生能获得成就感,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时,如果得到的是纠正和指导而不是斥责,他们才会有勇气举手发言。在这样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创新的热情也在这种氛围中被激发。
二、指导学法,打下创新基础
古人言:“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如今,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观也已深入人心。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针对性地突破学生普遍解决不了的难点,或学生领悟不到的教学重点、要点,在突破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为创新打下基础。
就教材和学生而言,学法的传授要因课而导、因人而异,不同体裁内容的课文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年段的要求和学习语文的方法体系,制订一个有系统、有层次、有重点的学法指导计划。例如:在导读中渗透学法,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某一自然段时,每一步所应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的,要让学生一清二楚;重点是哪些句子,提什么问题,带什么语气去读等,要做到每一步都层次清楚,从而使学生在导读后能悟出学习的方法。而在学习课文的生字时,教师要教会学生从汉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三者中找联系,归纳汉字自身的规律。如教学“识字4”时,教师就要适时地告诉学生“蚂蚁”“蜻蜓”“蜘蛛”等这些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为自主识字打下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学生才能慢慢离开教师去自学。
三、引导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创新意识来自质疑,质疑是积极思维的表现,是探求知识的开始,是创新意识的星星之火。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新方法、新见解、新思路要加以鼓励,对学生标新立异的想法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重视。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在解疑过程中要打破教师包办的局面,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解疑或者发动学生相互解疑。
比如:教学《最大的“书”》一课时,笔者刚一板书完课题,就有很多学生高高地举起了他们的小手。学生都非常聪明。板书的时候笔者故意不写双引号,居然一下就被他发现了。笔者顺势就抛出问题:“为什么‘书’字要加双引号,加和不加不都一样吗?”于是,双引号的特殊作用就在学生的回答中被揭示出来。接下来笔者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了要求——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最大的书是什么书?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带着问题去积极地搜集课文中的信息,轻而易举地从课文中找出:“岩石就是书啊!”抓住这点,笔者让学生从课文里读出问题。学生通过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就提出了好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岩石怎么会是书呢?”“岩石这本书上写的是什么东西呢?”“岩石这本书是怎么样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设计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并且学生提出的问题他们自己更愿意来解决。
学习的过程往往是“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学生敢问敢疑,创新意识就有了萌芽和生长的土壤。
四、适时放手,提供创新机会
课堂上短短的40分钟,很多教师总是想倾尽自己所学,把尽可能多的知识“塞”进学生脑子里;总是一丝不苟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一步步地将学生带到自己预设的问题里,不允许有一丝差错。殊不知,课堂上的放手和“留白”,却恰恰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的训练。如果教师一直小心翼翼地扶着不放,学生就会永远都依赖着教师、等着教师的“标准答案”,而不敢大胆地去思考、交流。想要学生真正学会、会学,教师就一定要大胆、适时地放手,以此唤醒学生还在沉睡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为他们提供创新的实践机会。这一点,在教完《题秋江独钓图》后,笔者感触尤深:
“一去二三里……”“两只黄鹂鸣翠柳……”当学生纷纷抢着说出自己知道的数字诗时,那种活跃的课堂气氛也感染了笔者,忍不住要把前一天灵机一动写下的打油诗“秀”出来:“老师昨晚一个人做饭、吃饭时有感而发,也仿写了一首数字诗,你们想不想听呢?”一时间,学生的情绪就被调动了起来。“一菜一葱一鸡蛋,一个番茄一包面。一双筷子一碗饭,一人独食一桌餐。”当我吟出第一句时,学生就愣住了,接着是哄堂大笑,最后眼巴巴地望着笔者,急切地想知道下一句。全诗吟完,笔者趁机做了一番鼓动:“老师仿写的诗很通俗易懂吧?其实这样的数字诗你们也是写得出来的,回家都可以去试着写一写。”说完,就准备引入“数字诗故事”的环节。没想到话音刚落,眼前就有好几双小手举得高高的,有的还忍不住喊着:“我来!我来!”看着一个个跃跃欲试的学生,笔者也无暇去顾及什么教学设计了,为这“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生成而兴奋了,当场就满足了他们的创作欲和表现欲:
“一去几百里,房屋三四间,走进老师家,深深鞠个躬。”当时教师节已经过去,但何秦汉脱口而出的一首小诗却让笔者重新体验了为人师者的欣悦。笔者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率先鼓起掌来,霎时间引发了教室里雷鸣般的掌声。
“一唱二三曲,伴奏四五个,听者六七位,八九十称佳。”李雯逸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她的仿写堪称典范。
“一去八百里,走了两三里,路途遇强盗,追了三四里。”就连班里平时最爱在课堂上捣蛋的罗骏伟也当了一回诗人。而自这堂课之后,他上语文课的表现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时候更多了,这也是笔者之前所意想不到的。
语文课堂的建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思维和心灵相互碰撞、情感相互交流的动态生成过程。“填鸭式”和“满堂灌”早已不合时宜,教师要适时地放手,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对话,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语文课堂将迸发出更多创造的火花。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灵活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夯实学生创新的基础,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语文课堂成为发展学生能力、展示个性、大胆创新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朱熹.格言联壁·学问类[M].长沙:岳麓书社,2003.
[2]史秀艳.探究为本 注重过程——生疑·质疑·释疑[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3(6).
关键词:创新能力;营造氛围;指导学法;引导质疑;适时放手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课堂教改的重大问题。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独特的开掘角度。
一、营造氛围,激发创新热情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的情绪表现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更容易被情绪左右。教师的情绪良好或善于调控,可以使全体学生心旷神怡,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而不良的情绪会使课堂氛围压抑,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导致课堂上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消极地听。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加速激活学生的认知活动。当教师对学生报以期待的目光和信任的笑容时,学生会从内心生发出一种自信。教师的及时赞扬和积极评价,更能使学生受到鼓舞,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教师重视、关注的,使学生能获得成就感,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时,如果得到的是纠正和指导而不是斥责,他们才会有勇气举手发言。在这样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创新的热情也在这种氛围中被激发。
二、指导学法,打下创新基础
古人言:“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如今,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观也已深入人心。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针对性地突破学生普遍解决不了的难点,或学生领悟不到的教学重点、要点,在突破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为创新打下基础。
就教材和学生而言,学法的传授要因课而导、因人而异,不同体裁内容的课文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年段的要求和学习语文的方法体系,制订一个有系统、有层次、有重点的学法指导计划。例如:在导读中渗透学法,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某一自然段时,每一步所应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的,要让学生一清二楚;重点是哪些句子,提什么问题,带什么语气去读等,要做到每一步都层次清楚,从而使学生在导读后能悟出学习的方法。而在学习课文的生字时,教师要教会学生从汉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三者中找联系,归纳汉字自身的规律。如教学“识字4”时,教师就要适时地告诉学生“蚂蚁”“蜻蜓”“蜘蛛”等这些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为自主识字打下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学生才能慢慢离开教师去自学。
三、引导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创新意识来自质疑,质疑是积极思维的表现,是探求知识的开始,是创新意识的星星之火。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新方法、新见解、新思路要加以鼓励,对学生标新立异的想法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重视。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在解疑过程中要打破教师包办的局面,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解疑或者发动学生相互解疑。
比如:教学《最大的“书”》一课时,笔者刚一板书完课题,就有很多学生高高地举起了他们的小手。学生都非常聪明。板书的时候笔者故意不写双引号,居然一下就被他发现了。笔者顺势就抛出问题:“为什么‘书’字要加双引号,加和不加不都一样吗?”于是,双引号的特殊作用就在学生的回答中被揭示出来。接下来笔者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了要求——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最大的书是什么书?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带着问题去积极地搜集课文中的信息,轻而易举地从课文中找出:“岩石就是书啊!”抓住这点,笔者让学生从课文里读出问题。学生通过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就提出了好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岩石怎么会是书呢?”“岩石这本书上写的是什么东西呢?”“岩石这本书是怎么样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设计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并且学生提出的问题他们自己更愿意来解决。
学习的过程往往是“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学生敢问敢疑,创新意识就有了萌芽和生长的土壤。
四、适时放手,提供创新机会
课堂上短短的40分钟,很多教师总是想倾尽自己所学,把尽可能多的知识“塞”进学生脑子里;总是一丝不苟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一步步地将学生带到自己预设的问题里,不允许有一丝差错。殊不知,课堂上的放手和“留白”,却恰恰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的训练。如果教师一直小心翼翼地扶着不放,学生就会永远都依赖着教师、等着教师的“标准答案”,而不敢大胆地去思考、交流。想要学生真正学会、会学,教师就一定要大胆、适时地放手,以此唤醒学生还在沉睡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为他们提供创新的实践机会。这一点,在教完《题秋江独钓图》后,笔者感触尤深:
“一去二三里……”“两只黄鹂鸣翠柳……”当学生纷纷抢着说出自己知道的数字诗时,那种活跃的课堂气氛也感染了笔者,忍不住要把前一天灵机一动写下的打油诗“秀”出来:“老师昨晚一个人做饭、吃饭时有感而发,也仿写了一首数字诗,你们想不想听呢?”一时间,学生的情绪就被调动了起来。“一菜一葱一鸡蛋,一个番茄一包面。一双筷子一碗饭,一人独食一桌餐。”当我吟出第一句时,学生就愣住了,接着是哄堂大笑,最后眼巴巴地望着笔者,急切地想知道下一句。全诗吟完,笔者趁机做了一番鼓动:“老师仿写的诗很通俗易懂吧?其实这样的数字诗你们也是写得出来的,回家都可以去试着写一写。”说完,就准备引入“数字诗故事”的环节。没想到话音刚落,眼前就有好几双小手举得高高的,有的还忍不住喊着:“我来!我来!”看着一个个跃跃欲试的学生,笔者也无暇去顾及什么教学设计了,为这“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生成而兴奋了,当场就满足了他们的创作欲和表现欲:
“一去几百里,房屋三四间,走进老师家,深深鞠个躬。”当时教师节已经过去,但何秦汉脱口而出的一首小诗却让笔者重新体验了为人师者的欣悦。笔者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率先鼓起掌来,霎时间引发了教室里雷鸣般的掌声。
“一唱二三曲,伴奏四五个,听者六七位,八九十称佳。”李雯逸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她的仿写堪称典范。
“一去八百里,走了两三里,路途遇强盗,追了三四里。”就连班里平时最爱在课堂上捣蛋的罗骏伟也当了一回诗人。而自这堂课之后,他上语文课的表现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时候更多了,这也是笔者之前所意想不到的。
语文课堂的建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思维和心灵相互碰撞、情感相互交流的动态生成过程。“填鸭式”和“满堂灌”早已不合时宜,教师要适时地放手,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对话,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语文课堂将迸发出更多创造的火花。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灵活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夯实学生创新的基础,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语文课堂成为发展学生能力、展示个性、大胆创新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朱熹.格言联壁·学问类[M].长沙:岳麓书社,2003.
[2]史秀艳.探究为本 注重过程——生疑·质疑·释疑[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3(6).